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涉及省以下環保機構的深層次改革正在拉開帷幕。 9月22日,中辦、國辦聯合發布了《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此前,《指導意見》已在7月22日的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六次會議上審議通過。 改革試點涉及12個省份。環保部地方環保垂直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葉民介紹,12個省區(市)已經提出了改革試點申請。 一位地方環保廳官員分析,這是一個很細致、牽涉面很廣、影響很大的環保系統改革方案,擴大了省級環保部門的職權,削弱了市縣環保部門的職權,改變了省級及以下環保職權的格局。 《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申請開展試點工作,并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力爭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試點工作,形成自評估報告。 地方環保管理體制三大調整 《指導意見》提出,調整地方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調整市縣環保機構管理體制。市級環保局......閱讀全文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目前已有河北、上海、江蘇等12個省市提出了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申請,此項工作力爭2017年6月底前完成,到“十三五
環保部“水氣土”三個環境管理司成立后,“各司其職”的格局將形成。按照這一思路,環保部新的內設機構還會出現,誠如“垂管辦”。根據環保部制定的時間表,2016年要做好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過渡期工作,下發相關通知,研究制定試點方案并開展試點,對試點省份在能力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爭取2—3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為加快解決現行以塊為主的地方環保管理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環保部正在積極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近期已設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辦事部門“垂管辦”;正在加快研究制定試點方案,試點工作將在年內啟動,將爭取用2到3年左右時間完成改革。 記者從多個省份了解到,保證實施垂直管理改革順利進行已經成為今年一項重要任務
河北省日前召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人員上劃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對省以下環境監測、環境監察垂直管理中的人員選配進行安排部署。 河北機構調整主要包括市縣環保機構管理體制調整、跨區域設立環境監察專員辦、市縣環境監測職能上收、基層執法隊伍建設等。人員劃轉是環保垂管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涉及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我國環保管理體制改革正向縱深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將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目前全國12個試點省市中,河北和重慶等地已正式印發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到2020年,全國省以下環保部門將按照新制度運行。 環保部地方環保垂直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葉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崔靜 顧杰)“‘垂管’不是把責任帶走,改革不能弱化地方政府屬地責任,不能出現地方黨委履行環境質量改善主體責任有推卸、淡化的現象。”對于各界關注的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如何落地這一問題,環保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在闡釋時如是說。 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崔靜、顧杰)“‘垂管’不是把責任帶走,改革不能弱化地方政府屬地責任,不能出現地方黨委履行環境質量改善主體責任有推卸、淡化的現象。”對于各界關注的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如何落地這一問題,環保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在闡釋時如是說。 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的通知。根據這一指導意見,“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全國完成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任務,到2020年,全國省以下環保部門按照新制度高效運行。 《指導意見》說,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進步,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環境污染已經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一些地方對于處理好發展與保護關系,在認識上有偏差,在實踐上不到位,環境保護責任不落實、難監督。這就需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從改革環境
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6]63號,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了“繼續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測執法能力建設”的要求。如何結合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的特點,理清輻射安全監測執法隊伍垂直管理的改革思路,將
三、環保政策的后續影響 我們認為,環保政策的要求標準、執行力度以及監管力度將會長期持續并越來越嚴。 可以預料到,在緊抓大氣治理不放松的背景下,接下來的考核重點將逐漸擴大到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治理。污染較嚴重的鋼鐵、有色、煤炭、化工等行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較大影響。研究相關產品應關注各項環保政策的執
常紀文 為了改革環境保護監管事權的分配,形成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監管體系,提高環境監測監察和監管的能力,增強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的獨立性、統一性、權威性和有效性,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形式主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6年9月印發了《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1日獨家獲悉,根據中央部署,環境保護部已設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辦事部門——“垂管辦”。目前,這一消息尚未正式對外公布。 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 在本月召開的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表示
未來涉及重大環境質量監測的,將由國家級專業隊伍負責,一些末端的監測全部放開由社會來負責,市縣一級不再負責環境質量監測;同時,監察權也全部收歸省里,由省里來安排地方執法隊伍,市縣環保局主要負責污染防治任務的分配,企業和縣區干得如何,則由省或國家來考核。 封堵環境監測黑洞 垂直管理成對癥良藥 排
1月21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解讀會,環境保護部人事司、總量司、污防司、環監局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對媒體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如何認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及環境質量改善與總量減排控制的關系?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劉炳江:陳吉寧部長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已經把環
1月21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解讀會,環境保護部人事司、總量司、污防司、環監局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對媒體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如何認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及環境質量改善與總量減排控制的關系?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劉炳江:陳吉寧部長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已經把環
重慶市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動員會12月16日召開,標志著重慶在全國率先實施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重慶市副市長陳綠平出席會議并作動員講話。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中辦、國辦印發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解決現行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生態優勢,江西省近日出臺了《江西省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意味著,市縣環保部門的環境監察職能和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調查評價和考核職
堵塞空氣質量監測儀采樣口,發紅頭文件關停中小餐館,用噴水車驅霾……在今天召開的全國環保工作會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批評了一些地方2016年在環境治理中的急功近利行為,他特別強調在當前環境質量與公眾期盼仍有差距的當下,更應該扎扎實實在大氣、水質、土壤的環境質量改進方面下功夫,而不是為了應付檢查搞一刀
長期以來,地方保護主義干預環境執法是環保工作的一個難題,國家在重慶市和河北省等地,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試點,目的之一是由較高層面統一指揮環境監管工作,避免地方干預環境執法。 目前,河北省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改革進入收尾階段。改革后,設區市環保局有權統一管理、指揮本行政區域內各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
改革是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創新是事業進步的不竭動力。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此,對于生態環保工作亦不例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一直是全國上下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主題詞。 2015年,中央深改組牽頭,推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建立八大制度,搭建起生態文明基礎性制度框架,為生態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十三五”工作方案》),為“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作為《“十三五”工作方案》的附件,同時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空氣自動監測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作為環保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年,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領域也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史上最大規模環保督查、京津冀首個統一強制環保標準正式公布、打贏藍天保衛戰、“2+26”城市部分工業采暖季實施停產、限產……這一年,我國在七大氣防治領域留下了太多足跡。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年即將結束,作為環保行業蓬勃
“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是環保管理體制的重大創新,是環保系統的一件大事。”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在今天召開的通氣會上表示,此次創新不只是機構隸屬關系的調整,也將涉及地方政府層級間事權、政府相關工作部門間職能、環保系統內部職能因相關系等的調整,還需要對環境治理基礎制度進行改革完善。據悉,
2014年,遼寧省經濟增速全國倒數第三,是目前有統計數據可查的22年來最低。今年第一季度,遼寧經濟增速全國墊底。 在經濟下行壓力如此巨大的背景下,沈陽市政府日前召開藍天行動大會,提出“大力實施環境治理,把綠色發展轉化為新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堅決走出一條老工業基地振興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同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