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所特聘教授顧秀林表示,已經占到中國大豆使用量80%以上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其進口檢測審批程序存在缺陷。顧秀林的上述表述再次將“轉基因危害”擺在公眾面前。 “媒體都說轉基因食品吃了不好,我們家買油基本上都選非轉基因的。”《投資者報》記者日前在家樂福北京某超市隨機詢問幾位食用油的購買者時,一位略顯富態的中年婦女表示,“最好別吃大豆油,花生油比較好。” 而貨架一旁忙碌的促銷員則使勁吆喝自己的產品非轉基因,營養價值高,記者以顧客身份上前詢問,發現該促銷人員無法解釋清楚為什么非轉基因油更安全、健康。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首席科學家黎志康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公眾對于轉基因食品的知識知之太少,存在各種各樣的誤解。“就拿大豆油來說,我們食用的主要是油脂,而轉基因性狀表現為蛋白質,所以原料是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對于大豆油來說沒有任何區別。” 據記者了解,目前......閱讀全文
轉基因技術和中國糧食安全與主權的話題在歷經一年的爭論熱議,以及多輪政府決策者、非政府組織以及消費者的互動之后,歲末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12月8日,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就轉基因問題給出官方定調:“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應用是大勢所趨, 是我國實施科教興農的重要
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報道研修班近日在長春舉行,重點討論了轉基因安全性與安全認證的相關問題,并針對中國當前轉基因產業化的路徑和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國家轉基因發展前沿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間,擔任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總工程師的中國工程院萬建民院士,農業部科教司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知識產權
一片丹心為蒼生 范云六,湖南長沙人。農業生物工程專家。195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1960年獲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副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國家973計劃專家顧問組成員;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HarvestPlus項目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全面部署“十二五”農業科技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農業科技發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積極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戰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溫家寶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許多老一輩科學家,也有許
“在轉基因研發方面,我國已前后投入了200多億,有了一些過硬的技術和產品,然而目前因為種種原因,絕大部分產品還不能推向社會。”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楨近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作為一種新的育種技術,轉基因發展和應用勢不可擋:自1996年大規模應用以來,全球轉基因
中儲糧:目前糧價上漲仍在可控范圍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總經理包克辛談中國的糧食調控 三聯生活周刊:最近國際米價出現大的漲幅,表面看,由于我們國家在糧食問題上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因而亞洲米價此番上漲幾乎沒有影響,但從一個相對更長的周期,它對國內稻谷供需市場是否仍然構成潛在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自從1996年轉基因作物產業化以來,全世界商業化的主要轉基因作物有大豆、棉花、玉米、油菜、土豆以及苜蓿、番木瓜、甜菜、西葫蘆(squash)等其它幾種小作物。其中轉基因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分別占各自作物全球種植總面積的75%、80%、75%、35%。美國一半的農田種植的是轉基因作物。全世界7
目前,中國農業面臨著三方面的重大挑戰。首先耕地銳減,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次,水資源匱乏,人均水資源占有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左右。再次,病蟲害、旱澇等自然災害頻發,環境惡化。 發展轉基因技術可以有效地緩解或解決這些問題。第一,轉基因農作物品種能夠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
今年4月審議通過的新《食品安全法》,距離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時間只剩一個星期。 這部新法被業內認為,無論在規范數量還是規范內容方面均進行了大幅度修改,在立法理念、總體思路、整體框架、監管制度、法律責任等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不過,為推動新法順利貫徹落實,實現食品安全治理的預期效果,應當抓緊開
本文根據2016年4月14日許智宏在浙大“求是大講堂”的演講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整理人:沈梁燕 王心怡 講座人:許智宏,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校長;曾獲
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內,正在育種的轉基因水稻苗 三四月之交的湖北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鎮,60歲的錦繡村農民熊忠明,在田坎上來回踱步,照看他剛種下的苗。 不久他就要給剛抽芽的莊稼打農藥。熊忠明告訴記者,村子里仍然有“不打藥”的水稻在偷偷種植,至少三成,他因為沒有關系買不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牽頭研發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率先獲得我國第一張轉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證書,讓中國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100多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隨后
土壤污染:重金屬猛于農藥 說不清數據,缺乏法律規范,資金投入有限……土壤的重金屬污染防治困難重重 最近,“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可能引發骨痛病”的消息見諸報端后,讓湖南省株洲市馬家河鎮新馬村村民再次回想起五年前的那次經歷:2006年農歷 正月,新馬村
1.前言 盡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全球糧食生產有顯著的增長, 但當今社會需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是,如何養活21世紀中葉全球即將達到的90億人口。為了滿足糧食需求又不明顯增加糧價,基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對能源安全、地區飲食結構變遷的關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貧窮和饑餓減半的千年目標,估計屆
老板將記者購買稻種的收據撕毀 武漢隨機買5袋米3袋轉基因 據稱湖北、湖南、安徽、福建一帶的米大部分都受到“污染” 今年4月,記者在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家大型超市,隨機購買了5袋不同品種的大米,隨后送往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令人吃驚,在這5種大米中,有3種含有轉基因成分。迄今為止
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誕生 聽到“開個微博或微信公號來講講轉基因”這樣的提議,一些科學家臉色一黯。 在他們看來,這種做法對于普通的科學問題或許有效,但要是談轉基因,恐怕處境難堪。 這種疑慮也許會在2016年有所改變。1月出臺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對農業轉基因技術“在確保
某境外組織13日發布報告稱,在武漢抽樣大米調查中,發現3成樣品含轉基因成分,引起社會輿論關注。湖北省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迅速作出反應,對此報告中提到的抽樣地點派出了工作隊,第一時間進行轉基因大米調查。與此同時,報告中涉及的華中農業大學對報告中的結果提出質疑。 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鄧干生14
“我以前請過崔永元先生喝茶討論轉基因,還沒有實現。如果鳳凰網提供茶葉,我很愿意參加。”1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參加鳳凰網組織的轉基因辯論會,再次公開邀請與反轉基因代表人物崔永元對話。 此次鳳凰網“大學問”組織的討論主題為“激辯轉基因——生物安全、主糧應用與科學話語權”,參與
目前,我國科研人員克隆了100多個重要基因,獲得1000多項專利,取得了抗蟲棉、抗蟲玉米、耐除草劑大豆等一批重大成果,我國自主基因、自主技術、自主品種的研發能力顯著提升。13日,農業部就社會公眾和新聞輿論關心的農業轉基因情況召開發布會。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介紹,今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要
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8年來減少一半。對此,有專家建議在全省辟建國家級“非轉基因生態保護區”,保護本土大豆的凈土不被污染。 巴彥縣曾經是黑龍江省的大豆重點產區,10年前,全縣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30萬畝,而現在僅存24萬畝。在本土大豆節節敗退的背后,是大量轉基因大豆的進口。 在今年全國“兩會
在過去的10多年里,中國社會輿論中爭訟最為激烈和持續的焦點話題之一,是一個普通人看似幾乎插不上嘴的專業科學問題:轉基因農作物應不應該商業化? 而有關轉基因問題的論戰,現在越來越異化為不同政治立場之間的紛爭,乃至謾罵。它實際上已經完全脫離了最初的科學研究和食品安全范疇,淪為一場迷失了目標的情
“兩院”院士大會于6月23日召開 分別修改《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工程院章程》 中國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定于本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 “兩院”6月22日聯合舉行媒體吹風會稱,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將分別有536位院士和6位
我國進入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期,生物產業作為我國“十一五”規劃確定的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大支撐作用。 2008年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09年,農作物生物育種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
盡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質疑,但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基因測試新技術 新概念造影劑“納米MRI燈” 巴西轉基因大豆 記錄DNA數據 具隱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擬效果圖) 耐水性超薄太陽能電池 美 國 基因編輯技術火熱 干細胞研究獲突破 美科學家開展了該國首個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
自轉基因技術出現的那一天起,圍繞它的爭論就一直不絕于耳,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是力挺發展轉基因技術的專家之一,在剛剛閉幕的第五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黃大昉又一次指出:“轉基因技術是科學發展的必然,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從1996年轉基因作物商
生物醫藥 就醫學而言,生物產業主要包括血液制品、疫苗制劑、生化及核酸診斷試劑、基因工程藥物、組織工程產業等。 自1989年基因重組人干擾素α1b成為國內批準的第一個生物技術藥物,就正式拉開了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序幕。但是歷經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并沒有實現預期的增長勢頭,
近日有一種說法稱,湖南、湖北、廣西、吉林4省區存在大規模違規種植轉基因玉米和水稻的問題,引發輿論關注。我國對轉基因作物種植有何規定?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有無批準種植轉基因主糧? 【回應】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目前不允許商業化種植 針對
國內有關轉基因大豆、水稻、玉米等轉基因作物濫種的說法一直頻繁出現。其中水稻和玉米雖然有品種已經取得了農業部頒發的轉基因安全證書,但是一直沒有批準商業化種植,而國內并沒有研發轉基因大豆種子。目前我國批準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 據了解,農業部都每年開展安全監管執法工作,指導各地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