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啟動大會在合肥召開,此舉標志著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啟動建設。未來3年,實驗室將主要攻克至少10項關鍵技術,包括突破大氣氧化性超高靈敏現場監測,大氣超細顆粒物理化特性在線監測,灰霾關鍵氣態前體物高靈敏監測,激光雷達高分辨率大氣探測,機載、星載高光譜分辨率遙感監測等方面,并形成至少6套大氣環境監測成套設備。 12月24日,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啟動大會在合肥召開,此舉標志著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啟動建設。 據悉,該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批準成立,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作為項目法人單位,聯合北京大學、中國環科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科院大氣所等在國內相關技術領域最具實力院所和企業共同組建。 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 根據建設規劃,實驗室從應用研究、技術研發、產品開發、......閱讀全文
今年9月25日,記者在上海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上看到,當日下午4時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4,空氣質量為良。預計9月26日夜間,AQI為25~45,優;27日上午,AQI為30~50,優;27日下午,AQI為40~60,優到良,首要污染物為臭氧。市民張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新發布的空氣質量
七、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二十六)建立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調整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建立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納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統籌領導;繼續發揮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作用
中科院欲斥5億建世界最大霧霾實驗室 占地50畝 隨著不斷侵襲而來的灰霾,中國科學技術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也在不斷努力尋找研究的方法、方式。“應加快建設大型大氣環境模擬艙,為我國大氣環境研究和灰霾治理提供
方案概述 近年來我國以灰霾為代表的區域性大氣復合物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三區九群”地帶能見度大幅下降,年均灰霾污染天數占總天數的30-50%,嚴重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環境問題。準確監測和預測灰霾等區域性大氣復合污染,是當前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滿足區域大氣復合污染控制等重
--記國際環境監測(檢測)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五屆中國環境監測技術及儀器應用交流會 2013年8月27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主辦,杭州弋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國家環境保護監測儀器工程技術中心承辦的國際環境監測(檢測)技術高峰論壇暨第
日前,營口印發《營口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作支撐,生態環保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態環保事業發展越快,越離不開牢固的監測基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一
生態環境部近日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公開征求意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標準修改單及原標準編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雪芳就標準評估和修改中的若干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
生態環境部近日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公開征求意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標準修改單及原標準編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雪芳就標準評估和修改中的若干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
在山東省日前舉辦的環保、公安“兩高”司法解釋第一期培訓班上,30多名公安人員與百余名環保工作人員齊聚一堂,聆聽臺上專家講授,不時往筆記本上認真記錄……這是山東省學習貫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一個鏡頭。 《解釋》的
2015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現場會4月1日至2日在江蘇無錫召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主持,環境保護部監察局趙九方局長出席并發言。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十八屆中紀委四次、五次全會,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全國“兩會”和
“提出環境痕量污染物的概念,有助于在環境管理體系中拓展新的領域。該領域的首要任務是建立系統監控環境介質中痕量污染物存在的能力,而不是目前科學家手中有限的數據。” “環境痕量污染物在環境內分泌干擾素方面,可能包含了目前廣泛用于醫療、飼養、農業與化妝品等在用商品中的有效化學成分。環境痕量污染物所具有的
關于舉辦“大氣環境科學研究暨顆粒物污染防治與監測技術研討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了交流我國大氣環境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大氣環境科學研究水平,促進大氣環境科學發展,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中華環保聯合會能源環境專業委員會定于2010年4月16日-1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大氣環
為應對近年來我國多地接連出現以大氣細顆粒物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氣,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清潔空氣研究計劃》。據了解,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編制的《清潔空氣研究計劃》,將為有效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
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部近日聯合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針對《規劃綱要》的編制和實施,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問:如何評價過去5年我國環保科技的進展和成效? 答:“十二五”期間,國家繼續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
2020年2月2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鎘》(2020年版),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生態環境基準。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吳豐昌院士和有關專家就基準的出臺意義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問:作為國家生態環境基準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想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生態環境基準?我們為什么要制定自己的
今天的空氣質量如何”已成為不少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目前寧夏銀川市已有12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實現監測數據一小時一報。大氣環境超級監測站內部 面對實時變化的數字,有些市民提出疑問,空氣質量怎么監測?如何確保數據真實準確?為何有時公布的空氣質量情況與自己感受的不太一樣?日前,記者走進寧夏銀川市
編者按: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全國“兩會”期間,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很關注環境監測工作,并就建立污染源全面監測系統
——訪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教授 環境和健康,是當前從國家到每個人都關注的問題。環境科學家究竟在研究什么?他們的研究又如何在國家政策及人民生活中施加影響和發揮作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到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教授。作為研究大氣污染問題的專家,他長期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2014年5月28日,“2014大氣顆粒物污染監測與防治技術研討會”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行,本次會議旨在總結大氣顆粒物(包括PM2.5)監測新技術、新方法,交流減少減緩PM2.5 對人類健康影
10月末,哈爾濱市出現自1965年以來最為嚴重大霧天氣和有空氣質量監測記錄以來最嚴重大氣污染狀況。哈爾濱市環境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數據顯示,全市 12個監測點位AQI指數全部在500左右,呈現嚴重污染狀態。受霧霾天氣影響,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停園兩天。 哈爾濱市全線長途汽車停運,出入
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彰顯了國家運用刑責治污、重拳懲治環境污染犯罪的決心。 新《解釋》增加了嚴重污染環境的情形、嚴厲打擊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和環評文件造假行為、明確了重污染天氣等特殊時期犯罪
今年是新環保法的實施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正逐步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也呼之欲出,這給環境與安全檢測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和挑戰。為更好地抓住機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科學儀器惠及民生系列——環境與安全檢測技術論壇會議”,于2015年9月22日在重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4月29日先河環保公布2019年財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4,326,135.32元(13.74億),銷售毛利率49.0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2,648,290.96元(2.63億),凈利潤率19.12%,較上年同期增長1.24%。截至報告期末,公司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認識到了資源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研究各種環境問題時,我們有著各種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支持,同時我們也通過遙感技術,實現了對地面資源和環境的動態監測等。遙感技術在環境中的發展非常迅速,可以測出水體的葉綠色含量、泥沙含量、水色和水溫,還能夠監測到大氣中
圖為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向代表們介紹空氣質量監測情況。 “這臺儀器是一體式自動換膜顆粒物采樣系統,可以采集空氣中的PM10、PM2.5等不同粒徑大小的顆粒物。”近日,山東省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先后走進監測實驗室、監控中心,興致勃勃地聽講解員介紹環境監測儀器的運行
劉文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劉文清長期致力于環境監測領域光學/光譜技術的研發工作,開展了環境光學監測技術方法創新研究,研發了系列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并實現產業化,系統集成了大氣污染立體監測技術并進行應用示范,開拓了我國環境光學監測技術新領域。尤為
羅岳平 甘杰 劉妍妍 NOx(氮氧化物)是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關注的主要指標之一,其通過誘發多種呼吸道疾病而影響人體健康,并產生一系列次生危害。NOx是“十二五”4項約束性控制指標之一, 2012年3月,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收緊了NOX濃度限值。未來一段時間,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認識到了資源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研究各種環境問題時,我們有著各種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支持,同時我們也通過遙感技術,實現了對地面資源和環境的動態監測等。遙感技術在環境中的發展非常迅速,可以測出水體的葉綠色含量、泥沙含量、水色和水溫,還能夠監測到大氣中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