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生部網站消息,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部分地區有嬰幼兒因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導致泌尿系統結石。為做好相關患兒的診療救治工作,衛生部會同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制定了《與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相關的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診療方案》,供臨床參考使用。 以下為方案全文: 與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相關的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診療方案 一、臨床表現 (一)不明原因哭鬧,排尿時尤甚,可伴嘔吐; (二)肉眼或鏡下血尿; (三)急性梗阻性腎衰竭,表現為少尿或無尿; (四)尿中可排出結石,如男嬰結石阻塞尿道可表現為尿痛、排尿困難; ......閱讀全文
為嚴肅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 國務院決定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響應 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國新辦通報三鹿嬰幼兒奶粉安全事故處置情況 新華網北京9月13日電 近期,甘肅等地陸續報告多起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 。現已初步查明,導致這些嬰幼兒患病的主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副組長李長江等通報嬰幼兒奶粉抽檢等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圖為衛生部部長、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新華網 王翰林 攝。 2008年9月17日(星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王玉良、杭志奇、吳聚生(左起)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本報記者 葉鐵橋 2008年的最后一天,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門口人頭攢動。一大早,警察就在法院外拉起了
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發布產品召回聲明,稱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 為對消費者負責,三鹿集團公司決定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全部召回。 衛生部專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可導
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以來,社會各方面對此十分關注。9月15日下午16:00,衛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請衛生部副部長、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組長馬曉偉先生專題介紹醫療救治工作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先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小兒內科分會
新華網北京9月16日電 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16日就三鹿牌嬰幼兒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有關情況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問:這次事故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立即組織了專項檢查,請問檢查結果如
“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發生至今已近兩年,三聚氰胺的陰影依舊不散。7月9日下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告了一起問題奶粉事件。 被查出的問題奶粉來自青海省民和縣東垣乳品廠,近日被甘肅省質監局檢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標最高達500多倍。青海警方查出,該廠的原料來自河北等省,奶
作者:毛德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昨晚看到新聞,三鹿集團發布消息,稱其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并召回8月6日以前所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并稱目前流入市場的嬰幼兒奶粉大約有700噸.剛剛看到最新消息稱,是不法奶農在鮮奶中摻入了
多年后,三鹿奶粉將演變成小學課本中的名詞,與“正龍拍虎”一樣,成為中國轟轟烈烈社會進程中某個特定的恥辱代名詞。三鹿危機是企業無法承受之重。為什么說三鹿必亡誰都沒想到,一家企業的產品危機,竟然在不到二周時間內演變成全國性的社會危機。三鹿粉奶被爆出含有三聚氰胺之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震動:各地百貨商場
9月12日,石家莊和平西路539號注定不會平靜——這是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三鹿集團”)所在地。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衛生部9月11日晚指出,近期甘肅等地報告多例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目前被稱為“腎結石事件”。 經調查發現,患兒多有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三鹿
據新華社9月12日報道,石家莊市政府調查組初步認定,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產的嬰幼兒問題奶粉是在原奶收購過程中被不法分子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三鹿集團是否在生產環節也添加了三聚氰胺,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目前由衛生部牽頭的聯合調查組仍在調查之中。 1100道檢測關為何難堵三聚氰胺
幾乎是同一時間,國有品牌蒙牛和進口品牌多美滋又“出事”了,我把它們統稱為繼三鹿牛奶之后的“牛奶門2.0版”。 國家質量監督檢查檢疫總局2月2日向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出公函,要求該局責令蒙牛公司禁止向其特侖蘇牛奶中再添加OMP物質。方舟子接著就寫道: 蒙牛100克特侖蘇奶中添加的IGF-1
10月7日,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公告稱,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禁止人為添加到食品中。對在食品中人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
今天,是中國乳制品行業“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早報率先披露了三鹿奶粉事件,進而引發了中國食品安全行業大地震,此后,免檢制度被廢除,食品安全法也相繼作出修改。一周年前夕,早報記者再次踏訪當年的漩渦中心,聚焦結石寶寶、奶農、乳制品行業以及關系到千家萬戶的中國食品安全制度。這是記者在
同時要求各地上報因食用奶粉致病患兒有關情況 9月11日,石家莊三鹿集團公司發出聲明,經自檢發現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公司決定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全部召回。這是9月11日拍攝的石家莊三鹿集團公司門口。(新華社記者鞏志宏攝) 據衛生部官方網站消
【導語】盤點近年來的食品安全事件,甲醇、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化學物質的危害讓人心驚膽顫,而并非如一些媒體報道的食品添加劑所為,因此,消費者應該形成正確的認識,繼續打擊、曝光不法商家,避免非法添加有害物質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促進食品安全管理的良性開展。 圖片說明:危機重重埋伏,食品安全問題—
甘肅59名嬰兒患泌尿結石1人死亡 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 甘肅省部分嬰兒食用配方奶粉患上泌尿結石一事,今天有了最新進展。 衛生部有關人士今天表示,經相關部門調查,高度懷疑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可導致人體泌尿系統產生結石。 甘肅省衛生廳今天
連日來,全國各地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對三鹿嬰幼兒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重大安全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認真落實免費治療政策,全力救治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導致泌尿系統結石患兒,不少患兒已陸續康復出院。 河北:組成醫療專家組進行巡診 記者楊守勇石家莊報道:截至9月26日12時,
本報記者 青林 申劍麗 見習記者 超 北京 重慶報道 自9月11日晚三鹿集團承認其品牌奶粉受到污染、衛生部下令各地上報類似病例以來,各地方醫院收治的“腎結石嬰兒”陸續增多。 記者獲悉,按照衛生部要求,國家疾控中心就三聚氰胺能否導致腎結石進行了危險性評估,并將相關報告送交衛生部;而該中心營
新華網北京9月15日電題:“I級響應”發出以后——中國政府全力處置“三鹿奶粉”事件 “新華視點”記者 徐博、吳晶 9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級響應機制,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由衛生部牽頭,國
三鹿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三鹿奶粉,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免檢產品;三鹿公司“航天乳飲料及乳粉”惟一合作伙伴、全國惟一“航天乳飲料”專業生產企業。——商標、產品、企業,三樣,可能毀在三上,毀在三聚氰胺。衛生部高度懷疑三聚氰胺污染、身陷“結石門”的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聲明,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
席卷全臺的“塑化劑風暴” 2011年3月,臺灣食品藥品管理部門一名檢測員在給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檢測時,發現了一種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塑化劑——DEHP。DEHP是一種工業原料,普遍用于塑膠材料的塑化劑,在臺灣被確認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為非食用物質,不得用于
蘇丹紅、瘦肉精、硫酸銅、三聚氰胺、塑化劑……這些貌似離我們很遠的化學名詞卻在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進入普通公眾的視野。“國人通過食品進行化學掃盲”雖是一句戲言,卻也道出了其中的尷尬和無奈,以至于很多公眾談“化”色變。 針對這一尷尬現實和不斷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中
2008年11月28日,蘭州市集中焚燒銷毀62.6噸三鹿問題奶粉。昨日,衛生部官員稱,問題奶粉銷毀工作要繼續加大力度。 本報訊 衛生部官員昨日在發布會上稱,“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后,要求對于查出來的問題乳粉要徹底銷毀。從這次青海查處的案件看來,這項工作還要繼續加大力度,案件目前還在
【內容提要】衛生部長陳竺說:“原來的一些問題乳粉,大部分實際上已經是在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控制下面,只是銷毀的一些技術細節方面,原來可能還在進行一些處理啊等等。那么在這次行動當中,應該說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2010年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衛生部部長陳竺就已封存三聚氰胺奶粉流入到了市場、
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發布產品召回聲明,稱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9月1 1日新華網) 什么是“三聚氰胺”?據衛生部專家介紹,
據美國媒體報道,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出售的麥樂雞含有玩具泥膠的化學成分。麥樂雞的添加劑“特丁基對苯二酚”有一定毒性。麥樂雞中被檢出橡膠化學成分到底會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對這一問題比較一致的意見是,特丁基對苯二酚是一種國家允許使用的的食用油脂抗氧化劑,但具體含量難于監測,消費者不
本文導讀:衛生部昨日通報的抽檢結果稱患兒乳房早發育與所食用乳粉沒有關聯。但業內專家認為,由于嬰兒食物來源較為單一,如果奶粉確實與性早熟沒有任何關聯,上百個嬰幼兒雌性激素超標絕非個別現象,衛生部必須進一步擴大排查范圍,直到找到源頭,不能任“性早熟”事件不了了之。 衛生部:“性早熟”與圣元無關
近日,國務院決定設立了以李克強副總理為主任的高規格議事協調機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在去年12月驚爆陜西渭南三聚氰胺超標奶粉重現“江湖”的背景下,此舉措既是決策層打贏食品安全“戰爭”的決心表露,也表明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仍然任重道遠。 應該說,近年來,我國政府和企業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痛下
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5月30日發布公告稱,明一牌金智嬰嬰兒配方奶粉樣品被檢測出磺胺多辛,其含量為15微克/千克。生產商香港明一國際集團(下稱“明一” )隨即陷入奶粉危機之中。 吊詭的是,這家奶粉企業很可能是穿“港馬甲”的內地企業。知情人士黃福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