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遭黃牌警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發布了“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發布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績效考核與評估結果的通知”,對23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進行了績效考核,對15個平臺建設項目進行了評估,其中20個平臺支行管理規范,開放共享成效顯著,專題服務效果突出,中央財政繼續給予開放共享后補助。6個平臺建設項目運行管理基本符合平臺要求,服務體系基本健全,開放共享服務較為顯著,決定將其納入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體系,中央財政將資助開放共享后補助經費。 另外,“中國應急分析測試平臺”、“國家實驗細胞資源共享平臺”和“國家計量基標準資源共享基地”3個平臺近幾年來考核評估排名靠后,運行管理不夠規范,在平臺自身定位及面向用戶需求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服務效果不夠突出,給予黃牌警告。 附: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發布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績效考核與評估結果的通知 國科發基〔2017〕24號 教育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國資委、質檢總局、林......閱讀全文
如何從科技人力資源大國轉向建設科技強國
近日,中國科協發布中國第一部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報告建議第一條即為中國應從人力資源大國轉向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高科技人力資源水平,這引發了社會對科技人才的再次關注。 那么,中國科技人才現狀究竟是怎樣的?科技人才培養、引進面臨哪些問題?應當如何解決?本報就此采訪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長王玉鵬、北
科技部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指南
科技部關于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8年度項目指南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80號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總體要求,科技部、財政部按照需求導向和分類整合的原則,在原“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基礎上,重新整合設立“科技基礎資源調查”
國家科技管理平臺正式運行
5月14日,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我國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國家科技管理平臺正式運行,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將從‘部門分散’管理轉變為強化宏觀統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聯席會議召集
京津冀將建水資源統一管理平臺-應對水資源危機
據報道,當我們每天清晨,擰開家中的水龍頭肆意讓干凈水嘩嘩流走的時候,誰又曾想到過,我國有多少地方正在陷入缺水的危機嗎?以京津冀為例,三省市的總人口1.08億,而這個地區卻以全國1%的水資源量承載了全國8%的人口和11%的經濟總量,為了維持這個地區的穩定,該用的和不該用的水全用上了,這個地區的水資
科技部:推動科技改革發展,強化科技資源統籌配置
近日,科技部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科技部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崔玉亭,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劉冬梅,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黨支部副書記、副司長鄭健健做客人民網,圍繞開展主題教育結合單位實踐,向廣大網友分享了學習感悟和經驗做法。高質量、全覆蓋,主題教育突出科技特色崔玉亭介紹,科技部始
市場+政策=發展-中關村發展集團創新資源集成平臺探索
“1個中關村百千萬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成立1年將引入600億元社會資本;用投資的眼光做租賃,中關村科技租賃公司運營一年半以來,服務對象90%以上為科技型中小企業。”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說,“成立4年來,中關村發展集團一直在搭建創新資源的集成平臺。” 在于軍看來,轉型時代尋求長遠發展
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臺專家委員會成立
3月24日,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臺專家委員會在廣州正式成立。 廣州大學教授屈哨兵、武漢大學教授趙世舉、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周建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立軍、廈門大學教授史曉東、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楊爾弘、華中師范大學教授何婷婷等7位專家受聘組成首屆專家委員會。 成立儀式上,廣州大學副校長張其學代表學校接
國家計量基標準資源共享平臺通過評議
“國家計量基標準(化學部分)資源共享平臺” 通過專家評議 2009年5月24日,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在我院召開了“國家計量基標準(化學部分)資源共享平臺”共享能力評議會。該平臺在完善機制建設的基礎上,以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的分布式化學計量實驗室網絡為組織形式,服務區域遍及全國和亞非、歐美
國家標準物質資源共享平臺通過專家評議
近日,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組織專家組,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子項目《國家標準物質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的開放共享情況進行了評議。此次評議的目的是為了貫徹科技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動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開放共享工作的通知》精神,推動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平臺盡快開展共享運行
大連市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平臺又多個資源
近日,中車大連電牽公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加入大連市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平臺(科技指南針平臺http://www.dlinfo.gov.cn),開放共享實驗資源。 大連市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借鑒電子商務網店自助式管理的模式,儀器的供需雙方用戶可以在平臺上錄入儀器的供需服務
開放、共享、智能、服務-“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12月27日,“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臺”(http://fw.ywky.edu.cn/)正式上線。 據了解,“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臺”基于2017年上線的國家語委語言資源網升艙改造,旨在打造國內匯聚最多語言資源的權威網站、國家語言服務能力建設的示范平臺。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導建設,廣州大學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紅利持續釋放
近日,《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研究結果顯示,和2018年一樣,我國保持了世界最大規模科技人力資源的優勢。同時,10余年來,我國科技人力資源年齡結構持續保持年輕化特征,女性科技人力資源增長迅速,性別比例正趨于均衡。何為科技人力資源?“世界最大規模”
英政府首席科技顧問談資源短缺
危機并不遙遠 現在就須行動 “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劇,導致食品、水資源和能源需求急劇增加。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50%,食物需求將增長50%,水資源需求增長30%。一場世界性的食品、水資源和能源危機可能到來。”英國政府首席科技顧問約翰·貝丁頓教授發出警告。 3月31日,約
我國科技基礎條件資源家底有望摸清
我國科技基礎條件資源家底到底有多厚?7月27日,科技部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摸家底培訓會,部署進一步摸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科技基礎條件資源。 據悉,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自2008年開始,現已基本摸清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和部分科技企業的科技資源家底。其中包括重大科研設
加強頂層設計,讓科技資源有效聚焦
針對大氣污染治理這一亟待解決的難題,我國科技界卻面臨著多頭管理、重復支持、互不通氣的尷尬。但近日,這種各自為政的局面有望打破。 作為落實《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嘗試,一場齊心協力的大氣污染治理科研攻堅戰正在打響: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
科技資源科普化,現實困境如何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60.shtm“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7月20日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代表回信,對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參與科普事業提出殷切期望,激勵科技工作者以更飽滿熱情投身科普事業。
2013國土資源科技獎揭榜
8月23日,2013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終評結果揭曉。此次共有70個項目分獲一、二等獎,其中,油氣、化學礦產資源項目6個。 由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聯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和吉林大學聯合
科技資源共享難題一一破解
科技資源共享難題一一破解--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進入資源溢出期 全市上千臺大型科學儀器,如果集中在一起提供服務,需要一座多高的樓? 以海量計的科技文獻數據,如果集中在一起供人查詢,需要一臺多么龐大的計算機? 從生物醫藥到電子信息,上天入地各門學科的專家數不勝數,如果也集中在一起提供咨詢,需要一個
科技部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申報指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32.shtm
科技部平臺中心組織開展2014年國家科技平臺標準宣貫培訓
為進一步推進科技平臺標準化工作,平臺中心于2014年6月23日至7月11日,分別在北京、南京和長春組織召開了三場國家科技平臺標準宣貫培訓會議,來自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廳(委)科技平臺工作負責同志,以及23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及子平臺標準化工作人員,共計450余人進行了標準宣貫培訓。
中科院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啟動
6月15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中國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成員單位簽約暨授牌儀式在中科院北京分院舉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基地專業運營機構,與13家基地成員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科技部平臺中心副主任胡世輝,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副主任王榮彬,中科院黨組成員、北京分院黨組書記何巖等為13家成
聚光科技:打造環境監測大平臺
事件:公司發布2014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2.31億元,同比增長30.76%,實現歸母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21.02%,EPS為0.43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45元(含稅)。同時公司公布了201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實現歸母凈利潤417.96萬元-731.4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京宛科技合作服務平臺揭牌
7月25日,京宛科技合作服務平臺揭牌儀式在河南省南陽市市民服務中心舉行。南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楊立憲,北京市科委委員王建新出席儀式,并為京宛科技合作服務平臺揭牌。 京宛科技合作服務平臺是北京市科委和南陽市政府共同搭建的大型公益綜合科技服務機構,由一網(京宛科技合作服務網)和五廳(科技資源共享服務
上海科技館科普游戲平臺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56.shtm 2月25日,新時代科普游戲發展趨勢研討會在上海科技館舉辦,會議聚焦“平臺、模式、產業”,圍繞科普游戲行業發展過程中的現實問題和應對策略進行了深入探討,上海科技館科普游戲平臺揭牌。
乳品檢測首創高科技平臺
企業每一批乳制品的三聚氰胺檢測數據,在生產的同時就能通過物聯網技術同步傳送到質監部門手中。日前,在蓉參加國家食安辦主任會議的代表在參觀新希望乳業時,對這套針對三聚氰胺研發的檢測平臺給予了肯定。據悉,這項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食品安全系統,在全國尚屬首創。 年關將至,食品零售將再現旺季,食品
科技成果轉化還缺“淘寶”平臺
“如果說以前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意識’,那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改變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缺少平臺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在近日舉辦的2017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上,匯桔網首席執行官謝旭輝這樣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這家公司從2008年起開始做知識產權相關服務、交易,2016年其平臺知
打造科技創新合作專業交流平臺
四月的北京,清風拂面,鮮花盛開。在盎然春意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著實令人振奮——2015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 在這場科技界的饕餮盛宴上,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人群攢動,亞歐科技創新合作、創新科技與金融對接、大數據藥物創新高峰、國際信息化裝備電磁兼容……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人們時而
安捷倫科技:完美融合-全新平臺
240-MS氣相色譜離子阱質譜聯用儀產品視頻240-MS氣相色譜離子阱質譜聯用儀 Agilent 240-MS 離子阱現已實現與行業領先的 7890A GC的聯用,為科研和常規應用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性能。包括正負化學電離的先進離子化技術,改善了選擇性和檢測限。增強型篩查技術確保化合物的
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工作推進會召開
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2014〕70號),加強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推進北京市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北京市科委于2017年7月14日組織召開了北京市落實70號文情況總結暨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工作推進會。市科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
深圳完善科技創新公共技術平臺體系
“十一五”期間重點打造十大平臺 ?? 記者7月11日從《深圳市政府公報》獲悉,《深圳市科技創新公共技術平臺“十一五”發展規劃(2006—2010)》提出,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面向高新產業和循環經濟,大手筆規劃建設和完善科技創新公共技術平臺體系,重點打造十大平臺,以彌補斷裂的創新鏈,提高社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