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國家允許地方煉油企業從海外進口原油并進行加工以來,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地方煉油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占全國地方煉油產能七成以上的山東企業獲益尤多。據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提供的數據,2016年,這個省地方煉油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925億元、利稅318億元、利潤138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了21.7%、79.1%、60%。 雖然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一些山東地方煉油企業負責人和基層干部近日表示,2017年的原油進口配額發放機制不利于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較大的改革空間。配額分批下達制造不確定性 地方煉油企業所謂的原油進口配額,正式名稱為“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2017年,商務部分兩批下達了配額:第一批于1月下達,第二批于6月中旬下達。 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分批下達配額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了不確定性。以今年為例,在1月獲知第一批配額之后,企業不知第二批配額何時下達,也不知在第二批中能......閱讀全文
多年來夾縫中生存的地方煉油企業(國內統稱“地煉”)如今隨著油價狂跌不止而迎生死存亡,雖然今年年初的油價“兩連漲”讓一些煉油企業暫時扭虧為盈,但這似乎僅是一幕插曲。 3月12日,中國油價調整窗口期油價未做調整,由于國際油價走勢持續低迷,下輪下調可能性很大。目前超一半的油企煉化業務虧損,這對于手握
對于長期在夾縫中覓食的地煉企業而言,過慣了“少油”日子的他們,最近可能會因上游關鍵環節的松動,看到改善的曙光。 5月27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關于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進口原油使用評估情況的公示》,初步確認該公司可使用進口原油750萬噸/年。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山東東明石化集
8月27日晚間,廣匯能源發布公告,稱經商務部批復,其下屬子公司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獲得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 公告中指出,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2014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20萬噸,其可根據市場情況將原油銷售給符合產業政策的煉油企業。 廣匯能源的這一紙公告意味著備受市場關注的原油進口
進口原油使用權細則出臺在即 手握海外油氣資源企業將獲進口自主權 昨日,國辦發文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結合淘汰落后產能,賦予符合條件的原油加工企業原油進口和使用資質,擴大原油進口渠道。 業內人士稱,這是“進口原油使用權細則”即將出臺的信號。一旦進口權放開,擁有海外油氣資源的公
去年以來,國務院以及國家能源局都下發文件賦予符合質量、環保、安全及能耗等標準的原油加工企業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這些都表明,我國石油貿易體制改革正在逐步展開,而放開原油、成品油進口限制,是改革的關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近日,商務部發布《2018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總量、申請條件和申請程序》。公告指出,2018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14242萬噸。全文如下: 商務部公告2017年76號發布2018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總量、申請條件和申請程序 【發布單
中國化工集團旗下煉廠有望獲批1000萬噸進口原油配額的消息刺激了國內眾多地方煉廠(地煉)的神經,后者長期以來受困于原油的稀缺而被迫以燃料油作為煉油原料。但昨天有機構人士表示,雖然地煉申請原油進口的熱情較高,但短期內,國家進一步放開政策的希望不大。 作為國內成品油供應的“第三支力
業界期盼已久的原油進口權限,隨著廣匯能源昨日(8月27日)晚間的一紙公告,宣告正式破冰。 廣匯能源公告稱,8月27日,廣匯能源接到新疆商務廳通知,已收到國家商務部下發的商貿函【2014】635號文件《商務部關于賦予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的批復》。 根據批復,廣匯能源的控股
路透社日前報道,隸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以下簡稱中石油)的長達2400公里的中緬原油運輸管道,將于1月底正式啟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安迅思分析師處獲得證實,運輸能力超2000萬噸的中緬原油管道2014年下半年便基本建成。 中國原油進口有很大的比例是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中緬原油管道啟
在反腐的高壓態勢之下,國家發改委終于在石油領域推出改革新政,將國內原油進口使用權放開。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執行會長齊放表示,盡管此次是給地方煉廠和民營企業“有條件”放開原油進口,但這依然對打破現行的石油壟斷市場乃至構建未來的石油管理體制都具有重要意義。 原油放開形成充分競爭 選擇于近日發布《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24日報道,美國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進口的原油量跌至近30年以來最低水平,突顯頁巖革命對全球貿易格局的影響。 OPEC出產的原油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美國降低對OPEC原油依賴度之際,水力壓裂技術的進步推動美國國內的原油產量升至每日大約900萬桶,這是20世紀80年代中
11日,商務部發布2013年第72號公告。公告公布2014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總量、申請條件和申請程序。據介紹,2014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2910萬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關承諾,商務部根據符合申報條件和已履行申請程序的
人類對頁巖油的開發利用已經有幾個世紀了,但直至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在美國大規模投入頁巖油生產后,這一產業才真正進入了現代化生產階段。 頁巖氣和頁巖油的成功開發讓部分美國人篤信,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歷屆總統所鼓吹的“能源獨立”近在眼前。頁巖油開發給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帶來了極大好處:每年可省下2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專家預計,2014年能源領域的改革將以價格改革為突破,油、氣、電、水定價機制將向市場化加速推進,而備受關注的原油進口權放開也有望取得進展。 具體來說,2014年成
國家發改委21日晚間披露,預計今年原油對外依存度將接近55%,石油安全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 提價為抑制消費過快上漲 據能源局年初的數據,中國2009年生產原油1.89億噸,凈進口原油卻達到1.99億噸,原油進口依存度首超50%的警戒線,達53%。 發改委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安迅思息旺能源了解到,發改委近期可能特批中國化工集團(簡稱“中化工”)旗下昌邑石化、正和石化、華星石化、安邦煉化、藍星石化等5家煉廠2013年起獲得合計1000萬噸/年進口原油配額。目前,中化工正與擁有原油進口權的公司聯絡實施進口的可能性。 市場人士認為,如果該1000萬噸
當前,國際能源格局正在醞釀重大調整。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墨西哥等產油國聯合減產協議履約率去年創下20年新高,推動全球原油價格企穩回升。隨著技術進步和頁巖革命的深化,美國頁巖油產量飆升,成為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要賣家。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費國,去年中國原油進
記者從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2017年,中國石化旗下貿易公司聯合石化(UNIPEC)進口到中國的美國原油數量為557萬噸,預計2018年中國石化進口美國原油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進口總量有望突破1000萬噸。 2月6日,來自于澳大利亞的“中能北海”(CESI B
近日,中國化工集團與俄羅斯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牽手,俄石油將向中國化工長期供應原油,并認購中國化工下屬油氣公司30%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化工旗下的煉廠一直都遭到原油供應不足的窘境,原油進口方面仍需依賴中海油及中石化。 分析師認為,此舉意味著中國化工自主進口原油能力增強,其下屬煉廠優質原料使
缺少進口原油配額一直是中國地方煉廠(下稱“地煉”)生存艱難的軟肋和根源。但這一局面或許即將改觀。 消息人士昨天透露,發改委近期可能特批中國化工集團旗下昌邑石化、正和石化、華星石化、安邦煉化、藍星石化等五家煉廠自2013年起獲得合計1000萬噸/年進口原油配額。這將是國家層面首次
日前,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經確認在符合條件并履行相應義務的前提下,企業可使用進口原油。 記者通過多方采訪了解到,目前已有20家左右的地煉企業正在積極準備原油配額的申請材料。 “至于最終批下來的用油數量、企業名單什么時候能夠確定,山東經信委尚未給出明確的時間表
7月19日,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繼往開來,開創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新局面”成為此次會議的主題。 近十年來,中國和非洲的貿易額從2000年的106億美元,到2011年的1663億美元,增長了差不多16倍。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這其中,中非能源合作是重要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堵車想必大家都見過,要說最著名的應該就屬北京的二環路了。但是“堵船”,就不一定有人見過了。不過最近路透社公布的一組航拍圖,讓廣大網友見識了一次“堵船”。從這組航拍圖上來看,擁堵的“航段”從波斯灣起,一直到中國的南海結束。其中最嚴重的“堵點”集中在了新加坡沿岸和附近的公
近來,美國將在幾年內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的新聞接連爆出。這是美國頁巖革命正在創造的又一座里程碑。 古今中外,但凡稱得上“革命”的事件,必有巨大影響。如今,美國的頁巖油產量大增也被貼上了“革命”的標簽。在美國頁巖催生的能源繁榮之下,世界能源地緣政治也在衍生諸多變數。 石油或成美外交利
截至2012年末,我國首條跨境原油運輸管道——中哈石油管道管輸原油累計進口突破5000萬噸。今年,這一管道年輸油能力還將大幅提高。 記者從烏魯木齊海關獲悉,自2006年5月中哈石油管道正式通油以來,已累計進口管輸原油5080萬噸,貿易額達328.5億美元,實征稅款363億元。烏魯木齊海關的
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保持增長,天然氣生產加快,原油、電力生產總體穩定。 一、原煤保持增長,煤炭進口明顯減少 11月份,原煤產量3.2億噸,同比增長4.5%,比上月回落3.5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051萬噸,達到2015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1-11月份,原煤產量32.1億噸,同比增長5.
12月20日,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在京發布了《2019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中美貿易摩擦已導致全球經濟復蘇勢頭趨緩,使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增加。短期看,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能源和化工產業整體影響不大;長期看,需高度關注下游制品行業受到的沖擊及產業鏈傳導對上游石油石化產業帶來的影響。
伊朗媒體稱,中國正在和伊朗進行一項輕質原油合同的談判,該國可能2014年從伊朗進口更多的原油。中國從伊朗進口的原油量將達到自2012年西方國家對伊朗進行制裁之后未見的水平。 伊朗法爾斯新聞社網站2013年12月31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增加從伊朗進口的原油量不符合伊朗與六大國11月末在日內瓦達
據上證報資訊獲悉,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7月30日分別召開工作會議,力推能源改革。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強調,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發展轉型步伐。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表示,要進一步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轉型。機構認為,能源反腐或已接近階段尾聲,
發改委昨日披露數據,2012年我國生產原油20748萬噸,同比增長1.9%;進口原油27109萬噸,同比增長7.3%;原油對外依存度56.4%。比較此前數據,2012年原油對外依存度創下歷史新高。 “十二五”力爭控制在61% 原油進口依存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安全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