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事件后奶業報告:三聚氰胺檢測連續7年合格
“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乳制品關系人民健康和民族的未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國產奶業遭受沉重打擊,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陷入低谷。 8年時間過去了,痛定思痛、臥薪嘗膽的中國奶業是否已經“脫胎換骨”?國產乳制品質量能否經受考驗? 16日,中國奶業協會在京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6)》。這是我國首份奶業質量報告。根據報告,2015年全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 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100%。我國乳品質量安全風險處于受控范圍內,整體情況較好,為歷史最高水平。 2015年,我國奶類總產量達到3870萬噸,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印度和美國;人均奶類消費量36.1公斤,比2008年增加5.9公斤。但當前人均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還有較大增長潛力。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表示,我國主要乳品企業生......閱讀全文
乳制品生產細則:乳企自檢三聚氰胺
企業必須有三聚氰胺檢驗能力,不得委托檢驗;保證對購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進行三聚氰胺檢驗。國家質檢總局將出臺乳制品生產許可細則,擬首次作出上述規定。 《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在三聚氰胺方面與嬰幼兒乳粉的規定一致,擬要求,采購制度應保證對購入的生乳和原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檢測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檢測國標解讀1.?三聚氰胺的檢測方法a)?非國家標準方法:酶標儀法、試劑盒法(這兩個方法都存在靈敏度低、假陽性率高的問題,結果不被認可)b)?國標方法:i.?GB/T?22388-2008《原料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檢測方法》,這一標準共有三個方法,分別為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
國產奶要邁過三聚氰胺這道坎
目前國內奶業生產和乳品質量安全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消費者只有全面了解國內乳企的生產環境和生產能力,知道這么多年國內乳企為了提高質量安全做出了哪些努力,才能真正放心。 8月16日,中國奶業協會在北京舉行了《中國奶業質量報告》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經過八年奮戰,我國奶業實現了振興發展,產業面貌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就乳制品行業管理答問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 題:“以規劃、政策、標準確保乳制品行業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就乳制品行業管理答記者問 ??? 新華社記者黃全權、馮曉芳 ???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全局,關系到人民群眾尤其是嬰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問題奶粉究竟出在哪些環節
湘問題乳企隱瞞三胺奶-問題乳品為何陰魂不散
遠山乳業有限公司外景。 這一表明三聚氰胺“陰魂不散”的事件,折射出“涉乳”飲料業在原料控制、合格證管理、品質檢驗等環節進退失據的尷尬困境。 ■?“湖南湘潭發現有毒玉米奶”追蹤 連日來,有關襄樊追查“湖北遠山乳業有限公司”三聚氰胺嚴重超標玉米奶的事件,牽動著社會敏感神經。但監管部門調查發現,這批
市場銷售新生產的主要品種液態奶未檢出三聚氰胺
國家質檢總局對一些主要城市供應液態奶進行了第五次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共抽檢了65個品牌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418批次產品。樣品從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太原、濟南、青島、南京、杭州、福州、南昌、合肥、武漢、鄭州、長沙、廣州、深圳、西安等22個主要城市以及佛山、贛州、晉
質檢總局:14日后生產液態奶未發現三聚氰胺
?????? 國務院新聞辦定于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副組長李長江等通報嬰幼兒奶粉抽檢等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以下為發布會內容: 陳竺: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
上海熊貓乳品公司再曝三聚氰胺毒奶丑聞
據悉,此次牛奶召回只涉及一家規模較小的上海乳品企業,但它提醒人們一些企業仍試圖通過出售污染的奶制品來謀利,也令人對中國乳業在經歷了2008年毒奶事件這一中國最嚴重的食品安全丑聞后的整改力度產生了質疑。 專題報道:三 鹿 奶 粉 事件——中 國 最 大 的 食 品 安 全 事件 此次涉
農業部否認皮革奶粉死灰復燃-稱檢測不代表出現
幾名從香港經羅湖口岸返回深圳的內地居民用小拉車運奶粉。近來,不少內地人到港澳大量購買奶粉引發關注。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昨日澄清,近期農業部門并未發現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的生鮮乳制品,“皮革奶”死灰復燃報道并不屬實。去年的抽檢顯示,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總體良好。
農業部稱關于我國皮革奶粉死灰復燃報道失實
??? 昨日,一則“皮革奶粉”死灰復燃的網絡報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昨日澄清,近期農業部門并未發現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的生鮮乳制品,“皮革奶”死灰復燃報道并不屬實。去年的抽檢顯示,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總體良好。 “皮革奶死灰復燃”失實 昨日下午,一則“內地‘皮
奶和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測定
衛生部近日匯總公布了《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上海月旭公司從公布的黑名單中統計發現,包括三聚氰胺、蘇丹紅、孔雀石綠、人工合成色素等都在內。針對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食品添加劑,同時也為食品安全檢查和監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上海月旭公
奶業質量報告首次發布-乳制品抽檢合格率99.5%
中國奶業協會昨天首次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100%;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兩大營養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國家標準,也高于美國標準,規模養殖場生鮮乳中體細胞平均值低于歐盟限量值、菌落總數平均值低于澳大
質檢總局通報乳制品三聚氰胺抽查均合格
法制網北京1月1日訊 經過3個多月每隔一日公布一次奶粉和液態奶抽查結果,國家質檢總局今天發布消息稱,目前市場供應的乳制品均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規定。 上述消息稱,至2008年12月31日,質檢總局對9月14日以后生產的乳制品連續開展跟蹤監測,31次公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普通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
化學專家質疑奶農在原奶中摻入三聚氰胺說法
本報訊 “腎結石嬰兒”事件曝光后,三鹿集團稱“不法奶農向鮮牛奶中摻入了三聚氰胺”。9月12日中午,有化學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此說法存在較多疑點。 業內人士認為,從常理判斷,奶粉中出現三聚氰胺,無非存在三種可能性:一是奶牛吃了含三聚氰胺的飼料,傳導至鮮牛奶中;二是由原料中加入,即三聚氰胺摻入鮮牛
三鹿事件后奶業報告:三聚氰胺檢測連續7年合格
“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乳制品關系人民健康和民族的未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國產奶業遭受沉重打擊,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陷入低谷。 8年時間過去了,痛定思痛、臥薪嘗膽的中國奶業是否已經“脫胎換骨”?國產乳制品質量能否經受考驗? 16日,中國奶業協會在京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
國產奶徹底告別三聚氰胺-質量處在歷史最好
中國奶業已徹底告別三聚氰胺。第一財經記者昨天從中國奶業協會8月16日發布的國內首份奶業質量報告中獲悉,從2008年以來,國產奶抽檢三聚氰胺合格率100%,已杜絕違法添加的情況,國產奶質量處在歷史最好時刻。而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也表示,目前消費者為安全“海淘”奶粉屬于認識誤區,建議理性對待。 根
湖北襄樊發現三聚氰胺嚴重超標乳酸玉米奶
日前,湖北襄樊市工商部門緊急要求排查湖北遠山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50件有毒乳酸玉米奶。檢測結果表明,這批乳酸玉米奶每公斤含了4.8毫克三聚氰胺,含量嚴重超標。而廠家的出貨記錄顯示,這50件產品有可能銷到襄樊。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襄樊日報早前報道:50件有毒玉米奶疑流入我
廣州14奶企要重辦“準生證”-須能自檢三聚氰胺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家質監總局的要求,本月31日前,廣州轄內所有乳制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要重新提出生產許可申請。質監等部門將根據最新頒布的審查細則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方可重獲生產許可證。據悉,新的審查細則提高了乳業生產門檻,如要求奶企必須能保證對購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批批進行三聚氰
“三聚氰胺門”升級-我國乳制品行業面臨危機
9月16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消息,質檢總局通報全國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檢結果,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內蒙古伊利、蒙牛集團、青島圣元、上海 熊貓、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業英雄牌、寶雞惠民、多加多乳業、湖南南山等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中檢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至此,三聚氰胺問題已經成為中
搖籃乳業三聚氰胺、碘、鉻的檢驗能力不足-且奶源存在風險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官網上發布了《關于依安縣搖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搖籃乳業”)食品生產規范體系檢查情況的函》,引發社會關注。 2017年9月19日—2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工作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嬰幼兒
全面解讀皮革奶-嬰兒誤食會致命!
近年來,媒體多次爆出嚴重威脅寶寶健康的問題奶粉!早前是三聚氰胺,現在是“皮革奶”。究竟嬰兒的健康如何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呢?奶粉的安全問題,怎樣才能規范化? 什么是皮革水解蛋白? 皮革主要以牛皮、羊皮和豬皮為原料加工制成,部分工廠利用皮革下腳料甚至是動物毛發等物質水解生產粉狀物,這一物質
還中國乳業一點信心-“皮革奶”誤讀應忌
場轟動全國甚至全球的“三聚氰胺”事件,1319例結石患兒稚嫩無辜的小臉,像一場狂風暴雨致命性地摧殘了中國國民乳品安全消費的信心,從此,中國乳業市場在恢復增長的路上開始如履薄冰,任何一個企業的個體危機,都會復加在中國乳業所有企業身上;任何一個乳品問題的信號,都會被“一著被蛇咬”的國民挖掘甚至放大成
中國乳業走向質量復興-合格率達食品行業最高水平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讓標準缺失、監管力度不夠、原料乳質量低、奶牛飼養水平差、建廠無規、市場無序、亂搶奶源、摻雜使假等一系列問題浮出水面。面對質量的拷問,中國乳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10年之后的2018年1月18日,首屆中國乳業質量年會在北京召開,帶著“中國生鮮乳
三家企業食品再曝三聚氰胺超標
對中國的乳業而言,三聚氰胺仍是天空中未散的陰霾。 1月19日,貴州某媒體報道稱,貴州省衛生廳近日發布三聚氰胺超標食品“黑名單”,確定四個批次的食品存在三聚氰胺超標問題。除了前段時間被曝光的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又有三家公司涉嫌生產“毒”奶制品。 1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
官方:三胺毒奶市場上應該沒了-疑:被消費者喝掉
官方稱三聚氰胺玉米奶市場上現在應該沒有了?“毒奶”疑“被消費者喝掉” 湖北市場現三聚氰胺嚴重超標的乳酸玉米奶,可能流入襄樊。襄樊市工商局新聞發言人證實,“毒奶”生產廠家為湖南遠山乳業有限公司。據估計,這批有毒玉米奶肯定不止50件,生產量可能很大,毒奶原料來自青海東垣。
質檢總局:抽檢乳制品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規定
新華網北京9月1日電(記者朱立毅)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9月1日通報稱,根據近日對新生產的主要品種乳制品進行的抽樣檢測,抽檢產品均符合相應的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規定。 國家質檢總局此次抽檢的乳制品包括7個省份生產的16個品牌28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7個省份生產的28個品牌46批次普通乳粉和其
原料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檢測方法
【三聚氰胺】據醫學專家介紹,三聚氰胺原本是一種低毒性化工原料,動物實驗結果表明,其在動物內代謝且不會存留,主要影響泌尿系統,不法商人在某個環節添加入乳制品中,可以人為提高表觀蛋白質的含量,從而達到以次充好,獲取利益的目的,但由于嬰幼兒每天食用奶粉量大,造成三聚氰胺的大量攝入從而引起嬰幼兒的泌尿系統疾
原材料及監管成本驟增-國內奶粉年底恐掀集體漲價潮
一邊是進口原料乳粉價格高漲,另一邊是政府部門要求“全程監管”乳制品生產流通,由此帶來的原材料和運營監管成本的雙重壓力,恐令國內終端奶粉市場在年底前掀起新一輪漲價潮。 乳業“三聚氰胺風波”過去已兩年有余,但“問題奶粉”的陰影遲遲沒有徹底散去。上周末,國務院再次發文要求加強乳品安全管理,
-王丁棉:中國乳制品行業亟待重建信心
盡管“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已經接近5年時間,但“三聚氰胺”事件的后遺癥太嚴重,陰影到現在還沒有過去。消費者對乳制品的質量安全意識大大提高,這對行業發展是一種促進。 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現在整個乳制品行業出現了信任危機,消費者對乳品企業產品不放心、不信任。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乳品行業的從
國家質檢總局第五次液態奶抽檢未檢出三聚氰胺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日電(記者 劉長忠)中國國家質檢總局今天下午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中國質檢系統在對市場銷售新生產的主要品種液態奶中未檢出三聚氰胺。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對一些主要城市供應液態奶進行了第五次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共抽檢了六十五個品牌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四百一十八批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