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艱辛的背后:是學術界“代際不公平”
澎湃新聞的報道《大學青年教師:有的未升副教授被炒,有的拼命代課》,刷爆了朋友圈,引起了不少大學青年教師的共鳴:“青椒”們在生活上艱辛清貧,在學術上舉步維艱,在高校教職的生態圈中面臨生存困境。 病癥報道得很到位,但是“藥方”是什么? 這種現象的大背景是,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之后,中國學術生態圈已經開始固化,圈層和利益格局都已經形成,教職成了稀缺資源,學術新人進入高校不再像以前一樣有寬松的施展環境,而是面臨各種壓力。 如何拯救大學青年教師?關鍵在于改造學術生態。一些人呼吁要改變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的標準,不能唯科研論,不能唯指標論。對于年輕人來說,恰恰是追求科研成果和論文指標才是他們的出頭之路。因為他們有精力,有新的眼界,容易出成果。問題在于,在現有學術生態下,做出成果的人,未必是享有成果的人,不論工科還是文科都是如此。 對于工科來說,現在大部分采用的是團隊作戰式,一個團隊帶頭人帶著一批青年教師和科研人員研究項目。這個團隊帶......閱讀全文
“青椒”艱辛的背后:是學術界“代際不公平”
澎湃新聞的報道《大學青年教師:有的未升副教授被炒,有的拼命代課》,刷爆了朋友圈,引起了不少大學青年教師的共鳴:“青椒”們在生活上艱辛清貧,在學術上舉步維艱,在高校教職的生態圈中面臨生存困境。 病癥報道得很到位,但是“藥方”是什么? 這種現象的大背景是,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之后,中國學術生態圈
高校“青椒”,深陷學術“KPI”
世。1986年出生的宋凱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的博士、博士后,2019年他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進到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曾有消息指出,宋凱生前為申請科研項目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壓力。他所在的學院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因為沒能達到學校的考核要求,宋凱退還了部分安家費,這是入職合同約定的條款,宋凱去世
淺議基因測序技術的代際
相對于較早出現的Sanger雙脫氧核苷酸測序技術(簡稱Sanger測序),2005年后出現的NGS測序技術,使得基因組研究進入高通量時代,促進了基因組學科學研究及技術轉化應用。在基因組學領域,NGS通常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的縮寫,意為下一代或者新一代測序技術,亦
浙江實施院士結對“青椒”計劃
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省科協發布通知,決定實施“院士結對培養青年英才計劃”,延請兩院院士通過帶徒授藝的方式,為浙江高校結對培養青年人才。 據了解,“院士結對培養青年英才計劃”共選拔100人,分兩批完成。今年啟動第一批選拔工作,計劃選拔50名左右。第一批人選從省重點建設高校中產生,以數字經濟、高端
Nature:基因突變的不公平法則
一項研究檢測了650名癌癥患者基因組中的1700萬個突變,得出了結論:整個人類基因組突變率的巨大差異是由于DNA修復機器所導致。“DNA拼讀校驗器”優先指向染色體中包含關鍵基因的重要部分。這項研究演示了來自醫療測序項目的數據可以如何解答有關細胞運作機制的基本問題。 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基金申請該如何影響“青椒”晉升
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以SCI論文和基金作為評選標準的導向。比如,評副教授的標準之一是拿過青年基金,評教授的標準之一是拿過面上基金,等等。我認為,基金可以作為一個加分項,但如果被當作‘門檻’就未必有那么合理了。 應當提高科研人員收入當中穩定支持的部分,保證他們即使在沒有拿到科研項目的情況下也能
基金申請該如何影響“青椒”晉升
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以SCI論文和基金作為評選標準的導向。比如,評副教授的標準之一是拿過青年基金,評教授的標準之一是拿過面上基金,等等。我認為,基金可以作為一個加分項,但如果被當作‘門檻’就未必有那么合理了。 應當提高科研人員收入當中穩定支持的部分,保證他們即使在沒有拿到科研項目的情況下也
給科研“青椒”更多幫扶和關注
近日,有媒體關注青年人在科研起步期該如何脫穎而出的話題。“青椒”是高校青年教師的諧稱,科研“青椒”成長是個久久為功的系統性工程。 首先,“青椒”本人要找準研究方向。這個過程有探索,也會有試錯,但是要盡快找到研究方向,準確定位研究聚焦。方向的重要性在于做的是正確的事情。在正確的方向上,每走一小步都
給科研“青椒”更多幫扶和關注
近日,有媒體關注青年人在科研起步期該如何脫穎而出的話題。“青椒”是高校青年教師的諧稱,科研“青椒”成長是個久久為功的系統性工程。 首先,“青椒”本人要找準研究方向。這個過程有探索,也會有試錯,但是要盡快找到研究方向,準確定位研究聚焦。方向的重要性在于做的是正確的事情。在正確的方向上,每走一小步
“青椒”指南:教學與科研如何兼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476.shtm
“青椒”指南:教學與科研如何兼得
最近,總遇到青年教師反映不知道如何平衡教學和科研的苦惱。這是當下高校的普遍現象,特別是對于那些新體制下的青年教師,盡管各學校的政策可能稍有不同,但最終的考核大致相同——既要有令人驚艷的科研創新成果,又要有說得過去的教學業績,二者缺一不可。 這些青年教師中,多數是畢業時間不長的博士,對于科研都是
青椒須知,“年薪”與“年薪制”
我們可以看到,近兩年,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明確在年度高層次人才教職招聘公告中使用“年薪制”提法。這里要分兩種情況討論:對于帽子學者來說,年薪制一般等于“一人一議、一事一議”,這種靈活協議的方式目的是從外部引進人才,這一級別的年薪制無疑是含金量最高的,無須質疑它的真實性。而對于普通講師,年薪制意味著
山西發布首批不公平格式條款指引清單
6月24日,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首批《不公平格式條款指引清單》(以下簡稱《指引清單》),旨在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社會監督,持續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促進消費糾紛源頭治理。 據了解,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聚焦民生領域經營者利用格式條款作出減輕或者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責
評論:從“青椒”掌摑院長說開去
這幾天,“甘陽遭該校青椒掌摑”的消息在網上流傳。消息稱,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年度教職工會議現場,甘陽院長被一名青年教師打了幾記耳光。消息指,打人事件起因是甘陽“拖延青年教師職稱晉升”,當事人青年教師李思涯,“聘期將滿,六年晉升無望,面臨解聘。” 消息一出,眾聲嘩然。大學乃斯文之地,大學內的一舉
“青椒”口述:被時間卡住的尷尬人生
編者按:博士普普和王博的人生規劃,因一項人才計劃的調整而改變了。身為科研“青椒”的他們,原本都奔著成為深圳市后備級人才,并將其作為在深展開科研乃至人生的重要支點。根據《深圳市人才認定標準(2015年)》,他們分別瞄準了后備級人才認定標準中的兩條,近5年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的出站留(來)深博士后
青椒中維生素C含量檢測
概述維生素C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代謝不可缺少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在人體內參與氨基酸和神經傳遞、膠原蛋白合成,具有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刺激凝血功能、增加對感染的抵抗作用等。人體缺少維生素C會引起多種疾病,如壞血病。然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大多數由新鮮的蔬菜供給,新鮮的青椒中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因此,測定包
發改委:“現階段要求中國絕對減排不公平”
2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2年度報告》,全面介紹了中國為減緩、適應氣候變化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我國將努力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但現階段要求中國絕對減排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日本軍事研究向學術界滲透
1950年,日本科學界因受科研人員參與該國災難性軍事冒險主義的懲罰,曾發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誓言。“為了保護我們作為科學家的正直,我們在國內外表達我們的堅定承諾,我們將永遠不會追逐戰爭目的的科學研究。”日本科學委員會(SCJ)宣布,該機構相當于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該承諾1967年的擴展
學術界作假隱藏“四姨太”效應
“學妖”作祟?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玉圣將他感受到的學術生態環境變化歸結為四個詞:學術腐敗、學術不端、學術失范、學術異化。?“學術失范指的是學界,上至研究員、教授、下至本科生,在學習、研究、論文發表等一系列的活動當中出現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作假、抄襲剽竊。比如說工科、理科的試驗數據作假,文科的
研究發現吃青椒可預防帕金森氏癥
吃青椒可以預防帕金森氏癥? 許多小朋友可能都跟卡通人物蠟筆小新一樣不敢吃青椒,把它當成最可怕的食物, 不過國外有研究發現,吃青椒可以預防帕金森氏癥,華盛頓大學研究指出,每個禮拜吃兩次茄科蔬菜的人,像是青椒甜椒辣椒番茄茄子,可以預防帕金森氏癥罹患的機率可降至少三成。 研究認為,是因
減負行動3.0:讓“青椒”們不再“青焦”
“壓力大得睡不著覺!”博士畢業留在高校工作3年多,不僅覺少了,于波(化名)笑言自己最大的變化還有“頭發越來越少”。 身為青年科研人員,年紀輕資歷淺、能證明研究實力的成果和資源少,在與資深科研人員同臺競爭中難免處于劣勢,自然很少有開展獨立研究、獲得穩定支持的機會;而許多事務性的繁雜工作又偏偏落在了
創造良好環境讓“青椒”成長為“大師
“青椒”是網絡上對科研院所青年科研人員和高校青年教師的昵稱。“青椒”在全國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中的比例高達60%。前不久,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項關于“青椒”的調查中, 84.5%的“青椒”認為自己處于社會中層及中層以下,其中,36%認為自己屬于“中下層”,13.7%認為自己處于“底層”。 調查中
“青椒”如何能科研獨立?《科學》邀專家解答
獨立,是科研中最矛盾的概念之一。 科研人員深知,幾乎沒有一項研究是完全獨立的。在研究生和博士后階段,我們在導師的緊密指導下工作多年。甚至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期,我們最好的工作都源于導師的團隊。用牛頓的話來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從論文答辯到教職申請,科研工作者的獨立性被不斷評估。然
專家:僅看碳排放總量就指責中國不公平
北京時間12月3日凌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的《自然?氣候變化》專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線發表了英國丁鐸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科研報告《維持全球升溫低于2℃的挑戰》。該報告公布了丁鐸爾中心“全球碳計劃”年度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數據,全部的數據也在《地球系
饒毅:今年諾貝爾獎的不公平之處
Svante?P??bo被同事扔水里,以慶祝他10月3日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我也試試扔他到水里----冷靜分析他獲獎是否最公平。至少從1990年代我已經注意P??bo的研究,而《知識分子》近年多次介紹其領域的工作,包括我安排主編陳曉雪于2016年專訪P??bo。我認為將分子生物學用于人類考古確
科學家努力遏制機器學習帶來社會不公平
2015年,一名憂心忡忡的父親問了Rhema Vaithianathan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至今依然縈繞在她的記憶里。當時,一小群人聚集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一個地下室內,聽她講軟件如何解決虐待兒童的問題。該區域的熱線每一天都會接聽到數十個電話,指稱懷疑有兒童處于危險中;其中一些電話被呼叫中心
復旦“青椒”:教學很牛也能評上副教授
吳燕華終于評上副教授了。 從2009年到復旦大學工作至今,這位側重教學的青年教師,曾兩次參評副教授。第一次因為拿不出“代表性成果”(側重學術、科研的代表作——記者注)而失敗,不過第二次,她憑借在遺傳學課堂上的“代表性教學成果”而獲評。 這是復旦大學為“青椒”(青年教師)成長開辟的一條新路子
“青椒”通往PI的路,為何越走越窄?
從博士畢業,到獨當一面的PI,這條青年科研人員的職業成長道路正在明顯變窄。 自由撰稿人Chris Woolston日前在Nature網站職業專欄發表文章,針對PI制度提出隱憂。一項由歐洲大型研究機構進行了20余年的調查研究表明,在學術界成為PI的青年科研人員比例顯著下降。 這項3月份發表的預
當“青椒”遇上“三極”-期待更多“中國聲音”
青藏高原是全球的“高極”,與南極、北極并稱為地球“三極”。作為全球生態環境的重要屏障和關鍵紐帶,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脆弱區,“三極”研究日益成為全球科研的前沿和熱點。 青年學者作為“三極”研究的主力軍和創新的動力源泉,他們都在關注哪些前沿問題?9月28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與中科院青年
當“青椒”遇上“三極”-期待更多“中國聲音”
青藏高原是全球的“高極”,與南極、北極并稱為地球“三極”。作為全球生態環境的重要屏障和關鍵紐帶,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脆弱區,“三極”研究日益成為全球科研的前沿和熱點。 青年學者作為“三極”研究的主力軍和創新的動力源泉,他們都在關注哪些前沿問題?9月28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與中科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