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光源看大科學裝置的作用
大科學裝置非常重要,建設與應用本身就是科技創新的過程也是綜合能力的體現,它從多方面推動創新,上海光源更好說明這個例子。上海光源1993年立項,三位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建議建立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然后到1995年到了上海,2004年破土動工建設,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建設速度在國際上是最快的。 上海光源是同步輻射光源,是一個多學科的平臺,包括三臺加速器,一臺直線加速器,兩臺環形加速器。可以利用終端設備來開展各種各樣的研究。 上海光源建設70%是自行研制的設備。有一部分不得不進口,如微波、探測器,國內不具備好的工業基礎,性能達不到。研制過程中,近百項關鍵技術涉及到精密機械、超高真空、精密光學工程、低溫、電子、控制建筑等,我們都通過攻關做到了。還有一些超高真空不銹鋼真空盒、真空中波蕩器現在反過來出口。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質非常不好,上海光源要實現穩定,必須以微米來測試變形精度。上海設計院通過努力最終實現了0......閱讀全文
上海光源“照亮”4000個課題
7月29日,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 早晨8點30分,氣溫已達35攝氏度。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趙國璧和陳嶸頂著烈日趕到上海光源總體控制室。未來12小時,他們要每時每刻通過熒屏查看光源各部分的運行情況。 同是8點30分,南開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劉新奇和博士生段良偉,也急匆匆趕到上海光
“上海光源”建成并試開放
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大科學裝置和大科學平臺——上海同步輻射光源29日建成竣工,并對用戶試開放。“上海光源”的建成使用,其意義絕不僅僅在于為我國的科研史增添幾項“最大”“最先進”,更在于它可以打破科學界長期存在的條塊分割、零敲碎打的現象,成為理順我國科研體制的重大契機。 “上海光源”可同時容納
上海光源“加入”抗疫情行列
2月3日,《中國科學報》獲悉,為共同抗擊疫情,“上海光源”特別開通“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專項課題”綠色通道,并于2月2日提前開機,助力科學家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微觀結構、打開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黑匣子”。 記者2月2日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官網“用戶開放—運行實時狀態”一欄也看到,BL17U1、BL19U
上海光源工程通過國家驗收
是全國大協作結晶,代表我國工業發展最先進水平 1月19日,專家們在參觀上海光源內的X成像光束線站。 新華社供圖 我國迄今最大的“大科學工程”——上海光源(SSRF)工程,1月19日通過了由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國家驗收,標志著這一性能指標達世界一流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裝置
上海光源:好光頻借力
7月13日,中科院微生物所副研究員齊建勛來到上海光源南門,按照慣例拿到了實驗用的門禁卡。從上海光源出光起,齊建勛就經常往返京滬兩地,已經是上海光源不折不扣的老用戶了。 上海光源的所在地,位于張江科技園區的張衡路和蔡倫路之間。這些以中國古代科學家命名的街道,讓齊建勛感受到濃烈的科學氛圍。 今
上海光源“夢之線”通光成功
超高分辨寬能段光電子實驗系統(簡稱夢之線)是國家財政部支持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目標是建成迄今國際上最先進的同步輻射光束線-光電子實驗系統(Dreamline)。實現超寬能段覆蓋(20-2000eV)和超高能量分辨(10 meV@1000 eV),創造軟X射線實驗能力的最高記錄。
上海光源維修改造項目通過驗收
1月5日,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會同基礎科學局、辦公廳在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張江園區組織召開了上海光源維修改造項目“生物大分子晶體衍射高分辨結構測定和自動化篩選系統項目”驗收會。會議由計劃財務局局長孔力主持,審核專家組由來自中國科技大學、上海生科院、高能所、中科院辦公廳、合肥物質科學院、計劃財
上海光源迎來開放15周年
記者從6日舉辦的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開放十五周年學術論壇”上獲悉,自2009年5月6日首批7條線站正式對用戶開放以來,15年來,上海光源在線站建設、關鍵技術研發、方法學研究方面齊頭并進,已有34條光束線和46個實驗站服務用戶,成為現階段光子能區覆蓋最廣、運行線站數量最多的中能第三代同步
從上海光源看大科學裝置的作用
大科學裝置非常重要,建設與應用本身就是科技創新的過程也是綜合能力的體現,它從多方面推動創新,上海光源更好說明這個例子。上海光源1993年立項,三位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建議建立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然后到1995年到了上海,2004年破土動工建設,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建設速度在國際上是最快的。
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通過國家驗收
15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光源線站工程迎來關鍵節點,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它以解決國家戰略需求和科學前沿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為主要目標,在上海光源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建立先進、系統的同步輻射實驗方法與綜合研究手段,全面強化和拓展實驗能力。 國家驗收委員會認為,項目按指標、全面、高質量完成了國
“上海光源”首輪開放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我國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自今年5月6日首批七條光束線和實驗站開始向用戶試開放以來,目前已經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包括解析出40多個具有重要生物學功能的新蛋白質結構。 記者從28日召開的“上海光源”第一屆用戶學術年會上獲悉,截至目前,“上海光源”已累計接待的用戶已超過1100人次,
上海光源升級完畢,“鸚鵡螺”步入發展黃金期
5月8日一大早,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松林和同事一起,第一次走進了上海市浦東新區張衡路239號大院,大院里有上海的地標式建筑之一——外觀如鸚鵡螺一般的上海光源。幾天后,他們在這里完成了期待已久的實驗。就在準備離開前,他們碰巧成為一個重要事件的見證者:5月15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上
上海光源用戶在《自然》發表兩項研究成果
一、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4的結構與機理研究 10月18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研究組在Nature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發表了題為Crystal structure of a bacterial homologue of glucose transporter
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線站研討會召開
? 6月28日至3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國家科學中心(籌)在江蘇常熟召開了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線站研討會,邀請國內相關專家研討同步輻射發展趨勢及用戶需求,對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線站總體規劃、線站科學目標及主要技術指標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共有來自全國31所大學、科研院
上海科學家發文Nature,小型化光源研究獲突破
??正如計算機從一間房到手掌大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小型化光源長久以來是激光科學家的不懈追求。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李儒新院士和田野研究員團隊,在小型化自由電子相干光源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采用超快光學技術,在國際上第一次直接“拍攝”到自由電子受激輻射放大的動態全過程,對于發展
上海光源工程裝備LEICA-DM2500P偏光顯微鏡
近期,上海光源工程從本公司采購了德國LEICA DM2500P研究級偏光顯微鏡. 上海光源是一臺高性能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它的英文全名為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簡稱SSRF。它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大科學裝置和大科學平臺,在科學界
上海光源:照亮科研課題-參透微觀世界的希望之光
自2009年建成,這個位于上海張江的巨大“鸚鵡螺”,5年間穩定釋放“創新之光”,為1590個研究組,9225位慕名而來的科技人員照亮未知的微觀世界,將百余篇科研論文送上包括《科學》《自然》等在內的國際著名學術雜志。奇跡的創造者——上海光源,這個我國迄今建成的規模最大的大科學裝置和大科學平臺,“照
上海光源中心實驗揭示自由電子激光的物理過程
自由電子激光具備超快時間分辨、超高空間分辨和超強峰值亮度等特點,是目前最先進的研究工具之一,促進了生命科學、化學、物理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發展。國際上,已先后有8臺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建成,并投入用戶科學實驗。作為新一代光源,與同步輻射光源不同的是,自由電子激光放大來自于電磁波和相對論電子束在
上海光源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上海同步輻射光源與故宮博物院聯合開展的文物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8月13日,《科技日報》頭版報道了故宮科技考古團隊在清乾隆時期紫金釉中發現高純相、大粒徑ε-Fe2O3晶體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成果由上海光源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完成。研究發現,在故宮出土的清乾隆時期紫金釉中布滿了大粒徑、
上海光源XAFS線站用戶在催化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光源XAFS線站用戶的兩項最新研究成果同時發表在國際知名刊物《德國應用化學》(Angew.Chem.Int.Ed.)第五十卷/四十三期上,該期為紀念德國馬普學會Friz-Haber研究所建所一百周年特刊。 喹啉及其衍生物是一種重要的雜環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醫藥、染料、除草劑、殺菌劑、腐蝕
標準光源箱的光源說明
D65 國際標準人工日光(Artificial Daylight) 色溫:6500K 功率:18W TL84 歐洲、日本、中國商店光源 色溫:4000K 功率:18W CWF 美國冷白商店光源(Cool White Fluorescent) 色溫:4150K 功率:18W F 家庭酒
標準光源箱的光源說明
D65 國際標準人工日光(Artificial Daylight) 色溫:6500K 功率:18W TL84 歐洲、日本、中國商店光源 色溫:4000K 功率:18W CWF 美國冷白商店光源(Cool White Fluorescent) 色溫:4150K 功率:18W F 家庭酒
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通過國家驗收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5月15日通過國家驗收。該工程于2016年11月開工建設,2023年7月全部建成,正式投入運行后將使上海光源的實驗研究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上海光源是中國大陸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2009年5月正式對用戶開放。上海光源猶如一臺“超級顯微鏡”, 借
SPLQC標準光源箱的光源區別
工業生產中的顏色管理,品檢員雖然已仔細地對比過貨品的顏色,但因為環境光源不標準或與客商所使用的光源不一致,不同光線下所看到的顏色各異,貨品色差很難判定。客商驗貨時會因為色差超出標準范圍而投訴,甚至退貨,從而嚴重影響了公司商譽。要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有用的方法就是在檢定貨品的顏色時,必須在相同的光源及可
上海光機所等在高亮度硬X光源研究中取得進展
高亮度X光源由于其在材料、生物研究等方面的廣泛應用,一直是國際相關科研領域追求的目標。韌制輻射、同步輻射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XFEL)等都可以產生高亮度X光源。超短超強激光通過不同相互作用機制,可在從THz到伽馬射線的各個頻段產生高亮度超短電磁輻射源。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
東方科技論壇探討“利用上海光源促進結構生物學研究”
近日,上海光源國家科學中心(籌)主任徐洪杰和何建華、北京同步輻射裝置代表董宇輝等同步輻射專家,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張榮光、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劉志杰、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佳偉和中國科大周叢照等結構生物學專家,共計40多位嘉賓會聚在以“利用上海來源促進結構生物學研究”為主題第160屆上海東方科
上海光源超導波蕩器樣機帶束測試獲得成功
近日,上海光源自主研發的我國首臺超導波蕩器樣機完成了儲存環上的大流強帶束測試,這表明我國已掌握超導波蕩器研制的關鍵技術,并取得了重要的實質性進展。 超導波蕩器是正在發展的加速器光源關鍵核心技術。相比永磁波蕩器,在相同周期長度和磁氣隙下,超導波蕩器能獲得更高的峰值磁場,從而能獲得更高的輻射光通量
一雙慧眼:上海光源助力科學家探索微觀世界
人類來到世界,睜開眼睛看到的第一樣事物,就是光。光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基礎。從紅外、可見光、紫外、軟X射線、硬X射線到伽馬射線……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和不同的光打交道。 國家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是上海張江國家科學中心的“老大哥”。開放8年來,這臺“超級顯微鏡”,以光為媒,持續升級:上海光源二期
兩萬多個課題、上萬篇論文……上海光源開放十五周年
首次發現外爾費米子、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極紫外光刻膠性能檢測關鍵技術……近年間,這些屢屢登上新聞“頭條”的突破性進展,都和我國大陸的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光源相關。5月6日,在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舉辦的“上海光源開放十五周年學術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學中心主任
兩萬多個課題、上萬篇論文……上海光源開放十五周年
首次發現外爾費米子、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極紫外光刻膠性能檢測關鍵技術……近年間,這些屢屢登上新聞“頭條”的突破性進展,都和我國大陸的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光源相關。5月6日,在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舉辦的“上海光源開放十五周年學術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學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