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科睿唯安發布了2017年的各獎項“引文桂冠獎”。自2002年以來,45位獲得“引文桂冠獎”的科學家榮膺諾貝爾獎,因此該獎被認為是“諾獎風向標”。 今日視點 北京時間10月2日起,諾貝爾獎委員會將陸續宣布獲得2017年各分類獎項的得主。 獲獎預測是多年來的“傳統”節目,各類分析平臺、權威機構及個人博客都在為自己“選中”的名單列舉獲獎理由。 “引文桂冠獎”、化學權威雜志《化學世界》、著名預測博客等,在25日前后分別對今年的化學獎進行了預測,與碳納米管、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相關的重大成果及其發現者,被認為有望獲得第109屆諾貝爾化學獎900萬瑞典克朗的巨額獎勵。北京時間26日,《科學美國人》雜志對此進行了報道。 “諾獎風向標”指向誰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是各預測機構中的佼佼者。其基于此前湯森路透旗下的知識產權與科技業務板塊和出版物索引平臺Web of Scie......閱讀全文
引文桂冠獎,是通過對Web of Science數據庫平臺(全球最重要的學術研究與發現平臺,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三大領域)中科研論文及其引文進行深入分析,對遴選出的可能摘取諾貝爾獎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人員所頒發的獎項。 引文桂冠獎包括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化學和經濟學這四個領域,根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發布前,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都會預測一把,給出一批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及其成就,科睿唯安稱之為“引文桂冠獎”。“引文桂冠獎”自2002年首度頒布以來,已有共43位該獎項得主榮膺諾貝爾獎。 9月20日,最新一版預測新鮮出爐,詳見:https://
來自七個國家的19位科學家榮獲“引文桂冠獎” 迄今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 其中29位在獲獎兩年內即斬獲諾獎 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Web of Science Group)9月24日公布了2019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來自七個國家的19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獎。根
9月26日消息,湯森路透旗下的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天發布了其2013年度“諾貝爾獎級”的“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湯森路透年度“引文桂冠獎”開始于2002年,該獎項基于對化學、物理學、醫學和經濟學領域的科研引文分析來識別最有影響力的研究人員,迄今已成功預測了27位諾貝爾獎得主。 今年榜上有
湯森路透旗下的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天發布了2015年度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在今年或不久的將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精英。值得一提的是,華裔科學家王中林因近年來在納米材料可控生長、表征和應用等領域多項原創性研究成果而榜上有名。 自2002年以來,湯森路透已成功預測了37位諾貝爾獎得主。該獎
從明天起,世界各國的頂尖科學家將屏氣凝神,等待一通從北歐撥出的電話。這通電話除了能為科學家們帶來150多萬美元的獎金外,還將改變他們的一生。 2011年諾貝爾獎將于10月3日起陸續公布,其獎金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56萬美元)。 諾貝爾委員會秘書戈倫·漢森將負責撥打第1通報
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學盛宴——諾貝爾獎揭曉儀式即將在10月初陸續進行。美國時間9月21日上午,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旗下的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也發布了最新的“引文桂冠獎”名單,以預測在今年或不久的將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以下簡稱諾獎)的科學家。這是諾獎開獎前一項頗為有趣的活動,也成為科學圈這段時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自2002年以來,科睿唯安的分析師們每年都會基于Web of Science平臺上的論文和引文數據,遴選諾貝爾獎獎項所涉及的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及經濟學領域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頂尖研究人員。基于其所發表研究成果被全球同行引用的頻次和引文影響力,“引文桂冠獎”授予這些領域
2019年9月24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獎,迄今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其中29位在獲獎兩年內即斬獲諾獎,因此引文桂冠獎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諾獎風向標。 來自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Hans Clevers教授就獲得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獎”,其因針對Wnt信號通
2019年9月24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獎,迄今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其中29位在獲獎兩年內即斬獲諾獎,因此引文桂冠獎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諾獎風向標。 來自美國國立猶太醫學中心的研究者John W. Kappler和Philippa Marrack就獲得了2
諾貝爾獎委員會于10月相繼宣布獲得2011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七位得獎科學家均為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得主。湯森路透成功預測諾貝爾獎彰顯了科學引文分析的強大力量。 從10月3日至5日,伴隨諾獎科學類獎項的逐一揭曉,世人為引文桂冠獎的精
專業信息提供商湯森路透旗下的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日頒發了首屆“湯森路透中國引文桂冠獎”,111名中國大陸科學家獲得“高被引科學家獎”,其中15名科學家被授予“最具國際引文影響力獎”。“科研團隊獎”則由一支8位高被引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摘得。 湯森路透科學家表示,從現狀來看,
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旗下的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天發布了其2016 年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名單,預測在今年或不久的將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精英。 自2002年以來,每年發布的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了39位諾貝爾獎得主。該獎項通過對Web of Sc
迄今為止,已有54位 “引文桂冠獎” 得主榮獲諾貝爾獎 來自六個國家(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的24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得2020年度“引文桂冠獎” 英國倫敦,2020年9月23日: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CCC)今天公布了2020年度“引文桂
2011年10月,諾貝爾獎就要揭曉得獎人,湯森路透9月22日發布了2011年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得主(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s)——這些被認為是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榮譽的研究人員。 每年,湯森路透都會利用其研究解決方案Web of Knowl
搭著“十一”長假的尾巴,諾貝爾獎的三大自然科學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一一揭曉。 網絡上關于這三大獎項的科普文章已是鋪天蓋地。跳出三大獎項的科學貢獻來看,今年的諾獎自然科學獎項或許能給中國科學界帶來一些啟示。 啟示一:師徒同心,其利斷金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后,科學網博主郭曉
2010年諾貝爾獎得主預測
5年前發明NIPT技術讓孕婦抽血測胎兒基因 目前代替羊水穿刺90多國家數百萬孕婦運用 研發液體活檢,下一步用于鼻咽癌、肺癌等癌癥篩查和治療 血液里的DNA可篩查出淋巴癌、鼻咽癌,還能監測器官移植的排異和傷者受傷程度?未來用尿液里的DNA診斷癌癥? 這樣的思路并非天馬行空,而是來自獲得稱為
諾貝爾獎委員會10月3日宣布,科學家布魯斯-比尤特勒(Bruce A. Beutler)、朱爾斯-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 )和拉爾夫-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因為其在免疫研究領域的重大貢獻而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并非巧合的是,湯森路透
基于文獻計量進行預測;25位引文桂冠得主成為今年預測獲獎者 錢永健 10月5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將如期而至。就在全世界翹首企盼的時候,湯森路透集團于9月23日公布了其一年一度的基于文獻計量的預測,給不斷升溫的諾貝爾獎熱潮平添了一把熱火。 整整一年前,湯森路透曾預測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今天宣布了其2018年度“ 引文桂冠獎”得主,17位來自美國、歐盟和亞洲的科研精英入選。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自2002年首度頒布至今,已有共46位該獎項得主榮膺諾貝爾獎。2018年度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獲獎者生理學或醫學領域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生物化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生物化學家Jennifer Doudna,以表彰其在基因編輯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 CRISPR技術自問世以來,就一直被諾獎候選的光環所圍繞。為了CRI
每天,我們都能聽到“久坐等于慢性自殺”這樣的研究結論,讀到關于運動帶來健康益處的故事。的確,運動能預防糖尿病,心臟病和其他影響老年人的慢性病。研究已經證實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能夠降某些類型的癌癥(乳腺癌,結直腸癌等)風險。 運動主要有4種類型,耐力,力量,平衡和靈活性。其中又以耐力或有氧活動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發布的消息,2014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6日起陸續揭曉。四位華裔科學家張首晟、楊培東、鄧青云、錢澤南成奪獎熱門人選。 根據湯森路透的預測,2014預測名單包含來自9個不同國家、27個不同學術和研究組織的27位研究人員,并首次同時出現四位華裔科學家。因已成
該名單遴選出各學科領域發表高被引論文數量最多的科研人員 費城,2018年11月27日——為加速科學發現和創新提供高質量數據及分析服務的全球領導者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今天發布了其2018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這也是該名單連續第五年發布。基于Web of Sci
10月“諾貝爾獎月”即將來到,頒獎期正在臨近,科學家們和各方面專家們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預測活動,盡管嚴肅的態度各異,焦點都只有一個:誰將贏得今年的諾貝爾獎項? 從2002年湯森路透社發表諾貝爾獎預測到現在,“引文桂冠得主”中有43獲了諾貝爾獎。雖然并不總是在預測的當年獲獎,也存在多個的“打靶”
又到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季,繼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和物理獎公布之后,化學獎今日下午也將揭曉。據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預測,今年化學獎的奪冠熱門是美國化學家埃里克?雅克布森、喬安妮?斯塔貝,以及英國化學家喬治?謝爾德里克。 諾貝爾化學獎常被調侃為“理科綜合獎”,獲獎領域跨度較大,物理、生物
昨天(4月18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了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當選,其中華人學者共有6位。 據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官網介紹,美國人文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英文簡寫為AAAS),1780年5月4日由
光遺傳學(Optogenetics)是近幾十年來神經科學領域最大的技術成就,被許多科學家認為是注定會得諾貝爾獎的工作。 2019年9月24日,Ernst Bamberg、Karl Deisseroth、Gero Miesenb?ck,三人因在光遺傳學領域的貢獻而榮獲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引文桂冠
昨天下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消息傳出后不久,一則“熱烈祝賀北大校友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消息就迅速在“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招生辦”等多個北大官方微信公眾號傳播。 消息稱,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選擇藥物學系生藥學專業為第一志愿。 早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