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臺等利用“嫦娥”一號數據優化了月球重力場模型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博士生導師平勁松研究員帶領的由來自上海天文臺、武漢大學、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和日本國立天文臺的年輕專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利用“嫦娥”一號繞月衛星的測軌數據,成功獲取了月球重力場新模型CEGM02,實現了對月球重力場模型的優化。研究成果以論文方式發表在《中國科學: 物理學力學天文學》2011 年第 41卷第7期上。這項測月學領域的研究是在該研究小組利用“嫦娥”-1地形數據發現月面撞擊盆地和火山之后的又一項重要的探月科學成果。 月球重力場包含了揭示月球內部結構和物質組成的重要信息,探測月球重力場一直是繞月探測任務中的重要科學目標之一。在已有月球重力場模型基礎上,聯合研究團組利用“嫦娥”一號探測數據,結合“月女神”一號探測器、月球勘察者(LP)及早期月球探測器軌道跟蹤數據,解算得到了100階次的高精度月球重力場模型CEGM02,在日本月亮女神探測器月球重力場模型基礎上進行了優化。 “嫦娥”一號......閱讀全文
上海天文臺等利用“嫦娥”一號數據優化了月球重力場模型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博士生導師平勁松研究員帶領的由來自上海天文臺、武漢大學、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和日本國立天文臺的年輕專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利用“嫦娥”一號繞月衛星的測軌數據,成功獲取了月球重力場新模型CEGM02,實現了對月球重力場模型的優化。研究成果以論文方式發表在《中國科學:
歐空局衛星繪制地球重力場圖譜
歐空局衛星繪制的地球重力場圖譜 這是什么?一個上了顏色的土豆,還是用培樂多彩泥捏成的足球,無論如何,你絕對不會想到這就是地球! 如今,經過入軌頭兩年期間超過7000萬次的觀測,一顆轎車般大小的人造衛星已經向科學家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詳細的地球重力場圖譜。 大地水
模擬重力場下量子異常首次現形
由德國德累斯頓技術大學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在一種晶體新材料中成功測得重力—量子異常。這是科學家們首次觀測到模擬重力場下真實晶體內存在的量子異常現象。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的《自然》雜志上。 物理學中能量、脈沖或電荷的形式盡管會發生變化,但永遠不會消失。然而,在特定條件下,當人們將經典物理
低速離心機重力場的感化
TGL18M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別的,物資在介質中沉降時還陪伴有分散征象。分散是無前提的的。分散與物資的品質成正比,顆粒越小分散越緊張。而沉降是相對的,有前提的,要遭到外力才氣活動。沉降與物體分量成反比,顆粒越大沉降越快。 當含有微小顆粒的懸浮液靜置不動時,因為低速離心機重力場的感化使得懸浮的
兩會簡訊|“天琴計劃”獲得重力場數據
正在北京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8日表示,近期“天琴一號”衛星獲得全球重力場數據,這是我國首次使用國產自主衛星測得這一數據,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德后第三個有能力自主探測全球重力場的國家。羅俊介紹,地球重力場反映了地球物質分布及其隨時間和
海洋重力場精細建模和海底大地測量進展
精密測量院鮑李峰海洋大地測量與水下導航科研團隊,針對全球海洋重力場精細建模及海底大地測量觀測技術難題,利用近三十年來衛星測高海面形狀精確測繪連續觀測資料,構建全球海洋十年際測高重力場變化序列。依托現代大地測量精準定量的技術優勢,給出全球尺度洋底板塊構造分布特征及現今運動狀態分析;針對地球動力學研
歐洲探測衛星Goce繪出首幅地球重力場圖
歐洲航天局6月29日說,該機構日前根據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傳回的數據,繪出了首幅地球重力場圖。 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這幅圖是根據Goce衛星去年11月和12月收集的數據繪制的,它內容精確,能夠反映地球重力場極其微小的變化。 Goce項目顧問團主席賴納·魯
研究稱地球人跡罕至地區重力場數據不準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近日發表公報說,該校科學家參與了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數據的初步分析,發現喜馬拉雅山脈等人類難以到達的地區以往的重力場數據存在較大偏差。 Goce是歐洲航天局研制的最先進的探測衛星之一,它于2009年3月升空,重約1噸,使用壽命為10年。該衛星
美“孿生飛船”將于新年進入環月軌道
據《每日郵報》27日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兩艘“孿生飛船”探測器將于新年依次進入環繞月球的軌道,探索月球核心。其將通過自身對飛行路線的影響來掃描測量月球的重力場,并針對其內部構造進行繪圖。 這兩艘洗衣機大小的飛船探測器名為“圣杯-A”和“圣杯-B”,均以太陽能作為動力。之前關
CCD探測器與CID探測器
CCD(Charge-coupled Device)的概念CCD,英文全稱:Charge-coupled Device,中文全稱:電荷耦合元件。可以稱為CCD圖像傳感器。CCD是一種半導體器件,能夠把光學影像轉化為數字信號。 CCD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質稱作像素(Pixel)。一塊CCD上包含
美“圣杯”號月球探測器9月升空
美國航天局8月25日宣布,“圣杯”號月球探測器目前已整裝待發,預計將于9月8日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用于探測月球的內部構造。 “圣杯”號是一對姊妹探測器——“圣杯”A和“圣杯”B。地球和月球間的距離約為38萬公里,美國此前發射的“阿波羅”系列飛船抵達月球只要3天,而“圣杯”
國家天文臺與廣西大學共建天文臺研究中心
11月4日下午,廣西大學—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和空間科學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廣西大學君武樓第二會議室舉行,儀式由廣西大學科技處簡金寶處長主持。授牌儀式現場 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埮、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國家天文臺書記劉曉群、廣西大學黨委書記梁穎、校長唐紀良、國家有關部門代表、
歐陽自遠院士點評中日印探月工程
“嫦娥一號”拍攝的全球最好的全月球影像圖將公布 ?在漆黑一片的太空深處,“嫦娥一號”正在圍繞月球按預定軌道繞月運行,與她做伴的是100公里外的日本發射的月球衛星“KAGUYA”(月亮女神)號,而一個好消息是,一艘“月船一號”將從他們的娘家——地球出發,來與她們做伴。 ?歐陽自遠:預祝印度探月衛
柯伊伯帶小天體Arrokoth形狀形成機制研究獲進展
10月6日,《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實驗室副研究員趙玉暉等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利用活動性氣體揮發導致太陽系小天體形狀變化的理論和數值模型(MONET模型),為NASA新視
歐航局發射探測器,探索木星及其冰冷衛星的奧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543.shtm 歐洲航天局“木星冰衛星探測器(JUICE)”當地時間14日搭乘阿麗亞娜5型火箭從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旨在探索木星及其3顆冰冷衛星的奧秘。它最終將圍繞著木星的最大衛星木
地表負荷季節性信號空間大地測量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帶領的衛星導航與遙感研究團隊,開展了地表負荷季節性信號的空間大地測量研究,綜合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觀測位移和重力場恢復與氣候實驗(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
上海天文臺地表負荷季節性信號空間大地測量研究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帶領的衛星導航與遙感研究團隊,開展了地表負荷季節性信號的空間大地測量研究,綜合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觀測位移和重力場恢復與氣候實驗(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
探測器分類
它是消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對現場進行探查,發現火災的設備. 一、其分類大致如下: 1.按對現場的信息采集類型分為: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火焰探測器,特殊氣體探測器. 2.按設備對現場信息采集原理分為:離子型探測器,光電型探測器,線性探測器. 3.按設備在現場的安裝方式分為:點式探測器,纜
中國簽署SKA天文臺公約
南非的MeerKAT射電望遠鏡是平方公里陣列的原型。圖片來源:南非射電天文學觀測組織 本報訊 平方公里陣列(SKA)是一個建造世界上最大射電望遠鏡的項目。如今,參與該項目的7個創始成員國于3月12日在意大利羅馬正式簽署了一項公約,建立一個政府間組織來監督該項目運行并正式批準其建設。 這個名為SK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臺開建
SKA-Low天線陣列構想圖。圖片來源:DISR經過30年的規劃和談判,世界上最大的射電天文臺——平方公里陣列(SKA)本周開始動工。這臺巨大的儀器將在澳大利亞和非洲建造,它將收集天體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并有望為天文學中一些最神秘的問題提供線索,如暗物質的本質和星系的形成方式。人們最初設想的巨型望遠鏡
巴西加盟歐洲南方天文臺
旨在推動本國科研水平發展 2010年12月29日,巴西科學技術部部長塞爾吉奧·雷森德(右)和南方天文臺總負責人蒂姆·烏夫簽署協議。 ? 歐洲南方天文臺。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是由14個歐洲國家組建的國際性天文學研究機構,主要觀測設備位于南美洲的智利。如今,為了確保能借用這臺世界最
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太赫茲超導陣列成像系統”-驗收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太赫茲超導陣列成像系統”結題驗收會在南京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相關負責人、項目驗收專家組、項目監理組、財務驗收組、紫金山天文臺相關負責人、項目組全體成員等50余人參加了驗收會。驗
DR平板探測器成像質量與探測器校準方法
? ? 一、DR平板探測器主要性能指標? ? 在數字化攝片(DigitalRadiography,DR)中,X線能量轉換成電信號是通過平板探測器來實現的,所有平板探測器的特性會對DR影像質量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平板探測器成像質量的性能指標主要有兩個:量子探測效率(DQE)和空間分辨率;DQE決
研究人員在柯伊伯帶天體研究中取得進展
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位于海王星軌道以外的一個小行星帶,被認為是太陽系中行星形成的原始星子的遺跡,是太陽系大多數彗星的來源地。柯伊伯帶天體的研究對了解太陽系起源和演化、地球上水和生命起源等具有關鍵的科學意義。 柯伊伯帶天體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例如,羅塞塔號探測器發現彗星67P/CG是由南北兩
英國將為歐空局水星之旅提供助推系統
電動助推器使深空任務成為可能 歐洲空間局將于2014年對水星展開探測,圖為比皮科倫坡探測器。 (圖片提供:ESA) 一次“令人生畏”的水星之旅將要開始,而為航天器提供推進系統的是英國最大的科研組織。 據悉,歐洲空間局(ESA)的比皮科倫坡(BepiColombo)探測
氣體探測器簡介
氣體探測器是一種檢測氣體濃度的儀器。該儀器適用于存在可燃或有毒氣體的危險場所,能長期連續檢測空氣中被測氣體爆炸下限以內的含量。可廣泛應用于燃氣,石油化工,冶金,鋼鐵,煉焦,電力等存在可燃或有毒氣體的各個行業,是保證財產和人身安全的理想監測儀器。
光探測器簡介
又名“光檢測器”,是光接收機的首要部分,光探測器是光纖傳感器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它的性能指標將直接影響傳感器的性能。能檢測出入射到其面上的光功率,并把這個光功率的變化轉化為相應的電流。由于光信號在光纖中有損耗和失真所以對光探測器的性能要求很高。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是在所用的光源的波長范圍內有較高的靈
探測器相關介紹
探測器是用來記錄衍射譜的,因而是多晶體衍射設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之一。早先被廣泛使用的是照相底片,由于它吸收率低,大量X射線會透過而不被吸收;它的計數線性范圍不大,強衍射不易測準;而且,還會起“霧”;又由于要有暗室用化學法進行顯影、定影、沖洗、曬干等一套繁瑣的過程,因此被性能更好的光子計數器所
光電探測器簡介
光電探測器的原理是由輻射引起被照射材料電導率發生改變。光電探測器在軍事和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有廣泛用途。在可見光或近紅外波段主要用于射線測量和探測、工業自動控制、光度計量等;在紅外波段主要用于導彈制導、紅外熱成像、紅外遙感等方面。光電導體的另一應用是用它做攝像管靶面。為了避免光生載流子擴散引起圖像
知識創新項目“空間暗物質粒子探測器預研究”通過驗收
中科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項目“空間暗物質粒子探測器預研究”通過驗收 6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在南京主持召開了由紫金山天文臺承擔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項目“空間暗物質粒子探測器預研究”驗收會。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院基礎局局長劉鳴華、院空間中心先導專項辦公室等領導參與驗收。以中國科學院高能所馬宇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