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技術授權金額創紀錄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與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近期就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的授權開發達成了合作協議。信達生物以首付款、研發里程碑和銷售里程碑付款共計4.57億美元另加銷售提成的合作方式,獲得上海有機所研發的吲哚胺 2,3-雙加氧酶(IDO)小分子抑制劑的全球獨家開發許可權。這是目前國內科研院所與本土生物制藥企業達成的合作金額最高的項目,充分體現了分子創制的價值,有望成為中國院企創新藥合作的重大里程碑事件。 創新藥物的研發是當前國際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之一,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國際創新藥物研發的一個重要趨勢是以基礎研究的突破為引領。目前,在國際創新藥物研發中,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研發成為備受關注的新方向。中科院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召印、朱繼東致力于腫瘤免疫治療小分子靶向藥物及腫瘤免疫治療的研究攻關,通過緊密合作研究,獲得新型結構的高活性IDO抑制劑,成為腫瘤免疫治療藥物開發的“種子選手......閱讀全文
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技術授權金額創紀錄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與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近期就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的授權開發達成了合作協議。信達生物以首付款、研發里程碑和銷售里程碑付款共計4.57億美元另加銷售提成的合作方式,獲得上海有機所研發的吲哚胺 2,3-雙加氧酶(IDO)小分子抑制劑的全球獨家開發許可權。這是目前國
我國首個自主研制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面世
8月12日,記者從“‘十一五’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項目――鹽酸埃克替尼研發成果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腫瘤創新藥物――鹽酸埃克替尼已于日前正式獲得國家一類新藥批文,目前已經正式上市。這標志著我國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完全依賴進口的狀況已成為歷史。 鹽酸埃克替尼
輝瑞114億美元拿下靶向小分子藥物公司Array
輝瑞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PFE)和Array BioPharma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RRY)在6月17日宣布,輝瑞將以每股48美元、總企業價值約為114億美元的現金收購Array。在并購完成之后,雙方將專注于靶向小分子藥物的發現,開發以及商業化,用以治療癌癥和其它疾病。
-抗腫瘤生物技術靶向藥物市場提速
隨著全球生物產業迅猛發展,不少企業已在生物醫藥領域中淘到了第一桶金。這一事實快速觸動了國內研發企業的心弦,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綠色通道支持下,國內生物醫藥產業正在提速,國內生物醫藥產值在醫藥總產值中的比重從2006年的7.91%升至2011年的16.1%。然而,國內生物藥仍然缺乏自主研發
上海藥物所靶向cMet抗腫瘤小分子抑制劑研究取得進展
受體酪氨酸激酶c-Met在絕大部分的癌及部分肉瘤中高表達并異常激活,在腫瘤發生發展、侵襲轉移、化療抗性等各個環節均發揮關鍵作用。不同于其他激酶,c-Met作為腫瘤信號網絡通路中的關鍵節點蛋白,因可以與細胞表面其他激酶、受體相互作用而備受關注。特別是,MET基因擴增與20%的EGFR
概述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的技術背景
2011年10月3日,加拿大科學家、美國醫學會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拉爾夫·斯坦曼(Steinman)教授獲得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斯坦曼獲獎的原因在于他在“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細胞)及其在適應性免疫系統方面作用的發現”。21世紀初,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腫瘤中心劉勇教授
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的治療優勢
1、創新性:獲得多項歐美及國際專利。 美國專利技術,編號:5,139,941 歐洲專利技術,編號:6,153,436 6,506,600 國際專利,編號:09/634,952 2、安全性:AAV是唯一獲得美國NIH及FDA認證的RG1病毒載體;不良反應小。 3、精準性:腫瘤抗原決定簇誘
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的特點介紹
ACTL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在臨床使用中的相對其他腫瘤治療技術有四大特點,包括:安全性好、感染率高、逆轉耐藥性、大量獲得ACTL特異殺傷性T細胞。具體如下: 1、安全性好 ACTL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采用的AAV野生型腺相關病毒,是美國國立衛生院NIH和FDA允許用于基因治療的最安全
很多癌癥靶向治療藥物抑制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
在很多情形下,癌癥靶向療法要好于化療和外科手術摘除,這是因它攻擊和殺死攜帶特異性的促進腫瘤產生的基因突變的癌細胞,而且不影響健康的沒有攜帶這些基因突變的正常細胞。在臨床試驗中,科學家們非常注重于探究靶向療法對腫瘤細胞的影響,但是卻沒有充分地研究它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
海王生物抗腫瘤藥物ZL獲授權
海王生物腫瘤藥的自主創新獲得重大進展。記者昨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海王生物全資子公司深圳海王藥業申報的專利“含二苯乙烯片段的苯基硝酮類化合物及其用途”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據專利摘要介紹,該專利可用于治療哺乳動物細胞過度增生疾病,例如癌癥,亦可用作神經保護劑。同時還公開了含有這些化合
“靶向”傳感器,超越“質譜技術”的小分子檢測
在 生物學研究、生物技術尤其是合成生物學中,檢測小分子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例如,在生物制藥、生物能源等產業中,需要利用細胞工廠生產小分子。來自哈佛 大學George Church的博士后研究員Dan Mandell表示:如普通工廠的健身一般,細胞培養過程也需要優化。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可以創建一
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在南京建成
?????? 位于南京徐莊軟件園的江蘇省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今天正式竣工,江蘇省副省長何權出席了竣工典禮,稱這是江蘇首家設在企業的省級重點實驗室。 何權說,江蘇是醫藥大省,也是醫藥強省。加大科研投入,將使民族醫藥的自主創新成為可能。 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于2008年10月
以小分子凝集素作為藥物靶向輸送載體研究再獲進展
凝集素長期以來在藥劑學研究上作為重要的靶向輸送載體,但絕大部分凝集素分子量較大、可能存在毒性、免疫原性等缺陷限制了其應用。小分子凝集素是優良的藥物靶向候選載體分子。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賴仞研究員領導的學科組從兩棲動物皮膚中識別了一目前分子量最小的凝集素(1700 Da,PLoS one,
簡述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的臨床優勢
1. 療效確切 ACTL特異殺傷性T細胞治療機理明確,具有高效率連續殺傷癌靶細胞的強大功能,臨床療效可進行影像學、血清腫瘤標志物、生活質量、生存時間等客觀指標評價。 2. 可逆轉分子靶向藥的耐藥性 ACTL特異殺傷性T細胞不僅有可能逆轉婦科和前列腺等惡性腫瘤對抗激素治療產生的耐
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的適應癥
ACTL 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的適應癥非常廣泛。腫瘤患者如符合以下條件,便可接受治療: 1、腫瘤組織MHC-I 類分子(HLA-I 類抗原)陽性。 2、至少一種腫瘤相關抗原陽性(請見“腫瘤患者篩選標準”)。 3、肝腎功能正常。 4、無嚴重貧血。 5、停止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外周血白
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的臨床治療流程
ACTL腫瘤治療技術的具體治療流程 第一步:抽取腫瘤患者靜脈外周血(50-150毫升)或采用血細胞分離機直接分離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 第二步:經培養,PBMC被分離為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繼續培養,備用。rAAV病毒感染單核細胞,并以細胞因子誘導成熟的樹突狀細胞(DC)產生
腫瘤精準醫學的“先鋒”——靶向藥物
我國醫學在世界上對腫瘤有著最早的記載 :稱之為“瘍病”。認為病因為“邪盛正虛”,所以是以“調節氣血,扶正祛邪”為主導的治療方法。以前西方醫學的發展將腫瘤形成的原因歸為“體液失衡”,所以是以“調節體液,糾正失衡”為主導的治療方法。隨著醫學研究從宏觀的大體研究轉向微觀的鏡下研究,抗癌理念有了實質的轉
分子靶向治療腫瘤未來或成主流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行的CSCO(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會)腫瘤新進展治療論壇上獲悉,今后腫瘤治療將依靠分子靶向治療的“精確制導”和較輕的毒性,實現將惡性腫瘤轉變為慢性病治療的目標,使更多患者能夠“帶瘤生存”。 據了解,由于傳統的腫瘤藥物治療一般是指化學治療,具有“不分敵我,你死我活”、毒
簡述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的適用范圍
ACTL特異殺傷性T細胞適用范圍: 1)早期患者術中或術后的治療 2)晚期患者放化療同時治療或放化療后的序貫治療 3)晚期患者的獨立治療 ACTLZL治療技術應用范圍廣泛,針對某種或數種腫瘤相關抗原陽性的肺癌、乳腺癌、大腸癌、前列腺癌、宮頸癌、卵巢癌、鼻咽癌、食道癌、腎癌、膀胱癌、胃癌、
關于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的技術治療機理介紹
ACTL?腫瘤細胞靶向治療技術是將無致病性的野生型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通過基因重組技術改建為攜帶特定腫瘤相關抗原決定簇基因的重組腺相關病毒,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Monocytes,Mo),經細胞因子誘導,單核細胞轉化為具有強大抗原提呈功能的DC
歐洲接受GSK靶向BCMA的抗體偶聯藥物銷售授權申請
葛蘭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宣布其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抗體偶聯藥物(ADC)belantamab mafodotin的銷售授權申請(MAA),已經被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接受。 該藥物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其先前的治療藥物包括免疫調節劑、蛋白酶
專訪謝雨禮博士:堅定“初心”,主攻小分子抗腫瘤藥物
炎熱的八月,由火石創造舉辦、生物探索協辦的《2017杭州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與投資洽談會》在蘇州獨墅湖湖畔舉行,筆者有幸見到了“科普達人”、蘇州偶領生物總經理兼執行董事謝雨禮博士。他撰寫的系列科普文章在行業社交媒體受到了廣泛傳播與稱贊。 據悉,謝雨禮博士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學系,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
量子點偶聯免疫脂質體構成多功能腫瘤靶向藥物載體
脂質體可用作人體藥物遞送載體,而免疫脂質體(Immunoliposomes, ILs)是將抗體片段偶聯于載藥脂質體,借助抗體與靶細胞表面抗原或受體的結合,經過接觸釋放、吸附、吞噬、吞飲及融合等方式,釋放出包封的藥物,特異性殺傷靶細胞,從而完成靶向藥物遞送和特異性治療。針對HER2和EGFR的
精準靶向抗腫瘤藥物研究獲進展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疾病譜發生重大變化,從傳染病為主轉為腫瘤和代謝性疾病等復雜慢性疾病為主。然而,現有絕大多數抗腫瘤藥物的靶向效率較低、且毒副作用較大。同時,由于同種疾病在不同人群中所表達的敏感標志物有所差別,所以治療效果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迫切需要研發以疾病分子分型為基礎,針
STING激動劑有望成為小分子腫瘤免疫療法的“黑馬”
【新聞事件】:最近Aduro生物技術公司的環二核苷酸(cyclic dinucleotide,CDN)類干擾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激動劑(比如ADU-S100)的一些臨床前實驗結果刊登在Cell Reports和Science
輝瑞授權開拓研發腫瘤藥物中外醫藥授權合作趨向多元化
導讀:2017年以來,國家食藥監總局一系列改革加速,中國與國際標準接軌、新藥更快在國內市場上市成為大勢所趨。 輝瑞公司近日宣布與蘇州開拓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抗腫瘤抗體新藥研發項目。 根據協議,輝瑞將授予開拓藥業在全球范圍內獨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一款抗腫瘤抗體新藥的權利,并提供已經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在小分子藥物研發中的機遇與挑戰
白色脂肪組織作為儲能組織,主要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儲存多余的能量。棕色脂肪組織作為耗能組織,利用解偶聯蛋白 1 解偶聯的方式產生熱量,維持體溫,從而消耗機體儲存多余的能量。腎上腺素受體激活和寒冷刺激等因素均可引發白色脂肪棕色化。棕色脂肪產熱以及白色脂肪棕色化是一個復雜的、由多種因素參與的調控過程
靶向藥物是未來腫瘤藥物研發的主要方向嗎
靶向藥物應該不會是未來腫瘤藥物研發的主要方向,起碼小分子靶向藥不會是。目前上市的小分子靶向藥物,格列衛算是最成功的一個吧,治療CML療效非常好。但是其他小分子靶向藥,針對BRAF、MEK、EGFR等等的藥物,基本上都會出現耐藥。一般來說,這些藥物,不管是激酶抑制劑、磷酸酶抑制劑、TKI等等,都是針對
靶向性抗腫瘤細胞免疫技術的臨床安全性介紹
經近二十年的全世界廣泛研究證明腺相關病毒(AAV)是一種非致病性病毒,感染人體后,不會導致任何病理變化,這已經為醫學界所公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和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宣布,AAV 是用于基因治療的最安全的病毒載體。美國阿肯色醫科大學聯合美國的其它大學所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以及實
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和個體化治療
所謂腫瘤靶向治療,俗稱“生物導彈”,指的是通過結合腫瘤生長相關的特定“靶標”,破壞其信號通路,進而阻止腫瘤發生發展的一種治療策略。與傳統細胞毒性化療不同,分子靶向治療以腫瘤細胞的特性改變為作用靶點,可以發揮更強的抗腫瘤活性,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也更小。[1] 可是,腫瘤相關“靶標”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