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腫瘤生物免疫療法被媒體炒的火熱,中國醫療亂象、療法無用論更是被大肆渲染,生物免疫療法被推到了中國醫療改革的風口浪尖上。 自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提出“癌癥大戰”以來,戰勝癌癥幾乎成了整個人類的夢想。然而,過去了將近半個世紀,人類與癌癥的斗爭依然在繼續。在斗爭的過程中癌癥的治療方法層出不窮,除了廣為人知的手術與放化療三大傳統療法,還有質子療法、中藥療法、分子療法,以及尚待開發與研究的基因療法等,另有一些劍走偏鋒的喝尿療法、麻油療法、肉毒感菌療法等。為了戰勝癌癥,可以說人們已經無所不用其及。 說到療效,以上沒有一種能與生物免疫療法相比,除三大傳統療法之外,生物免疫療法是至今唯一個被國內外科學家廣泛關注并進行臨床試驗的具有一定療效的腫瘤治療方法,并且在生物療法無用論中媒體也提到,2013年該療法還被世界頂尖科學類雜志《science》評為2013年年度最具突破科學成就。不僅如此,早在2011年該療法就已被科學界認可,......閱讀全文
7月14日,南方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研究攜帶綠色熒光蛋白和目的基因的癌細胞。姚開泰院士。 最新成果 ●團隊在蔬菜里找到一類硫氰酸類物質,試驗證明能殺死和預防腫瘤干細胞。再利用患癌的模式生物進行試驗,發現和驗證了其針對腫瘤干細胞的效果,目前正在研發硫氰酸類藥物。 ●團隊能在
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第二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下稱“生博會”)將在湖北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召開。生博會是由國家衛計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別支持,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承辦的我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生物領域專業展會。 生博會以“創新引領、生命健康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事件及投資建議: 第一,4月17日-4月21日,AACR 2016(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上腫瘤免疫在治療多種實體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進展:重組CD4 T 細胞攻擊 MAGE-A3 蛋白對于黑色素瘤、宮頸癌等多種轉移性實體瘤都具有顯著療效;此外,LOXO-101 在治療 NTRK 基因
北京時間1月10日(美國西岸時間1月9日),中國民營企業三胞集團與全球生物醫藥界知名企業Valeant公司在舊金山達成股權收購協議,收購后者旗下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100%股權,從而成為全球首個前列腺癌細胞免疫療法Provenge的擁有者,這是中國企業在美國收購的唯一原創藥物,一舉躋
“數”說2017這不平凡的一年 “0”的突破:2017年6月2日,中國正式加入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委員會(ICH); “2”:2017年8月30日,美國FDA批準諾華的CTL019作為全球首個CAR-T療法正式上市;時隔不到50天,2017年10月19日,美國FDA批準Kite 的Yes
“數”說2017這不平凡的一年 “0”的突破:2017年6月2日,中國正式加入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委員會(ICH); “2”:2017年8月30日,美國FDA批準諾華的CTL019作為全球首個CAR-T療法正式上市;時隔不到50天,2017年10月19日,美國FDA批準Kite 的Yes
克莉絲汀?克雷恩霍費爾(Kristin Kleinhofer)的抗癌故事始于七年前。最初,她的頭頂上悄悄長出一個針尖樣小凸點,她以為那是一個囊腫,沒有在意。但它不是。后來,克莉絲汀被確診為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 走運的是,她在2014年11月參加了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Fred H
在第五屆藥明康德全球論壇的第一個專題討論“LaunchPad 2016”上,我們關注2016年的幾家焦點新銳。 眾所周知,新藥研發之旅充滿著曲折和坎坷,癌癥、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以及抗衰老領域尤甚。面對這些棘手的頑疾,三家年輕的公司勇敢地站了出來,得到了投資界的一致看好: 專注于中樞神經疾病新藥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陷入了一個低迷的狀態,各個國家都在進行經濟轉型。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國家不再糾結于傳統產業的低端循環,而是著力尋求一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能夠帶來巨大市場潛力的高技術產業突破,并把其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而強力推進。細胞治療產業是典型的新產業,也是能夠帶來巨大市場潛力的高技
從被檢出滑膜肉瘤,到去世,年僅21歲的小伙子魏則西用了兩年時間。盡管不愿相信,一個年輕的生命終究還是走了。而他的一段“知乎”上的留言,讓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走上臺前”,成為被追問的對象,新京報記者為此多方采訪求證,試圖解開圍繞療法的謎團。 疑問1 滑膜肉瘤是種什么病怎么治?
從被檢出滑膜肉瘤,到去世,年僅21歲的小伙子魏則西用了兩年時間。盡管不愿相信,一個年輕的生命終究還是走了。而他的一段“知乎”上的留言,讓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走上臺前”,成為被追問的對象,新京報記者為此多方采訪求證,試圖解開圍繞療法的謎團。 疑問1 滑膜肉瘤是種什么病怎么治?
腫瘤免疫細胞療法被稱為是除了手術、化療、放療之外,治療癌癥的另一條“救命稻草”。目前佛山已有兩家三甲醫院開展此類療法,其中一家開展數年之久,卻一直都不敢進行公開宣傳推廣。究其原因,是原衛生部將其納入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項目后,卻一直沒有真正批準醫療機構開展此項業務,腫瘤免疫細胞療法存在
故事過程—— 一名罹患滑膜肉瘤這種罕見的癌癥的患者魏則西,因為輕信百度搜索的結果,選擇了北京一家部隊醫院的“號稱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的腫瘤生物免疫療法”,最終去世。他在知乎上一段留言引發深思與公眾討論。他回答的這個問題是“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么?詳細也可以看這里:魏則西事件始末!百度 莆
“直到不久前,癌癥的治療基本上還是不成功的,除了對少部分癌癥類型。而目前一個令人振奮的新的治療技術,即依賴免疫應答的免疫治療技術,對許多種不同的癌癥都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澳大利亞悉尼Garvan醫學研究所教授,2015年美國免疫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美國免疫學會前主席(1998-2002
近期生物藥領域風起云涌,Venclexta、Atezolizumab等多個新型靶向藥物取得突破性進展。這讓我們再一次意識到,技術創新對于生物藥開發的重要性。筆者在近期參加一些抗體/精準醫療峰會時發現產業界和市場都在關注著靶向藥物、特別是抗體藥方向的新型藥物種類。因此我們撰寫了《抗體藥物?遇見未來
2017年8月,全球迎來首款上市的CAR-T療法,美國FDA批準諾華的Kymriah用于25歲以下復發難治性B淋巴細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緊接著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獲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2017年8月,全球迎來首款上市的CAR-T療法,美國FDA批準諾華的Kymriah用于25歲以下復發難治性B淋巴細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緊接著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獲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2016年有三大舉世矚目的黑天鵝事件—— 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戰勝李世乭,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有人將上述事件集中爆發歸結為經濟下行,大國式微。 再看醫藥行業,在這個高風險的“日不落”產業,太陽底下更不缺“新鮮事”—— 魏則西離世,Theranos放棄血檢業務,天士力明星中藥被
由“魏則西事件”,引發的醫療事件讓百度、莆田系、部隊醫院等成為眾矢之的,影響頗廣,其原因是癌癥免疫細胞療法引進和臨床醫學應用的真與假,同時也把癌癥免疫細胞療法這一技術推上了風口浪尖,也使得國內對免疫細胞療法采取了懷疑的態度。近幾年,癌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癌癥的病發除了外在條件和遺傳因素以外還跟人類自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納米療法與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納
細胞免疫治療概念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焦點。 但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迄今為止,尚無經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以下簡稱”衛計委)批準開展自體免疫細胞(T細胞、NK細胞)治療技術的醫療機構;該委員會也未組織過開展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相關的臨床試驗。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國內火熱的細胞免疫療法臨床
近日,美國著名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出了全球最聰明(創造力)的50家公司。這50個名單不僅包含了亞馬遜、谷歌、微軟等互聯網巨頭,也包含了創立于2013年的Editas Medicine這一類新型公司。在這50家公司里,生物醫療相關的公司總共有15家。 在這15家公司中,有10家公司與基因相
21歲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生魏則西今年4月12日因病去世。兩年前,他被檢查發現腹部有滑膜肉瘤,后通過百度檢索鎖定了“生物免疫醫療法”,并最終選擇在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采用該療法治療,醫院醫生還表示與斯坦福有合作。 昨天,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媒體關系部工作人員告訴京華時報記者,斯坦福
一、炒作導火線來源于瑞銀證券日前的一篇報告 瑞銀證券日前發布研報認為,免疫治療產品有望成為腫瘤領域的下一座金礦。臨床實驗結果顯示了腫瘤免疫(tumor immunity)治療的良好應用前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immune system)治療腫瘤,即腫瘤免疫(tumor immunity)
2016年,默沙東和百時美施貴寶的癌癥免疫治療藥物Keytruda及Opdivo全球銷售額分別為14億美元及38億美元,而隨著適應癥的進一步擴大以及免疫療法更多深入人心的試驗數據的公布,必將會吸引更多的醫生及患者去選擇這種通過激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方式對抗腫瘤細胞。 上述兩個治療藥物的成功,帶
●諾貝爾獎得主拉爾夫?斯坦曼生前患癌,曾用自己發現的免疫系統原理自療,延長自己的生命 ●美國FDA已批準了全球首個基于樹突狀細胞的腫瘤疫苗上市,我國衛生部已將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納入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 ●采用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時,患者可能出現一過
清華大學醫學中心細胞治療研究所所長張明徽沒有想到,他研制的NKT細胞免疫治療新技術的第一個志愿者是他學生的父親,并且療效出人意料。 “2010年,我的學生的父親到了肝癌晚期,在北京腫瘤醫院手術后仍然有殘留癌沒法清除干凈,一個月后又出現了明顯的肺部轉移病灶,也沒有有效的后續治療方法可用,這種情況
編者按:腫瘤異質性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特征,是引發癌癥患者藥物耐受性和療法失敗的主要原因,也是近期腫瘤研究熱點。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在腫瘤研究中不斷取得的突破,加速了研究人員對腫瘤異質性的認識,并提出了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的“精準醫學(precisio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