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生論文被曝造假或是科學史上最大一次
9月20日,美國知名抄襲監測網站Plagiarism Watch通過國際知名英文論文抄襲檢測系統iPlagiarism(中文名:艾普蕾)順藤摸瓜,發現了世界科學史上最大規模的英文論文造假公司,該公司與一個巴西SCI雜志(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默契合作,收費為中國學者發表了大量涉嫌抄襲、造假的論文。 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許培揚在博客中揭露,大量中國大陸醫生的論文投到了這個巴西期刊,占該期刊發表論文總量的54.901%。2015年,該刊中國學者文章達到了1605篇,比例更是高達78.1%。 科學網博主譚新杰翻譯了Plagiarism Watch的報告。報告披露了事件的起因:有讀者向該網站匿名舉報了一篇中國研究組的文章有嚴重抄襲,工作人員在用艾普蕾系統檢測后發現確實有三分之一的文本抄襲,同時,人工比對發現了與其相似比例最高的文獻有圖表也基本一致。 在將第二篇、第三篇直至第六篇相似比例......閱讀全文
學者談ChatGPT或帶來論文造假
最近,由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室OpenAI開發的全新“聊天機器人”ChatGPT風靡全球。作為一款人工智能語言模型,它不僅能和人展開互動,還能撰寫郵件、論文、腳本,制定商業提案,創作詩歌、故事,甚至敲代碼、檢查程序錯誤等。上線僅兩個月,ChatGPT全球活躍用戶便破億。 隨著討論的加深,人們從最早的
又有多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撤!這種“新式造假”被曝光
中國論文被期刊撤稿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歸為一下幾類:學術不端,包括學術欺詐(如編造、篡改結果)、剽竊、虛假同行評議、重復發表、未獲他人許可;學術差錯,即非故意的或者管理上的過失;其他原因。 此外,偽造作者身份,作為一種新興的造假方式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日前,知名學術出版社Elsevier旗下刊
相比國人發SCI論文量,中國SCI期刊不夠用
文 | 趙廣立 孟凌霄“與中國作者發文規模相比,中國SCI收錄科技期刊(以下簡稱中國SCI期刊)的發文量遠不能滿足現實發文需求。”8月25日,由中國科協主編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1)》(以下簡稱《藍皮書(2021)》)在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剛被踢出SCI收錄的這本期刊陸續撤回91篇中國學者論文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是一種開放獲取期刊。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是一份科學期刊,自 2019 年起由德國杜塞爾多夫的 Cell Physiol Biochem Press 出版。 該雜志發表
發表SCI論文小技巧
如何發表SCI論文,很多網友都有談到這個話題,再來說這個話題似乎是老生常談。所以,今天小編劍走偏鋒,將SCI論文發表中大家可能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小技巧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SCI論文,并沒有想像中的難寫 1.要熟悉你的專業,實驗方法;要尊重結果,實事求是面對結果,下筆之前多看看文獻,尤其
論文工廠批量造假!這一期刊撤稿中國學者文章162篇
一組121篇論文,幾乎全部發表在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113/121) 期刊上。這些論文的作者來自不同的機構,描述的癌癥類型和組織樣本也不同。但是,盡管這些論文中的每篇乍看起來都是獨一無二的,但該組中的所
中國論文遭撤稿背后:一篇SCI論文校方獎1萬
震驚科學界的論文造假事件背后——“一場與SCI有關的丑聞” ? 論文造假事件震驚學界 2009年12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晶體學報》E分卷官方網站發表文章,公布了以井岡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鐘華和工學院講師劉濤為責任人,發表在該刊物的70篇論文存在造假現象,并作出一次性撤銷的決定。文
中國科大SCI論文數量持續增長質量保持優異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正式發布“2016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據統計結果顯示,2016年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表SCI論文數量持續增長,質量保持優異,其中篇均被引次數、卓越科技論文占比等指標表現突出。本次統計期間,篇均被引達15.08次,連續7年保持C9高校第一,自2013年度首次超過世界
美國波斯頓大學華人學者涉嫌學術造假-論文被撤
據美國《科學家》(The Scientist)雜志報道,8月5日美國公共衛生服務部“研究誠信辦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ORI)對外宣布美國波斯頓大學醫學院的一位王姓助理教授(Sheng Wang)因涉嫌在研究工作中偽造科研數據而將受到懲罰。目前
中國醫生論文被曝造假-或是科學史上最大一次
9月20日,美國知名抄襲監測網站Plagiarism Watch通過國際知名英文論文抄襲檢測系統iPlagiarism(中文名:艾普蕾)順藤摸瓜,發現了世界科學史上最大規模的英文論文造假公司,該公司與一個巴西SCI雜志(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默契合作,收
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中國論文數居世界第二
12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日前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中國論文連續第8年排在世界第二位,占世界份額的17.1%,較上年提升了0.8個百分點。 2016年,SCI數據庫世界科技論文總數為189.67萬篇,比2015年增加了4.4%;收錄中國科技論文32.
鐘世鎮:中國發在SCI上論文85%是垃圾
8月30日,中山大學教授許躍生曾在廣州論壇專家集體訪談會上,痛批國內學術界“唯SCI 論英雄”,認為其“毒害”了國內許多發文量不夠的優秀教師。昨日(9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醫科大學臨床解剖學研究所所長鐘世鎮在周圍神經缺損修復材料“神橋”的新聞發布會上,“隔空”聲援許躍生,稱
中國SCI論文篇均被引次數列世界第12位
一年一度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11月26日由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在北京發布。統計顯示,2009年,我國機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共10.88萬篇,其中1.68萬篇(占15.5%)論文的被引用次數高于學科平均線,較2008年的11.5%上升了4個百分點。 引人
蔣高明:過度發表或影響國家科技創新
建議取消碩士博士論文掛鉤;取消職稱評定與論文數量掛鉤,僅僅要求出示少量代表作,強調科學貢獻;取消經費申請附論文清單,讓科研回到科研。 最近,科學網某網友披露了一組數據:作為開放獲取的電子刊物Plos One發表論文量劇增,從2008年的2720篇,發展到2013年的324
學術偵探挖出多篇論文造假,中國作者是最大買家
“論文工廠”的冰山到底有多大?自2020年起追蹤以來,著名學術“偵探”Elisabeth Bik團隊至今已經發現了16個“論文工廠”及其生產的2000多篇論文,絕大多數含有中國作者,這些“學術垃圾”被貼在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上。被舉報后,部分期刊會選擇撤稿。暨南大學學報副主編王景周對526篇撤
2012年八成中國SCI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
2012年,SCI收錄的176個學科領域中的高影響力期刊論文總數中,我國科技人員發表論文數為4020篇,其中80%的SCI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這是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協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數據。 中國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2年,SCI收錄的世界科技論文總數為159.67萬篇,其中我
評論:從論文造假談知識分子的擔當
日前,國內有媒體報道了美國論文抄襲監測網站Plagiarism Watch宣布他們通過查重軟件發現了一起中國論文造假事件,并且有充分證據顯示,這是一起由論文造假公司和“掠奪性”SCI雜志默契合作地針對中國作者的“職業化”造假事件”。該報道同時曝光說一條從論文“代工廠”到“掠奪性”期刊的論文造假
SCI論文寫作攻略:選題和創新
SCI論文,即為被SCI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在經濟全球化、科學研究的日益全球化的特殊背景下,SCI論文也成了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要方式之 一。對于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工作者來說,能否在SCI收錄的雜志上發表論文,是其能否進入學術前沿,在國際公認的同一個平臺上參與學術競爭、做出原創性貢 獻的
摒棄論文“SCI至上”正當時
2月23日,教育部官網正式發布其與科技部共同研究制定的《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這是自2018年11月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來的又一項重大推進措施。 “五唯”中最基本和最
教你幾招如何寫好SCI論文
SCI論文,即被SCI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對于我國大多數科研工作人員來說,投稿SCI論文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匱乏的英語能力,英語往往成為了制約的瓶頸。小編在這里整理了三個比較重要的SCI論文撰寫小技巧,希望能幫助到科研工作者。 1、論文缺乏邏輯,寫作時不夠嚴密。 舉個例子:某位作者
SCI醫學論文寫作技巧
第一版(2010年9月)前言 醫學論文設計水平的新穎性和創新性,是決定撰寫的醫學論文能否被SCI醫學雜志編委和主編認同的第一門道;醫學論文撰寫水平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則是決定撰寫的醫學論文能否被SCI醫學雜志接受的最終門道。發表SCI期刊醫學論文的語言是英語,對于母語是非英語的中國臨床醫生
破除“SCI崇拜”-祛除“唯論文”頑疾
近日,中國學術界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于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治理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并出臺規范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的10條意見和措施,其中
SCI醫學論文寫作技巧
簡明SCI期刊醫學論文撰寫手冊 第一版(2010年9月)前言 醫學論文設計水平的新穎性和創新性,是決定撰寫的醫學論文能否被SCI醫學雜志編委和主編認同的第一門道;醫學論文撰寫水平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則是決定撰寫的醫學論文能否被SCI醫學雜志接受的最終門道。發表SCI期刊醫學論文的語言
SCI醫學論文寫作技巧
第一版(2010年9月)前言 醫學論文設計水平的新穎性和創新性,是決定撰寫的醫學論文能否被SCI醫學雜志編委和主編認同的第一門道;醫學論文撰寫水平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則是決定撰寫的醫學論文能否被SCI醫學雜志接受的最終門道。發表SCI期刊醫學論文的語言是英語,對于母語是非英語的中國臨床醫生
“SCI之父”加菲爾德:不能以SCI論文數量評價科學水平
被譽為“SCI之父”的尤金·加菲爾德博士日前首次在中國公眾面前亮相,與數百名中國科教界專家、文獻計量學專家和年輕學子對話。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專訪時,他明確表示,不能以SCI論文數量評價科學水平,應該運用更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 SCI全稱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
愛思唯爾因同行評審造假撤銷中國9篇論文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因論文同行評審造假,愛思唯爾出版商撤銷旗下5本雜志中的9篇論文,這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高校或研究機構。 愛思唯爾發出聲明稱,出版倫理委員會調查發現這9篇論文的同行評審過程被人為操縱,隨后愛思唯爾便撤銷了這9篇論文。 自2012年來,愛思唯爾因同行評
Nature起底中國論文造假,問題普遍性影響中國學術信譽
3月23日,nature發布了一篇標題為“The fight against fake-paper factories that churn out sham science”的文章,講述了學術打假人與論文造假之間的“功與防”。 文章中稱“從去年一月份開始,Nature雜志已經撤回了370篇論
造假巨頭Nature論文被撤稿
根據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網站的報道,在阿拉巴馬州大學調查發現它的前雇員,蛋白質研究專家H.M.Krishna Murthy在蛋白結構研究上造假,發布的多個蛋白質結構“是篡改和/或偽造的”這一真相6年之后,1月4日《自然》(Nature)雜志撤回了他發表于2006年的一篇蛋
中國SCI論文數全球第二,但影響力遠遠不夠?
?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嚴查科研不端行為。不久前,神經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為研究生開講 《科研誠信上的不端行為和灰色地帶問題》。這是六年來蒲慕明第三次主講這
中國SCI論文數全球第二,但影響力遠遠不夠?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嚴查科研不端行為。不久前,神經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為研究生開講 《科研誠信上的不端行為和灰色地帶問題》。這是六年來蒲慕明第三次主講這門課。作為神經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