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進一步促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昨日公布,意見提出,北京將建設全市統一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信息系統,向社會公開科研設施與儀器的分布、利用和開放共享情況等信息。 意見提出,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督促管理單位在滿足本單位科研教學需求的基礎上,通過線上推介、線下服務等方式,積極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 管理單位使用科研設施與儀器對外提供開放共享服務,可按成本補償和非盈利原則,收取材料消耗費和水、電等運行費,并對測試檢測、合作研發、成果轉化等涉及的人力資源與知識產權,參照市場標準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服務收入中扣除相關成本費用后的結余部分,以不低于70%的比例用于對科研人員提供開放共享服務的績效獎勵。同時,本市開展大型儀器設備租賃費、使用費出資入股試點。......閱讀全文
為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2014〕70號),2015年12月29日,科技部基礎司在北京組織召開全國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試點工作交流總結會。會議由科技部基礎司郭志偉副司長主持。 科技部基礎司馬燕合司長、資管司吳學梯副司長、重大辦解敏
一、《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辦法》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進步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科學技術資源的管理單位應當向社會公布所管理的科學技術資源的共享使用制度和使用情況,并根據使用制度安排使用”。2014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7月4日,第二十三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在寧夏銀川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北方民族大學、寧夏材料研究學會承辦,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協辦,大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鋼研集團研究員王海舟,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長、農業大數據
科技日報訊 (記者賈婧)為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2014〕70號),全國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試點工作交流總結會12月29日在北京召開。 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教育部、農業部、中科院等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來自北京、
為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2014〕70號),全國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試點工作交流總結會12月29日在北京召開。 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教育部、農業部、中科院等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來自北京、上海、湖北、浙江、黑龍江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科學技術部黨組今天通報巡視整改情況。關于審計署2012年4月審計發現5所大學7名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的問題,目前,共依法依紀查處了8人,其中陳英旭、宋茂強2人被依法判刑;李寧、李澎濤、王新月、王甫(李澎濤的博士生)4人被依法批捕;鄒華暫不起
編者按:多年來,我國科技條件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缺乏共享等問題一直飽受詬病。作為我國科技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擁有大量先進的科學儀器設備,全院設備總資產額達100多億元。其中北京地區研究所科學儀器設備總資產額約53.6億元,40萬元以上科學儀器設備共2121臺。由于機制體制缺位,這些科技
【導語】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2014年即將結束,回首昨天依然歷歷在目。時代在進步,每一年都有著新的熱點出現,”整個人都不好了”“也是蠻拼的”“畫面太美不敢看”“你家里人知道嗎?”“也是醉了”“就這么任性”“約不約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訪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國家計量認證高校評審組組長曾艷 編者按: 計量認證與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密切相關,是高校面向社會出具檢測數據的必備條件。國家計量認證高校評審組設在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負責面向教育部直屬高校開展實驗室的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評審和監督、開展能力驗證與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2014年12月13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召開不久。 這天傍晚,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他從鎮江驅車近100公里,踏著夜色來到這里。 習總書記與科技人員親切交談說,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要深入推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產學研深度
近年來,我國推行多項大型儀器設施等科研資源開放共享政策。 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統一規范、功能強大的專業化、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2018年,“打造科技資源開放共
——記2015沃特世媒體溝通會 【導語】2015年1月19日下午,沃特世媒體溝通會在北京麗思卡爾頓酒店召開,沃特世公司亞太區及歐洲運營副總裁Mike Harrington、沃特世公司大中華區總裁Richard Chang(張亮裕)、沃特世公司全球高級總監Richard Ladd和沃特世公
近年來,科研設施與儀器規模持續增長,覆蓋領域不斷拓展,同時,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部分科研設施與儀器重復建設和購置,閑置浪費現象比較嚴重。 為加快推進科研設施和儀器向社會開放,國家出臺了系列政策,2017年9月《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辦法》的出臺,進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進一步促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旨在促進本市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不斷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將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 意見提出,北京將建設全市統一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信息系統
2014年11月25日, 2014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在溫嶺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科學儀器行業的專家代表和企業家齊聚一堂,以“大數據時代的科學儀器”為主題,
一、測試服務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發展,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動,測試服務業發展迎來空前機遇。測試服務業在質量提升戰略中的核心地位日趨凸顯,以數據信息流服務相關產業的支撐作用日漸突出,以測試手段變革對學科發展的引導作用日益顯著。針對測試服務業的發展與改革,國家政策已多
饒毅的演講尖銳、誠懇魯白的發言引人深思 講座吸引了近300名海歸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師生以及關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問環節”氣氛熱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做客第54期文匯講堂,主講《海歸能推動中國科研改革嗎?》,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部副總裁魯白受邀出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 要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 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要載體,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
專家組現場考察平臺核心設備“雙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 雙球差校正冷場發射電子顯微鏡實驗室 雙球差校正冷場發射電子顯微鏡 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作為中科院技術支撐體系的重點建設內容,其定位是建設成為中科院科研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區域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支撐平臺。中心共有10家成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旨在促進本市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不斷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將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 意見提出,北京將建設全市統一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信息系統,向社會公開科研設施與儀器的分布、利用和開放共享情況等信息。有關行政
“2013年,實驗分析儀器進口62.94億美元,出口14.56億美元,貿易逆差48.38億美元。而從2009年到2013年,逆差在不斷增大。”在近日召開的“國產檢測儀器設備驗證與綜合評價技術服務推介會”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展覽交流部主任歐陽良的語氣頗為沉重。 科學儀器相當于“隱性”的軍工
2012年12月17日,北京天文館,2012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隆重召開,年會由北京市電鏡學會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 旨在推動北京及周邊省市廣大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和交流。來
唐九華(1929年—2001年) 唐九華,浙江紹興人,出生于上海。中國光學工程總體設計專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世紀5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地形一號經緯儀、自動記錄紅外分光光度計并推廣工業生產。6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多種大型光學跟蹤測量設備和坐標基準傳遞設備,均達到世界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謝曉亮1998年,謝曉亮成為改革開放后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的中國
1月26日,《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發布。《意見》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統一規范、功能強大的專業化、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業界普遍認為,此舉將推動不少擁有大量科研設施與儀器的研究機構“開門迎客”,也會加快研究機構開展開放共享實踐
隨著2018年的即將到來,2017已離我們越來越遠。回顧發展歷程,總結經驗啟示,瞻望美好未來,謀劃創新思路,是對來年的提前布局、未雨綢繆,也是對來年太赫茲科技帶給我們更多驚喜和突破、迎來更為廣闊發展前景的期待。回首2017,太赫茲科學研究取得了哪些重要進展?太赫茲產業應用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展望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