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譚斌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發言。 油條中有鋁殘留怎么辦?2017年12月,上海一家網紅餐飲店的“無礬油條”鋁超標9倍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譚斌在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無礬油條”有別于無鋁油條。國內外對含鋁食品添加劑都有嚴格標準,嚴格執行則不會對人體健康有害。 “無礬油條”鋁殘留超標9倍 2017年12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官網發布消息稱,在其對上海市油條進行消費體察過程中,發現部分餐飲機構所制作、售賣的油條產品存在鋁超標的情況。 根據報道,成山路一家網紅餐飲店油條鋁超標9倍。那么“無礬油條”究竟應不應該有鋁殘留,檢測出的鋁殘留是不是都歸結為非法添加以及我國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添加量等問題引發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中國經濟網輿情研究所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1月1日至12月26日共監測到相關紙媒報道78條,......閱讀全文
油條,這一傳統的中國面點,是許多人對早餐最直觀的記憶。它備受各種消費者的喜愛,不論是年邁老人還是摩登女郎。網上關于它有個頗流行的段子:一外教每天風雨無阻去街頭早餐攤買油條,別人論斤買他論筐。 金燦燦的外表下藏著不為人知的隱憂。近日有媒體披露,一些攤販為了油條賣相好看,加入過量明礬,導致鋁殘留量
吃火鍋涮老油條是很多人的最愛,不過你要注意一下,“老油條”有可能會鋁超標。3月27日,記者從食藥監部門獲悉,揚州市部分餐飲店老油條被檢出鋁殘留量超標,目前部分案件還在處理之中。營養專家建議,“非礬”油條更健康,食用油條要適量。 【抽檢】 火鍋店老油條鋁殘留量超標 記者注意到,前段時間,儀征
在河南,“包子油條胡辣湯,油餅肉盒水煎包”是常吃的早點,但油炸食品發面時所用到的膨松劑含有鋁成分,過量使用將危害食客的健康。近日河南省食藥監局公布抽查情況,較有知名度的方中山胡辣湯航海東路格林店售賣的肉盒、新鄉胖東來生活廣場銷售的油條和其他40企業、餐館因鋁超標一起“榜上有名”。 抽查 方中
12月4日,上海地區發現“放心”商家銷售的油條也含鋁。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經常去買早點的人知道,市面上很多店鋪宣稱自己賣的油條不含明礬、不含鋁,價格要比一般的油條貴,但吃的人很多。可見,對于鋁的危害,大家還是心里有數的。然而,商家宣稱的“放心油條”,真能讓人放心嗎?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現將我局開展全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信息公布如下: 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9大類食品,包括:水果制品、食用農產品、速凍食品、餐飲食品、酒類、飲料、蔬菜制品、糕點和水產制品,共抽檢587批次,其中合格569批次,不合格18批次。 水果制品
4月23日,記者從西寧市召開的2013年食品藥品抽檢情況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2013年,根據國家、我省、西寧市相關要求,西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西寧市1200批次餐飲服務食品樣品、450批次藥品進行抽檢。根據抽檢結果總體來看,西寧市藥品合格率較高;在餐飲食品領域,油條鋁超標、擺臺餐具洗滌液殘留
2017年 4月14日,鶴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委托鶴壁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對鶴壁市淇濱區黃山路迎賓市場內的“郭會蘭燒餅店”自制的油條進行現場抽檢。2017年4月28日,鶴壁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出具了檢驗報告(SSP2017-00183),報告中顯示油條的鋁含量檢驗值嚴重超出了食品安全標準的
“普洱茶致癌”、“喝白酒能抗癌”、“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10%”……這些都是真的嗎?昨天,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食品科技界的院士、專家、學者對“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進行了科學解讀。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安全部主任彼得·本·恩巴瑞克博士通過視頻澄清說,世界衛生組織從未公布過“十大垃圾
油條是傳統早點,深受大眾喜愛,但其明礬添加問題常常讓人擔心。近日,“上海網紅店油條鋁超標9倍,麥當勞油條被檢出塑化劑”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有記者發現,雖然國家早已出臺“禁鋁令”,但油條里“鋁含量超標”的老問題依然時有發生。(詳見12月12日新華網) 超量攝入危害多 “鋁油條”出鍋再現“鋁禁不
近期,關于加明礬才能做出暄騰饅頭、早點攤油條鋁超標致油條成“鋁條”的消息讓人們對自己的食品安全充滿了擔憂。針對含鋁添加劑的使用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日前聯合發文,對其使用范圍做出了重大調整。 從今年7月1日起,國家禁止將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
近期,關于加明礬才能做出暄騰饅頭、早點攤油條鋁超標致油條成“鋁條”的消息讓人們對自己的食品安全充滿了擔憂。針對含鋁添加劑的使用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日前聯合發文,對其使用范圍做出了重大調整。 從今年7月1日起,國家禁止將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
含鋁食品面粉居首堪稱“最兇殘伴鋁” 下月起三種含鋁食品添加劑將禁用 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吃面制品比較多,調整以后鋁的暴露量降低了。特別是對于重點人群兒童,膨化食品是兒童消費量比較大的食品,作為兒童來說,本身也是弱勢,需要加以保護。因此,這次基本上在膨化食品中不允許再使用含鋁添加劑。在
6月25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26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餐飲食品、糕點、肉制品、食用農產品、蔬菜制品、調味品、保健食品、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共9類食品558批次樣品,不合格食品12批次。 抽檢信息顯示,餐飲食品不合格樣品4批次;糕點不合格樣品3批次;肉制品不
一根油條,一個包子,再配上香甜的豆漿,對大多數人來說,美好的一天就是從一份可口的早餐開始。 不過,吃得可口,并不意味著吃得安全。自2014年5月“史上最嚴禁鋁令”發布,國家衛計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的公告》,要求禁止在食品加工和生產環節中使用含鋁添加劑和含鋁膨松
饅頭、包子、油條,是老百姓的日常早餐,甚至是每日三餐的主食,但過于蓬松的口感和賣相,卻來自于“明礬”,為人們的健康帶來隱患。 日前,國家衛計委等5部門發布公告要求,自7月1日起,禁用三種含鋁食品添加劑,在包括饅頭、包子、油條等在內的面制品中不得使用明礬等含鋁膨松劑,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
市民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嗎?昨日,溫州市疾控中心發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報告,報告顯示,我市食品安全總體情況穩定。今年1-7月,市疾控中心聯合11個縣(市、區)疾控中心共檢測了包括調味品、酒類、乳及乳制品、水產品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蛋等樣本6305份,發現問題主要集中在面制品和膨化食
今日(1日),重慶市食藥監局公布新一期抽檢抽檢信息,11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其中多家餐館小吃店油條檢出鋁超標。 據悉,鋁超標油條來自熊德國油條鋪、長壽區曹勇餐館、長壽區鳳城街道吳會蘭小吃店 長壽區超洋餐館、長壽
近期,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個部門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作出調整,今年7月起,含鋁食品添加劑將不能再用于饅頭發糕等食品的加工和生產,膨化食品業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鋁含量較高的食品包括海蜇、油條油餅、粉條、麻花和饅頭等等,而通過食物攝入的鋁主要來自含鋁食品添加劑。對于兒
近日,衛生計生委公布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進行了較大修訂。哪些食物中會用到含鋁添加劑?為什么要對含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進行修訂呢?不妨來八一八。 含鋁添加劑主要用在哪些食物中? 說到含鋁的食品添加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明礬,人們喜歡吃的油條里一直都有用明礬的。其實,除了油條之外,豆類、
甜甜圈含鋁 吃太多恐癡呆 臺灣抽查顯示:甜甜圈、油條和饅頭等食品含鋁;本報發現問題企業在內地也多有連鎖店 臺灣傳出甜甜圈等含鋁超標的消息,那么,南京本地的甜甜圈等產品,有沒有在包裝上注明產品具體成分呢?昨天記者展開探訪。 -市場探訪 面包坊里待售的甜甜圈無成分說明 昨天下午,記
從今年7月1日起,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饅頭發糕等面制品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為什么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做出調整?含鋁食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三部副主任張儉波6月30日下午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針對7月1日起實行的對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的調整,他表示,新的調整是基于科學評估,能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張儉波說,此前我國添加劑的使用規定是基于人體每周每公斤體重攝入鋁元素不超過7毫克的標準,但是最近專門評價食
近期,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餐飲食品、淀粉及其制品、調味品、豆制品、方便食品、酒類、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等13大類食品36批次樣品。其中,1批次油條檢出鋁的殘留量超標。 通報顯示,不合格油條由西寧市城中區馬忠食府生產銷售,其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的檢測值達到546mg/k
衛生部擬修訂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限制含鋁添加劑使用 衛生部15日起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修訂稿公開征求社會意見。新標準擬進一步限制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以降低我國居民膳食鋁攝入過量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我國居民膳食鋁暴露風險評估結果顯示,7歲至14歲兒童通過膨化食品攝
隔夜菜是否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方便面料包中是否含有防腐劑?速凍水餃中的金葡菌會不會引起食物中毒?針對近期流行的食品安全傳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單位經過相關實驗,做出權威解讀。 樣品1(隔夜菜) 傳言:“隔夜菜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對人體
隔夜菜是否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方便面料包中是否含有防腐劑?速凍水餃中的金葡菌會不會引起食物中毒?針對近期流行的食品安全傳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單位經過相關實驗,做出權威解讀。 樣品1(隔夜菜) 傳言:“隔夜菜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對人體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6日公布27項食品含鋁檢驗報告,其中有11件食品包含民眾常吃的油條、海蜇皮等鋁殘留量超過“食藥署”的預告草案標準,呼吁臺當局應盡速公告實施,保障消費者健康。 據報道,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參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2014及2016年預告的食品添加物使用
饅頭、油條無疑是民眾生活中食用程度最高的幾種食品之一,但讓人遺憾的是,截止目前,生產、加工這些產品的企業絕大部分為小作坊,以它們為代表的傳統面食產業化水平不高,系統研究不夠。 7月6日,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余明華對《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在國外,面包已經研究了一、兩
近期,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糕點、蜂產品、調味品、酒類共5類食品398批次樣品。具體情況通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抽檢餐飲食品50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糕點28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調味品125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酒類193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蜂產品2批次未檢出不
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日前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作出重大調整,從今年7月1日起,饅頭、發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為何要作出這樣的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到底對健康有何影響呢?今天上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