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非議、堅持:中科大少年班風雨四十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有一條著名的天使之路,天使之路上有一棟著名的灰色小樓,總有游人在這里拍照留影。 這里正是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 1978年3月,21名來自全國的少年經過選拔進入中國科大,成為首批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僅14歲。 “神童”熱潮隨后席卷全國。40年來,全國多所重點高校先后開設又停辦了少年班。中國科大少年班經歷過輝煌,也遭受過非議,卻并未停下腳步,反而歷久彌堅。 “科大人做事,認為對的就一定會堅持。教育這件事5年、10年看不出什么,現在可以說,少年班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一些心得。”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院長陳旸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培養天才少年的試驗田 1978年的春天,全國人民都在關注一群少年天才的故事。這些帶著“神童”標簽進入中國科大的少年就這樣走入了中國高教史。 少年班的創辦,寄托著時代和國家對人才的渴求。 1974年5月,李政道提議設立“為早慧少年進行超常教育”的特殊班......閱讀全文
中科大研制新型量子傳感器
記者近日從中科大獲悉:該校杜江峰院士領導的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提出并實現了用于搜尋類軸子的單電子自旋量子傳感器,將搜尋的力程拓展到亞微米尺度,可更好地尋找標準模型外的新粒子。該成果發表在著名期刊《自然·通訊》上。 在尋找新粒子諸多解決方案中,一類簡單有效的理論假設是引入一類超輕質量的軸子
中科大實現高靈敏測量高頻微波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石發展、孔飛等人在微波磁場測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基于金剛石氮-空位色心量子傳感器實現了皮特斯拉水平的高靈敏微波磁場測量,相比此前該體系實現的亞微特斯拉指標水平,測量靈敏度提升了近十萬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科學進展》。 微波在人類生活和科
實質上研究核酸與蛋白的相互作用
人生的另一項“重大效果”卻是讓莊小威欣喜的有時候做學問也是有好處的還能給你帶來幸福的生活,然而。認識了丈夫,不但如此,現在還有了一個兩歲的女兒。很多女生有些害怕做科學,想說幸福的家庭生活和做科學事業是不矛盾的當然,需要有犧牲,經常覺得見女兒的時間少到讓自己傷心,但是并不是說我沒有享受到家庭的幸福。
4所頂級高校精英班除了培養天才,還想做什么
本科期間四大力學全部滿分的傳奇人物莊小威、石墨烯“天才少年”曹原、榮耀董事長萬飚、寒武紀公司CEO陳天石……他們都來自中國科大少年班。 成立于2002年的上海交大ACM班,迄今培養的畢業生中,在國內外獲得教職的已有至少25人。同時還產生了亞馬遜資深首席科學家、字節AI lab總監等業界大牛。
他!發表8篇Nature,獲凝聚態青年物理學家全球最高獎!
剛剛,95后「石墨烯駕馭者」曹原獲2021年凝聚態物理領域青年物理學家最高獎(William L. McMillan Award)!他25歲,號稱Nature狂魔,截至目前,已經發了9篇Nature/Science!據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網站顯示,以表彰其在「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發現和探索超
中科大先研院將為成果轉化探路
11月11日,在合肥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市校聯席會議上,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提出,建設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是著眼于合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希望中科大先研院成為合肥新一輪轉型發展的引爆點。目前尚在建設的中科大先研院,究竟會聚集怎樣的“引爆能量”? “四不像”的
中科大解決復雜腫瘤基因檢測難題
5月2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李驁研究組在復雜腫瘤基因檢測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提出的一種新穎生物信息學算法,有效解決了利用新一代測序技術檢測復雜腫瘤全基因組異常的國際性難題。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生物信息學》上。 基因組異常是多種惡性腫瘤的標志性特征,在腫瘤發病機理、臨
科技“公轉”成華中科大新名片
40多個與企業共建的技術中心、聯合實驗室,10余個入駐地方的研究院,以1000萬元成交的首例高校科技成果掛牌轉讓……5月8日,在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中,華中科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工作的系列成績受到高度關注。 “三板斧”闖出橫向轉化新天地 據介紹,“企業合作”、“
中科大Nature子刊解析抑癌基因
從1979年發現至今,p53已經歷經30多年的歲月,關于p53的文章層出不窮,每當我們覺得離p53的真相接近之時才發現,p53仍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這個明星抑癌基因至今已被發現與多種作用因子,信號途徑有關,近期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美國濱州大學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就發現了一種抑癌基因讀碼框移位蛋白
中科大最新Science:-分布裁剪碳氟鍵
【引言】 氟既是電負性最大的元素,也具有極小的原子半徑,從而使含氟化合物展現出諸多獨特的性質。特別是在藥物學或者農用化學領域的研究中,常常通過引入氟原子來改性碳基化合物的性質。因此,如何高效溫和制備單氟和雙氟有機物從而降低生產成本一直是基礎研究和產業界的熱點問題。 【成果簡介】 近期,加州
中科大:細胞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GTP酶激活蛋白ACAP4調控細胞膜動力學的結構基礎及分子機制,這一研究對于深入了解腫瘤細胞轉移信號通路及調控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新線索,相關研究發現發表在6月17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中國科技大學的姚雪彪(Xueb
他26歲攻克世界難題,任中科大特任教授
他1994年出生,14歲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5歲成為威斯康星大學助理教授,26歲攻克世界數學難題、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陳杲是人們口中的“天才”和“神童”。 “我挺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并沒有把我的天賦埋沒掉。”談及如何看待天才時,陳杲說。 “松弛感”與自律,是他的天賦得以完好
他26歲攻克世界難題,任中科大特任教授
他1994年出生,14歲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5歲成為威斯康星大學助理教授,26歲攻克世界數學難題、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陳杲是人們口中的“天才”和“神童”。“我挺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并沒有把我的天賦埋沒掉。”談及如何看待天才時,陳杲說。“松弛感”與自律,是他的天賦得以完好保護的“秘籍
他26歲攻克世界難題,任中科大特任教授
他1994年出生,14歲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5歲成為威斯康星大學助理教授,26歲攻克世界數學難題、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陳杲是人們口中的“天才”和“神童”。 “我挺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并沒有把我的天賦埋沒掉。”談及如何看待天才時,陳杲說。 “松弛感”與自律,是他的天賦得以完好
科研明星的高考
高考季已過,分數線和志愿填報也都已經塵埃落定,“天之驕子”們現在都是拿著入學通知書坐等進入高等學府的時候了。然而社會上總有一種言論:書讀得好不一定社會混得好。小編認為這話看你怎么理解了,怎么算混得好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作為關注醫學科研的我們,今天忍不住八卦心,想要八一八生物醫學領域當紅科研
《科學》雜志中醫藥增刊引發爭議-是論文還是廣告?
2014年12月,一條題為《2014年中醫最后一件大事》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發酵。消息稱,美國《科學》雜志于12月19日出版增刊,編發了中醫藥的多篇文章。 然而,細心的讀者發現,《科學》雜志在專刊每一頁上都注明了該專刊為定制出版辦公室(Custom Publishing Office)受贊助發
各界學者痛別李政道:為教育的改革開放做出巨大貢獻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于2024年8月4日在美國去世,享年97周歲。“李政道先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的辭世,是人類文明事業的損失!”科學新媒體《返樸》8月6日發文稱,對李先生的離世,海內外眾多學者第一時間向《返樸》表達了對他的哀悼和紀念。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回憶,李政道教授和他是同
華中科大用基因編輯治療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L)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在遺傳構成和臨床結局表現出顯著的異質性。由于對細胞遺傳學/基因突變的了解加深,以及相應靶向療法的引入,在某些白血病亞型的治療方面已經獲得了驚人的成功,但是,許多遺傳高風險的亞型,目前用標準方案仍然是難以治療的,并表現出預后不良。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國家
華中科大用基因編輯治療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L)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在遺傳構成和臨床結局表現出顯著的異質性。由于對細胞遺傳學/基因突變的了解加深,以及相應靶向療法的引入,在某些白血病亞型的治療方面已經獲得了驚人的成功,但是,許多遺傳高風險的亞型,目前用標準方案仍然是難以治療的,并表現出預后不良。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國家
中科大刷新量子糾纏態制備世界紀錄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研究部最近通過實驗,成功制備出超糾纏光子薛定諤貓態,糾纏量子比特數目最高達到十個,再次刷新了糾纏態制備的世界紀錄。此前的最大光子薛定諤貓態是六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態,也是這個研究部創造的。同時,該工作還演示了薛定諤
中科大開拓量子信息應用新方向
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李力等,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合作,在20公里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并在國際上首次突破了經典通信的極限。成果近日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應用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光通信網絡的
中科大:純粹的學術環境吸引人才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雷久侯與中國科大的結緣,那就是從“偶然”到“水到渠成”。2010年,他在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和科羅拉多大學工作。當年,中心接收了一位來自中國科大的訪問學者,同是中國人又有著相同的研究領域,兩人很談得來,經常一起爬山、散步、進行科研合作。 在一次聊天中,該學者建議雷久侯到中國
中科大最新Nature子刊發現lncRNA新功能
來自中科大的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單革課題組發現并命名了一個長鏈非編碼RNA――5S-OT,并發現在靈長類中,5S-OT RNA獲取了調控多個基因可變剪切的新功能。該研究成果發表在10月3日出版的《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課題組的博士生胡珊珊和碩士生王小林。從酵母到人類的
全國首個量子科技博士點落戶中科大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20年度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全國共新增54個學位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量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授權交叉學科位列其中。這是我國首個量子科學與技術方向的博士學位授權點,也標志著該校在量子科技領域的學科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邁入了系統布局、成熟發展的新階段。上
中科大實現全球公里尺度大氣數值模擬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新一代神威超級計算機上,首次實現了長達7天的全球3公里空間分辨率大氣物理-化學全耦合數值模擬試驗,或將顯著改善極端天氣事件預報的準確性。近年來,頻繁發生的極端和高影響天氣及空氣污染事件,如暴雨、暴雪、高溫、干旱、雷暴、臺風、冰雹、寒潮、霾、沙塵暴等,不僅對人民生產生活帶來嚴重
中科大成功研制新型仿生人工木材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團隊發展了一種冰晶誘導自組裝和熱固化相結合的新技術,以傳統的酚醛樹脂或密胺樹脂為基體材料,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具有類似天然木材取向孔道結構的新型仿生人工木材。該系列仿生人工木材具有輕質高強、耐腐蝕和隔熱防火等優點。研究論文8月1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 這種新型仿生人
華中科大學研發肝炎免疫抑制新藥
近期,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研究了植物衍生的金線蓮苷(kinsenoside,KD),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的治療效果。在伴刀豆球蛋白A誘導的T細胞介導性肝炎,以及裝載肝癌細胞(DC/Hepa1-6)的樹突狀細胞(DCs)誘導的小鼠AIH中,經過KD治療,可大幅減少淋巴細胞浸潤
中科大李向陽教授:心有理想-向陽而生
12月11日,ACM Fellow2019入選名單公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與智能學部常務副部長、計算機學院執行院長李向陽教授,因在智能物聯網與移動計算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和貢獻當選ACM Fellow。今年全球58名學者當選,華人7人,中國大陸僅3人上榜。 國際計算機學會(ACM)創立于194
中科大探索國家實驗室建設新途徑
科技日報訊 籌建近4年的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堅持邊建設、邊運行方針,積極探索在大學建設國家實驗室的途徑和方式,現已成為資源集中的科研園區、高水平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平臺,一批原創性研究成果連續4年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兩次入選年度“國際物理學十大進展”。該實驗室作為2007
中科大發明高效上轉換發光材料
對于眾多能量轉換材料來說,其量子效率往往都受限于一些帶來能量損耗的不良過程。例如,上轉換發光效應可以吸收兩個或多個低能量光子而發射出較高能量光子,從而可為生物靶向成像、檢測及治療、激光器、太陽能電池、光催化等很多領域實現光頻率轉換。該頻率轉換效應依賴于從熒光上轉換材料的吸光中心到發光中心的傳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