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學教師在閱完學生期末試卷的大約2/3后,面對學生的卷面成績,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失望與遺憾,因不愿看到學生荒廢學業,辜負大好的學習時光,以一位過來人的身份給學生們寫了一封公開信。 因擔心給學生造成壓力,公開信發布時刪掉了專業和課程名稱。這真是一位宅心仁厚的老師,從信中我們還是看到了老師內心的不安,看到了愛之深、責之切。 信中說,這次考試試題大多數是常識性的問題,書本上幾乎都有,而且是重點講解的內容,有幾道題甚至是他反復強調的。居然很多同學都不會,卷面成績只有四五十分,甚至二三十分。面對這樣的成績,老師無奈地問:“我真的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原因,難道大家現在真的連認真看一看課本的耐心都沒有了嗎?難道在上課時就真的一句都沒有聽進去嗎?姑且不說這些知識關系到你們將來的飯碗,就說考試不及格會關系到你們將來的畢業證、學位證,難道都不能引起你們的重視嗎?” 既是基礎性的知識,又是老師反復強調的內容,卷面成績如此不堪,哪一個有責任心......閱讀全文
我想和同學們分享的不是心靈雞湯,何況,作為一個同學們的長輩,我本人非常反對“偽勵志”,片面地灌輸所謂的成功學,用指標來衡量所謂的成功。偽勵志是青春期的毒藥,我們要拒絕服毒。青年人當然要奮斗,但作為一個老師,片面鼓動出人頭地,夸大所謂的“成功”,起碼是不負責任的。我大學畢業30年了,我的感受是絕大
編者的話: 每年的9月1日,都是新學年的開始,有一年級的小同學自豪地背起書包跨入學校大門,更有許許多多進入新學年、邁進人生新階段的同學迎接著新的挑戰。 日前,應北京市教委、北京電視臺之邀,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賀福初作了《明天開學了》的演講。在演講中,賀福初親切地把各階
●我們教給學生什么東西,其實并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學生走入社會,眼睛在看,耳朵在聽,他們切身感受到的社會現象,如果與他們在大學里受到的教育大相徑庭,學生就很難有堅定的信念走下去。 ●我堅信文化不僅需要傳承,更需要創新。我們要揚其精華,去其糟粕。所有文化里都有糟粕,以前曾經輝煌
本來想寫一個漫長的系列,后來覺得廢話太多了,我今天冒死爆一個真相:醫生的黑形象最開始是醫療系統自己黑出來的。 肯定有醫生覺得這個記者又推卸責任,我先很坦然地承認,現在醫生形象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媒體玩壞了。特別是縫肛門、湘潭孕婦死亡事件,我覺得這幾個報道都有明顯的先入為主傾向。 但是不知道醫生們
6月12日,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中關村校區,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歡迎人員交談。 “總理,您在從政前獲得了理學博士學位,有一段從事科學研究的經歷,您認為當科學家和當總理,哪個更具有挑戰性?”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王亭亭把這個問題拋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后,引發全場笑聲。 6月12日,默克爾開啟她任內的第九
6月12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教學樓門口鋪上了紅毯,這里將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默克爾。 這是默克爾以總理身份進行的第九次訪華。中國科學院,成了她為此次中國行選擇的“第一站”,而這樣的選擇,也讓國科大成為繼清華大學之后,默克爾演講過的第二所大學。 早晨7點20分
人物介紹: 鄭哲敏生于1924年,著名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長期從事固體力學研究,開拓和發展了我國的爆炸力學事業。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非線性連續介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哲敏,是我國爆炸力學的專家,也是我國爆炸力學的開拓者之一。作為“兩錢”學生,他在錢偉長的課堂上第一次接觸了現代力學;在錢學森的叮囑下,走上了爆炸力學的道路。而讓人意外的是,記者在采訪中才知道,這位國際著名的爆炸力學專家,在取得博士學位回來參加祖國建設之前,連炸藥都沒有接觸過。
在經濟相對活躍的重慶地區,上萬農村高三應屆考生拒絕了高考。這一事件被某些媒體解讀為“讀書無用論開始蔓延農村”。如果更精確地來表述的話,我們討論的其實是“上大學是否有用”。在若干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招數里,“上大學當藍領”近來成為一條很主流的出路。既然鐵定了要做藍領,還需要我們去上大學鍍金嗎?沒上過
再過幾個月,湯釗猷院士就滿90歲了,看上去他并不像一位耄耋老人,除了有些重聽外,精氣神都很好,走路步速很快,年輕人跟上都有些吃力。他解釋說:“小時候家境不好,讀書的地方離家步行要一個鐘頭,舍不得坐車,每天走著上學,習慣了。” 身為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湯釗猷院士已經從事腫瘤臨床治療研究工作5
鄧子新 1977年參加高考,1978年進入華中農學院(今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學習,1987年獲英國東英格蘭大學分子微生物學博士學位。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國際委員會主席。主要從事放線菌遺傳學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
距“血鉛事件”發生兩周,陜西省鳳翔縣長青鎮鉛污染村莊仍不平靜,記者在現場看到,警車在四處巡邏,昨晚7時,從寶雞市各縣區調來的警察仍在東嶺冶煉公司附近的村莊馬路上站崗。 寶雞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稱,數百名干部組成的工作組已經進村,血鉛普查范圍擴大到8個村的兒童。 當地學校將于本月24
□對大自然愛恨交織的感悟,讓楊煥明產生了探索生命的動力,走上了科學之路 □直到現在,楊煥明還能清晰流利地背出英語書里幾乎所有的課文及后面的補充閱讀和英文詩歌 □至今,楊煥明仍每天讀30篇以上的文獻資料,他把這看作“戲讀”,如游戲一般 有人說水鄉的孩子愛水,山里的孩子愛山,海邊的孩
“十二五”開局之年,民生難題有待破解,經濟轉型面臨挑戰,社會管理呼喚創新。新老問題交織的背景,使今年兩會格外受到關注。201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讓我們一起期待兩會精彩回應。 1 經濟如何實現“華麗轉型” 剛剛過去的5年,中國交出“增長年均超過11%”的亮麗答卷。但經濟“
■譚蔚泓譚蔚泓 1977年12月參加高考,1978年3月進入湖南師范大學化學系學習。現任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生物學院教授,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美國化學會志》副主編。在生物分析化學、化學生物學、納米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
“上級要求,蓄水期間,不能死一個人!”冉洪鈞一邊向上級匯報工作,一邊跟記者訴苦,壓力太大。他是重慶市云陽縣地質觀測站站長,這個三峽庫區腹地最大的移民縣,剛剛又出現了5處新的滑坡帶,最嚴重的是江口鎮盛元村,“涉及100多人,房子裂縫太厲害了,必須趕快搬遷。”冉洪鈞剛從那里回來。 從9月底起,三峽大壩
李德平(1926.11.4—) 李德平,祖籍江蘇興化,1948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我國著名輻射物理、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輻射防護科研領域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輻射探測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委員,曾連續三屆擔任國際放射防護委員
潘復生 回顧多年的求學與研究之路,可以說1978年高考是我人生的重要節點。我們那一代人的普遍感受是:高考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沒有高考肯定沒有我們的今天。 回憶40年前的高考,那種混雜著激動、焦慮、緊張、高興、感激的心情令我永生難忘。當年老師的責任心、同學間的真情、個人對祖國的堅定信念等一直影響
邱大洪 邱大洪(1930~),浙江湖州人,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專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51年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后,任教于大連工學院(現為大連理工大學)。現為中國海洋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顧問。主要從事波浪理
■沈冰李德平(1926.11.4—)李德平,祖籍江蘇興化,1948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我國著名輻射物理、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輻射防護科研領域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輻射探測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委員,曾連續三
2018年下半年,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吳宜燦接連在國際上獲得重要獎項,分別是歐洲聚變核能創新獎和美國核學會杰出成就獎,以表彰其在核能中子物理前沿領域以及科學技術與應用研究方面作出的開創性貢獻。 吳宜燦獲獎是實至名歸。 30余年來,他一直致力于核能與核安全的源頭和關鍵——中子輸運問
從開始認識微生物領域到獲得諾貝爾獎,阿龍與醫學的親密接觸已經超過40年。在阿龍看來,堅持科研,就像堅持一場馬拉松比賽,只不過這一堅持可能需要20~30年才能有所成就。 休閑西裝、深藍色毛衣加一條少許褪色的牛仔褲,足蹬一雙黑色運動鞋……這就是阿龍·切哈諾沃的全部裝束,單從衣著,你無論如何想不到眼
1977年12月參加高考,1978年3月進入山東工學院學習。現任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煤炭高效綜采理論、技術與裝備體系的研究。參與了我國煤炭綜采技術和裝備引進、消化、國產化研制和試驗的全過程,創立液壓支架與圍巖強度耦合、剛度
他年過五十,卻仍保有一顆“童心”,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爬山,每兩周要約上幾個好友打一場橋牌;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卻從不拿“埋頭苦讀”說事兒,從不強迫孩子去學奧數、英語等不感興趣的事。 他叫袁亞湘,在管理過一個所(中科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和一個實驗室(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
“為人之道,貴在立志、立信、立行。立志即立報國大志;立信即講信用,有自信,忠于自己的志向;立行即要有行動,不尚空談,踏實工作。”1988年春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朱亞杰給子女們送上了這樣一個新“朱子家訓”。圖片來源于網絡 他一生的經歷可以濃縮成六個字:立志、立信、立行。
楊叔子在長航大講壇上作專題演講 著名學者院士近日在長江船員考試中心長航大講壇上就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作專題演講。他聯系實際暢談3個多小時,能容納300余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 “沒有科學的人文是殘缺的,沒有人文的科學也是殘缺的。”楊叔子針對當前奧數培優現象說,“我9歲才上學
江蘇省濱海縣阜中村的村民這幾天內心非常恐慌,因為他們發現村子里幾年間的一系列反常現象與山東省寧陽縣吳家林村的情況非常類似。 在本報11月19日報道了山東吳家林村部分村民的鉛中毒癥狀之后,阜中村有村民注意到他們的村莊距離江蘇超威電源有限公司(下稱“超威電源”)也僅200米左右。 11月
從這學期起,羽毛球世界冠軍謝杏芳正式開始她在北京大學的學習生活。攻讀社會學研究生的她上午坦言,和其他以優異成績考上北大的同學相比,保送的她感受到了壓力。為此在北大期間,她將潛心學術,不怕導師“嚴厲”。 去年廣州亞運會期間,在亞組委工作的謝杏芳曾向媒體記者透露亞運會結束后自己將去北
利民博士2012年入選中國第七批中央創新人才“千人計劃”(“千人計劃”是中國政府于2008年設立的一項人才招聘計劃。該計劃旨在招聘高技能的海外大學教授和研究人員回國發展。)。高中畢業后,他考入武漢大學并獲得學士學位,之后獲得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資助赴美深造,并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生物學博士
“此次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感到一方面是對自己學習、研究地質學成果的認可,另一方感到是肩上的責任更大了,以此為契機要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主要培養人才并把他們推向國際舞臺。”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西北大學趙國春教授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由衷說,“我要盡全力為西北大學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