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免疫療法治療癌癥成為研究熱門。但新一期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療法也有望能用來治療甚至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給24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注射一種名為VRC01的廣譜中和抗體,結果顯示它能安全地誘導免疫系統產生大量這種抗體,從而在停藥后適當延遲艾滋病病毒反彈的時間。但不足之處是這種病毒抑制在絕大多數試驗對象的體內持續時間不超過8周。 負責研究的賓州大學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巴勃羅·特巴斯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項研究只使用了一種抗體,他們相信結合使用更多強力抗體的免疫療法也許能幫助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我們不太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完全根除一個人所感染的艾滋病病毒,但功能性治愈是一個合理的中間目標。” 功能性治愈艾滋病是指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停止治療后,雖然其體內仍存在少量病毒,但病毒被完全抑制且無法檢測出來,身體各種機能正常。 不過,這項研究也發現,許多試驗對象攜帶的艾滋病病毒本......閱讀全文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開創的革命性癌癥療法被認為未來能夠有效幫助人類抵御癌癥,相比化療而言,這種新型療法的副作用相對較小。化療在破壞癌細胞的同時還會損傷患者機體的正常細胞,常會給患者帶來毒副作用,而免疫療法則會解開對患者機體免疫系統的束縛從而靶向作用腫瘤細胞。 來自美國的科學家Ja
大家都知道,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突變而來的,有人會想,既然癌癥是來自于正常細胞的突變,那癌細胞有沒有可能重新變回正常細胞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癌細胞就像是犯了錯誤的壞人,那么癌細胞能不能放下屠刀,回頭是岸呢? 我們來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較,有幾個關鍵的地方出現了變異
T細胞可攻擊病原體和腫瘤細胞,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T細胞免疫療法能對取自病人身體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其能識別并攻擊體內的癌細胞。2015年英國小女孩Layla Richards是世界上第一個接受T細胞免疫療法的白血病患者,由此這種療法也由此登上新聞頭版。圖片來源于網絡 由化學家B
近日,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癌癥免疫療法,可利用CRISPR技術激活多個癌癥相關內源基因,幫助人體免疫系統識別、攻擊并殺死癌細胞。初步研究結果表明,基于CRISPR激活(CRISPRa)平臺的多重激活內源基因免疫療法(MAEGI,Multiplex Activation of Endo
若問當今腫瘤治療最火熱的方向是什么?免疫治療必定占有一席之地且極為重要。 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已成為當今最熱門的免疫療法之一,該療法顯著改變了目前癌癥治療的格局,而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免疫阻斷療法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PD-1/PDL-1
近期,腫瘤生物免疫療法被媒體炒的火熱,中國醫療亂象、療法無用論更是被大肆渲染,生物免疫療法被推到了中國醫療改革的風口浪尖上。 自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提出“癌癥大戰”以來,戰勝癌癥幾乎成了整個人類的夢想。然而,過去了將近半個世紀,人類與癌癥的斗爭依然在繼續。在斗爭的過程中癌癥的治療方法層出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癌癥免疫藥“Opdivo”(中文名“歐狄沃”)作為繼手術、放療和抗癌藥之后的第4種癌癥療法,為免疫療法開辟了道路。在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等機構,包括誕生于日本的免疫療法在內,新藥的臨床試驗數量穩步增加,開發速度加快。預計這將對基于癌癥患者的基因信息選擇最合適治療藥的“癌癥
由“魏則西事件”,引發的醫療事件讓百度、莆田系、部隊醫院等成為眾矢之的,影響頗廣,其原因是癌癥免疫細胞療法引進和臨床醫學應用的真與假,同時也把癌癥免疫細胞療法這一技術推上了風口浪尖,也使得國內對免疫細胞療法采取了懷疑的態度。近幾年,癌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癌癥的病發除了外在條件和遺傳因素以外還跟人類自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在癌癥領域的研究進展,他們逐漸發現腫瘤血管或許能夠作為開發新型抗癌療法的靶點,當然,腫瘤形成的血管對于腫瘤的擴散和進展也至關重要,那么科學家們如何以腫瘤血管為基礎來開發治療癌癥的新型療法呢?本文匯總,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各位! 【1】Nat Commun:新靶點
上周,筆者分享了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上發表的一篇CAR-T療法相關綜述,文章總結了該療法在研的血液學腫瘤和實體腫瘤相關靶點,討論了改善這一療法的6大途徑,并強調了在實現最大抗腫瘤效力的情況下平衡安全性需考慮的3方面因素。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篇Cell子刊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安普敦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最早用來處理器官組織疤痕而開發的藥物或能幫助明顯改善癌癥免疫療法的成功率。圖片來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研究者發現,在小鼠癌癥中,名為
(一) 昨天,有個“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免疫藥物,PD1抑制劑Keytruda被FDA批準,用于一線治療肺癌! 在我看來,這宣告肺癌治療正式邁進了“免疫時代”。 “免疫時代”,并不是說所有肺癌患者都會用免疫療法,而是指免疫療法,正式成為和化療,靶向藥物平行的主流選擇之一。 一定要注意,K
2017年6月1日至6月5日,在芝加哥市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2017年年會上,多個研究小組發布了利用CAR-T細胞療法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免疫療法治療多種癌癥的臨床試驗結果。這些臨床研究的結果表明這些免疫療法是大有希
2016年Lancet雜志在公布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每年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為8927.4萬人,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從2006年到2016年,腫瘤死亡人數增加了17.8%。如今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而針對癌癥的研究和治療也成為了當前臨床醫學的重要研究熱
人類機體的免疫系統非常強大而且復雜,其能夠有效鑒別并且破壞幾乎具有無限多樣性的外來入侵者,但不幸的是,被破壞的癌細胞還會繼續保持在機體中,并且不斷發展,損傷細胞這種“識別和自我忽略”的信號就會讓其躲避免疫系統的檢測,因此這些損傷細胞的生長就不會受到“煩擾”,從而就會破壞機體組織和器官中的正常生理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埃默里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系統在一些患有腎癌和其他泌尿系統癌癥的患者的腫瘤內部建立了“前線作戰基地”或者說淋巴結樣結構。腫瘤中免疫細胞得到良好支持的患者更有可能在更長的時間內控制他們體內的癌癥生長,這一發現可能指導腎癌患者手術后的治療決策。此外,正在進行的研
近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細胞的免疫療法在治療1型糖尿病的早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巨大前景。這種療法利用I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一種叫調節性T細胞的免疫細胞,在證明安全性的I期臨床試驗中不僅沒有造成嚴重副作用,而且這些細胞能在患者體內存在至少一年時間。
“Cell Press Selections”是由Cell出版社推出的一份推薦文章集合手冊,主要介紹某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新的進展及突出成果。相關特輯內容包括研究論文,評論性文章以及snapshots,涉及了同一領域的方方面面,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章由贊助商贊助,可以免費獲取。 腫瘤發生是一個復
1月19日,在線發表于Cell雜志上的一項題為“Systemic Immunity Is Required for Effective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成功的癌癥免疫療法似乎取決于治療能否觸發系統廣泛的免疫響應
消滅癌癥并不現實,治愈所有癌癥也不現實。我們真正的目標,是把癌癥變為慢性病,用副作用小的藥物,就能控制住。2016年,我們將見證癌癥治療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革命。 相信每個人都感覺身邊的癌癥患者越來越多。 2016年,“癌癥”依然是任何人生活中都躲不開的詞。中國癌癥報告新鮮出爐,中國的癌癥患者
10月19日,紐約癌癥研究所(CRI,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再次公布《全球腫瘤免疫治療發展趨勢》調查報告,發表于《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在1年內,腫瘤免疫治療全球項目數增加67%,靶點數增加50%,有臨床開發項目的企業與機
近日,Seres Therapeutics宣布將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開展一項為期3年的研究合作。兩家公司將從機理方面去試圖理解微生物組學如何增益癌癥免疫療法,包括和阿斯利康產品的潛在協同作用。在兩年時間內,阿斯利康將向Seres支付2000萬美元的分期付款,并為Seres提供與合
《柳葉刀·腫瘤學》日前發布了一條重磅論文消息,萬余例晚期癌癥患者大數據首次證實, 近年火爆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癌免疫療法為患者帶來的生存獲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性獲益明顯超過了女性,高出達2倍。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癌癥免疫療法,是過去十多年來癌癥治療中最重要的進展之一。例如靶向PD-1/PD
免疫治療已成為癌癥精準醫療中的一大熱點,并已逐步發展成為繼手術、化療和放療后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模式。2019年,腫瘤免疫治療有突破有進展。值此新年之際,轉化醫學網整理了今年熱門的免疫治療研究文章,共有12篇。 01 Treg細胞重編程改善免疫治療 Mauro Di Pilato,et al.
從被檢出滑膜肉瘤,到去世,年僅21歲的小伙子魏則西用了兩年時間。盡管不愿相信,一個年輕的生命終究還是走了。而他的一段“知乎”上的留言,讓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走上臺前”,成為被追問的對象,新京報記者為此多方采訪求證,試圖解開圍繞療法的謎團。 疑問1 滑膜肉瘤是種什么病怎么治?
著名歷史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樹基在5月7日上午新開了微博,聊的不是歷史,卻是“免疫療法”。 一周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在視頻會議中重申,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在2015年施行的最新規定中,屬于臨床研究,不能進入醫療臨床應用。 曾在我國遍地開花的免疫細胞療法就這樣被“一劍封喉”。 這讓曹
著名歷史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樹基在5月7日上午新開了微博,聊的不是歷史,卻是“免疫療法”。 一周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在視頻會議中重申,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在2015年施行的最新規定中,屬于臨床研究,不能進入醫療臨床應用。 曾在我國遍地開花的免疫細胞療法就這樣被“一劍封喉”。 這讓曹
癌癥免疫療法領域果然高產。繼《Cell》雜志剛剛揭秘過癌癥免疫療法反復發作的原因后,《PNAS》雜志又提出了一種新的能提高免疫療法有效性的藥物組合。麻省總醫院(MGH)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這次“腦洞大開”地將一種降壓藥與免疫檢查點阻斷劑結合使用,發現這樣的聯合療法顯著的提高了乳腺癌
在《社交網絡》這部由大衛·芬奇執導、以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為原型拍攝的電影中,有一位配角頗為人所印象深刻,他就是好萊塢大帥哥賈斯汀·汀布萊克扮演的肖恩·帕克(如上圖)。在電影中,他吸食毒品,并與維多利亞秘密女郎風流約會,而且為了利益他寫了一張支票給愛德華多·薩維林,并朝其臉上扔
從被檢出滑膜肉瘤,到去世,年僅21歲的小伙子魏則西用了兩年時間。盡管不愿相信,一個年輕的生命終究還是走了。而他的一段“知乎”上的留言,讓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走上臺前”,成為被追問的對象,新京報記者為此多方采訪求證,試圖解開圍繞療法的謎團。 疑問1 滑膜肉瘤是種什么病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