從搜尋放射物質到確定放射水平,再到處置放射源,在不到20個小時的有限時間里,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緊急處置了一起放射性物質失控事件。 記者昨日從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了解到,3月20日下午5時50分,省環保廳接到浙江省環保廳一封函件,通報在上海口岸發現的一批出口產品中鈷-60輻射超標,且供貨商稱同樣產品曾銷往我省某公司。 省環保廳立即啟動輻射環境應急預案,出動輻射環境監察監測人員趕赴該公司現場排查。當晚7時至21日中午12時,監測人員發現,該公司庫房內熔斷器零件貨堆放射性水平異常,貨堆表面放射性物質劑量率超過當地環境本底值的80倍。監測人員還在廠房二樓發現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破損熔斷器零件,于是立即要求該公司集中封存有放射性污染的熔斷器零件,劃定安全距離,禁止人員靠近并派人24小時看管。 在核查這批有放射性污染零件的進出貨物記錄后,監測人員發現該批貨物未流向市場。省輻射站對該批貨物進一步監測后,劃定出......閱讀全文
1、什么是放射性 1896年貝克勒爾在研究軸礦的熒光現象時發現軸鹽礦發射出類似X射線的穿透性輻射。兩年之后,法國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從軸礦中相繼發現的另外兩個能發射射線的新元素——釙和鐳。居里夫人稱這種能自發釋出射線的性質為放射性。 2、核輻射有哪幾種? 輻射分為兩類。一類是電離輻
2016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我國未來5年生態環保工作指明了方向。2017年3月,國務院批復了《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及 2025 年遠景目標》(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核安全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新的方向和奮斗目標。兩個規
為保障輻射環境安全,山東省積極開展輻射事故應急演習,鍛煉應急隊伍,提升應急能力。圖為山東省環保廳輻射應急人員正在演習中。 “最近,濟南西部計劃增建一處220千伏的變電站,以緩解周邊小區電壓不穩導致時有斷電的供電形勢。這本來是件好事,卻遭到鄰近小區業主的強烈抗議,因為社區百姓擔憂變電站有輻射。事
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 核安全事關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發展,事關環境安全,事關公眾利益。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確定的方針政策,我國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多年來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業績。日本福島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 日本東北和關東地區各地輻射劑量20日繼續下降,毗鄰福島的3個縣的輻射劑量已下降到核泄漏事故后峰值的20%。不過,多地的雨水、地面塵土和空中飛塵20日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自來水和食品中被測出含放射性物質的地區也有所增多。 日本文部科學省20日對各地監測數
“我國鈾礦山(包括放射性較高的非鈾礦)、核電站、西北核試驗場下風向等地區可能影響面積約達5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0.5%左右。”這是記者在日前于北京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第618次學術討論會上獲知的數據。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這些區域生態安全面臨的種種威脅。為此,此次會議執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
由地震引起的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核輻射防護”一時之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為了讓公眾正確了解核輻射,應對核電站事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迅速組織專家編輯了一本《核輻射防護知識問答手冊》,以問答的形式,就公眾
3月14日,上海市輻射環境監測站內,技術人員在放射性碘取樣器前采集數據。 中國各地輻射環境監測均未現異常 所有運行核電機組都處于正常狀態 日本特大地震引發核電站泄漏事件使核電站的安全性問題,以及核電站如何應對重大突發自然災害引起了社會關注。 記者3月14日晚從環境保護部(國家
輻射環境監測是指對操作放射性物質的設施周界之外的輻射和放射性水平所進行的與該設施運行有關的測量,目的在于檢驗核設施運行在周圍環境中造成的輻射和放射性水平是否符合國家的和地方的有關規定,并對人為的核活動所引起的環境輻射的長期變化趨勢(其中包括由人為活動所造成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重新分布所引起的環境輻
最近一段時期,由于日本地震后福島核電站發生的事故,很多網友都對核輻射的影響憂心忡忡,不少網友也接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短信。究竟這次的核事故有多大的威力?核輻射危害應該如何防護? 為此,人民網科技頻道特別專訪了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現場核查司
1日,環保部人員在密云水庫新增設的氣溶膠(液態或固態微粒懸浮物)監測站采樣。 抽檢發現放射性碘-131,衛生部稱對公眾健康無影響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4月6日權威發布: 4月6日,我國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地區空氣中監測到來自
3月17日,日本新瀉縣被疏散的災民在接受核輻射檢查。 從3月12日開始,日本大地震所引起的核輻射危機一天比一天引起全球更多人的關注和擔憂。短短幾天之內,福島第一核電站先后發生多次爆炸、起火,日本首相菅直人指出,災難性的核泄漏陰云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放射性廢物的產生、收集、處理、運輸、貯存及處置等各個環節在設計和運行中的管理目標和基本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核燃料循環各階段所產生的放射性廢物的管理,也適用于同位素生產和應用中所產生的放射性廢物的管理。其他核設施及實踐所產生的放射性廢物的管理亦應參
近期,網絡上一篇署名為物理博士馬可安的網站,稱華北霧霾與內蒙古伴有鈾類放射性元素的煤炭利用,以及內蒙古大營地區新發現的大型鈾礦資源有關。該作者利用目前公眾極度關注的“霧霾”現象,靈機一動聯系到內蒙古的大營地區“共存”的鈾礦和煤礦,憑借自己推測,得出終日不散的霧霾是因為燃煤排放的放射性鈾粉塵電離大
明天(4月26日),是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25周年。日本3月11日9級大地震導致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輻射危機也已持續了一個多月。目前,日本原子能安全與保安院已將此次核泄漏事故等級由原先的5級提高到7級。這意味著,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達到了與切爾諾貝利核電
3月27日,技術人員在黑龍江東寧縣老黑山鎮移動輻射監測點調取電離室數據。 衛生部昨日發布《放射性核素碘-131健康相關知識答問》稱,目前在黑龍江東北部空氣中監測出碘-131,僅提示放射性物質隨大氣擴散已抵達我國境內,但濃度極其微弱,對公眾健康不構成危害。 環保
3月26日,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發布消息說,我國黑龍江省東北部空氣中發現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此前一天,國家質檢總局通報,我國發現兩名日本籍入境旅客和曾停靠東京港的入境船舶核輻射放射性異常;日本近日也連續報告一些地方自來水及原奶和蔬菜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 針對
日本首相菅直人3月31日說,福島第一核電站必須報廢。國際原子能機構同日建議日本擴大這座核電站周邊居民的疏散范圍。 截至發稿時 死亡:11532人 失蹤:16441人 放射物超標4385倍 菅直人在與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志位和夫會談時說,福島第一核電站必須關停,
地震、海嘯、核事故,讓日本遭遇三重危機。尤其核事故,令全球焦慮。核事故發生的真相是什么?這對人類的核能和平利用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中國的核電事業發展有哪些啟示? 3月15日上午,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的獨家專訪時,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環保部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郁祖盛表
記者日前從成都市環保局獲悉,成都市輻射環境管理監測站將于本月正式掛牌成立。目前,該站已展開前期籌備工作。正式成立后,包括醫院有放射性及輻射的設備,以及變電站和移動通信基站的輻射等,將逐漸納入監測。 來自成都市環保局的消息稱,有關部門已明確,成都市輻射環境管理監測站將于2010年10月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今日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表明中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今日介紹說,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時發布全國省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實施《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規定的輻射安全許可制度,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單位(以下簡稱“輻射工作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 進口
本文導讀: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日本福島郡山居民排隊領取飲用水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檢測到兩種放射性物質據
第十條、第十一條的規定。(一)申請單位編制了核技術利用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并報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二)銷售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1、有專門的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技術人員專職負責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2、事輻射工作的人員必須通過輻
日本東北和關東地區各地輻射劑量20日繼續下降,毗鄰福島的3個縣的輻射劑量已下降到核泄漏事故后峰值的20%。不過,多地的雨水、地面塵土和空中飛塵20日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自來水和食品中被測出含放射性物質的地區也有所增多。 日本文部科學省20日說,通過對19日采自各地的自來水樣本進行檢測
無需采取防護,京外四地測到極微量銫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3月29日權威發布: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情況趨于穩定,周圍環境放射性水平呈繼續下降趨勢。 另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冰島、芬蘭、法
核事故醫學應急問與答 核心提示 日前,針對公眾關注的日本核事故對我國帶來的影響問題,記者采訪了衛生部核事故醫學應急中心主任、中國疾控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所長蘇旭,詳解了核輻射究竟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帶來哪些影響,什么情況下才需要采取防護措施等問題。
15日下午,日本東京池袋區人流稀少,民眾和游客得知東京將開始受到輻射污染,相繼離開市區,提早回家。15日下午,日本東京民眾得知東京將開始受到輻射污染,相繼離開市區,家長提早帶回子女趕忙回家。當天上午,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2號及4號機組先后爆炸。日本政府承認核電廠有泄漏,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各類實驗室教學、科研任務日趨繁重,實驗室廢棄物如不及時、有效、安全處置,必將對實驗室安全造成較大的隱患,更可能造成對人員、環境的重大威脅,本文對實驗室廢棄物的分類、危害及安全處置進行了探討。 引言 高校實驗室多為相對獨立的單位
昨晚,記者從廣東省衛生廳獲悉,據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發布,近幾天廣東陸續在莙荙菜、油麥菜、生菜、小白菜等蔬菜中檢測到極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在蔬菜和自來水中均沒有檢測到放射性銫-131。 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按照衛生部的部署,全省衛生部門迅速做好了監測準備,并協助省環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