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4日電,英國《自然·醫學》雜志4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癌癥學研究重磅進展:利用自身T細胞,美國一患者免疫系統調整后,完全徹底清除了乳腺癌細胞。這是T細胞免疫療法首次成功應用于晚期乳腺癌,其也為所有常規治療無效的晚期癌癥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治療方法。治療癌癥最成功的臨床免疫治療方法,是免疫檢查點阻斷和過繼性T細胞療法。免疫檢查點阻斷是通過注射抗體,在患者體內激活T細胞;而在過繼性T細胞療法中,T細胞取自患者的血液或腫瘤,只有那些識別腫瘤的T細胞會被培養,并在之后返回到患者體內。現階段,這些方法的成功率,會因癌癥類型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迄今為止,使用免疫檢查點阻斷方法治療乳腺癌的臨床試驗,已被證明無效。此次,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科學家斯蒂文·羅森博格及其同事以一位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當乳腺癌細胞喪失了正常細胞的特性后,游離的癌細胞就可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轉移。在這之前,該患者采用了多種治療方案,......閱讀全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T細胞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 Immunol:鑒定出對抗特殊靶標的T細胞 doi:10.1038/s41590-019-0544-5 當接種疫苗,或者解除過敏原以及微生物病原體之后,免疫系統激活,產生的T細胞亞
T細胞在慢性病毒感染,腫瘤環境中會產生功能障礙(T cell dysfunction),喪失清除感染病原以及腫瘤細胞的能力。另一方面,當T細胞在遭遇自身抗原時行使功能也會發生障礙,對自身抗原不應答,以避免自身免疫反應的發生。 T細胞是通過活化發揮效應或者調控功能,而產生功能性障礙變得耐受(to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腫瘤免疫療法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JCI:為何癌癥靶向免疫藥物有時會失效? DOI: 10.1172/JCI128644 近日,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做出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該發現有助于科學家理解為什么某些腫瘤微環境中缺乏
今年對于癌癥免疫治療領域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多個CAR-T療法的相繼獲批上市,為許多之前無藥可治的晚期血液腫瘤患者,帶來了治療甚至治愈的希望。 然而,相比于在血液腫瘤治療鄰域研究過程中的順風順水,CAR-T在實體瘤治療鄰域的研究可謂是舉步維艱,收效甚微(1)。而其中,CAR-T治療實體
Cell推出了新一期《聚焦中國》,重點介紹了近年來中國免疫學研究的飛速發展。本期《聚焦中國》作為Cell旗下《Immunity》的特殊增刊,展示了華人科學家在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特異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自身免疫疾病等領域的新成果。并專門介紹了中國
在過去幾年里,癌癥免疫療法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誕生給腫瘤學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雖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卓越療效展示了人體免疫系統在對抗癌癥方面的巨大潛力,但是很多癌癥患者對這一創新療法并沒有響應。近些年來,人們經常會聽到腫瘤可以分為“熱”腫瘤和“冷”腫瘤兩大類型,這兩種類型的腫瘤有什么區別?對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8年就剩下最后的15天時間了,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里,科學家們在癌癥免疫療法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2018年的重要研究成果進行梳理解讀,分享給大家! 【1】Science:特定腸道共生細菌能夠提高癌癥免疫療法的治療成功率 doi:10.1126/sc
當人體內大多數細胞開始不受控的分裂時,癌癥就發生了。癌癥這類因細胞分裂分化出現異常的疾病從古有之,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踏入了微觀世界,開始從細胞分子角度去尋找治愈這類疾病的方法。 而目前最受青睞的技術莫過于細胞免疫療法,人們嘗試從細胞角度去消滅癌癥,從賦予不同種類免疫細胞具有特異性的“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腫瘤免疫療法或許會導致胸腺異常 根據在內分泌學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癌癥后會出現更加普遍的甲狀腺功能異常癥狀。 癌癥免疫療法,尤其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手段,已成為治療某些類型癌
編者按:癌癥是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疾病之一。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二分之一的男性有可能會在一生中會遇到癌癥。我們該怎么打敗它? 作為一個成功的科技企業家,肖恩·派克(Sean Parker)曾與扎克伯格一起創立在線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并擔任創始總裁。由于自身過敏和免疫疾病,派克很早就對免
趨化因子及其受體的功能免疫細胞的定向遷移是機體免疫應答發生和完成的必須條件。趨化因子是一類控制細胞定向遷移的細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趨化因子受體介導。趨化因子與其受體的相互作用控制著各種免疫細胞在循環系統和組織器官間定向遷移, 使之到達感染、創傷和異常增殖部位, 執行清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經說過,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的時代,那么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 細胞治療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的特性,采用生物工程方法獲取和/或通過體外擴增、特殊培養等處理后,使這些細胞具有增強免疫、殺死病原體和腫瘤細胞、促進組織器官再生和機體康復等治療功效,從而達到
前言自然殺傷細胞(Nature Killer Cells, NK)是骨髓衍化的淋巴細胞,其最初通過巨大的顆粒性狀被識別。NK細胞能自發殺滅多種腫瘤細胞,同時還可保護正常的細胞,從而被認為是癌癥的克星。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在胞內還是胞外,NK細胞不需要免疫接種或提前激活,就能夠自發溶解特定的腫瘤靶細胞,
2017年8月,全球迎來首款上市的CAR-T療法,美國FDA批準諾華的Kymriah用于25歲以下復發難治性B淋巴細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緊接著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獲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2017年8月,全球迎來首款上市的CAR-T療法,美國FDA批準諾華的Kymriah用于25歲以下復發難治性B淋巴細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緊接著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獲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免疫治療已成為癌癥精準醫療中的一大熱點,并已逐步發展成為繼手術、化療和放療后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模式。2019年,腫瘤免疫治療有突破有進展。值此新年之際,轉化醫學網整理了今年熱門的免疫治療研究文章,共有12篇。 01 Treg細胞重編程改善免疫治療 Mauro Di Pilato,et al.
2. 趨化因子對免疫細胞的趨化作用趨化因子的基本功能就是對表達有相應趨化因子受體的細胞的定向趨化作用。目前認為, 免疫細胞克服血管內皮細胞屏障,在體液和組織間穿行包括4個步驟, 即細胞隨體液流動、細胞被穩固黏附到血管內皮上、細胞穿過內皮細胞間隙、細胞遷移到特定組織中。在
人體大約有80%的膽固醇來源于肝臟等組織的合成,稱為內源性膽固醇;有20%來源于食物攝入,稱為外源性膽固醇。飲食習慣如喜食油膩食物、偏愛肉食、經常食用高膽固醇食物等會導致外源性膽固醇的升高,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體內脂質代謝異常。 最近,休斯頓衛理研究所的華人科學家團隊揭露了
那還是在1968年,Steven Rosenberg覺得他遇到了一個極其罕見的病例。 Rosenberg當時還是West Roxbury VA Hospital的一名住院醫。病人的右上腹疼痛難忍,Rosenberg經過檢查之后發現他患有急性膽囊炎。沒什么嚴重的吧,他這樣想,進行膽囊切除術就可以
組織駐留記憶T細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TRM) )是一個特殊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亞群,能夠無限期地駐留在組織中,并能夠對其同源抗原作出快速的免疫反應的TIL。 CD103(整合素αe)是TRM細胞的識別標志,在大多數研究中發現與CD69和/或PD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癌癥免疫療法領域相關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 【1】Nature:突破!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多種常見癌癥的新型免疫療法藥物 doi:10.1038/s41586-018-0705-y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葛蘭素史克公司的科學家們通
隨著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的出現,腫瘤免疫治療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CAR-T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腫瘤免疫治療手段,近年來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尤其是在復發/難治性惡性B細胞腫瘤的治療方面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Na
Genexine是一家專注于免疫腫瘤學和罕見病的領先生物治療公司,近日該公司與T細胞療法生物技術公司NeoImmuneTech聯合宣布,評估T細胞放大器Hyleukin-7(rhIL-7-hyFc, NT-I7)聯合默沙東PD-1腫瘤免疫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
一、細胞因子的概念 機體的免疫細胞和非免疫細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多肽類因子,它們調節多種細胞生理功能,這些因子統稱為細胞因子(cytokines)。細胞因子包括淋巴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和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單核因子等。目前已知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擾素(inte
調節性T細胞(Treg)是一類表達FoxP3以及CD25的T細胞亞群,這類細胞對于免疫調節以及耐受反應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這類細胞在癌癥組織中含量較高。Treg細胞能夠通過分泌多種可溶性的細胞因子,例如TGF-b,以及表達一些細胞膜抑制性的受體,例如CTLA4等等起到抑制NK細胞以及效應T細胞
5. 確定腫瘤細胞的來源揭示腫瘤發生過程中的細胞來源將為開發與改善治療策略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論基礎。應用GEM模型已經成功闡明了某些不同腫瘤類型的細胞起源。在小細胞肺癌(SCLC)研究中,通過氣管內注射細胞特異性的Adeno-Cre病毒載體,使Trp53和Rb1兩基因分別在Clara細胞, 神
化療,放療或手術摘除。過去幾十年,人們只能用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對付癌癥。但是如今病人,他們的親人和醫師都會想要一種更好的療法。 除了化療、放療和手術摘除之外,免疫療法是作為所謂的癌癥療法的第四支柱出現的。不同于這些較早的方法,免疫療法的工作機制是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檢測和消除癌癥的天然能
46歲的Cecilia Barron此刻和她的兒子正在洛杉磯外的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癌癥研究中心的一間房間里等待著。1小時后,護士會走進來,往她頭皮上的腫塊注射數百萬個T細胞。Barron是Costco的蛋糕裝飾師,與丈夫和孩子住在洛杉磯。她從2007年開始治療腦癌,接受過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