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來臨的2018年高考,“00后”成為主角,975萬考生人數創下近8年高考新高。 繼去年“新高考落地元年”之后,高考改革正在各地持續推進,強調對學生綜合成績的評價,全面取消加分,多項改革舉措進一步推進高考的公平公正。強調綜合成績評價,人才選拔更多元 浙江省是去年全國首批兩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之一。記者從浙江省教育廳獲悉,除統一高考招生、單獨考試招生外,2018年浙江省內歸屬地方的50所高校以及北大、清華、浙大等9所高水平大學參加浙江“三位一體”招生。 “三位一體”高考招生改革,即把考生的會考成績、高校對考生的測試成績以及高考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綜合分,最后按照綜合分擇優錄取考生。2018年,浙江省預計通過“三位一體”招生人數超過1萬人。 最早一批嘗試“三位一體”招生方式的浙江工業大學招生負責人說,“三位一體”綜合評價高考招生制度,有助于高校選拔、挖掘到有潛質的學生。跟蹤調查發現,“三位一體”招生的學生,即......閱讀全文
高考改革在我國應該說一直在進行,有豐富的正反兩方面經驗。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社會對高考的改革十分關注十分敏感,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社會發展中我國就業還有很多的困難。另外不正之風十分厲害,社會上有一種心理,深怕自己的孩子被后門被不正之風擠掉。所以人們渴望有一個公正的高考和錄取環境,家長希望通過高考上大學
多年來社會都在迫切呼喚高考改革。的確,高考已經是整個基礎教育的“指揮棒”,所謂應試教育,跟高考的“指揮”直接相關,人們渴望高考改革,是合理的,必然的。課程改革推行12年,進展艱難,“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大家都贊成,卻又難于實施。教師的無奈,也因為要面對高考這個巨大的現實。課改之前,很多學者猛烈攻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日前發布和解讀了《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這標志著山東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全面啟動。 山東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在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試點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而制定的。改革方案更貼近學校辦學實際,解決了上海、浙江改革試點中“試出”的部分問題。但要評論改革方案可
隨著各省份考生分數和分數線的公布,2018年高考徐徐落幕,只剩高校和考生在為招生、填報志愿和錄取而忙碌。但很快高考將不再是2018年的輿論熱點,直到明年高考的來臨。然而,在2018年的高考日漸淡出人們視線之際,筆者卻想說幾句多余的話。 毫不夸張,對中國廣大普通老百姓而言,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試
近日,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宣布,從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接受中國學生用高考成績申請,高考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被錄取為大一正式學生。這是美國第一個公立旗艦大學正式接收考生用高考成績申請。 與2012年澳大利亞的悉尼大學宣布中國高中畢業生可憑借高考成績報名,但還需要提交雅思或者托福成績不同,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制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高考評價體系由
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此,考試中心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請介紹一下研制《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背景。 答: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深化高考內容改革提出明確要
還有十多天,2017年高考就將到來。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也被稱為“新高考元年”。新高考將在浙江、上海兩地展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進入關鍵時刻。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命題、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斷調整、優化,這一次,是黨中央、國務院下定決心自上而下、展開全新頂層設計的大變動,被認為是恢復高
在6月,整個中國教育界甚至全社會都在關注高考,從高考前的總動員到6月7日、8日的高考,從高考評卷到高考分數的查詢,從官方禁止公布高考狀元到媒體還是照樣炒作“高考最高分”,從高考分數線的公布到高考志愿的填報,再到第一批高校的錄取……高考是全年一貫的熱點話題,6月更是成為焦點話題。 為什么高考
中國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一定會在不斷實踐中日趨完善,更好為青春護航、為夢想指路 “作文中千萬不要用網絡詞匯,更不能畫表情,這不規范。”高考前,一位班主任幽默的叮囑,讓講臺下的孩子們笑成一片。6月7日,又有975萬學子走入考場。今年高考,將大批迎來“00后”應屆高中畢業生。高考這一許許多多中國
3月3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列席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表示,異地高考改革方案將很快出臺。他同時表示,異地高考是有條件的,除了考慮城市承載能力外,還對家長和孩子有一定條件要求,家長要在當地有工作。 事實上,多年來人們對高考制度改革的關注始終沒有消退。人們關心的,不僅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具體
■王長樂 高考作為高校招生的一種教育性活動,可以說由來已久。但高考演變成讓全社會矚目、需要政府動用教育(行政管理)、公安、交通、城管、衛生、建設等許多部門來保障的一種社會性活動,則是近些年來的事。而高考其所以由一個本來只是教育界內部的、單純為高校招生服務的活動,變成了一
中國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一定會在不斷實踐中日趨完善,更好為青春護航、為夢想指路 “作文中千萬不要用網絡詞匯,更不能畫表情,這不規范。”高考前,一位班主任幽默的叮囑,讓講臺下的孩子們笑成一片。6月7日,又有975萬學子走入考場。今年高考,將大批迎來“00后”應屆高中畢業生。高考這一許許多多中國
最近,劍橋大學認可中國高考成績的消息廣為流傳,不少媒體進行了報道,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此時正值我國多個省份推行高考綜合改革,自然而然引發了一些比較,同時也給我們的高校帶來一定壓力。 如何應對優質生源的國際化競爭,是我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甚至高校教育教學、人才培養改革迫切需要考慮的一件急事和大事
2011年6月1日,江蘇揚州揚大附中東部分校的高三年級的學生正在教室內緊張復習功課,備戰即將到來的高考。 今天(6月7日),全國933萬考生將步入考場,迎戰高考,這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出臺后的首次高考。天津、浙江今年繼續實行英語科目“一
“制度創新是高考改革的關鍵。”11月29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漢指出,深化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綜合改革,在全國統一高考的基礎上,同時引進“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推進考試向評價轉變,將高考轉變為對考生進行全面評價。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出席論壇并發言(沈考 攝) 29日,湖北省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12月5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教育部已經完成制定考試招生總體方案,即將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之后,修改完善,印發實施。針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
“考試已成為制約我國教育發展的‘牛鼻子’。”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5月7日舉行的2012中美素質教育合作交流會上表示,如果考試和評價制度再不能實現重大突破,中國教育改革很難深入。 朱永新坦言,十多年來,教育改革轟轟烈烈,但應試教育依然“扎扎實實”。作為指揮棒的現行考試和
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我國高等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教育部日前召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并頒布《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針對當前影響和制約質量提高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圍繞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不久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試點方案》。根據該方案,22所上海市屬高校參加春季招生,計劃招生1640人,每名考生可填報兩所院校志愿,每校可填報3個志愿。上海市教委新聞辦表示,2015年春季高考將探索一名考生同時被兩所高校錄取的招生模式。 在筆者看來,這是上海
1月8日,有媒體報道稱,教育部近期確定高考改革方案。隨后,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除了教育部長在《學習時報》上發表的文章中有關高考改革部分的論述外,教育部并未對外公布有關所謂的“高考改革方案”。 確如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所說,教育部長在《學習時報》上談到的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并不是什么新方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不能不回望高考。 高考制度的恢復,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曙光普照中國大地; 高考人才選拔機制,為改革開放注入生機勃勃的人才資源,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巨變的關鍵動力之一; 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逐步推開,牽引教育綜合改革“發動機”持續運轉,寫就一份份浸潤著改革精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不能不回望高考。 高考制度的恢復,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曙光普照中國大地; 高考人才選拔機制,為改革開放注入生機勃勃的人才資源,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巨變的關鍵動力之一; 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逐步推開,牽引教育綜合改革“發動機”持續運轉,寫就一份份浸潤著改革精
熱點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入選理由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一直是近幾年來學術界關注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2014年的研討主要聚焦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上,相關的研究大致從以下幾方面展開: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解析,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特別是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時候都更為迫切。作為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教育,能否跟上時代的腳步,能否踏上歷史的巨浪滾滾向前? 在深入總結高校自主招生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由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教育已成為教育公平的短板。專家認為,加大重點高校招收農村生源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公平,但并不能徹底解決短板效應 又是一年高考時。 據初步統計,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達970萬人,
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 高考評價體系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實現了高考由單純的考試評價向立德樹人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關鍵環節的轉變。力求運用教育評價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評價中完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機制設計,以及與素質教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到了“要積極穩妥地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 昨天下午,十二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在接受人民網和本報聯合采訪時表示,考試改革是整個教育改革的一個很重要的基本環節,也是制約整個教育發展的一個牛鼻子,
高考,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省市,北京市新高考方案今天出爐。北京市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首都教育實際的現代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公平公正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北京市的“新高考”有哪些特點?作為考生、家長,對于2
今年4月,某名牌大學工作人員化名一葦出版《招生門》一書,以小說形式深度披露了國內高校錄取工作中種種秘而不宣的潛規則。無獨有偶,6月中旬,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欒梅健也在其博客上撰文揭秘了“高招”十大貓膩。 以1999年上海單獨命題為起點,我國高考改革已進行了11年,各地大大小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