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在在12月4日的PNAS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roles of the IcmS–IcmW complex in the type IVb secretion system of 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研究論文,發現并揭示了嗜肺軍團菌四型b亞型(IVb型)分泌系統的接頭蛋白復合物IcmS-IcmW調節毒性效應因子分泌的雙功能作用及分子機制。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4日 PNAS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為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朱永群教授,以及周艷博士,第一作者為許建坡博士和徐丹丹。 IVb型分泌系統廣泛存在于人類病原菌嗜肺軍團菌、伯氏考克斯菌等中,在感染宿主細胞時分泌大量的毒性效應因子,例如嗜肺軍團菌分泌大約300個效應因子到宿主細胞中,以調節宿主信號通路,促進肺......閱讀全文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邵峰研究員(專訪邵峰:著眼于感興趣,但機理完全不清楚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病原細菌感染宿主和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的分子機制,曾發表多篇Nature,Science,Cell雜志文章,榮獲HHMI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獎。近期其研究組接連發表Nature,PNAS文章,分別報道
單鏈絲狀噬菌體展示系統、λ噬茵體展示系統和T4噬茵體展示系統一、單鏈絲狀噬茁體展示系統 1、pIII展示系統及噬苗體抗體 絲狀噬茵體是單鏈DNA病毒,pIII是病毒的次要外完蛋白(minor coatprotein)、位于病毒顆粒的一端,每個病毒顆粒都有3—5個拷貝pIII蛋
一、單鏈絲狀噬茁體展示系統 1、pIII展示系統及噬苗體抗體 絲狀噬茵體是單鏈DNA病毒,pIII是病毒的次要外完蛋白(minor coatprotein)、位于病毒顆粒的一端,每個病毒顆粒都有3—5個拷貝pIII蛋白,pIII有兩個位點可供外源序列插入,即N端和近N端可伸屈
實驗步驟 一、設計具有標簽的蛋白質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親和力和可溶性的選擇 在大腸埃布氏菌中生產外源蛋白時面臨兩個挑戰: 一? 是所用蛋白質表達系統的表達水平很低; 二是所表達的蛋白質被錯誤折疊進不溶性的聚集體—包涵體中。弱啟
二、可溶性標簽在重組蛋白表達中,特別是當在細菌中表達真核蛋白時,主要的瓶頸在于蛋白質的正確折疊與可溶性。一些可溶性蛋白已被作為標簽用來改善目標蛋白質的折疊。這些標簽應該與其他方法共同使用來促進蛋白質的折疊,如誘導后降低培養溫度或者共表達伴侶蛋白(BaneyxandMujacic,2004;deMar
通過外源DNA的重組、克隆、以及鑒定,可以獲得所需的特異DNA克隆。外源克隆基因在某種表達載體及適宜的宿主細胞中可表達為相應的蛋白質,這就組成了外源基因的蛋白表達系統。表達后的蛋白質必須具有原來的生物學活性,這是基于正確的基因轉錄、轉錄后加工、mRNA翻譯及翻譯后修飾,同時與表達載體的結構和表達體系
2013年8月18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博士實驗室在Nature雜志(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發表題為“Pathogen blocks host death receptor signaling by arginine GlcNAcylation of
來自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動物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菌六型分泌系統效應蛋白EvpP能通過抑制Ca2+依賴性MAPK-Jnk通路,阻止NLRP3炎癥小體的活化,這對于深入理解病原菌與宿主的互作機制、指導抗感染藥物的設計有著重要意義。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Host &am
實驗步驟一、設計具有標簽的蛋白質時需要考慮的因素親和力和可溶性的選擇在大腸埃布氏菌中生產外源蛋白時面臨兩個挑戰: 一? 是所用蛋白質表達系統的表達水平很低; 二是所表達的蛋白質被錯誤折疊進不溶性的聚集體—包涵體中。弱啟動子、低轉錄起始或稀有密碼子的存在引起的表達問題都可以通過在裝配過表達質粒時將矯正
2016年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獨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在細胞自噬(autophagy)領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自從細胞自噬(該概念并非大隅良典首創)這一概念被提出以后,至今已經有將近40000篇文章與其有關。 細胞自噬,是細胞內容物(Cargo)被運輸
來自中山大學、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TRIM11通過p62依賴性的選擇性自噬降解AIM2抑制了AIM2炎癥小體。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8月4日的《Cell Reports》雜志上。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崔雋(Jun Cui),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威爾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
結核桿菌可以導致全身性疾病,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其發病率較高,危害性極大.近幾年結核桿菌的變異性較大,對抗癆藥物的耐藥性增加,從而使結核病的發病大幅度增高.雖然傳統的涂片抗酸染色、細菌培養以及胸片檢查對大部分結核能作出正確的診斷,但對某些病人亦可造成誤診或漏診;動物接種雖特異性較高,但因時間較長
2019年7月18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課題組在Cell發表了題為A Bacterial Effector Reveals the V-ATPase-ATG16L1Axis that Initiates Xenophagy的研究文章,通過研究沙門氏菌III型分泌系統效應蛋白SopF,揭示了細
2019年7月18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課題組在Cell雜志發表了題為A Bacterial Effector Reveals the V-ATPase-ATG16L1Axis that Initiates Xenophagy的研究文章,通過研究沙門氏菌III型分泌系統效應蛋白SopF,
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方法,能調控機體最特殊的防御機制,阻止癌癥的擴散及腦細胞死亡。這項研究發現有助于研發新型藥物,促進身體自身對抗癌細胞的能力,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于助治療腦部創傷及中風病患。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墨爾本大學Florey神經科學研究所華裔科學家陳翔成(S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是胚胎發生,細胞分化,細胞增殖和細胞死亡調控的關鍵組成部分。ERK途徑起源于質膜中的活化受體,并通過Ras/Raf/MEK至ERK(圖1)。 圖1. Ras/Raf/MEK/ERK信號級聯將信號從細胞表面受
教技司[201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科司、國務院僑辦文教宣傳司: 2011年度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并公示,共有212個項目獲準立項(具體名單見附件)。為做好項目實施工作,現將有關
來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結核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通過利用宿主的泛素系統抑制了先天免疫。這一研究發現在線發布在2月2日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高福(G
在抗體研究的漫長過程中,相繼發展了三代不同水平的抗體制備技術?其中以抗原免疫高等脊椎動物制備的多克隆抗體,稱為第一代抗體;通過雜交瘤技術生產的只針對某一種特定抗原決定簇的單克隆抗體,稱為第二代抗體;應用重組DNA技術或是基因突變的方法改造某種抗體基因的編碼序列,使之產生出自然界中原本存在的抗體蛋白質
“以前研究病毒的攻擊,關注細胞‘變多’了什么,這次我們反其道行之,從‘變少’入手研究。”12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研究團隊另辟蹊徑,追蹤到了病毒逃逸的“新伎倆”,為抗病毒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 當日,國際期刊《免疫》(Immunity)刊發曹雪濤院士團
重組蛋白是研究生物學過程的重要工具。需要使用表達系統來對其進行制備。合適表達系統的選擇取決于重組蛋白的特性、重組蛋白的預期應用以及該系統能否生產足夠量的蛋白質。作者: 伯吉斯等,主譯:陳薇,本實驗來自「蛋白質純化指南」實驗步驟一、引言選 擇 合 適 醜 組 蛋 白 表 達 方 法 對 于 能 否 及
實驗步驟 一、引言 選 擇 合 適 醜 組 蛋 白 表 達 方 法 對 于 能 否 及 時 獲 取 所 需 數 量 和 質 量 的 重z組蛋白非常關鍵。選 擇 了 錯 誤 的表達宿主可 能 導 致 蛋 白 質錯 誤 折 疊 或
原核表達系統是常被用來研究基因功能的成熟系統,由于原核表達系統具有包涵體蛋白不易純化、蛋白修飾不完整等缺陷,人們也開始利用真核細胞表達系統來研究基因。自上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 技術誕生以來,基因表達技術已滲透到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并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實施的進行,在技術方法上得到了很大發展,時至今
五、哺 乳 動 物 細 胞以前通常認為哺乳動物表達方法是重組蛋白表達效率最低的方法。然 而 ,最近的研究進展已經極大地提高了哺乳動物細胞系的表達水平(詳 見 第 15章)。例如, 有報道稱利用穩定轉染的中國倉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 H O )細胞,重組抗體的表
重癥肌無力是最常見的獲得性神經—肌肉接頭疾病。文中對重癥肌無力的藥物治療做綜述,介紹各種重癥肌無力治療藥物的特點和臨床研究證據;藥物的常用劑量、維持劑量、起效時間、使用的注意事項等。對重癥肌無力的治療流程和肌無力危象的處理流程做介紹。 MG的對癥治療 1. 膽堿酯酶抑制劑 從20世紀初期至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
實驗步驟 一、桿狀病毒表達載體 最簡單的經典桿狀病毒表達載體是一個重組的桿狀病毒,其基因組含有一段外源核酸序列,通常為編碼目標蛋白質的dDNA,在多角體蛋白啟動子控制下進行轉錄。這個嵌合的基因由多角體蛋白啟動子和外源蛋白編碼序列組成
來自武漢大學、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內質網(ER)相關蛋白ZDHHC1是DNA病毒觸發的、MITA/STING依賴性先天免疫信號的正調控因子。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10月8日的《Cell Host & Microbe 》雜志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