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等單位主辦的2011健康食用油品牌調查活動持續開展,本報針對食用油行業存在的各種問題所做的調查報道也得到了廣大讀者和商家的充分肯定。日前,不少讀者反映包括福臨門等在內的食用油品牌對“轉基因原料”存在模糊標注的現象,許多消費者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轉基因食用油。 轉基因食用油“羞羞答答”難見人 日前,濟南王女士來電反映,她家里食用的福臨門牌調和油是轉基因食品,但自己之前卻一直不知道。“前段時間一直關注齊魯晚報食用油的報道,看專家說買油時要仔細查看標簽。這一看不要緊,我發現自己一直吃的福臨門調和油竟然是轉基因原料生產的。”王女士表示,她發現福臨門標簽里用很小的字標注生產原料為轉基因。“這個標注隱藏在一堆字里,不仔細看根本不知道。都說轉基因不好,我以后還能吃這種油嗎!”王女士感覺心里堵得慌。 對此,記者走訪了省城幾家大型超市發現,如王女士所說,在福臨門調和油和大豆油的標簽上均有“原料為轉基因......閱讀全文
近年來,我國轉基因農產品的進口量和消費量節節攀升,每年已達上千萬噸。不少消費者都很關心,自己每天的食物中,有哪些屬于轉基因食品。為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我國早在2001年就出臺法規,確立了轉基因標識管理制度。但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種種原因,明確的標識至今仍難見于轉基因食品之上。 “轉基因
“非轉基因”標示明顯,“轉基因”標示要找 說到轉基因食品,近年來討論不斷,而對于轉基因食品,老百姓最熟悉的要數轉基因大豆。因此,這兩天記者走進各超市調查時,也將大豆油作為調查的重點。 11月11日,記者來到了位于南寧大學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在食用油的貨架上,擺放著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
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擔憂讓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機。圖為中糧集團在天津某展會上展出的非轉基因葵花籽油。 人民圖片 有的人相信轉基因食品安全可靠,有的人不論相關機構怎么證明都不愿吃轉基因食品。選或不選,是每個人的自主權。 不過,面對身邊琳瑯滿目的食品,許多關心健康的消費者發愁,怎么知
有的人相信轉基因食品安全可靠,有的人不論相關機構怎么證明都不愿吃轉基因食品。選或不選,是每個人的自主權。 不過,面對身邊琳瑯滿目的食品,許多關心健康的消費者發愁,怎么知道究竟是不是轉基因?生活中有無可能完全避免轉基因?那些在網上流傳甚廣的鑒別轉基因食品的方法正確嗎?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
昨日,宣武門一超市內的兩款調和油,均用小字標注轉基因字樣(圓圈內)。昨日,宣武門一超市內的兩款調和油,均用小字標注轉基因字樣(圓圈內)。 連日來,轉基因食品安全受到關注。據了解,我國實行轉基因標識制度,列入轉基因標識目錄并在市場上銷售的轉基因生物均需標識。但記者在天津、北京等地調查發現,目前轉
“轉基因”,一個爭議不斷的話題,大眾對它的“恐慌”也一直未平息,轉基因大豆致癌、轉基因作物導致人不育、轉基因的土豆削皮后不變黑……不少關于轉基因作物的說法在坊間風傳,讓公眾難以辨別。 其實,消費者真正現在能接觸到的轉基因食品,主要就是木瓜、大豆油以及一些轉基因大豆做的調和油,其他諸如土豆、大米
最近,歐盟委員會公布了轉基因農作物使用新規定,要求一旦人用食品或者動物飼料含有0.9%以上的轉基因農作物,產品標簽必須標注。人們的餐桌上有哪些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到底是能給人們帶來無限福祉的“月光寶盒”,還是可能對健康產生影響的“潘多拉魔盒”?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隱藏”的標注
昨日,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二審稿增加了關于食品貯存和運輸、食用農產品市場流通、轉基因食品標識等方面內容。二審稿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識。 食品安全法 修訂草案有何變化? 【貯存運輸】 增加規定,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貯存、運輸
盡管部分市民對于“轉基因”一詞早有耳聞,但許多人對于食品中是否使用轉基因原料卻不甚清楚。轉基因食品離我們的生活到底多遠呢?昨日,記者走訪中心市區幾家大型商超發現,我們的身邊已有不少轉基因食品,如大豆油、豆奶、豆瓣醬、醬油……那么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又該如何辨別呢?有市民呼吁,應強制標明是否為轉基
轉基因大豆不發芽、夏季產的胡蘿卜是轉基因、轉基因的土豆削皮后不變黑、細長又很亮的大米值得警惕……近日,不少關于如何通過外形辨別轉基因作物的文章在網上風傳。 僅僅看這些外觀形狀,真的就能識別轉基因嗎,究竟什么樣的食品才是轉基因?昨日,多位專家表示,這些憑借外形辨別轉基因的方法,缺乏科學依據,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是未知數。 從食用油到豆奶再到玉米,以及“黃金大米”人體試驗,轉基因食品屢掀爭議熱潮。6月13日,新華網消息“中國農業部批準發放3個轉基因大豆進口安全證書”,再次將轉基因食品安全話題引入公眾視野。 此消息稱:“日前,根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結果,農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實施,其中對轉基因標示的規定引起廣泛關注。《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顯著標示”,“由消費者自由選擇”,“未按規定標示的,最高可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超
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轉基因食品在我們的生活中已隨處可見,超市中在售大豆油難覓非轉基因的蹤影。在調查中,幾乎所有品牌的大豆油都注明使用了轉基因原料,而配料中有大豆油和菜籽油的調和油基本使用的是轉基因大豆和菜籽。 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的年度報告,2012年全球轉基因作物
在傳統食用油經歷了兩輪大幅降價之后,卻有一些油企在借助高端產品保持著價格的堅挺,而此類企業和產品更有著日益增多的趨勢。探究眾油企紛紛扎堆高端的原因,分析人士稱除了為滿足消費者差異化的需求外,企業更是為了規避轉基因油品安全性的爭論,另辟蹊徑謀發展。不過,在多以轉基因產品作為原料的大豆油和調和油仍然
在傳統食用油經歷了兩輪大幅降價之后,卻有一些油企在借助高端產品保持著價格的堅挺,而此類企業和產品更有著日益增多的趨勢。探究眾油企紛紛扎堆高端的原因,分析人士稱除了為滿足消費者差異化的需求外,企業更是為了規避轉基因油品安全性的爭論,另辟蹊徑謀發展。不過,在多以轉基因產品作為原料的大豆油和調和油仍然
轉基因食品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根據我國實行的轉基因標識制度,被列入農業轉基因標識目錄并在市場上銷售的轉基因產品均需標識,但記者走訪市內幾家大型超市發現,除食用油、醬油制品以及部分豆奶粉、豆制品有標示外,其他大部分商品的包裝上并沒有明顯的“轉基因或非轉基因標識”. 非轉基因:門口拉“橫幅”
圖說:工作人員展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培育的轉基因番木瓜組培苗。 據《晶報》記者此前調查,在大部分受訪市民認為"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害還在爭論中,是個學術問題"的今天,轉基因食品卻正在強悍入侵中國人的餐桌,在食油等領域,轉基因顯然已不再是一個行走在傳說中的遙遠場景。 轉基因食品誕生數十年,
沃爾瑪沉默米廠叫屈 農業部給兩種轉基因水稻發放生產應用安全證書才兩三個月,市場上又傳出了有轉基因大米銷售的消息。“3·15”當天,全球性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中國總部發布《超市生鮮散裝食品調查報告》,曝光沃爾瑪與另一大型超市有兩個門店被查出銷售轉基因大米。昨日,記者走訪兩大超市位于重慶的連鎖賣場
日前,一則關于多名律師針對市場上轉基因食用油普遍存在標識不清的問題,向全國多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商家“欺詐”的消息引發公眾關注。此事“牽頭人”———云南同潤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許思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該活動響應者共87個人,其中有71名律師,部分律師已在全國各地提起民事訴訟,目前已有9件
近日,記者獲悉,據國家糧食局消息,《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3項國家標準經過研究、驗證,已完成了標準征求意見稿,正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針對大豆油國標中,將強調轉基因標識,以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記者了解到,目前超市在售的調和油和大豆油大都采用轉基因大豆為原料。但轉基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只要是取得國家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并且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用油,無論是由轉基因原料還是非轉基因原料制成的,都是健康安全的食品 西王食品最新發布的一則廣告在互聯網上引發了爭議,該公司新簽約代言人、影視明星趙薇在廣告中稱:“不管幾比幾,不要轉基因,我只要西王玉米胚芽油。” 上述
因覺得金龍魚使用轉基因原料生產的食用油標注不夠顯著,深圳一位消費者把超市和生產廠家告上了法庭。 這起備受關注的案件昨日在深圳羅湖法院開庭。 今年8月21日,深圳市民趙小姐在深圳的一家沃爾瑪超市購買了一瓶金龍魚1∶1∶1食用調和油,回家后發現油是轉基因大豆產品。在昨日的庭審現場,其代理律師
“打著橄欖調和油旗號,實際上成本很高的橄欖油在產品中占比還不到1%;還有一些花生調和油,花生含量其實不到2%,這不是忽悠消費者嗎?”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直接表示:在食用調和油領域,存在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現狀。 據悉,造成這種亂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十多年前醞釀
民以食為天。日前,“食用油”漲價的消息引起大家廣泛討論。老百姓面對超市不同價位的食用油也是猶豫不決:該怎樣選擇價廉物美、適合自己的食用油? 的確,食用油的種類繁多,橄欖油、茶油、豬油、轉基因油等等,價格自然差別挺大,難怪大家會疑惑。那不同的油其各自的營養價值是什么?轉基因食用油和調和油對人
食用油市場迎來“多事之秋”:中國臺灣地區食品、餐飲企業連日來正被問題地溝油所擾;金龍魚等品牌轉基因食用油卷入涉嫌欺詐疑云中,已立案11件;而近期食品抽檢結果表明,全國共有15批次不合格油上“黑榜”。 總體而言,市面在售糧油仍較安全,昨日廣東發布官微稱,臺灣地溝油也并未流入廣東。但此番身處爭
黃金大米 黃金大米是一種轉基因大米,是指通過基因技術改良的富含β-胡蘿卜素的大米。在人體消化過程中,β-胡蘿卜素會轉化為維生素A。 維生素A來源于兩部分,一部分是動物性食品,如牛奶、蛋黃;一部分是植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所含的β-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基本上6克的β-胡蘿卜
近年來,經過某些所謂“營養專家”的渲染,不少關于食用油的傳言在消費者中廣為流傳,例如壓榨油比浸出油更健康、調和油沒有營養等,讓人莫衷一是。而最近召開的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上,包括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在內的12位國內油脂方面權威專家經過認真討論,對這些“油脂加工與營養”方面
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益生菌成了‘無益菌’?”“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剛剛過去的2018年,有哪些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值得關注?你是否誤信了朋友圈流傳甚廣的食品謠言?1月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經中國科協指導權威發布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食品科技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就公眾
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益生菌成了‘無益菌’?”“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剛剛過去的2018年,有哪些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值得關注?你是否誤信了朋友圈流傳甚廣的食品謠言?1月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經中國科協指導權威發布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食品科技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就公眾
“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益生菌成了‘無益菌’?”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2019年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部門的領導出席活動并致辭。包括國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