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立大功!首張人體肺部的脂質組圖譜出爐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和羅切斯特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利用質譜分析技術,繪制出第一張人體器官特異的脂質組圖譜–肺部。 近年來,不同類型細胞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已經陸續發布,包括大腦、心臟和肝臟中的主要細胞類型,這些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體每個器官的功能。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類似的脂質組(lipidome)圖譜。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和羅切斯特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利用質譜分析技術,繪制出第一張人體器官特異的脂質組圖譜–肺部。這項成果于本周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 “對人體肺部各個細胞類型的脂質組進行鑒定,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肺部形成和功能的調控過程,”研究團隊在論文中指出。“基于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的脂質組學為檢測生物樣本的脂質組學特征提供了一種以無偏向的強大方法。” 研究人員從三名20個月大的捐贈者那里獲得了肺部組織樣本。他們利用熒光激活細胞分選(FACS)技術......閱讀全文
質譜立大功!首張人體肺部的脂質組圖譜出爐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和羅切斯特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利用質譜分析技術,繪制出第一張人體器官特異的脂質組圖譜–肺部。 近年來,不同類型細胞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已經陸續發布,包括大腦、心臟和肝臟中的主要細胞類型,這些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體每個器官的功能。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類似的脂質組(li
肺部脂質血管“郵政編碼”確定
據14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癌癥研究所等團隊,在肺部發現了第一個脂質血管“郵政編碼”。將藥物輸送到人體需要的部位,對于成功治療癌癥等疾病和避免毒副作用至關重要,但這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其中一種方式是識別存在于人體特定部位血管表面的獨特蛋白質受體,這些受體的作用類似
強強聯合(脂質組+DIA),IF>10(一)
脂質組學技術?相比其他組學技術,脂質組學技術發展較晚,新穎性高,僅僅只是純數據分析也可以發表在不錯的期刊上。如果希望研究得更高深入,可以往下游脂質功能或者往上游的蛋白或基因出發研究脂代謝調控機制。DIA技術 新一代、革命性的蛋白質組技術DIA,相比傳統的蛋白質組技術(shotgun,Label fr
強強聯合(脂質組+DIA),IF>10(二)
5.聚類分析為了進一步識別人群隊列中潛在的相似代謝,基于KODAMA值進行partition around medoids clustering分析,鑒定到4個cluster(A,B,C,D)。比較有意思的是,不同cluster的PEs的發生具有顯著差異,分別是Cluster A:71%,Clust
全新角度探索生命奧秘:脂質組學
血漿中約70%的代謝物是脂類,脂類代謝是動植物的第一大類代謝。加上質譜法的廣泛應用,大大加速了脂質組學的發展,脂質組學已成為代謝組學中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 萬事萬物都存在著辯證,盡管我們對高血脂深惡痛絕,心痛它對我們身體的摧殘。但脂質卻又是人體無法舍棄的重要組成,少了它,生命將一團亂麻以至
脂質組學:全新角度探索生命奧秘
血漿中約70%的代謝物是脂類,脂類代謝是動植物的第一大類代謝。加上質譜法的廣泛應用,大大加速了脂質組學的發展,脂質組學已成為代謝組學中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 萬事萬物都存在著辯證,盡管我們對高血脂深惡痛絕,心痛它對我們身體的摧殘。但脂質卻又是人體無法舍棄的重要組成,少了它,生命將一團亂麻以至
LCMS在脂質組學中的應用
脂質組學(lipidomics)已經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與非靶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成為代謝組學中“三大主要研究領域”。為什么脂質組學會成為研究熱點中的新寵?請聽我一一道來。 還記得上面這張18年初風靡全生物圈的“小鼠拔罐”圖嗎?今年2月,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李詠生團隊發表在【Cellular P
超靈敏MRI技術:照亮人體肺部
人口健康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據我國2013年發布的腫瘤發病率統計年報表明,肺癌是我國目前首位惡性腫瘤,是癌癥死亡的頭號殺手,目前城市中每4名死亡的癌癥患者中,約有1名是肺癌。如何開發儀器進行肺部疾病的早期診斷成為當前國際醫學界和科學界研究的熱點。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
代謝及脂質組學液質應用培訓班通知
基于質譜的代謝組學已成為疾病機理研究、臨床生物標志物發現、新藥靶點開發、環境暴露、食品真偽或溯源、農業和林業科學等方面的重要科研手段而被廣泛應用。為了助力代謝組學領域的質譜學者更好地運用LC-MS/MS系統進行研究,SCIEX將在天津舉辦“代謝及脂質組學液質應用培訓班”,內容主要涉及: 1)代
人體細胞圖譜問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10.shtm
脂質新材料DLinMC3DMA圖譜信息的應用
說到脂質新材料DLin-MC3-DMA,作為可電離化陽離子脂質的代表,在RNA脂質體可是發揮了重要作用,那么DLin-MC3-DMA的圖譜信息是怎樣的???▲ DLin-MC3-DMADLin-MC3-DMA作為新型陽離子脂質—可電離化陽離子脂質的代表,具有“低毒高xiao”的優勢,它的化學名為4-
代謝組學、脂質組學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一)
在疫情逐步可控的情形下,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將有更多精力和時間對冠狀病毒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認識。我們此次調研了基于Orbitrap超高分辨的代謝組學,脂質組學,以及藥物治療在病毒學研究中的應用。致敬白衣天使和深耕醫學研究的學者。?目前的研究顯示,新型病毒進入細胞的路徑與SARS冠狀病毒一樣,
代謝組學、脂質組學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二)
案例三基于代謝組學技術挖掘病毒感染宿主后代謝動態變化情況2019年發表在Viruses雜志上的另一篇文章,采用基于Orbitrap 的非靶標和靶標代謝組學方式研究了麻痹病毒(Cricket paralysis virus, CrPV)感染昆蟲Bm5細胞后宿主代謝的動態變化情況。研究人員發現,CrPV
PB反應結緣小型質譜,脂質組學研究再添利器
近日,Nature Methods雜志(IF25.06)報道了清華大學歐陽證教授和瑕瑜教授在質譜小型化及脂質同分異構體研究領域取得的研究進展。圖片來源于Nature Methods PB反應解鎖脂類C=C雙鍵位置 哺乳動物細胞脂質組中含有較多的同分異構體,這對于脂質的定量和分析是一個挑戰。近
單細胞脂質組學技術的機制及意義
5月17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質譜研究團隊發文報道基于質譜的單細胞脂質組精細結構表征技術,實現了哺乳動物單細胞內脂質的大規模精細結構分析,解決了單細胞質譜領域長期面臨的關鍵技術挑戰。基于單細胞內多種類型脂質異構體的鑒定與相對定量,該團隊實現了野生型非小細胞肺癌(HCC827)細胞群體中耐藥細胞的
稅光厚:為什么要做脂質組學研究?
“精準分析”我們的成功故事系列 ——寫在前面的話 “精準分析?量化釋能”——我們的成功故事系列欄目,是SCIEX幫助科學家們分享有意義的科學發現和研究成果的科普平臺。我們期待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學和“質譜”的力量,”讓質譜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始終是SCIEX最美好的愿景。SCIEX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到
【JOAT劉虎威編者按】專題: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
劉虎威教授擔任《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第三期特刊的客座主編。 近日,劉虎威教授擔任《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第三期特刊的客座主編進行了約稿審稿工作,并撰寫了題為“專題: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的編者按。 代謝
PNAS脂質組學揭示病毒感染引起的脂代謝異常潛在治療靶
關鍵詞:埃博拉病毒,脂質組學,治療靶點,脂質代謝 2014年,非洲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兇猛的一次埃博拉病毒疫情,震動全球。直到年底,疫情才終于得到控制。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數字,截至2014年12月14日,全球范圍內已有超過1.8萬例感染者,近7000人死亡。因為疫情影響農業生產和貿易,西非疫區
脂質組學技術揭示拔罐療法科學原理
中醫拔罐治療有什么科學依據和作用原理?22日,科技日報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慶新橋醫院)獲悉,該院全軍腫瘤研究所李詠生團隊率先使用小鼠拔罐模型,運用超高效液相-質譜聯用儀建立的脂質代謝組學平臺,揭示了拔罐療法導致體內抗炎/促炎脂質代謝譜的變化規律,為拔罐療法的潛在機制提供了科學支撐。
【網絡研討會】蛋白質組學/脂質組學研究進展
自從精準醫學概念提出以來,組學研究一直都是全球最熱的研究領域,其技術在臨床醫學、生物醫藥和食品安全等領域都占據十分重要的作用。2016年初,中國發起了精準醫學研究專項課題,目標在2017年至2019年構建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大數據平臺,推動一批精準治療藥物和分子檢測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同時
清華教授Nat-Commun發表論文:質譜的單細胞脂質組學分析
單細胞分析是研究細胞異質性的關鍵技術,對生物學過程研究及新藥研發有著重要意義。目前,單細胞基因組學技術較為成熟,單細胞轉錄組學和蛋白組學分析技術近年來獲得較多關注和投入。與其他組學相比,單細胞脂質組學分析剛剛起步,面臨諸多技術難點。由于脂質數量龐大,結構復雜,其在單細胞層面的結構表征和定量分析頗
脂質組學揭示病毒感染引起的脂代謝異常及潛在治療靶點
關鍵詞:埃博拉病毒,脂質組學,治療靶點,脂質代謝 2014年,非洲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兇猛的一次埃博拉病毒疫情,震動全球。直到年底,疫情才終于得到控制。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數字,截至2014年12月14日,全球范圍內已有超過1.8萬例感染者,近7000人死亡。因為疫情影響農業生產和貿易,西非疫區
脂質組學揭示病毒感染引起的脂代謝異常及潛在治療靶點
2014年,非洲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兇猛的一次埃博拉病毒疫情,震動全球。直到年底,疫情才終于得到控制。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數字,截至2014年12月14日,全球范圍內已有超過1.8萬例感染者,近7000人死亡。因為疫情影響農業生產和貿易,西非疫區國家將有百萬人面臨饑荒威脅。埃博拉病毒通常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
脂質染色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材料 冰凍切片試劑、試劑盒 油紅 O乙醇二甲苯蒸餾水甘油明膠蘇丹 III儀器、耗材 彎鉤玻璃棒5 ml 染色缸載玻片插板實驗步驟 油紅 O-乙醇染色液:油紅 O(oil red O,上海試劑三廠)2.5 g,70% 乙醇 500 ml,混合后間隔搖動多次,待 24 h 形成飽和液,
復合脂質糖脂
糖脂(glycolipids)這是一類含糖類殘基的復合脂質化學結構各不相同的脂類化合物,且不斷有糖脂的新成員被發現。糖脂亦分為兩大類:糖基酰甘油和糖鞘脂。糖鞘脂又分為中性糖鞘脂和酸性糖鞘脂。脂類代謝1.糖基酰基甘油(glycosylacylglycerids),糖基酰甘油結構與磷脂相類似,主鏈是甘油
簡單脂質蠟
蠟(waxes)是不溶于水的固體,是高級脂肪酸和長鏈一羥基脂醇所形成的酯,或者是高級脂肪酸甾醇所形成的酯。常見有真蠟、固醇蠟等。真蠟是一類長鏈一元醇的脂肪酸酯。固酯蠟是固醇與脂肪酸形成的酯,如維生素A酯、維生素D酯等。
復合脂質磷脂
磷脂(phospholipid)是生物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在水解后產生含有脂肪酸和磷酸的混合物。根據磷脂的主鏈結構分為磷酸甘油反和鞘磷脂。1.磷酸甘油酯(phosphoglycerides)主鏈為甘油-3-磷酸,甘油分子中的另外兩個羥基都被脂肪酸所酯化,磷酸基團又可被各種結構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
最新高分文章套路-|-強強聯合(脂質組+DIA),IF>10
脂質組學技術 相比其他組學技術,脂質組學技術發展較晚,新穎性高,僅僅只是純數據分析也可以發表在不錯的期刊上。如果希望研究得更高深入,可以往下游脂質功能或者往上游的蛋白或基因出發研究脂代謝調控機制。 【純組學數據分析發文】 PNAS | 脂質組學揭示病毒感染引起的脂代謝異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