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非議、堅持:中科大少年班風雨四十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有一條著名的天使之路,天使之路上有一棟著名的灰色小樓,總有游人在這里拍照留影。 這里正是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 1978年3月,21名來自全國的少年經過選拔進入中國科大,成為首批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僅14歲。 “神童”熱潮隨后席卷全國。40年來,全國多所重點高校先后開設又停辦了少年班。中國科大少年班經歷過輝煌,也遭受過非議,卻并未停下腳步,反而歷久彌堅。 “科大人做事,認為對的就一定會堅持。教育這件事5年、10年看不出什么,現在可以說,少年班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一些心得。”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院長陳旸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培養天才少年的試驗田 1978年的春天,全國人民都在關注一群少年天才的故事。這些帶著“神童”標簽進入中國科大的少年就這樣走入了中國高教史。 少年班的創辦,寄托著時代和國家對人才的渴求。 1974年5月,李政道提議設立“為早慧少年進行超常教育”的特殊班......閱讀全文
輝煌、非議、堅持:中科大少年班風雨四十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有一條著名的天使之路,天使之路上有一棟著名的灰色小樓,總有游人在這里拍照留影。 這里正是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 1978年3月,21名來自全國的少年經過選拔進入中國科大,成為首批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僅14歲。 “神童”熱潮隨后席卷全國。40年來,全國多所重
中科大與北京協和醫學院共同舉辦“醫學少年班”
6月15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北京協和醫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勤、校長包信和院士,副校長楊金龍院士,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叢照,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黨委書記、附一院黨委書記劉連新,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副部長
中科大少年班兩校友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日前,美國科學院公布84名新晉美國科學院院士名單。本次院士增選中共有3位大陸華裔當選,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駱利群、莊小威名列其中,另一名大陸華裔科學家董欣年為武漢大學校友。 駱利群是中國科大少年班1981級校友,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生物系教授。從1987年起,駱利群在《自然》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
32歲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生成哈佛史上最年輕正教授
尹希在給學生們上課(資料圖片) 日前,從中科大校友圈又傳來好消息,就在本月,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了“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這位中科大少年班校友,此時還未滿32歲,刷新了中科大校友出任哈佛大學正教授年齡最小的紀錄。此前,他的學姐莊小威34歲任哈
40年青少年科學教育啟迪:讓未來科學家自己“冒出來”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 在日前舉行的第S55次香山科學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又提到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科技后備人才的早期發現 事實上,我國在40年前就開始了青少年科技人才早期培養的探索。 1978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
40年青少年科學教育啟迪——為明日杰出科學家創造機遇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 在日前舉行的第S55次香山科學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又提到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科技后備人才的早期發現 事實上,我國在40年前就開始了青少年科技人才早期培養的探索。 1978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創建了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孫崧加盟浙大“夢之隊”
據“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1月2日消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系正教授孫崧加盟浙江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任杜建英講席教授,成為該院第五位永久成員。 ? ? ? ?孫崧 2002年進入中科大少年班,2006年赴美國留學進入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前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
莊小威:支持中國科技進步是莫大責任
莊小威近影 莊小威教授是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華人院士、中科院史上最年輕的外籍院士。借莊小威教授日前在京參加兩院院士大會的契機,筆者對她進行了獨家采訪。 莊小威15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25歲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后師從著名物理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199
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樓命名為“周光召樓”
2024年9月20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6周年校慶日。當日下午,學校舉行“楊元慶校友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樓命名儀式”。記者在會上獲悉,由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中國科大計算機系校友楊元慶以個人名義捐資支持建設的少年班學院樓被命名為“周光召樓”,以此表達對已逝的周光召先生的致敬與感謝,并希望傳承他的精神
莊小威:支持中國科技進步是莫大責任
莊小威教授是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華人院士、中科院史上最年輕的外籍院士。借莊小威教授日前在京參加兩院院士大會的契機,筆者對她進行了獨家采訪。 莊小威15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25歲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后師從著名物理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1997年諾貝爾物理
如何培養中醫藥人才?尋訪曾經的中醫少年班
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名聲在外。很少有人知道,山東中醫藥大學也曾經辦過少年班,專攻中醫。87級少年班同學與老師在運動會后合影。資料照片中醫少年班使用的校編教材。資料照片山東省青州市青龍回民小學組織學生到中藥店參觀體驗。 “少年學醫在泉城,書聲瑯瑯震寰中。” 看似尋常的詩句,訴說的就是這段佳話
中國科大2024年少年班錄取名單公示
7月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發布2024年少年班錄取名單公示,全國共有52位學生入選。?
中國科大2023年少年班錄取名單公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97.shtm7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發布2023年少年班錄取名單公示。本次公示名單中,全國共有45位學生入選其中。具體名單如下。 ???
中國科大2022年少年班錄取名單公示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2年少年班錄取名單公示,目前共有45位學子進入名單。此外,上海市考生錄取工作尚在進行中。
中科大最新《PNAS》文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學學院周叢照教授和陳宇星教授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所張承才教授課題組合作,闡明了藍藻全局性轉錄因子NdhR通過結合不同的代謝小分子,快速響應環境變化,協同調控碳氮代謝的分子機制。該研究成果以“Coordinating carbon and n
中科大最新Nature文章
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消息,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水鳥和濕地生態研究組的研究人員日前聯名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題為Birds and people both depend on China’s wetlands的通訊(Nature 460, 173; 2009)。該通訊簡要介紹了長江流域濕地和水鳥
6人履新中科大黨委常委,包括1名“80后”學者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劉連新、薛天、汪毓明、李峰、王偉、申成龍六人已于2024年7月起擔任中科大黨委常委。其中,申成龍是一名研究日冕物質拋射及其行星空間天氣效應的“80后”學者。具體來看,劉連新擔任中科大黨委常委、副校長、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黨委書記、
中國科大少年班錄取名單出爐,比去年增加7人
7月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發布2024年少年班錄取名單公示,全國共有52位學生入選。與2023年相比,今年少年班人數增加了7人。記者梳理注意到,52位學生中,從性別來看,男生50人,女生2人;從地域分布來看,12人來自江蘇省,7人來自安徽省,6人來自北京,5人來自湖
陳云霽:尋找人工智能新爆點
陳云霽的辦公室不大,沙發也很小,最吸引眼球的“擺設”就要數一張折疊床了。“習慣了,在這睡得也踏實,這不是程序員的‘標配’嘛。”他說。陳云霽(右)與弟弟陳天石。資料照片 14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4歲在中科院計算技術所取得博士學位,29歲晉升為研究員,33歲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中科院青
陳云霽:尋找人工智能新爆點
陳云霽的辦公室不大,沙發也很小,最吸引眼球的“擺設”就要數一張折疊床了。“習慣了,在這睡得也踏實,這不是程序員的‘標配’嘛。”他說。 14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4歲在中科院計算技術所取得博士學位,29歲晉升為研究員,33歲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在外人看來,陳云霽是一
莊小威或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曾師從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
今年43歲的中國科大1987級少年班校友莊小威很可能成為中科院歷史上最年輕的外籍院士。莊小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校友基金會官方網站稱,2015年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院士增選結束。今年43歲的中國科大1987級少年班校友莊小威博士當選外籍院士。 界面新聞記者采訪獲悉,中國科大新創基金
中英數學家破解丘成桐猜想-三代師生共接力半個世紀
中科大數學院教授陳秀雄和英國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唐納森,以及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博士后孫崧合作,近期在國際幾何分析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解決了第一陳類為正時的“丘成桐猜想”,最終給出了卡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之丘成桐猜想的完整證明。 為解釋萬有引力的本質,愛因斯坦于1916年創立廣義相對論,并試
中科大研究“神奇材料”獲進展
記者13日從中科大采訪獲悉,中英兩國教授通力合作,在被稱為“神奇材料”的氧化石墨烯薄膜離子篩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在海水快速淡化成飲用水等領域不再科幻。 中科大吳恒安教授與諾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教授課題組等合作,在石墨烯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了氧化石墨烯
中科大X射線成像技術獲突破
中科大X射線成像技術獲突破 CT輻射有望大大降低 今后,病人做CT不僅有望更方便有效,而且輻射也可能會大大降低。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取得了“近二十年來X射線成像的重大突破”,它彌補了傳統X射線成像技術對輕元素材料不敏感的不足,為生命科學、信息科學以及醫療診斷等展
中科大院士PNAS解析“垃圾”RNA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英國鄧迪大學的研究人員圍繞一種關鍵小蛋白:Stc 1的結構和功能展開了研究,從中揭示出了裂殖酵母中RNAi與染色質修飾之間的分子作用機制,指出了非編碼RNA的又一重要作用。相關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
中科大院士PNAS解析“垃圾”RNA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英國鄧迪大學的研究人員圍繞一種關鍵小蛋白:Stc 1的結構和功能展開了研究,從中揭示出了裂殖酵母中RNAi與染色質修飾之間的分子作用機制,指出了非編碼RNA的又一重要作用。相關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
中科大頒發第31屆郭沫若獎學金
4月2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31屆郭沫若獎學金頒獎典禮上校長侯建國院士為27名獲獎者頒發了證書。這27名獲獎本科生全部到國內外一流大學深造,其中20人到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一流名校。 “科大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是其中的部分代表
中科大長江學者連發權威期刊文章
近日,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姚雪彪帶領的研究小組,接連在《PNA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和《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細胞分裂調控研究的重要學術成果。 姚雪彪教授1995年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
中科大新成果入圍科技創新“奧斯卡”
R&D100大獎被譽為科技創新的“奧斯卡獎”,日前,R&D100評委會公布了2017年大獎入圍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文教授主持的“太陽光的光譜分離與光伏農業”項目入圍。R&D100是國際科技研發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大獎,今年已經是第55屆。 現代植物學研究表明,植物對太陽光能的利用效率只有1%,
中科大等鎖定華南霧霾“元兇”
? 近日,從中國科技大學傳來好消息,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沈延安帶領團隊與美國研究人員等合作,通過系統地測定華南氣溶膠的硫酸鹽、大氣中的二氧化硫以及代表性煤的穩定硫同位素。 每每遇到霧霾鎖城,人們除了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的同時,也希望科學家們能找到霧霾形成的原因,進而渴望從根本解決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