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起,環境保護稅正式開征,同時,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作為完善綠色稅制的重要一步,環保稅的開征不僅是我國稅制改革的重要一步,也將在倒逼企業治污減排、產業技術升級上發揮重要作用。 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現行排污費更改為環境稅,這是中央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第一部單行稅法,對于健全稅收法律體系、提升稅收法律層級、建立現代稅收制度意義重大。 環保稅的立法宗旨和功能定位于“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建設“綠色稅制”的代表性稅種,也標志著運行近40年的排污費制度將成為歷史。 按照稅收法定原則,為避免地方裁量權過大,對環境保護稅設定了稅額上限,即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具體適用......閱讀全文
經過多年的討論,如今中央積極推行環保稅的態度已經明確。不論是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入環保稅立法工作,還是新環保法中提出的規定,都已說明征收環保稅已如箭在弦 “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自從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點了”環保稅的名,環保稅推進工作便成為了各界時刻關注的焦點。
“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稅推進公眾視野 過去幾年,有關環保稅的“風吹草動”受到廣泛關注,一些官員偶然發表的一點看法甚至成為媒體炒作的由頭,而這個被千呼萬喚寄予厚望的稅種卻始終難露崢嶸。近日,“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
于今年1月1日開征的環保稅將在將在4月1日至15日迎來首個征期。 目前,地方環保、稅務部門完成了33萬戶原排污費繳費單位的檔案資料交接工作,地方稅務部門根據移交的檔案資料,對納稅人信息進行比對、核實,建立稅源基礎數據庫,針對企業的培訓工作也在進行。 環保稅的目的在于“環保”不在“稅” “開
作為我國第一個體現“綠色稅制”的綜合稅種,環保稅平穩實現了排污費“費改稅”并順利完成首年征收。2018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全國共有76.4萬戶次納稅人順利完成稅款申報,累計申報稅額218.4億元,其中減免稅額達68.6億元。環保稅征收對于實現重點污染物減排目標、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效應初步顯現。
環保稅開征至今已歷時一年,其成效如何,備受社會公眾關注。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有76.4萬戶次納稅人順利完成稅款申報,累計申報稅額218.4億元,其中減免稅額達68.6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說:“一方面這說明企業治污
為了加快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約束問題,我國將開征環保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環保稅開征后煤炭行業的排污成本將會有所增加,這種成本變化,將會促使煤炭行業清潔轉型。 距離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保稅法》)開征還有不到
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環保稅由此成為我國的第十八個稅種。 也有人表示疑惑:在環保稅設立之前,我國就是18個稅種呀!現在新設了一個環保稅,咋還是18個稅種? 這是因為2017年10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一項決定,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標志著
破解污染圍城,并非僅僅是遏制污染,更為重要的是,如何通過政策規制引導企業,在算經濟賬時候也能夠選擇清潔生產。也就是說,發揮環保稅作為稅收的“杠桿”調節作用。 曾歷經九年醞釀、兩次審議及多次修改的《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征收范圍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圖片
地方環保稅稅額標準陸續公布 突出“誰污染、誰治理”原則 強化排污者責任 備受關注的環保稅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要求,2017年年底前,各省應當確定本地區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布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并向社會公布。 近日,記者了解到,包括北京、河北、
專家認為,環保稅比較適合于結合地方實際來征收,也有利于不斷加強環保執法。 下周一,也就是新年元旦,備受社會關注的環境保護稅(簡稱“環保稅”)將正式開征,其收入歸屬問題也最終塵埃落定。 12月27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了《關于環境保護稅收入歸屬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
備受關注的環保稅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要求,2017年年底前,各省應當確定本地區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布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并向社會公布。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記者了解到,包括北京、河北、新疆、廣西、四川、遼寧、吉林、安徽、福建等地已經陸續公布了當地
1月1日起,環保稅正式開征,實行多年的排污費也于日前被宣告停征。過去由環保部門征收的排污費,如今改為由稅務部門征收環保稅,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轉移。圖片來與網絡 環保稅開征近一月,已在多個省份落地。據了解,各省在“稅負平移”的原則下,征稅標準多數都較以往的排污費標準有了適當提高。 山東在“
隨著湖南、湖北遞交環保稅試點申請,環保稅的開征已經“箭在弦上”。昨日,記者從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室相關人士處獲悉,環保稅征收方案已經基本成形,將很快開始試點。 事實上,自《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表示將在“十二五”期間開征環保稅后,各方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將現行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轉移,向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類污染物排放生產企業征收環保稅。1979年確立的環保排污費制度即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環保稅即將征收,將對企業有何影響?企業如何應對? 利大于弊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稅收家族新成員——環境保護稅正式開征,而我國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退出歷史舞臺。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 開征環保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幾何?多位權威專家接受記者采訪,詳解我國
明年1月1日起,備受關注的綠色稅法《環保稅法》將正式施行,屆時已實行近40年的排污費制度,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總體來說,環保稅的征收符合新時代中國國情,是國家打贏環境保護攻堅戰,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組合拳”中的重要一拳。 環境保護稅落地在即 四類對象成征收重頭戲 距離環保稅開征不足1個月,各地
環保稅來了,究竟影響幾何?——權威部門詳解我國首個綠色稅種征管新規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綠色稅種——環境保護稅正式施行,以此取代了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環保稅按季申報繳納,2018年4月1日至15日將迎來首個征期。 環保稅如何征收?稅率如何確定?對哪些行業影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要做好大氣、水、土壤三方面的治理工作。從農業來看就是要做好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其中的畜禽養殖糞污問題一直是一大“頑疾”,此次環保稅專門針對養殖業制定了“緊箍咒”,養殖業可能面臨重新洗牌。 生態環境既是發展問題,又是民生問題,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效。從今年到
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施行。實施好這部稅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對于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圖片來源于網絡 開征環保稅,是不是為了地方籌集財政收入?相關準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綠色稅種——環境保護稅正式施行,以此取代了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環保稅按季申報繳納,2018年4月1日至15日將迎來首個征期。 環保稅如何征收?稅率如何確定?對哪些行業影響較大?針對各界關心的問題,財政部、稅務總局、環保部有關負責人接受了記
“沒想到今天這么幸運,成為福建省首個申報環境保護稅(簡稱“環保稅”)的納稅人。”1日上午,卡丁(福建)兒童用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接過泉州市地稅局開出的環保稅票。 令該負責人驚喜的是,這張稅票是環保稅開征以來,福建省開出的首張環保稅稅票。 柯女士接過由泉州市地稅局開出的環保稅票。 “填表申報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近日表示,環保稅方案已上報國務院。專家和業內人士分析,環保稅對環保有促進作用,但不能過分夸大。為促進各地政府的治污主動性,在稅率確定上可根據情況允許差異化。環保稅具有普遍性和強制性,在實施初期不宜大幅增加企業稅費負擔,其產生的成本可內化到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中去,再通過市場機制
月1日,上海浦東新區辦稅大廳開出首張環保稅稅票,意味著我國費稅制度轉換靴子落地,環保稅正式開征。如今,全國各省市紛紛開出環保稅稅票,鞭策相關企業節能減排,也給環境保護工作帶來新期待。圖片來源于網絡 4月1日,環保稅迎來首征期,全國各地稅務部門核心征管系統、網報系統均已部署上線,各地稅務機關陸續
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7日在“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記者會上提及“環保稅立法”時稱,不少清潔生產技術、治理手段的紅利沒有釋放出來,是由于環保政策沒有跟經濟政策和發展政策實現深度融合。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環保行業面臨投資資金、監管力度雙重不足,嚴峻的
2018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這也意味著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作為中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保稅法規定,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
伴隨2018年的鐘聲,首個瞄準環保的新稅種正式搭上了新年的環保列車。面對“排污收費”到“環保征稅”的改變,企業需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圖片來源于網絡 誰污染誰繳稅 針對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固體廢棄物以及噪聲污染物等類別,環保稅規定了各自的稅額,征收對象是所有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表示,4月1日環境保護稅將迎來首個征期,目前各地稅務機關已根據環保部門移交的污染源基本信息和排污費歷史數據,識別認定環保稅納稅人26萬多戶,正抓緊做好納稅人基礎信息采集等工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開征環境保護稅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受到各方
進入11月后,我國北方地區進入供暖季。與往年相比,甘肅省金昌市的空氣質量好多了,藍天也更多了。圖片來源于網絡 “空氣好了,離不開國家環保稅收政策所發揮的導向作用。”甘肅電投金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烜說,環保稅新政出臺后,公司及時對4臺機組脫硫、脫硝及除塵等煙氣處理裝置進行了升級改造,大幅
記者日前從環保稅課題組相關人士處獲悉,環保稅征收將采取“費改稅”方式,考慮到通脹、企業承受力等因素,環保稅開征初期的征稅額度不會太大,但后期稅率會提高,稅負和稅目也會增加。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十二五”期間開征環保稅,但對這一稅種的
《環境保護稅法》已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環保稅的開征對加快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約束問題和促進經濟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中央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公開消息稱,《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