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與阿里云宣布,在超導量子計算方向發布11比特的云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 這是繼IBM后全球第二家向公眾提供10比特以上量子計算云服務的系統。該服務已在量子計算云平臺上線,在云端實現了經典計算仿真環境與真實量子處理器的完整后端體驗。 通過量子計算云平臺,用戶可以在云端的超導量子處理器上運行自定義的各種量子線路代碼,下載相關運行結果。 該平臺將吸引更多人在上運行量子算法,完成初步試驗,不僅能用于了解處理器的性能、技術瓶頸等重要特性,還將幫助到下一代處理器開發,為優化應用積累經驗。而在云端提供量子計算的創新服務方式,也能從中知悉面臨的技術挑戰和機會。 阿里云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施堯耘表示,此次上線意味著阿里云量子團隊可以更方便地基于真實處理器進行實驗,幫助深入理解硬件,進而引領量子工具軟件和應用軟件開發,同時從量子云服務的用戶端體驗中獲取經驗,不斷完善平臺建設。 量子計算云平臺......閱讀全文
“你好!”9月29日,從中國發出的一聲問好,通過量子保密“京滬干線”,又經過“墨子號”衛星,跨越了半個地球來到奧地利。這是歷史上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通話內容經過量子加密后,理論上無法破解。 一次簡短的通話,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此長距離、實用化的量子保密通信,意味著覆蓋全球的量子通信網絡已
顛覆性、劃時代、革命性……量子計算光環太多,又有不近人情的“高冷”。另一邊,開年以來,區塊鏈火得一塌糊涂。網上熱傳的“3點鐘不眠區塊鏈社群”,神秘而火爆。 最近,它倆不期而遇了。據外媒報道,一臺具有4000個以上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就能瓦解區塊鏈。若有人能做出這樣的量子計算機,就能解出并驗
顛覆性、劃時代、革命性……量子計算光環太多,又有不近人情的“高冷”。另一邊,開年以來,區塊鏈火得一塌糊涂。網上熱傳的“3點鐘不眠區塊鏈社群”,神秘而火爆。 最近,它倆不期而遇了。據外媒報道,一臺具有4000個以上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就能瓦解區塊鏈。若有人能做出這樣的量子計算機,就能解出并驗證每筆交
剛剛踏入2018年,信息技術產業領域就被“熔斷”“幽靈”這兩個幾乎波及全行業的芯片漏洞所籠罩。孰料,該領域接下來上演的劇情——從美國斷然發布對中興通訊的出售禁令,到Uber無人駕駛汽車撞人致死導致業界對短期內實現無人駕駛的“夢斷”;從谷歌幽魅般存在的超越最強經典計算機的72位量子計算機,到如幽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新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10月11日,在2017杭州·云棲大會的演講臺上,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教授感慨,如今科學研究與商業開發的距離正在縮短,許多新技術也正在跨越學科的分界線。在他眼中,這是一個科技與商業開放合作的“黃金時代”。 作為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
5量子比特、10量子比特、50量子比特,一場激烈競逐正在量子計算領域上演。 量子計算全球競逐 2017年上半年,中國科學家發布世界首臺超越早期傳統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實現1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在操縱質量上也是全球領先。2017年底,美國IBM公司宣布推出全球首款5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
日前,“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正式在上海成立。實驗室將結合阿里云在經典計算算法、架構和云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中科院在量子計算和模擬、量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優勢,研制量子計算機,探索超越經典計算機的下一代超快計算技術。 量子計算機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運算、存儲及處理量
2月21日下午,美國權威科學雜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發布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在與Google、微軟、IBM等科技巨頭的較量中,阿里巴巴分別入選“強化學習”和“刷臉支付”兩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作為全球最為著名的技術榜單之一,《麻省理工
截至2019年8月26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17篇文章,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18篇,Nature 發表了53篇,Science 發表了46篇; 按是否有合作單位劃分:其中有54篇文章由獨立的一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5月3日,曙光公司在寒武紀科技2018產品發布會上,同步推出搭載寒武紀云端智能芯片MLU100的服務器產品系列“PHANERON”,先人一步將最新的智能“芯”能力推向廣泛的市場應用,為曙光先進計算陣營再添新軍。 曙光發布全新PHANERON系列 PHANERON是全球首款基于寒武
美 國 研制出接近人腦的計算體系,“沃森”成為辯論高手,首臺商用量子計算機問世,制造出運行最快的有機薄膜晶體管等。 何屹(本報駐美國記者)美國政府機構宣布計劃把互聯網域名系統等的管理權移交給“全球利益攸關體”,放棄部分互聯網管理權。 美國外國情報監控法庭繼續延長國安局大規模電話監聽項目的授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成功構建了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今日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這一研究進展。“量子計算機在求解某類特定問題上具有巨大的優勢。”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成功構建了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今日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這一研究進展。“量子計算機在求解某類特定問題上具有巨大的優勢。”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
截止2019年10月10日,浙江大學在Cell,Nature及Science上發表了7篇重要研究成果,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成果: 【1】高熵合金是一類材料,其中包含五個或更多近似等原子比例的元素。它們非常規的成分和化學結構有望實現前所未有的機械性能組合。這類合金的合理設計取決于對幾乎無
2月22日,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理事會會議暨2018年度工作會議在合肥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副院長、黨組成員相里斌,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省委常委鄧向陽、陶明倫、宋國權,以及中科院、安徽省、合肥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量子創新研究院理事會會議由白
10月12日,第二屆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簡稱“雙創周”)北京會場主題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拉開帷幕。本次展覽以“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為主題,展示內容分為五個板塊:構建創新創業新生態、引領新經濟澎湃新動能、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創業文化和雙創活動以及室外展示的創業服務機
近日,在中國科大上海研究院舉行的戰略合作簽約暨揭牌儀式上,中科院宣布聯合阿里巴巴集團成立“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共同開展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前瞻性研究,研制量子計算機。 該實驗室將結合阿里云在經典計算算法、架構和云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中科院在量子計算和模擬、量子人工智能等方
還有6天,距離全球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就要滿一整年了。8月10日,這顆衛星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領導的中科院聯合研究團隊向外界又公布了一項重大成果——“墨子號”在國際上第一次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通信。 《自然》雜志的物理科學主編卡爾·齊姆勒
12月4-5日,“第五屆中國科研信息化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會上發布了《中國科研信息化藍皮書(英文版)》,這是該報告首次以英文版正式出版并向海內外公開發行。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出席會議并致辭。楊小偉指出,科研信息化工作關乎國家核心技術的突破,在信息化全球工作中處于先導位置。國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記者近日從合肥高新區獲悉,由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發布的“本源量子計算云平臺”日前上線。這也是世界上首個上線的基于半導體量子芯片的量子計算云平臺,平臺同時采用了超導量子芯片。 量子云是以量子計算為核心的云服務。中國科技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研發的本源量子計算云平臺
“2016年,‘中國天眼’落成啟用,‘悟空’號已在軌運行一年,‘墨子號’飛向太空,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遨游星漢……這一切,讓我們感到欣慰。” 2017新年鐘聲敲響前的幾個小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新年賀詞里的一席話,讓中科院的科研人員們心里暖暖的。2016年,奮斗在國家科研一線的中科院人,為祖國書寫
摘要:《連線》認為,這一成果突顯了中美在計算領域日益激烈的競爭。阿里量子計算的發展顯示了中國的科技雄心。 “谷歌的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本已準備好慶祝派對了,但阿里巴巴發布的最新論文結果,可能會推遲這一慶祝派對。”近日,美國著名科技雜志《連線》報道了阿里巴巴達摩院量子
物理與材料學領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張余洋、丁洪及高鴻鈞共同通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量子力學是微觀物理學依賴的基本理論框架。自其提出一百多年來,在物理學基礎與應用的方方面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施郁將量子信息和量子操控等方面發生著的改變稱為“繼續量子科學革命”。在這場科學革命中,中國科學家正在努力攀登,在某些領域已經占據鰲頭。 量子科學革命正在發生 早在
中國為什么不受發達國家待見。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是一個奮力向上的國家! 在過去的100年里面,由歐美澳日組成的發達地區俱樂部只不過迎來了四小龍和以色列五個新成員(此處我們只是想表達出于發達狀態下的地區,香港臺灣屬于中國,只是現在的體制不同),總人口加起來9500萬左右。 這其中人口在千萬以上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3年1月19日揭曉。 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19次。評選結果經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在社會
曾經,量子物理學和人工智能被看作“油和水一樣無法結合”。如今,人工智能已被學術界和科技巨頭視為量子計算的重要著力點。谷歌、IBM、英特爾、微軟等科技巨頭不斷高調大秀量子計算“技術肌肉”的行為,讓全球對量子計算的追逐更加白熱化,這其中,中國相關企業、機構“搶灘”量子計算的身影沖在前面。3月29日,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