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10月13日設立一個新的經費資助項目,旨在資助未來五年能在瑞典大學獲得職位的全球青年科研人員,縮短他們從博士后到第一個學術職位的時間。 此項目由瑞典基金會“The 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 Foundation”設立。該項目每年資助25個名額,連續5年共資助125名青年科研人員,經費總計12億瑞典克朗。來自全球任何國家任何學科的科研人員都可申請,條件是他們獲得博士學位時間距今在4—7年之間,并且需要瑞典大學提名。基金會要求各大學40%的被提名者目前不在瑞典。 瑞典的科研競爭力正在減弱。基金會副主席Peter Wallenberg表示,未來掌握在下一代科學家手里,沒有比資助他們對國家更有益的了。 ......閱讀全文
優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48個;優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6個 據中國博士后基金委員會網站消息,按照《關于開展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評估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55號)的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對93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52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進行了綜合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科研誠信是
近年來,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科研,不僅出臺了許多鼓勵科研的利好政策,而且向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投入了巨額科研經費。各高校和科研機構承擔的科研項目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規模上均有大幅度的增加。 但在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方面,隨著學術界被曝存在著一些比較嚴重的違規使用資金現象,繼而激起巨大的爭論。 縱觀這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張碧暉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4起科研經費使用違規違紀典型案件,7名教授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的消息引發熱議,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問題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那么,科研經費的管理存在哪些漏洞?如何從制度上加以監督完善?本文中五位相關專家談了他們的看法。他們分別是中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我部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我部制定了《農業部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原《農業部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農辦科〔2009〕63號)同時廢止。
關于印發《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的通知國科發監〔2019〕323號 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已經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實施。
關于印發《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的通知國科發監〔2019〕323號 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已經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實施。
關于印發《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的通知國科發監〔2019〕323號 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已經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實施。
2015年11月25日,中國上海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于今天發布題為《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的白皮書,為處在關鍵發展期的中國科研“把脈”。這是國際出版商在中國推出的第一份該類報告,其依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社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團(NPG)11月26日凌晨以中英文兩種語言面向全球發布了題為《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的白皮書,其目的旨在為處于關鍵發展期的中國科研“把脈”。這是國際出版商在中國推出的第一份該類報告,其依據的是NPG近期對1700多名分屬不同學科和來自中國各地的一線科研人員進行的
為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進一步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國務院日前發布《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 該文件中明確了適用范圍:科研設施與儀器包括大型科學裝置、科學儀器中心、科學儀器服務單元和單臺套價值在50萬元及以上的科學儀器設備等,主要分
PI制引入我國后,經歷了發展和壯大,目前科研項目和科研機構基本上都實行了首席科學家負責制,這種科研組織形式在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中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在自主創新時代,PI制已很難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攻關。因此,在政策上要通過資源配置和評價體系引導及創新文化培育;在策略上,適當集中
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是用于探索科技,實現技術變革的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近年來,科研設施與儀器規模持續增長,覆蓋領域不斷拓展,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綜合效益日益顯現。同時,科研設施與儀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應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經過幾代人
近年來,有關科研經費的審計披露問題和貪腐報道屢屢見諸報端,給公眾造成一種“錯覺”,似乎整個科研系統是“壞的”、所有科研機構是“完全沒有效率的”。筆者以為這種“錯覺”對廣大科研人員極其不公,不利于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自1996年“科教興國”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以來,歷屆中央政府更加重視科研經費投
閱讀提示 近年來因挪用、貪污科研經費而“落馬”的專家學者時有耳聞。科研經費為何被屢屢鉆空子?科研領域的諸多不端、違法行為為何屢禁不止?如何讓科研經費不再成為唐僧肉?我們反對科研人員在經費報銷上造假,但我們也應該
近年來因挪用、貪污科研經費而“落馬”的專家學者時有耳聞。科研經費為何被屢屢鉆空子?科研領域的諸多不端、違法行為為何屢禁不止?如何讓科研經費不再成為唐僧肉?我們反對科研人員在經費報銷上造假,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這個造假背后的問題所在。 科研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 近年來,我國科研經費投入以每年超過2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有關科研院所、企業: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2014〕70號)精神,加快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以下簡稱“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的進程,進一步提高科技資源利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義是什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
推動科研誠信管理專業化常態化——專家解讀“加強科研誠信建設”之一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完善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認為,科研誠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義是什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召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義是什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完善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認為,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世界科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完善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認為,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世界
根據《關于開展2019年度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省科技廳開展了2019年度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申報集中受理工作。按照“同一法人單位申報國際聯合實驗室數量不超過3個”的原則,共受理41個法人單位的71家國際聯合實驗室申報材料。現將受理的2019年度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名單(詳見
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期間,印發了《北京市進一步完善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科研人員最關注、社會反響最熱烈的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突出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形成5個方面28條改革舉措,將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同時提出了若干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舉措。 小科為大家系統梳理了
在科技工作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今天,科研誠信不可避免地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任何一次學術不端或是科研失范事件都會被媒體用放大鏡審視,也必然會降低公眾對科學家的信任和信心。 對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指出,科學界必須堅定地維護和促進科研誠信,讓每位科研人員都堅
編者按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老所追問的除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教育的問題,更指向我國的科技創新體制和環境問題。實際上,科技創新人才的成長和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始自教育、發自實踐、成在堅持。本文所關注和探討的,恰恰是科技創新活動的“后學校”
教育部日前發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政策 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通知》。內容如下: 多年來,高校作為國家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高度重視并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規定,不斷提高科研經費管理水平和科研經費使用效益,有效改善了高校科研基礎條件,高校科研水平和質量大幅度提升,產出了大
近日接連爆出兩條關于科研經費貪腐的新聞。 2月9日,媒體報道,原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執行院長宋茂強,伙同其妻借用親戚、老鄉身份證以“校外勞務人員”的身份冒領68萬元科研經費,并簽訂虛假勞務合同應對財務審計。 2月14日,廣東省紀委網站發布消息,廣東省科技廳原副廳長王可煒涉嫌嚴重違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