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在新疆推介煤制天然氣和煤制烯烴技術
6月20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代表團在新疆分院就大連化物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天然氣(SNG)和煤制烯烴(DMTO)技術與自治區科技廳、新疆煤化工企業進行座談。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二五”規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將依托優質煤炭資源,以伊犁、準東煤炭基地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提升傳統煤化工,提高技術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氣、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七大產業鏈,盡快建成一定規模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新疆煤炭資源合理科學的開發利用,組織國內外力量,產學研聯合攻關,為新疆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大連化物所研制的SNG技術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前期工作中已經與新疆廣匯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實施了國家863計劃支持項目,煤制合成天然氣催化劑已經成熟,其活性可以保持長達8000小時,為SNG中試以及與新疆合作推進該項目奠定了基礎,希望在新疆尋找......閱讀全文
大連化物所“冷凍”銅催化劑可實現選擇性加氫產物的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創新特區研究組副研究員孫劍帶領的團隊與浙江師范大學、寧夏大學和日本富山大學等合作,在多步催化加氫反應的選擇性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發現了一種可替代貴金屬的銅基加氫催化劑,在加氫反應中表現出與傳統銅催化劑完全不同的催化性能。相關研究成
大連化物所等制備出高溫穩定的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喬波濤和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在單原子催化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strong covalent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成功制備出耐高溫的高載量鉑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
延長石油集團董事長訪問大連化物所
8月5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延長石油集團)董事長沈浩、總經理張積耀一行16人到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訪問。該所所長張濤、副所長劉中民以及相關部門科研人員出席了交流會,雙方就未來開展戰略合作等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 張濤對延長石油集團領導來訪表示熱烈歡迎
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調研之一:技術研發正迎百花齊放
編者按 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多項現代煤化工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以煤為原料生產的產品種類日益增多。現代煤化工已成為我國最具獨特優勢的產業,正引領世界煤化工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石油和化學工業技術創新高點和靚麗名片。 但同時,行業內外對迅
專家評甲醇制烯烴技術-我國在該領域達世界領先水平
神華包頭180萬噸煤基甲醇制60萬噸烯烴項目寧波禾元180萬噸甲醇制40萬噸聚丙烯、50萬噸乙二醇項目延長靖邊DMTO裝置180萬噸甲醇制60萬噸烯烴項目中煤榆林180萬噸甲醇制60萬噸烯烴項目 胡遷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 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煤炭長期作為
“甲烷無氧制烯烴和芳烴項目”簽約儀式在大連化物所舉行
12月22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在大連化物所舉行“甲烷無氧制烯烴和芳烴項目”合作研發協議簽約儀式。大連化物所副所長楊學明、中國石油寰球公司總經理王新革與化學品/催化技術管理部總監Atiah S. Al-Gh
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為何花落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2010年8月神華包頭項目開工現場。前排從左至右劉昱(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陳俊武(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院士)、劉中民(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袁知中(新興能源科技公司原董事長)。 2015年1月9日。北京。全國科技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2014年度國
科技創新與大連化物所精神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是伴隨著共和國的發展而成長壯大的。70年的發展史,是大連化物所的科技創新史,也是大連化物所精神的建設史。可以說,科技創新孕育和發展了大連化物所精神,同時大連化物所精神又促進了科技創新。 “銳意創新、協力攻堅、嚴謹治學、追求一流”——這16個字,
大連化物所專家到蘭州化物所進行學術交流
12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興偉研究員和鄧偉僑研究員應邀訪問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并分別作了題為Rhodium- and iridium-mediated C-H activation and O-atom transfer in oxidative and Red
大連化物所整體結構式脫硝催化劑取得首次工業化應用
裝置圖 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環境工程研究組(DNL0901)研制開發的整體結構涂層式SCR脫硝催化劑在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取得首次工業化應用,用于該公司硝銨車間吸收塔出口含氮氧化物尾氣的治理。 該公司尾氣反應器原裝填顆粒催化劑,但出口氮氧化物濃度超過國家排放標準
大連化物所-單核錳催化劑水氧化活性媲美自然光合作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中科院院士李燦和博士管景奇等人發現由氮化石墨烯做基體穩定的單核錳活性中心化學水氧化活性轉化頻率高達200s-1以上,可與自然光合作用體系PSII多核錳(CaMn4O5)反應中心的水氧化活性相媲美,并提出單核錳反應中心上水氧化反應機
大連化物所鄧德會團隊實現利用鎧甲催化劑去耦合電解水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6組)研究員鄧德會團隊以鎧甲催化劑為電極,構建出高效穩定的電解水解耦裝置。該研究工作為電力削峰填谷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解耦電解水是一種具有潛力的削峰填谷策略,可以將用電低谷期的過剩電力利用起來
物理化學家林勵吾院士逝世
中科院院士林勵吾在大連逝世中科院院士 林勵吾先生 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咨詢委員會主任林勵吾因病醫治無效,于12月10日12時04分在大連逝世,享年85周歲。 林勵吾院士為中國的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煤化工過程、催化劑研制和有關理論研究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貢獻,多
合成氣制乙醇邁入大規模工業化時代
12月15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陜西興化集團與延長中科(大連)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共同簽署“5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DMTE)裝置技術許可合同”,標志著中國合成氣制乙醇正式邁入大規模工業化時代。圖片來源網絡 DMTE(甲醇/合成氣經二甲醚羰基化制無水乙醇
煤制烯烴工業化:從“零”邁向新興戰略產業
文 | 《中國科學報》 見習記者 孫丹寧走進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的展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醒目的大字——銳意創新、協力攻堅、嚴謹治學、追求一流。在中國科學院成立75周年之際,大連化物所亦邁入第75個春秋。對于“協力攻堅”4個字,大連化物所的每個人都頗有感觸,它激勵著所
以煤化工廢水為原料!制氫聯產淡水中試裝置開車成功
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綠電,驅動電解水反應制氫,對解決我國能源短缺問題并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面臨可再生能源與淡水資源地域分布不匹配,以及淡水資源緊缺的挑戰。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劉艷廷團隊在煤化工廢水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以煤化
大連化物所高對稱性光催化劑晶面間電荷分離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李燦團隊(慕林超、李仁貴、李燦等)在太陽能光催化的光生電荷分離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國際能源和環境科學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光生電荷分離是太陽能光催化研究的
大連化物所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解水催化劑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研究員韓洪憲和中科院院士李燦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教授(RIKEN)Ryuhei Nakamura研究團隊合作,在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德國應用化學:大連化物所開發高水熱穩定性Pd基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李為臻、喬波濤和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與北京大學教授馬丁合作,在高穩定Pd基甲烷燃燒催化劑制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以鎂鋁尖晶石(MgAl2O4)為載體,通過添加非還原性氧化物(Al2O3、ZrO2、SiO2)抑制Pd的過度氧化,實現Pd納米粒
甲烷無氧制烯烴和芳烴項目合作研發協議大連簽約
12月22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在大連化物所舉行“甲烷無氧制烯烴和芳烴項目”合作研發協議簽約儀式。中國石油寰球公司總經理王新革、石油化工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何盛寶,SABIC全球研發中心北亞區總監安玉賢、化學品/催化技術管理部總監Atia
科協年會分論壇:煤化工不是沒路走
今年1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將赴摩洛哥參加關于落實《巴黎協定》的國際會議。“每次出席氣候大會,我們做能源的,特別是做煤化工的,都深感‘壓力山大’。” 謝克昌的這一體會,引起了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煤化工分論壇在場院士專家的共鳴。 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直言,煤化工由高速發展期進入了轉型期,我
清華大學師生訪問大連化物所
8月24日至26日,清華大學化學系師生一行14人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參觀訪問。研究生部對清華大學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介紹了該所及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況。 8月25日上午,大連化物所潘秀蓮研究員為清華大學的師生作了題為“納米催化中的限域效應”的學術報告,深入淺出
大連化物所手性催化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催化與原位表征研究組李燦、劉龑團隊在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完成了高反應活性和對映選擇性底物控制的基于鄰位亞甲基醌(o-QMs)中間體的動態動力學拆分和4+2環加成反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大連化物所手性催化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催化與原位表征研究組李燦、劉龑團隊在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完成了高反應活性和對映選擇性底物控制的基于鄰位亞甲基醌(o-QMs)中間體的動態動力學拆分和4+2環加成反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發改委提閘放行-十大新型煤化工項目總投資逾2000億
新型煤化工項目審批終于有了重大進展。記者剛剛獲悉,3月以來,10個新型煤化工項目獲國家發改委“路條”,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同意開展相關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這10個項目投資總額在2000億元~3000億元,包括5個煤制天然氣、4個煤烯烴和1個煤制油項目。上述消息證實了本報前不久所做的“
大連化物所申文杰研究員到廣州能源所作學術報告
11月30日,應中科院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的邀請,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申文杰研究員到廣州能源所,作了題為“納米催化中的形貌效應:金屬氧化物”的學術報告。 申文杰的報告綜述了近幾年來納米金屬和金屬氧化物的微觀形貌效應在催化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影響
第三代甲醇制烯烴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能源是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重要驅動力,在中國,能源安全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更是日益凸顯。中國富煤、貧油、少氣,想要擺脫受制于人的境地,很多人將希望寄托于煤化工的發展。 11月9日,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Ⅲ)技術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該技術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
新型加氫異構技術產出高品質潤滑油基礎油
??我國是潤滑油生產和消費大國,潤滑油每年的表觀消費量達到1000萬噸。在所有潤滑油產品中,III類及以上高檔潤滑油產品以20%的市場獲取整個市場80%的利潤,但國內80%的高檔潤滑油品牌為國外品牌,高檔潤滑油主要依賴進口。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研究員田志堅團隊開發
大連化物所發表單原子催化劑用于二氧化碳轉化文章
近日,大連化物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黃延強研究員和張濤院士團隊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Single-Atom Catalysis toward Efficient CO2Conversion to CO and Formate Products”
大連化物所利用單原子催化劑與載體協同機制實現乙烯羧甲酯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濤與研究員王愛琴團隊在單原子催化乙烯羧甲酯化反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乙烯羧甲酯化反應(乙烯、CO和甲醇反應生成丙酸甲酯)是工業上制備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要途徑。與傳統丙酮氰醇法、異丁烯氧化法等相比,該法具有原料來源廣、原子經濟性高、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