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多次受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罰仍未完成整改……近日,3家廢氣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因對大氣環境造成損害被推上環境公益訴訟被告席。 8月22日,江蘇省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自然之友起訴連云港堿業有限公司違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環境公益訴訟正式立案,確定了舉證期限、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接下來將由原告組織開展損害鑒定評估,并確定損害數額。 9月6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自然之友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大氣污染責任糾紛一案(〔2016〕吉02民初146號),經審查后予以立案。 此外,與以上兩起案件同時提交起訴材料的自然之友訴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齊大山分公司大氣污染公益訴訟案,目前正在等待遼寧省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 關 注 1 環保組織集中起訴廢氣國控重點污染源 記者了解到,近日各地人民法院受理的3起環境公益訴訟案件被告均為廢氣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分別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閱讀全文
我國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從1973年開始起步,經過四十四年的發展,先后經歷了起步、初步形成、體系調整和快速發展等階段,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基本覆蓋了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重點源,在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起步階段。1973年由原國家建委、原國
環境保護部令部令 第48號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已于2017年11月6日由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環境保護部部長 李干杰 2018年1月10日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排污許可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十三五”時期,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會達到峰值。未來5~10 年,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點將全面到來。我們想知道,對于當前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體趨勢進行預判意義何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特征對于減排污染物會產生哪些影響?對此,我們采訪了相關專家。 對話人:國務
近日,有媒體報道我國現行的工業行業污水排放標準限值遠高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限值,企業達標排放的合格水,一進入環境就是劣Ⅴ類水,呼吁盡快提高我國工業行業污水排放標準。這些呼吁有助于我國加快制定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同時也反映出有必要引導社會各界準確理解環保標準相關法律規定,抓緊完善實施環保標準
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環境保護費改稅要求,為促進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財政部、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在研究、吸收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布《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文件,現附原文如下:關于印發《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
2018年1月15日,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打贏藍天保衛戰”、“提高污染排放標準”的要求,原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 公告 2018年 第9號),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2+26城市)。
環保部5月18日下午發布關于《環境保護部關于修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增強按日計罰措施的可操作性。 此次《辦法》修改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問題,主要修改以下兩方面內容: (一)調整適用范圍 修改
“調整適用范圍,取消復查期限30日的規定”。實施不到兩年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迎來首修,旨在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增強按日計罰措施的可操作性。 記得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談及“按日計罰”在操作層面的執行困難時
一、大氣污染風險識別 (一)大氣污染的概念與成因 大氣污染是由空氣中固體、液體或氣體聚集而引起的一種危害人類健康和周圍環境的現象。大氣污染主要由于向空氣中排放了過多污染物,超出了大氣承載力,造成大氣環境污染。大氣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顆粒物、臭氧(O3)和揮發
2198.36萬元巨額賠償,全國首例針對大氣污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貼著這些標簽的中華環保聯合會與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華公司)大氣環境污染責任糾紛公益訴訟一案,日前引發了廣泛關注。 根據山東省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被告振華公司賠償因超標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損失2198.
一面是我國大氣污染向煤煙與機動車尾氣復合型過渡、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霧霾頻發,一面是治污屬地管理難成合力、環境違法成本低、企業寧罰不改……大氣污染如何防、十面“霾”伏怎么破? 22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打出一記重拳。草案取消了現行法律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企業
霧霾鎖城下,部分電力企業開始在燃煤電廠探索“近零排放”,某些新建電廠已按“近零排放”進行建設,為數不少的現役燃煤機組已列入“近零排放”改造計劃。與此同時,科研管理部門抓緊攻關、環保產業界緊緊跟進、媒體持續跟蹤、專家學者紛紛解讀、宏觀經濟調控部門也正在研究是否把“近零排放”納入到宏觀決策
從今年3月1日起,《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實施,以地方立法形式推進大氣治理。 在過去一年中,《條例》經過3次審議修改,期間還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并通過網絡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召開立法聽證會。 幾經完善后,今年1月,在河北省“兩會”上,《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獲高票通
繼史上最嚴考核辦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實施后,大氣污染防治的國家標準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與發布中。 由環保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已在5月16日發布
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齊大山分公司(以下簡稱鞍鋼齊大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吉化)、連云港堿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云港堿業)被環保組織自然之友以公益訴訟方式告上法庭。 代理三個案件的自然之友公益律師馬榮真今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這三家企業超標排
為對9個儲油罐進行切割,多名犯罪嫌疑人竟直接將油罐內的廢煤焦油傾倒,導致河流、土壤被污染,處置費用高達700多萬元。案發后,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環保部門啟動聯動執法,形成辦案合力,追捕多名嫌疑犯,成功偵破此案。日前,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這起案件,入選全國檢察機關十大優秀監督案件。 近年
近日,生態環境部向社會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自動監控數據嚴重超標的115家重點排污單位名單,并對其中6家重點排污單位主要污染物排放嚴重超標排污環境問題掛牌督辦。 從地域分布看,山西(31家)、遼寧(11家)、河北(6家)、山東(6家)、河南(6家)、甘肅(6家)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家)7個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關于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鋼鐵、火電、水泥、煤炭、造紙、印染、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等8個行業達標計劃實施取得明顯成效,到2020年底,擴展至其他工業污染源。 根據《通知》,全面達標排放是指工業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應達到
3月1日,由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電池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簡稱《標準》)即將實施,該《標準》對電池工業企業水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以及重點區域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有專家認為,新發布的《標準》對于我國履行環保國際公約、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
水泥行業64條新型干法回轉窯生產線(240000噸/日)配套建成了脫硝設施,占國家下達山東省“十二五”任務的206%。 截至2014年11月底,山東省燃煤發電企業完成了15523MW脫硫再提高工程,43721MW完成脫硝改造,23398MW完成除塵提標改造,分別達國家下達山東省“十二五”任務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1、大氣治理行業發展現狀 自 2012 年底全國大范圍爆發霧霾開始,國家對大氣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規劃密集出臺,監管趨嚴、標準提升、社會參與、依效果付費成為2016 年環保產業的“新常態”,大氣治理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1)主要政策背景 2013 年 9
“陜西省將實行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制度;企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實行有償使用與交易制度。” 這是即將實施的《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中的部分內容。近日,《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獲得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并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廣泛征求民意
3月1日起,《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正式施行。作為新《環保法》實施后江蘇省的首部地方環保法規,《條例》在明確責任分工、全覆蓋治理污染、嚴格執法監管、強化責任追究、完善公眾參與等方面實現了諸多突破。為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切實改善南京市空氣環境質量,全面建立“政府監管、公眾參與、共同治
原告和被告都有“央字頭” 首任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原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曲格平教授在1992年6月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獲得了聯合國環境大獎和10萬美元獎金。獲獎后,曲格平教授建議以這筆獎金為基礎成立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1993年4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正式成立,成為環
1月14日上午,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召開地方標準新聞發布會,發布《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關中地區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4項地方標準。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敬喜、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總檢驗師劉蓬勃出席會
圖為某地化工廠偷排工業廢水,導致當地河流受到嚴重污染。中國日報圖片網供圖 我國現行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到底是寬松還是嚴格?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看法。 近期媒體報道,我國一些行業的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遠低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要求,企業達標排放的水仍然是相當于劣Ⅴ類地表水的廢水。在浙江,
因中國石化集團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化公司)多次超標排放污染物,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損害,近日被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一紙訴狀告上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庭。 中華環保基金會在訴狀中認為,南化公司多次超標排放污染物的行為違反了我國《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規定,對環境
自去年以來,很多火電企業開始超低排放改造或建設,本報一直持續關注這個動向,不光關注各地動態,也派出記者調查,關注這件事背后的各種邏輯、動機、效率和效果。對于火電企業超低排放,有贊成的聲音,也有反對的聲音,兼聽則明,本期聲音版再發一篇報道,文章提出,依法與科學,是開展超低排放的首要問題。 當前,
邯鄲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