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會議同意限制基因驅動
11月29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會議上,各國否決了一項暫時禁止釋放攜帶基因驅動生物體的提議。基因驅動是一種基因工程技術,旨在于目標群體內迅速傳播突變。布基納法索正計劃釋放攜帶基因驅動的蚊子 盡管許多環保組織和活動人士支持這項提議,但幾十名科學家反對暫停研究。 面對生物技術友好型國家的反對,基因驅動的暫停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對CBD的改變必須由近200個締約方達成共識來實現。 相反,在為期兩周的會議上,代表們同意對條約進行修改,但這些修改非常模糊,以至于基因驅動技術的支持者和懷疑者都在鼓吹勝利。 CBD的簽署國同意有必要在個案基礎上評估基因驅動釋放的風險,并應咨詢可能受這種釋放影響的當地社區和土著群體。該條約已得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批準。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進化遺傳學家Austin Burt在給媒體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這里的最終協議承認了基因驅動研究代表的巨大機遇,以及確保其負......閱讀全文
用CRISPR成功編輯蚊子基因
蚊子是傳播某些致命疾病(如登革熱和瘧疾)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它們攜帶寄生蟲和病毒,當它們叮咬人類和動物時會進行傳播。最近,來自美國密蘇里大學(MU)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有效的方法,來編輯蚊子的基因。MU獸醫學院獸醫病理學系的博士后研究人員Shengzhang Dong表示,這一新技術,為今后轉
轉基因細菌阻止蚊子傳播瘧疾
成團泛菌是蚊子腸道中的常見細菌,美國研究人員日前通過轉基因改造使其成為蚊子體內瘧原蟲的“克星”。這一成果為遏制瘧疾提供了新思路。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轉基因改造,令成團泛菌分泌一種對瘧原蟲有毒但對蚊子和人體卻無害的蛋白質。攜帶這種轉基因細菌的蚊子,其體內惡性瘧原蟲和
轉基因蚊子能否拯救巴西小鎮
生物技術公司Oxitec最近給出的野外數據顯示,他們釋放的轉基因蚊子在一年內幫助巴西小鎮將登革熱病例減少了90%。 近一年,巴西小鎮Piracicaba為了阻擊登革熱可謂全力以赴。他們采取了全面消滅積水的措施,在有些小區還釋放了Oxitec公司的轉基因雄性埃及伊蚊(aegypti mosqui
轉基因蚊子的使命——消滅瘧疾
岡比亞按蚊可以攜帶瘧疾病原蟲。圖片來源:RealityImages/Shutterstock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對攜帶瘧疾病原蟲的蚊子進行基因改造,可以減緩其體內瘧疾寄生蟲的發育,也可以縮短蚊子的壽命。最后,經過基因改造的蚊子在傳播瘧疾之前就會死亡。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9月21日《科學進展
科學家發現蚊子性別基因
著名作家Rudyard Kipling曾寫道,一些物種的雌性比雄性更加致命——對于埃及伊蚊(也被稱為黃熱病蚊子)而言這是千真萬確的。只有雌蚊會享用人類血液,從而傳播黃熱病、登革熱和其他一些疾病。但是如果你能夠把所有雌蚊都變成雄蚊,那將會怎樣?這是一項新研究提出的可能性——這項研究查明了一種能夠決
巴西計劃用轉基因蚊子抗擊登革熱
據報道,一家英國公司正在巴西測試利用轉基因蚊子抗擊登革熱傳播的技術,如研發順利,將有助于當地更好地控制這類傳染病的傳播。 巴西全國生物安全技術委員會10日通過決議,允許英國牛津昆蟲技術公司在巴西進行商業注冊并使用相關技術。 這家公司開發的新技術,可把“致死基因”嵌入蚊子體內
用轉基因蚊子解決登革熱等問題
在英國牛津郡的一個實驗室里面,科學家們正在培養成千上萬只蚊子。他們為蚊子提供馬血和潮濕的溫床,以幫助蚊子繁衍,同時他們還會為蚊子修改或添加基因,以遏制蚊子轉播疾病。 這個修改蚊子基因的項目由一家名為奧斯特(Oxitec)的生物公司運營,奧斯特公司的“蚊子產品”已經被運用到巴西、馬來西亞和開
美試點投放750000000只轉基因蚊子!
有研究稱,過去十年中引進轉基因蚊子的地方沒有健康或環境損害的報告。圖片來源:ISTOCK.COM, 3DFOX 一項在美國佛羅里達群島投放轉基因蚊子的計劃已經得到批準。為降低蚊子傳播黃熱病、登革熱等疾病的幾率,一個試點項目計劃在2021年向佛羅里達群島釋放7.5億轉基因蚊子。 這種代號為“OX5
《科學》:基因調節驅動進化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8月10日的《科學》雜志上的文章顯示,他們通過采用新方法分析基因啟動子序列變異,而且對基因調節推動進化分歧有了新的了解。 之前完成的基因組測序工作顯示,人類和黑猩猩的蛋白質編碼基因有99%是相同的。目前生物學家面臨的挑戰是解釋導致人和猩猩之間明顯差異的原因。通常認為,如果
馬里將培育抗瘧疾的轉基因蚊子
非洲還沒有釋放轉基因蚊子的明確管理規定 馬里的一個實驗室很快將培養非洲的首批抵抗瘧疾的轉基因蚊子。 設在巴科馬大學瘧疾研究培訓中心的這個實驗室于8月3日正式成立。它的研究是巴科馬大學和英國基爾大學的一個合作伙伴關系的一部分,該伙伴關系致力于開發用于應對瘧疾的轉基因蚊子。這組科學家
Science專訪:基因驅動,消除瘧疾
基因驅動,漸成生物界“新寵” 近年來,“基因驅動”成為生物學界的新興熱門研究領域之一,它指的是特定基因有偏向性地遺傳給下一代的一種自然現象。借助被譽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科學家研發出人工“基因驅動”系統,并在酵母、果蠅和蚊子中證實可實現外部引入的基因多代遺傳。 作為一種可
遺傳工程讓蚊子走向滅亡
一種新的基因驅動可以導致攜帶瘧疾的籠養蚊子種群完全崩潰。在實驗中,沒有發生突變阻止基因驅動的傳播,使其成為第一個有望在野外生效的基因驅動。 構建基因驅動的目的是讓特定基因產生遺傳優勢,經過幾代繁殖后傳播到整個種群中。就蚊子而言,基于CRISPR的基因驅動可以將特定基因遺傳給99%的后代,而常規
研究發現:可用攜帶特殊基因的蚊子防治瘧疾
英國《自然》網站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特殊基因可以在蚊子種群中大量擴散,這將大大推動用轉基因蚊子防治瘧疾的研究進展。 在用轉基因蚊子防治瘧疾方面,過去已有研究發現了一些能夠減少蚊子傳播瘧疾能力的特殊基因,但問題是,如果這些基因不能在野外的蚊子種群中迅速擴散,即使在
我們該讓蚊子滅絕嗎?--——淺談基因編輯技術
夏天馬上就要到了,你是不是開始擔心蚊蟲襲擾呢?那么,現在給你一個聽起來不可思議的選擇——讓世界上所有的蚊子都滅絕。是的,聽起來難以置信,但如果人類熟練掌握基因編輯技術,這一天可能并不遙遠。可是,我們有這個權力嗎? 就在五一節前的短短一周時間里,兩場關于基因編輯的講座在北京相繼舉行,一場是在北京
巴西將釋放上億只轉基因蚊子
每周六上午,Maria do Carmo Tunussi會挨家挨戶地讓鄰居搜查房屋和院落,以尋找任何可能存水并為蚊子滋生提供場所的東西,比如花盆、水桶和堵住的水槽。17年來,Tunussi已成為CECAP/Eldorado當地診所的社區衛生代理人。CECAP/Eldorado是巴西皮拉西卡巴小城
抗瘧“新武器”:基因技術改變蚊子性別構成
??????? 會叮人的雌蚊子是瘧疾傳播的最大“幫兇”。英國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10日報告說,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轉基因技術,可大幅改變蚊子后代的性別構成,讓雄性占絕大多數,最終致使蚊群在數代后無法繁衍,從而阻斷瘧疾的傳播途徑。 在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
大數據:助力判定癌癥驅動基因!
目前已知超過100個新的癌癥驅動基因,幫助解釋了怎樣的腫瘤驅動會造成:相同的癌癥基因導致不同的病患! 在一項由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SBP)引導下的協作研究中,研究人員結合兩個公開的“組學”數據庫創建一個新的目錄“癌癥驅動者”。當癌癥驅動基因的改變造成癌癥
科學家獲轉基因蚊子減少疾病首個證據
釋放轉基因蚊子似乎已幫助減少了巴西一個城鎮的登革熱病例。這一消息的到來恰逢美國正考慮是否批準使用相同的蚊子。 此次實驗在皮拉西卡巴鎮開展,涉及被改造用于殺死野生同類的埃及伊蚊。僅通過清除攜帶登革熱以及寨卡等其他疾病的蚊子繁殖的死水,皮拉西卡巴便能使登革熱病例數在2015~2016年流行季
沒想到吧?基因編輯技術可以讓蚊子“斷子絕孫”!
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黃熱病和寨卡病毒等在內的大量致病性病毒都是由埃及伊蚊傳播的,如何從源頭防止致病性病毒的傳播?攜帶寨卡病毒的蚊子 近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埃及伊蚊的轉基因品種,該品種可在其生殖系統中穩定表達Cas9酶,加快了CRISPR基因組編輯速度和效率,并展示了經
基因驅動技術或可被恐怖分子利用研制生物武器
據國外媒體報道,一種被稱為“基因驅動”的基因技術近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擔憂。“基因驅動”技術可以令兩只昆蟲交配時產生基因突變,形成的“超動力基因”可遺傳至下一代。科學家警告稱,這一技術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就可能生產出傳播致命疾病的“基因修正”昆蟲,從而導致一場史無前例的環境災難。 科學家警告稱,
英科學家培育基因突變蚊子-有望消滅瘧疾
據《每日郵報》報道,近日,英國研究人員宣布在抗擊瘧疾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瘧疾是肆虐全球的頑癥。每年全球超過兩億人感染瘧疾,近100萬非洲兒童死于瘧疾。十年前,科學家宣稱他們能改變蚊子的基因,使其不能傳播瘧疾病毒,但僅限于實驗室。問題是,不可能把全世界所有的蚊子都帶到實驗室
多種測序技術成就高質量的蚊子基因組
提起蚊子,相信大家沒有愛只有恨吧。這種惱人的生物不僅會吵得你睡不好覺,還會傳播多種疾病。每年全球大約有4億人感染由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傳播的病毒,包括登革熱、黃熱病、寨卡和基孔肯雅病毒。 為了更好地了解蚊子背后的生物學,并開發消滅蚊子的工具,由洛克菲勒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本
轉基因蚊子或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
科學家最近警告稱,一種培育轉基因昆蟲的新方法可以在數年內消除許多蚊媒傳播的疾病,但是它也可能在野生的種群中帶來毀滅性的意外后果。 研究人員們已經設計了一種方法,能夠繞過種群內基因快速傳播的一種基本障礙。他們認為這種方法能夠在蚊子中傳播抗瘧疾基因,以此阻止疾病傳播給人類。然而這種方法也可能導致野
“基因剪刀”助科學家開發出基因驅動系統
根據英國《自然》雜志24日在線發表的一項遺傳學最新研究成果,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于實驗室小鼠中成功開發出基因驅動系統。這一研究結果不但將改良小鼠模型,還有助于科學家研究復雜的遺傳疾病。 基因驅動,即讓特定基因有偏向性地遺傳給下一代,使它們的遺傳率高于隨機幾率,即所謂的“超孟
Nature子刊:基因組測序揭示腦瘤驅動基因
通過大規模基因組測序,來自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和Broad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揭示了兩個DNA突變,其似乎驅動了15%的腦膜瘤。這一研究發現有可能促成針對這類腫瘤的第一個有效藥物治療。 腦膜瘤是一種形成于腦膜及腦膜間隙,生長緩慢的腫瘤,通常為良性。但當腦膜瘤長到極大時,可導致癲癇發
聯合國會議同意限制基因驅動
11月29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會議上,各國否決了一項暫時禁止釋放攜帶基因驅動生物體的提議。基因驅動是一種基因工程技術,旨在于目標群體內迅速傳播突變。布基納法索正計劃釋放攜帶基因驅動的蚊子 盡管許多環保組織和活動人士支持這項提議,但幾十名科學家反對暫停研究。
美科學家警告慎用基因驅動
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召集的一個委員會日前警告稱,科學家尚未做好將一種可使特定基因在種群中快速傳播的技術在野外施用的準備。換句話說,對“基因驅動”物種還需開展更多實驗室研究及高度可控的田地試驗,現在把這類物種如轉基因蚊子釋放野外用以應對寨卡疫情等挑戰為時尚早。 科學家對基因驅動的研究已經
研究人員說,‘基因驅動’-值得關注
據本期《政策論壇》的作者披露,在“基因驅動”被考慮用于像給蚊子基因組進行重新編程以消除瘧疾或用于逆轉殺蟲劑抗藥性的發生之前,涵蓋這項技術——它包括了基因編輯——的法規中的缺口必須得到填補。他們說,現在是一個對“具有廣泛包容性及信息靈通”的有關基因驅動的未來進行公共討論的時候了。基因驅動技術是在1
Nature子刊揭示新型癌癥驅動基因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基因驅動了1%癌癥患者的腫瘤形成。這是首次證實CUX1基因與癌癥形成存在廣泛的聯系。 研究小組發現,當CUX1失活時激活了一種促進腫瘤生長的生物信號通路。當前有一些抑制這一信號通路的藥物正在臨床使用或進入研發階段,因此為攜帶這種致癌突變的患者提供了一種潛在的靶向新療法。
《Nature》:癌基因“地震擴增”,驅動多種癌癥!
染色體外DNA(ecDNA)是一類特殊的從正常基因組上脫落下來的游離于染色體外的環狀DNA。早在1964年,人們就在神經母細胞瘤細胞中觀察到了ecDNA的存在 ,但由于技術受限,人們對于ecDNA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發揮的具體作用未能有更進一步認識。 2017年Paul Mischel團隊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