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期發布了要求航空公司為碳排放付費的法律,但預計將有26個國家對歐盟此舉提出正式抗議。美國國會已經提出了一個針鋒相對的法案。 根據歐盟的立法,從2012年1月1日起,進出歐洲的所有航班將被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必須購買碳排放許可證以幫助抵消其碳排放。該體系是歐盟27個成員國試圖遏制大氣碳含量的主要工具。 在美國國會,環境問題已成為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一個熱點問題,日前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規定航空公司遵守歐盟法律是非法行為。 據路透社報道,國際民航組織(ICAO)近期將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理事會議,預計也會議及這一航空事件。 歐盟律師表示,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的任何決定都不具備法律約束力,但可能是走向正式爭端程序的一個步驟,國際民航組織主席將在其中出面調解。 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的一份文件稱,歐盟單方面通過的法律構成了“飛機運營商的重大挑戰和風險”。 歐盟氣候專員康妮?赫澤高(Conni......閱讀全文
“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試點管理辦法將于今年年底出臺,目前正在組織專家隊伍討論參與碳排放交易試點的企業名單,很有可能2013年就開始正式交易。”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專家委員會一位專家8月6日對本報記者表示。 近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暫時不用承擔強制碳減排義務,但從中央政府的政策到各地方政府積極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所不難看出,碳交易在中國已漸行漸近。不過,在全國性碳交易規則缺失的情況下,各地方政府搶先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所很可能帶來標準不統一、交易量低迷以及買家嚴重缺失等問題。 碳交易漸行漸近 歐盟
《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我國計劃在2030年左右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明確了應對氣候變化低碳發展的戰略方向,也給節能減排提出新的挑戰。中國應在“十三五”規劃中納入強制性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以保障碳排放峰值目標的實現,并為未來節能減排最關鍵的十五年制定更有針對性的低碳發展政策路線圖;碳排放總
在2017年底,市場期待已久的“那只靴子”終于落地了——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完成總體設計并正式啟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表示,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分階段穩步推行碳市場建設。“僅僅發電一個行業,我們的碳市場交易規模都將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括歐盟的碳市場總體規模。”張勇說。
在2017年底,市場期待已久的“那只靴子”終于落地了——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完成總體設計并正式啟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表示,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分階段穩步推行碳市場建設。“僅僅發電一個行業,我們的碳市場交易規模都將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括歐盟的碳市場總體規模。”張勇說。
作為我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7個省市之一,深圳市日前按照11月份出臺的《深圳經濟特區碳排放管理若干規定》(以下稱《規定》)對第二批300家企業進行了碳核查,以迎接2013年碳排放權交易工作的正式啟動。 就在深圳市手持《規定》這一“尚方寶劍”,轟轟烈烈開展碳核查工作時,國家層面
碳稅應成為中國生產性減排的主要手段 針對國際上對中國氣候保護、二氧化碳減排的壓力,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政策模擬研究中心主任王錚教授及其課題組最近研究計算分析了我國分區域碳排放趨勢。根據課題組的計算,中國的碳排放量從1990年到2005年,上升了131.153%,明顯低于同期我國GDP
《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最后一公里”談判再次崩盤。在馬德里舉行的氣候大會是《巴黎協定》生效前的最后一次締約方大會,會議的核心議題是討論《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實施細則。盡管會議增加了40多小時通宵達旦的談判,但各國仍無法對此達成一致。 《巴黎協定》第六條的目標是:為國際合作提供一個會計框架,允許國
上海世博園“滬上?生態家”節水環保展示區。 國家發改委10日宣布“五省八市”將作為低碳省份和低碳城市試點。正在上海舉行的世博會提供了一個未來“低碳城市”的縮影。 碳排放量如何確定?排放的碳何去何從?如何給碳排放定價? 測量碳排放需要一桿公平秤 在能效和低碳服務領域具有影
■ 數字 我國是最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國家之一。據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投資將達2.3萬億元人民幣,可再生能源投資將達1.8萬億元,高效節能技術與裝備市場占有率將由目前的5%提高到30%,前景廣闊的綠色低碳市場為企業戰略轉型提供了重要機遇。 據統計,2006—20
歐洲碳排放交易市場目前遭遇了巨大的困難。外媒報道,由于歐債危機沖擊,經濟活動多年來疲弱無力,工業活動減少,對排放權購買的需求減少,歐盟碳交易市場正深陷困境,市場價格不斷下跌,未來難期。 2008年下半年以來,碳排放許可指標的價格開始逐步下滑。當年8月時,碳排放許可的價格每噸在40美元以上,
從2013年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啟動以來,已經過去了四年,而今全國碳市場啟動終于進入倒計時的階段了。按照目標,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要在2017年啟動,到2020年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躍、監管嚴格、公開透明的市場。圖片來源于網絡 碳市場闊步走進沖刺期 打出節能減排“組合拳” 碳交易是我國在2017
日前,國務院總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提出要“加快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這是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自2007年成立以來首次對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作出指示,碳市場建設在當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總體布局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走低碳發展道路是石化企業的必然選擇。目前中國的碳市場剛剛起步,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2015年全國碳交易市場將建成,國際市場也可能在2015年迎來轉機,未來低碳對很多石化企業來說,或是一道‘生死門檻’。碳交易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石化企業應更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用市場化手段有效降低
崔偉宏 承繼成 戴麗君:碳稅征收必須建立在公平的原則上 按部分發達國家的說法,“碳關稅”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避免“碳泄漏”;二是確保公平的國際競爭環境。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在環境與資源的雙重壓力下,征收碳稅成為趨勢。去年美國眾議院通過《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從202
國家科技部發展計劃司、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在京組織召開“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碳排放和碳減排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驗收會。 該項目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實施,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環保部環境發展中心、北京鑒衡認證有限公司、中
碳排放交易所,通俗點說,就是企業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將一些自身無法用完的污染環境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標進行買賣,從而對企業產生約束,達到環保的目的。2008年9月,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家綜合性排放權交易機構。 被指無米下鍋回應:不完全符合事實 作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碳排放量也大幅增加,與此同時中國肩負起相應的責任。作為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國家,中國越來越擔心能源安全、能效和競爭力的問題。 2012年1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湖北省、深圳市獲準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以逐步建立國內碳排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今年7月中旬的一個會議上表示,中國將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逐步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 有資料表明,中國清潔發展機制(C D M)項目數量世界第一,是全球CER的第一大供給國。 中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程度?即將進行的碳交易試點,是否預示著碳交易市場活躍期的到來?碳交易試點應如
11月15日,廣州市國資委組織召開“廣州市國有企業低碳發展和管理能力建設項目”啟動大會,該項目將在2011至2013年對廣州市國有企業提高低碳發展和管理能力給予資金和能力建設支持。會上,記者獲悉,廣東作為全國碳排放交易七個試點省市之一,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已經啟動,廣東碳排放交易將采取省
京冀兩地啟動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承德市作為河北省的先期試點,其境內的重點排放單位將完全按照平等地位參與北京市場的碳排放交易。用“市場之手”推動節能減排,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將成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 12月18日,北京市發改委、河北省發改委、承德市政府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京
我國正在快速推進的7省(市)碳交易試點,是利用市場機制促進低碳發展的重要嘗試。業內人士認為,拓展碳交易市場,是將減排政策轉化為由市場推動的機制,可引導并促進企業在盈利中實現自主減排―― 碳交易不僅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還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促進節能減排的倒逼機制。隨著我國碳交易市場的不斷
“卡本團隊從2014年起協助北京首鋼集團投資運營的‘北京首鋼生物質能源項目’開發成為中國自愿減排項目,項目成功取得國家發改委的登記備案,具備了碳指標的上市交易條件,協助業主單位落實碳指標買家,成功實現減排量銷售,為首鋼集團獲得收益近300萬元,卡本團隊收取項目開發服務費20余萬元。” 北京卡本新
■本報記者 王佳雯 在近日召開的中歐碳市場對話與合作項目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稱,中歐碳市場合作項目第一期已經取得圓滿成功,其直接成果便是中國全國碳市場的啟動。 自2015年中國在巴黎氣候大會做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值&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呂永龍研究員團隊在可持續發展研究方面又取得重要進展,其題為“中國能源相關行業碳排放變化驅動力(Drivers of change in China’s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的研究成果于2019年12月23日在國際著名期刊《美國國家
當前,全球碳交易已進入一場與狼共舞的爭逐之中,碳交易制度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到我國在群雄逐鹿的國際碳交易中的命運。 我國目前存在的碳交易模式主要有清潔發展機制(CDM)和自愿減排機制(VER)。 自2002年CDM項目進入中國后,中國的清潔發展勢頭強勁。截至2012年11月21日,我國已
在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之后,湖北也加快了碳排放權交易的步伐。9月初,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總監施遜濤證實,注冊資金1個億的湖北碳交易所將于近期揭牌。 自2011年國家發改委明確七地開展試點工作、鼓勵條件具備的地區先行先試碳排放權交易以來,各地紛紛出臺碳交易管理辦法,多個省市的碳交易市場
深圳市發改委消息,深圳碳排放交易市場計劃于6月18日啟動交易,已完成碳核查的635家工業企業將成為首批上線企業。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德林介紹,配額分配是整個碳交易體系的關鍵環節,目前基本完成首批工業企業碳配額分配工作。這些企業2013-2015年獲得配額總量合計約1億噸。到2015年,這
近年來,我國能源發展取得巨大成績,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加強,保障體系也在逐步完善。但與此同時,我國能源體系的高碳特征非常明顯,以煤為主的化石能源在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占主導地位。這導致了溫室氣體排放的過快增長,是造成當前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僅擠占了低碳能源技術的應用空間,也使安全供應問題日益突
國家發改委2011年10月29日下發通知,批準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7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要求在2013年啟動碳交易試點,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場雛形。據發改委相關人士表態,今明兩年國內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或試點市均將陸續上線,這也意味著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的“市場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