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欲平衡國家間科研資源分配
“地平線2020”資金框架協議出爐。 經過長時間磋商,歐盟科技部長會議批準了一項“地平線2020”綜合框架協議,通過了歐盟2014~2020年研究資金項目。最終,“地平線2020”計劃預算大約在900億歐元左右(約為1110億美元),這與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的500億歐元相比增加了近1倍。 “作為歐盟第八個研發框架計劃,‘地平線2020’統一了以前各自獨立的歐盟研發框架計劃(FP)、歐盟競爭與創新計劃(CIP)、歐洲創新與技術研究院(EIT)三個科技計劃的預算。”中國駐歐盟使團科技處陳敬全告訴《中國科學報》。“但是,要整合歐洲科研資源,完成歐洲研究區建設,歐盟還面臨如何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統籌和協調、避免條塊分割、減少重復投入、促進研發合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困難。”陳敬全提到。 而這次的歐洲科技部長會議正是為平衡歐洲東西部國家間科研資金分配,以及加強國家間合作作出努力。為此,歐洲東部國家和歐洲議會都提議......閱讀全文
歐洲欲平衡國家間科研資源分配
“地平線2020”資金框架協議出爐。 經過長時間磋商,歐盟科技部長會議批準了一項“地平線2020”綜合框架協議,通過了歐盟2014~2020年研究資金項目。最終,“地平線2020”計劃預算大約在900億歐元左右(約為1110億美元),這與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的500億歐元相比增加了
八卦影響資源分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44.shtm近日,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印度,甚至是非洲的偏遠村莊,八卦都會影響人們獲得的好處。相關論文發表于《進化與人類行為學》。研究人員針對來自美國和印度的120名
圖解國內無線頻譜資源分配(最全)(二)
國內無線頻譜分析4G頻段分配表
圖解國內無線頻譜資源分配(最全)(一)
國內移動通信頻譜分布圖:三大運營商頻譜分配情況說明注:目前1755~1785MHz/1850~1880MHz,目前沒有分配。1955~1980MHz/2145~2170MHz,目前沒有分配。TDDFDD
圖解國內無線頻譜資源分配(最全)(三)
下一代通信系統頻率前不久,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與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共同發布了關于未來寬帶移動通信與頻譜高效利用的合作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我國下一代移動網絡將繼續以6GHz以下相關頻譜為主,包括現有2G/3G頻譜的重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中通過腳注標記給移動通信系統的頻
美國科研經費分配走勢
??? 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在2007年的預算案中,布什政府計劃將NIH的預算削減2.79億美元,但眾議院委員會通過的撥款議案和參議院支出委員會批準的配套措施卻讓NIH的預算增加了10億美元。雖然3.5%的增加量只相當于NIH要求的一半,但這已經讓憂心忡忡的NIH有苦盡甘來的感覺。NIH在 2
秦大河院士:資源分配模式切勿走極端
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法人責任制”的推行步伐正在迫近。據了解,一些部委的某些項目已經在實行“法人責任制”。這實際上增加了研究所法人的責任和資源分配的權力。 但事情往往有利有弊。在兩院院士大會上,中科院院士秦大河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就“法人責任制”的資源分配問題提
實驗室可分配的資源有哪些?
????? 實驗室可使用的資源包括財務資源、設備資源、設施資源、環境資源、組織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方法資源、信息資源、分供方和合作者、自然資源的可獲得性等。
陶短房:科研基金分配優劣看科研成果
今年9月,北大海歸教授饒毅和清華大學海歸教授施一公聯合在美國《科學》雜志撰文,對中國科研基金分配體制提出商榷,聲稱“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與官員和他們賞識的專家拉關系重要”,并認為這種體制的缺憾,使得中國近年來研究經費盡管以每年 20%的幅度遞增,但未能
《自然》刊發社論關注歐洲科研創新
10月28日出版的《自然》雜志發表社論——《創新游戲》(The innovation game),回顧歐洲過去10年科研戰略計劃并展望其下個10年的科研創新目標。以下為主要內容: 過去10年,歐盟為經濟增長和福利改善制定了一系列戰略計劃,比如通過建立歐洲研究區域(European R
科研經費分配應該遠離權力和人情
要打破目前中國科研產出有數量奇跡、少質量驚喜的困局,必須建立起以學術創新為宗旨的課題申請和科研經費分配制度。 日前,我國學者施一公和饒毅在《科學》雜志撰文指出:盡管近年來中國科研經費持續高速增長,但現行的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 在巨大科研投入的保障下
如果科研經費改為平均分配......
圖片來源于百度 當前,世界各國的科研經費分配基本都取決于同行評估的結果。這種評估體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呼吁改革科研經費分配體制的聲音越來越多。 具體怎么改?有人認為,將研究經費平均分配給符合資格的科學家們。反對者聲稱,這種平均分配主義將會導致科研資源的稀釋,從而降低科研效率
歐盟發起拯救歐洲水資源行動計劃
歐盟委員會日前宣布發起一項旨在拯救歐洲水資源的行動計劃,稱該計劃具有戰略意義,將確保歐洲水資源的質和量,滿足歐洲在人居生活、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方面的需要。 該計劃強調應采取有利于水自然蓄積的措施,加強濕地和洪泛區整治,并通過計量、稅收以及經濟層面的更有效手段完善實施
歐洲大型科研項目面臨資金困境
近日,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20個成員國的代表匯聚一起商討如何在未來5年里削減財政預算。接下來的數月里,各個研究機構將面臨一個抉擇:是推遲新項目的上馬,暫停研究設施的升級還是直接削減成本? 今年早些時候,CERN曾提出一個5年財政預算方案,但由于各個成員國的強烈反對,財政委
環保稅立法引領改革:市場機制分配環境資源
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7日在“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記者會上提及“環保稅立法”時稱,不少清潔生產技術、治理手段的紅利沒有釋放出來,是由于環保政策沒有跟經濟政策和發展政策實現深度融合。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環保行業面臨投資資金、監管力度雙重不足,嚴峻的
學校院士當做招牌 領頭進行科研經費分配
目前,我國的院士年齡主要集中于70至89歲。中國工程院秦伯益院士開風氣之先,自己申請,并于2005年獲準退休。今年80歲的工程院院士沈國舫申請退休,不料所在學校以“你是我們學校的旗幟”為由婉拒。(據12月2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院士隊伍應該建立有進有出的正常機制,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
周可真:科研經費分配的“實需”原則
科研是以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為主體,包括藝術、文學、歷史、哲學等等在內的,一切為求取新知識和創造新知識而進行的學術探索活動,科研經費是維持這種探索活動正常運行所必需的費用。 從人類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的弗朗西斯·培根時代開始,為追求“新事功”而努力“發明知識”的學術探索活動,就逐漸
巴西總統批準石油資源稅分配新方案
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30日批準了國會提交的新的石油資源稅分配方案,同時對相關條款作出適當修改,以照顧石油主產區的利益。 石油開采資源稅是在巴西境內從事油氣勘探和開采的企業向巴西聯邦政府繳納的一種稅款,用以補償開采作業可能給當地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收到的稅款在聯邦政府、石油出產州、石油出產
周名江:科研投入分配應改方式保強度
現在,我國對科技事業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科研經費的投入亦是連年增加,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科研經費效率低下、投入方式不合理等。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周名江就上述問題指出,從科研事業的現狀來看,有相當部分科研工作效率不理想,除體制、原有基礎以及其他原因外,現行科研經費投入方式的不合理是
五位專家撰文探討“科研經費分配與管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研經費投入的增多,如何有效管理資金日益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本版圍繞“科研經費分配與管理”的話題,約請科技政策與管理方面的學者進行筆談,對科研經費的管理機制、評審制度和分配模式等問題作深入探討,以期推動相關的改革。 科研經費流失是制度問題 上世紀90年代,我在一個中
打破科研資源條塊分割的枷鎖
財政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近年來飽受關注,2014年3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作為未來一個時期指導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意見》適用于中央民口所有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記者就《意見》涉及的熱點話題采訪相關專家,聆聽各方聲音和反響,形成系
實驗動物資源缺乏成科研“軟肋”
? 實驗動物,這些為人類健康付出生命的“活試劑”,如今已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實驗動物資源也成為生命科學研究“大軍”的必備“糧草”,然而在我國,這部分科研“糧草”的供應形勢卻不容樂觀。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張連峰在10月20日舉辦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實驗動
《自然》網站關注中國科研經費分配體制改革
3月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政府需更有效地分配科研經費。中國的科研工作者們普遍認為溫總理的報告表明中國將在不久之后全面進行科研經費分配體制改革,標志著中國的科研開始從數量向質量轉變。這一消息也引起了國際著名期刊《自然》(Nature)官方網站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萬億科研經費分配
科研經費分配一直是兩會科技界的熱點話題。就在今年兩會召開前夕,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12年全年我國科研經費(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10240億元,比2011年增長17.9%,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97%。 如此龐大的資金,其分配的合理性和公開性讓本屆兩會代表和委員高度關注。增
劉鳳朝:從管理的角度看科研經費分配
9月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以社論形式發表了施一公和饒毅聯合撰寫的社論,討論目前中國的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及科研文化問題。文章重點討論了目前存在的體制現象和文化問題,沒有從管理的角度分析問題的成因,并給出可行建議。 筆者認為可以從投入產出的視角分析中國科研經費管理存
科研經費分配新規:五項資金資助誰?
體系重構:五項資金如何分配? NO.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 NO.2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產品和產業化目標。 NO.3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
科研資源科普化:接地氣方能聚人氣
一些科學家覺得很難從科普工作中看到直接成效,也未見與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影響力,便認為不如把精力和時間繼續花在科研上。其實,科普是科學家的天然使命,科學家有義務向公眾說明這些經費投入之后產生了什么樣的成果。 6月27日,來自科技部、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物理所、國家天文臺、中國環境
破“SCI至上”,科研資源配置怎么調整?
最近,有關部門下決心破除“唯論文”頑瘴難疾,打出一套組合拳,發布一系列文件,改革科技評價體系中備受詬病的論文“SCI至上”,為此,傳統的科研資源分配方式也面臨重大轉變... 破“SCI至上”,科研資源配置方式面臨重大轉變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下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
自行車綠色出行有多難?最大難題是道路資源分配
即使在綠道上,有時貨車也與自行車搶道 為倡導綠色出行,各部門不斷組織活動吸引愛好者參加 核心提示 2012年的江門,綠色、環保成了城市建設的關鍵詞。但遺憾的是,綠色發展戰略遲遲未能拓展到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從今年初的“兩會”到上個月的“城市無車日”,建立公共自行車交通
歐洲2012年科研經費預算有望提高
據《自然》網站消息,在4月20日公布的2012年度歐盟財政預算草案中,歐盟委員會建議將2012年的科研預算提高13.3%,達到76億歐元。 歐盟委員Janusz Lewandowski表示,這項建議只是剛剛達到現存各項合約的最低要求,他警告,如若在此建議的基礎上再降低預算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