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河北省對外公布《河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進展情況》(以下簡稱《整改進展》)。 《整改進展》顯示,根據反饋意見梳理出的47個具體問題,截至2016年年底,計劃于2016年完成的41個(其中立行立改、長期堅持的3個,持續改善的1個)已經全部完成整改,計劃于2017年完成的6個問題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河北省是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的首個省份。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河北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反饋意見。 2016年5月3日,環保部通報了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河北的結果;同年7月6日,《河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和《河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措施清單》正式對外公布 “河北省是全國首個完成督察、反饋、整改和公開整改進展的省份,為其他地區的整改和后續公開整改進展作出了表率。”中科院科技戰......閱讀全文
“河北水污染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部分地區水環境質量不升反降,水環境保護任務十分艱巨。”在日前召開的河北省水污染防治百日會戰動員會上,河北省副省長張杰輝如此判斷河北水環境現狀。據了解,去年,河北七大水系中劣Ⅴ類水質約占三成。 像治理大氣污染一樣鐵腕治理水污染,橫下一條心、拿出硬舉措。河北水
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攻堅的一個難題就是空氣污染。3月6號上午,河北代表團小組會議上,針對代表的問題,河北省省長張慶偉一一回應。張慶偉介紹,為減排治污,今年河北省將不新建電廠、關停一批水泥廠,目前河北省已經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240億元,預計3到5年內,京津冀地區的空氣將明顯改善,“我對此非常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今天上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今年5月~9月,全國人大環資委組成人員和全國人大代表組成5個檢查組分赴10省(市)進行了檢查。 這次檢查的
日前印發的《“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了京津冀地區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在綠色發展、建設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范區的任務中,提出要強化大氣污染的區域聯防聯控。 2015年底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京津冀的大氣污染治理提出明確目標,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
大氣污染治理,如今在京津冀地區可謂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2014年,全國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占了8位;今年1季度,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又占了6位。時時而至的霧霾天,讓人們免不了納悶:為什么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這么難? 4月22日,全國政協召開“推進京津
河北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日前在石家莊市召開,會議提出,今年河北省將重點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和水環境綜合整治兩大行動,務求在改善大氣和水環境質量上取得重要突破。 為保障行動順利實施,從今年5月開始,河北省將利用兩個月時間,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大氣和水污染源普查,進一步摸清底數,實施有針對性的監管。
在屢屢遭受霧霾圍城的情況下,產業結構較重的河北省在2014年將如何推進經濟發展?昨天上午在石召開的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省發改委主任陳永久表示,河北省將通過推進改革創新、化解過剩產能,來確保大氣質量有所好轉,同時確保經濟換檔不失速。 同時,河北省將在多個領域深化京津冀合作,從源頭治理
從今年3月1日起,《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實施,以地方立法形式推進大氣治理。 在過去一年中,《條例》經過3次審議修改,期間還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并通過網絡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召開立法聽證會。 幾經完善后,今年1月,在河北省“兩會”上,《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獲高票通
9月1日是莘莘學子開學的日子,是新學期的開始,而對于環保行業來說,9月1日又有很多新的環保政策標準和重大決定開始施行,北極星環保網根據北極星環保網數據庫整理了一批9月1日起施行的環保政策和標準,其中涉及大氣治理、水處理及固廢處置等領域。環保行業是政策引導型行業,如果不想落后,就趕緊跟上小編的步伐
今年以來,河北省一直有多個城市列入全國污染前十名,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日前,河北省環保廳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工作小組辦公室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河北省委、省政府在整體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時,堅持把今冬的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特別是在污染控制、監管執法、建立預警、嚴格責任等四個方
熱電廠安裝脫硫裝置減少污染物排放 在京津冀協同應對大氣污染上,河北省今年將減煤1500萬噸,壓減鋼鐵產能1500萬噸,同時,環首都圈將不再布局新的水泥企業。此外,河北省還將建設灰霾實驗室,從技術層面應對大氣污染。 今年減煤1500萬噸 在污染物控制上,河北省今年將主要從減煤、控車、
27日,天津市人大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這是繼北京通過并實施《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后,京津冀地區出臺的第二部相關地方法規,強調在治理舉措上的地區聯動。 《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專設了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的章節,提出要定期協商京津冀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重大事項,根據
邯鄲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
“到2017年底,全省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5%以上”; “基本消除地表水國控、省控斷面劣Ⅴ類水質”; “70%以上縣(市、區)基本實現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和污水有效處理”; 在日前發布的《河北省環境治理攻堅行動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河北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大氣污
為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改善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爐,《方案》提出的大氣質量改善總體目標為,經過5年努力,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重污染天氣大幅度減少。再利用5年時間,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環境空氣質量全面改善,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新鮮空氣
2013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部門針對大氣污染防治搭建起一系列政策框架,專家學者也開出種種藥方。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在治霾風聲最緊的河北多地調研發現,當政策真正進入到落實層面時,地方政府及企業均面臨眾多難題,政府想治污又想保GDP,企業則在與政策的博弈中求生存。在“剪不斷、理還亂”的
3月1日,北京天藍。過去這樣的藍天會吸引不少人拍照上傳社交媒體,但如今,微信朋友圈里被藍天刷屏的盛況已是一去不復返。這是因為隨著京津冀三地積極推進區域協同治污,空氣質量明顯改善,藍天也不再“物以稀為貴”。 自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京津冀三省市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一張圖”
昨日是第35個植樹節,河北稱今年將完成義務植樹1億株,全年完成造林綠化420萬畝。這被認為是這個在地理位置上環繞首都北京和直轄市天津的省份,在凈化環境、應對霧霾天氣方面的最新舉措。 華北已是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地區之一 在這之前的兩個月里,包括河北省在內的京津冀區域出現了本世紀以來最嚴
昨日(3月12日)是第35個植樹節,河北稱今年將完成義務植樹1億株,全年完成造林綠化420萬畝。這被認為是這個在地理位置上環繞首都北京和直轄市天津的省份,在凈化環境、應對霧霾天氣方面的最新舉措。華北已是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地區之一 在這之前的兩個月里,包括河北省在內的京津冀區域出現了
河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日前召開并審議《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提高了各種污染大氣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標準,并新增按日連續處罰制度,同時,就加強與京津等地協同防治大氣污染提出了明確要求。 條例草案為形成大氣環境保護大責任網,實施寬領域大氣環境保
“讓此次冬奧會落戶北京與張家口。留住‘奧林匹克藍’,我們充滿期待。”不久前,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呂新華說。話語猶在耳畔,行動業已開始。 3月20日,國華北京熱電廠宣告關停,北京東長安街沿線一根高聳200多米的煙囪不再冒出白色蒸氣。不久前,京能石景山熱電廠燃煤機組關停,天津陳塘莊熱電廠燃煤機組關
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凱旋盛世居民小區的遠紅外電地暖替代燃煤供熱二期工程日前正式完工。這是國網靈壽供電公司協同其技術與開發商推介的第6項電能替代技術,可替代居民燃煤供熱面積38萬平方米。 無獨有偶,距離靈壽縣500多公里的河北省唐山市首所用電能替代燃煤的小學——灤縣油榨鎮寨子小學改造完成投入運行
當前,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藍天白云已經成為老天爺偶爾給出的好臉色。有網民調侃,以前是“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交通基本靠走”,現在要增加一條――“好天氣基本靠風”。 防治大氣污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重中之重。卓創資訊研究員王曉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防治大氣污染最
河北省環境綜合執法局自4月28日揭牌成立以來,聚焦環境執法主業,連續開展環境執法專項行動,繼“五一”小長假專項行動以后,又在全省組織開展強化環境執法月專項行動。自5月8日起,河北省環境綜合執法局成立了4個執法巡查組,采取明查、暗查、突擊檢查的方式,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同時,組織市、縣各級環境執
經過歷時8個月的3次審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大氣污染防治法》)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從修訂前的七章66條,擴展到現在的八章129條,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內容增加了近一倍,與之前相比,幾乎所有的法律條文
本報記者周迎久石家莊報道 “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奮力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河北“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
環境問題是歷年來全國“兩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隨著今年“兩會”的召開,節能環保概念再次引起市場的追捧。3月3日,節能環保概念板塊全線大漲,三維絲、龍凈環保、科林環保、雪迪龍等多只股票漲
工業污染、城市污水、過度使用化肥……在種種污染源侵蝕下,萬物賴以生存的大地如今滿目瘡痍,土壤安全正岌岌可危。記者在吉林、廣東、江蘇、河北等地調研了解到,土壤污染問題正逐步動搖我國糧食安全根基,在垃圾圍城、土壤重金屬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愈演愈烈的今天,無好地可用、無好糧可吃等問題正引發民眾擔憂。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這是繼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綱領。 同時,《土壤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議,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