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石油是zui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為“工業的血液”。近些年來各國都加快了對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從沙漠到海洋、從無人區到人口稠密區,越來越多的油氣井出現在世界各地。隨之土壤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石油對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潛伏期廠,涉及面廣,有研究者將其比喻為“化學定時炸dan”,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 石油主要是由烴類化合物組成的一種復雜化合物,其組成復雜,含有致畸、致 癌 、致突變的物質(如鹵代烴、苯系物、苯胺類、菲 、苯并[a]芘等)。土壤作為人類、動植物和微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環境基礎,是自然界物質和能量參與轉化、遷移和積累等循環過程的重要場所,土壤安全事關人類食品安全。石油一旦進人土壤,將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根據已公布的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告》顯示,我國土壤總超標率高達16.1%。其中,有機類污染物,尤其是石油......閱讀全文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首屆土壤污染防治高峰論壇(中國·天津)”日前在天津落下帷幕。本屆論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主題為“聚焦土壤環境污染防治,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旨在宣傳貫徹從2019年起開始實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凈土保衛戰提供智力支持。 在論壇上,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楊朝飛、
1. 土壤修復行業現狀? 1.1 土壤污染的定義和種類 土壤污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使得土壤環境質量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惡化,對生物、水體、空氣或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現象。 按被污染主體,土壤污染主要可分為城市用地污染、農業耕地污染兩類,具體污染源結構及危害等見圖
石油污染是指石油開采、運輸、裝卸、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由于泄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污染,主要發生在海洋。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可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進行遷移、轉化。油類可沾附在魚鰓上,使魚窒息,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破壞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產品質量。油膜形
未來污染場地的修復必須土水一體化統籌考慮,否則可能會事倍功半。未來污染場地修復將很難找到離場處理的場所,應該會更多采用原位修復或者原地異位修復技術 讓土壤修復行業期待了兩年多的“土十條”,終于還是把懸念帶進了“十三五”,但也讓接下來5年的前景更值得期待。 根據2015年11月公布的《國家環境
地下水是彌足珍貴的淡水資源,也是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下水資源量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1%,卻要維持全國近70%的人口飲用和40%的農田灌溉。 我國地下水污染源點多面廣,部分污染源周邊地下水污染嚴重,亟待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 以預防為主,堅持防治結合 加油站、工業污染源等成為地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國民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為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的號召,石油和化工行業一方面摒棄改革開放初期重效益、輕環保的粗放式發
本文介紹了美國地下存儲油罐的情況以及油罐泄露后的應對方法及成本。在文章的最后,對中國油罐存儲現狀做出分析。 1、美國地下儲油罐項目的前世今生 石油地下儲油罐在美國多用于汽車加油站和一些軍事基地。1980年以前安裝的許多UST使用裸露的未加防腐鍍層的鋼管,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腐蝕掉;并且當時地下
“土十條”于2016年5月31日千呼萬呼始出來,對于我國今后的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土壤修復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與影響。 國外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對土壤治理也有指導作用,下面為大家盤點以下7個國家關于土壤治理政策的特點,并從自身情況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 〔2012〕 147 號國務院有關部門: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
①王加寧正對土樣石油旋蒸處理 ②王加寧(中)同愛爾蘭專家在東營孤島針對石油污染土壤,進行污染環境下優良生物菌劑及修復技術的探討 ③王加寧(右四)在東營孤島同當地的工作人員一起進行試驗場地調研及規劃 ④王加寧(右)和工作人員在油井周圍進行石油污染土樣的采集工作 被稱為“工業血液”的石油是人
1 簡述生物修復技術 生物修復技術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sufita等人提出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一種新的處理辦法,至今發展時間并不長。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復主是要有效地利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所具有的吸收轉化清除或是降解等作用,如將土壤中石油污染物降解為CO2和H2O,又或是其他一些無害物質,從而使受
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中國環境報: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
目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問: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染
城市發展轉型升級騰出了寶貴的土地資源,但一些工業區遺留場地的土壤和地下水已遭到污染,這些污染土地該怎么辦?國家環境保護城市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黃沈發提出,科學診斷和有效管控大型工業區轉型再開發土壤污染風險,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和生態環境修復的關鍵。 隨著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下發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年度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據統計,在公示清單中,共有33個項目,總經費達6.08億。這這份專項清單中,中科院和環境保護部下屬研究機構各分獲7項任務。其中,經濟快速發展區場地土壤污染源識別與源-匯關系,場地土壤重金屬積
海洋石油污染絕大部分來自人類活動,其中以船舶運輸、海上油氣開采,以及沿岸工業排污為主,由于石油產地與消費地分布不均,因此,世界年產石油的一半以上是通過油船在海上運輸的,這就給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帶來了油污染的威脅,特別是油輪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發性石油污染,更是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nbs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5月4日,由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易修復生態平臺|生態修復網、中貿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主辦,國家環境保護城市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上海污染場地修復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的IE expo中國環博會高峰論壇——第六屆國際場地修復論壇在上海市博雅酒店開
.mainarea table td{padding:3px;} 《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4年版)》已于2014年12月1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現將《目錄》有關情況作如下解讀。 一、《目錄》修訂發布的背景 一是滿足國家環境保護目標任務的新要求。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請組織申報環保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的通知》,就環保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內容和建設重點作了說明,申報截止時間為2016年4月1日。 “通知”顯示,項目建設包括了提升大氣環境污染防治能力等、提升水環境污染防治能力、提升土壤
引言近年來,世界各國開始重視污染土壤治理技術的研究。目前,用于石油污染土壤修復的主要技術手段可大致分為物理化學法、微生物法和植物法。常用的物理化學法包括萃取分離法、沖洗法、熱化學技術、化學破乳回收法等。微生物法大致可分為異位處理法和原位處理法兩類。原位微生物修復法主要包括投菌法、生物培養法、生物通氣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談到土壤污染問題,陳吉寧透露,“土十條”文稿已基本成熟,下一步將按程序報批后實施。業內人士預測,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將遠超大氣污染治理和污水處理市場,接近10萬億元存量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有效市場規
近年來,上海不斷嘗試土壤環境修復,形成了一系列技術方法和管理思路。但是這種先污染再治理修復的模式比較被動、成本較高,于是,上海先后對工業用地和經營性用地,進行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實踐。 根據幾年的實踐經驗,上海市環保局、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日前聯合頒布《上海市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
被稱為“工業血液”的石油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但隨著越來越多油氣井的出現,土壤石油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這顆“化學定時炸彈”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而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王加寧帶領的“污染控制與環境修復”團隊另辟蹊徑,找到了拆掉這枚炸彈的“秘密武器”:愛吃石油的微生物。世界難題據了
被稱為“工業血液”的石油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但隨著越來越多油氣井的出現,土壤石油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這顆“化學定時炸彈”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 而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王加寧帶領的“污染控制與環境修復”團隊另辟蹊徑,找到了拆掉這枚炸彈的“秘密武器”:愛吃石油的微生物。
最權威、最專業、最具影響力的2018 IE expo第六屆國際場地修復論壇,將于2018年5月3-5日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本屆展會力邀國內外專家學者傳播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方法,關于國家與地方標準的參與制定及專題研究的專家對其相關成果進行介紹,重點行業企業土壤環境調查經驗分享,新軟
北歐國家丹麥是積極倡導綠色環保的先鋒,民眾普遍環保意識強,土壤保護也是丹麥環保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1971年,丹麥政府設立世界上第一個環境部,從那時起,丹麥一直積極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現已建立了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的法規,為土壤保駕護航,并努力運用先進的科技,治理并修復已經受到污染的土壤。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十條”明確提出,實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終身責任制,并明確2017年底前出臺有關責任追究辦法。 目前,我國土壤修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土壤污染修復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則已列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與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相比,作為環保“三大戰役”之一的土壤污染防治,其實任務更加艱巨。 土壤污染危害不可忽視 土壤污染以無機型為主 所謂土壤污染,是指工業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