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歐盟頒發了《指令》(2004/24/EC),并非要求所有中醫藥產品今后按藥品進行管理。許多中藥產品還可以按食品、食品補充劑或者化妝品在歐盟合法銷售,如中藥飲片及單味顆粒劑在不注明主治功能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在歐盟一些國家銷售。 《指令》規定了7年的過渡期,以便各國貫徹實施《指令》有關規定,但并不是說,7年過后,所有符合條件的傳統醫藥產品注冊的大門從此關閉,這不是《指令》的初衷。 一旦中醫草藥行業得以立法管理,中醫師就擁有了“授權的保健職業者”的地位,因而可以委托加工中藥產品。這是中醫師可以繼續使用未注冊中成藥的唯一可行途徑,但前提是中醫必須通過立法注冊得到認可。 凡未經加工的草藥原材料(如中藥飲片),或雖經加工提取(如草藥酊劑,提取物),但是批量進貨經過配置后才給病人使用的不受歐盟指令管制。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關心中醫藥在歐盟發展的媒體和有關人士都在談論一個共同的話題:2011年4月30......閱讀全文
《歐盟傳統草藥注冊指令》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關心中醫藥的人士都在談論一個共同的話題:2011年4月30日后中醫藥在歐盟的前途與命運。這是因為,2011年4月30日是《歐盟傳統草藥注冊指令》(以下簡稱《指令》)規定的包括中成藥在內的傳統草藥制品7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天,過
在2004年之前,歐盟沒有針對植物用藥的相關規定,各成員國實施各自不同的注冊程序和管理辦法。歐盟市場的中草藥大多以食品、保健品、植物藥原料或農副土特產品的形式流通。各成員國法規上的差別使藥品的質量、安全和有效性不能得到必要的保證,阻礙共同體內這些藥品的貿易,并導致這些
目前,英國對傳統植物藥進口政策收緊,除藥用植物外,但凡加工后的成品藥都不得入關,而相對來說,荷蘭的政策則比較寬松,短期來看可作為中藥進入歐盟的“跳板”。 來華訪問的英國藥品與健康產品管理局(下簡稱MHRA)局長肯特·吳思不得不面對歐盟《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指令》在中國醫藥領域引發的反對聲。 雖
怎樣讓一味中成藥通過歐盟注冊,并以藥品身份進入當地主流醫藥市場,賣給歐洲人? 中國中醫藥界學者、企業代表、相關政府官員日前集中到中國西北省份甘肅省蘭州市商討這一問題,以進一步推動中醫藥這一中華民族瑰寶國際化。 甘肅是中國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第一大省,種植面積在250
截至今年4月30日仍沒有一家中藥企業通過歐盟的簡化申請程序,中藥將退出歐盟市場的消息讓很多人難以接受。日前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向瑞典藥品署遞交了第一份中成藥的注冊申請,使中藥歐盟注冊曙光重現。 據了解,瑞典國家藥品管理署已于6月17日正式啟動了審核程序,對佛慈制藥提請濃縮當歸丸的注冊進行正
不要說什么中醫藥傳承千年外人難理解,不要說什么歐美不認可中醫藥拒絕其入市,不要說什么中藥復方成分復雜難辨明,只要能治好病,能像青蒿素那樣攻克百萬甚至上億人的疾病難題,用事實說話,中醫藥走出國門還是大難題嗎? 上周,國際醫學大獎美國將拉斯克獎授予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以表彰她發現了青蒿
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去年9月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無疑將中醫藥在世界范圍內的認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又讓國人站在另外一個高度重新審視中醫藥,寄希望于中醫藥。 作為中醫藥從業者,筆者見證了魚腥草、刺五加事件中藥注射劑的信任危機,見識了國家藥監局自2006年出臺的針對中藥注射劑技術
據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11月,我國中藥進出口總額為23.2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其中,出口17.1億美元,同比增長21%;進口6.1億美元,同比增長23%。中藥出口整體表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 除保健品外,中藥各類商品貿易都呈順差 2010年1~11月,中藥類商品對外貿易
“目前在澳大利亞,約有40%的病人尋求非西醫治療,其中80%以上尋求中醫治療,并且絕大多數是洋人,澳大利亞所需中藥材大部分從中國進口。”澳大利亞中醫針灸學會會長林子強說。 在日前于貴陽召開的“中國(貴州)中醫藥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及非洲等國的專家認為,中醫藥日益廣泛地參
近日,從英國中醫管理委員會(Chinese Medical Council)處獲悉,英國衛生部部長Andrew Lansley先生2月16日宣布已做出中醫師進入立法注冊的決定,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極大關注。 Andrew&nbs
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市場――安徽省亳州市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每天上市品種達2800余種,日上市量達6000余噸,年交易額200億元,占全國市場的份額已超過20%。張延林攝 老國藥:一園春色關不住 4月16日,中國首個中藥材指數在成都發布,這意味著中藥材從此
2010年7月19日,杭州,澳大利亞籍留學生安德雷在為市民進行“冬病夏治”診療 澳大利亞有約5000家中醫診所,每年服務大約280萬人次。目前中醫藥在162個國家或地區得到應用,40億人使用中草藥。 澳大利亞衛生執業者管理局發布消息,從7月開始,澳大利亞對中醫、中藥師進行全國注冊
據國外媒體昨日報道,一款含有西藥水楊酸成分的美國曼秀雷敦牌“鎮痛貼”,在未獲得香港衛生署批準出售之前,便在市場上偷偷銷售。在被香港當局發現后,被勒令回收。曼秀雷敦香港代理表示,至今已向藥房回收約1200盒該款鎮痛貼,強調產品早在3年前就向衛生署申請注冊,只是該署一直未完成審批。衛生署表示,該公司
英國藥物與保健品管理局(MHRA)于2013年11月21月頒布的傳統草藥制品限售法令已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前,英國市場上的所有草藥制品(包括中成藥)必須通過傳統草藥注冊方案(THR)、擁有THR標志和
7年的時間并不算短,卻依舊沒能讓中藥在歐盟實現零的突破,這一結果不僅出乎意料,更讓人痛心。雖然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還在繼續和歐盟溝通中,但中藥在歐盟將面臨全面退市似乎難以避免。 在7年的過渡期里沒有一款中藥能完成在歐盟注冊是個慘痛的教訓。有業內專家指出,4月1日以后,恢復了正常的注冊程序,
第八屆世界中醫藥大會9月2日上午在倫敦開幕,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師將在兩天的會議期間就中醫藥理論和臨床應用進行深入研討與交流。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佘靖、英國議會上下兩院及英國藥品管理局的代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高級官員、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員以及
一談到中醫藥,很多人就會認為是“玄學”,因為無法用西醫理論來解釋。占世界中草藥市場半壁江山的日本和韓國,其所用的中藥原材料80%都是從中國進口,“優質原料”為何常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目前中國還沒有一種中藥進入歐美國家臨床,中藥“走出去”舉步維艱。“走出去”是不是就應該堅持歐美標準?這些困惑與思考,
論文查重是如今每個大學生在畢業答辯前的必經步驟,根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標準,論文的重復率在10%~25%不等,基本可以被認定為抄襲,無法參加畢業答辯。近日有廣西財經學院法學院的教師反映,院長雷裕春的9篇論文和1篇專著,經知網檢測,重復率有的在30%,有的甚至高達94%,而該校學術委員會認定所有論文
日前,媒體紛紛報道了《歐盟傳統藥注冊程序指令》對我國中藥出口歐盟帶來的影響。到今年4月30日,未注冊的傳統藥會被要求退出歐盟市場。實際上,我國眾多中藥出口企業對此事的擔憂從幾年前就開始了,然而出于種種限制,還沒有一家注冊成功,這是否意味著中藥將徹底退出歐洲?站在“走”與“留”的岔路口,企業、行業
港府化驗所化驗結果顯示,“保靈堂”白鳳丸樣本含鉛量超出限量標準,香港衛生署指令回收其中一個批次(編號:PD12P2)。(港府新聞處) 據香港《明報》報道,聲稱可紓緩經期不適的香港“保靈堂”白鳳丸,被驗出含鉛量超標約1.8倍,香港衛生署8月1日指令回收該產品,現正調查受影響產品數量,并忠告市
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在此間舉辦的樟樹第44屆全國藥材藥品交易會上表示,擁有“國粹”之稱的中藥在出口貿易過程中時常遭遇綠色壁壘,中藥走出國門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亟須掌握評定標準的話語權。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文化實力增強,中藥良好的效用被很多國家所接受。目前,中國與世界上70多個國家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近日印發《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方案提出將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改善疾控機構設施設備條件,實現每省至少有一個達到生物安全三級(P3)水平的實驗室,每個地級市至少有一個達到生物安全二級(P2)水平的實驗室,具備傳染病病原體、健
香港特區衛生署八月二日呼吁市民不要購買或使用名為“章光101”金裝101高級生發靈(香港注冊編號:HKP-08408),以及“章光”章光101D發寶(香港注冊編號:HKP-07223)的頭發護理產品。 香港特區衛生署稱,該兩款產品均為注冊中成藥產品,被發現含有西藥成分“米諾地爾
近日,圍繞著中國中藥和歐盟市場的討論正在升級。起因于歐盟2004年出臺的《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指令》,該指令規定,若產品在2011年4月30日前不能完成注冊,將不能在歐盟境內銷售和使用。如今,大限將至,還沒有一家中國中藥企業拿到準入證。 作為是全球最大的植物藥市場,歐盟市場規模已達百億歐元,占世
“未來十年是實現中醫藥全面走向國際、在世界范圍獲得豐富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科學研判形勢,明確指導思想與工作思路,把中醫藥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框架,充分發揮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優勢和作用,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推動中醫藥走向
據《英國僑報》報道,11月21日,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發布新聞稱,為了進一步幫助人們購買和使用安全的草藥制品,從2014年4月30日起將全面禁售未注冊的草藥制品(unlicensed herbal medicines)。目前尚無一家中成藥成功注冊,這也意味著明年4月30日
中藥是中華民族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文化瑰寶,傳到歐洲也有數百年。但到2011年4月1日,中藥在歐洲卻將遭遇要么全軍覆滅,要么完全轉入地下的歷史抉擇。比利時國際醫藥中心董事長林國明教授說:“情況十分危急!截止到現在,還沒有一例中藥在歐盟正式注冊成功。從明年4月1日開始,在歐洲行醫的中醫將面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中藥在歐盟全軍覆沒”言過其實 針對日前廣受關注的“中藥在歐盟全軍覆沒”之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日前表示,這個說法言過其實,與事實不符。 隨著歐盟《傳統植物藥指令》從5月1日起的全面實施,未經注冊的中藥不得在歐盟市場上作為藥品銷售和使用。王國強指出,這并不代表
2012年5月30日-6月1日,由廣東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廣東國際科技貿易展覽公司、國藥勵展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廣州國際分析測試及實驗室設備展覽會暨技術研討會(CHINA LAB 2012)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舉行。展會同期舉辦了多場學術研討會分
自從我國提出“中藥國際化”的概念以來,經過15年的發展,我國中藥產品已經銷售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連創新高,從1996年的6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8億美元,出口業績可謂驕人。但是,出口產品類別仍是以低附加值的原料類產品為主。以2010年為例,中藥材及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