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教育里有很多好的東西,我認為,最好的就是“經師易遇,人師難遭”的思想,即“經師”與“人師”是統一的,只做“經師”并不是合格的老師,既做“經師”又做“人師”才是合格的,也就是要教會學生“為人”“為學”“為事”。 ■本報記者 王之康 自高考恢復至今,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長達40年的快速發展期,克服了諸多困難,取得了諸多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人才培養質量下降。那么,應該如何理性看待我國高等教育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何以解決當前的諸多問題?面向未來,又將書寫怎樣的高等教育新篇章? 為此,《中國科學報》專訪了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顧海良。 四十年積累大量中高端人才 《中國科學報》:在過去40年中,我國高等教育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歷程,在世界高教發展史上都不多見。這期間,我國在高端人才培養領域的發展有何特點? 顧海良:高速,可以說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閱讀全文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計算中心官網公布了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在各方擇優推薦基礎上,經專家綜合評議及公示,最終確定845個項目為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 一、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273個)
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5+3”一體化醫學人才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 加快構建標準化規范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為加快構建標準化規范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做好“5+3”一體化人才培養工作,教育部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5+3”一體化醫學人才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據教育部網站,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新時代高教40條”)等8份文件,決定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 文件: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
今天(1月23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了一份重要文件《關于全面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的意見》。 該文件從總體要求、大力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大力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推進資源整合和合作幫扶、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提升高校科研與創新能力、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激發高校辦學內生
日前,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10項重點任務,“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著力培養具有國家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各類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的優秀人才”位于重點任務前列。 方案的提出,能否真正破解“錢學森之問”,能否讓更多一流人才冒
9月23日,教育部網站“重要文件”一欄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提出相關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著力加強醫學學科建設,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加大醫學及相關學科建設布局和支持力度,并將推進“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到2021年建設60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 《“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 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意見》要求,著力提升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水平,為我國搶占世界科技前沿,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撐。 以下為通知原文: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 《“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 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意見》要求,著力提升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水平,為我國搶占世界科技前沿,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撐。 以下為通知原文: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制定了《關于“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
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加強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科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外專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央部門所屬有關高等學校,有關單位: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而在人才培養中,核心則是本科人才培養,因為它是一所高校辦學水平、管理能力以及綜合實力等各方面的集中體現。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首先就要提升本科人才培養質量。 自2015年8月提出,到2017年9月首批名單公布,再到今年8月《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
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戰略任務和保障措施,是近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指導性文件。為了讓各地和各級各類學校貫徹好、落實好《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本報邀請5名專家對規劃進行深入解讀,敬請關注。創新人才
今天(8月27日)上午,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指導意見》。這份意見從人才培養、內涵建設、深化改革等全方位對高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提供了指導,對引導高校“雙一流”建設意義重大。 這也是繼2017年9月三部委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名單后,又一份高校“
一、項目類型和意義說明 為了對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重大管理問題快速做出反應,及時為黨和政府高層決策提供科學分析和政策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別設立了管理科學部應急管理項目。該項目主要資助在已有相關科學研究基礎上,運用規范的科學方法進一步開展關于國家宏觀管理及發展戰略中急需解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7838.shtm 中國大學以公立大學為主,而公立大學分為部屬大學和地方大學,其中地方大學約占全國高校總數的96%,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體。從某種意義上說,地方大學的教育質量直接影響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布關于同意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章程部分條款修改的批復。根據批復,經審核,這三所高校的章程修正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規定,現予核準,并將重新印發新修訂的章程,向本校和社會公布。陜西師范大學章程修正案(2019年核準稿) 一、
寧濱朱秀林郭廣生宋永忠 由北京大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創辦于2004年的北京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總主題,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在介紹和發表世界高水平的學術成果的同時,借鑒并吸收世界范圍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促進亞太地區
據教育部學位中心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改進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淡化論文收錄數、引用率、獎項數等數量指標,突出學科特色、質量和貢獻,糾正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教師成果嚴格按署名單位認定、不隨人走。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一、綠色校園建設和綠色人才培養概述早在20世紀初,國外就提出了“Green College”的概念,提倡在滿足學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和諧校園,以保護環境、愛護生態的理念來經營管理校園。這種綠色校園文化,不僅主張課堂上的環境教育,更加倡導將低碳、環保的理念滲透到全校廣大師生及在校員工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全面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二十八次全體會議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圍繞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全面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二十八次全體會議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圍繞
未來十年高教發展路線圖已定 2010年7月,我國召開了新世紀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描述了未來10年教育的發展藍圖。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去年11月在“亞洲大學校長論壇”發表演講時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高等教育要把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了《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大綱》(試行)(以下簡稱“《大綱》”),以規范我國技術轉移從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內容和培訓要求,加快構建“基地、大綱、教材、師資”四位一體的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壯大我國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 “人才是技術轉移工作的核心要素。《大
3月17日,由科技部主辦的核聚變能發展研究人才工作會議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安徽省副省長倪發科、中國科大黨委書記許武等出席會議并致辭。 許武在致辭中指出,長期以來,中國科大非常重視核聚變研究與人才培養,建校之初就設立了原子核物理與原子
根據《2017年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項目實施辦法》,經專家評審,共有57個項目獲得資助(含4個執行滿三年后繼續資助項目),現予公布。具體選派規模、留學身份、留學專業等以函件為準。序號項目實施單位項目名稱1北京大學康復治療專業研究生教育師資培訓項目2北京大學中澳射電天文聯合博士后創新項目3中國人民大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支撐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衛生部制定了《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并于近日發布。全文如下: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 &nbs
摘要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教育與疾控人才隊伍的建設存在很多問題和短板。本文圍繞著我國公共衛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公共衛生教育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公共衛生師資,以及公共衛生人才待遇和政策導向等方面,思考面臨的困境和存在的
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等文件答記者問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
上世紀中后期,伴隨著二戰的結束以及國際秩序的恢復,在世界范圍內,眾多嶄新的教育思想頻出,其中一些教育思想直到今天還在深刻影響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這其中,就包括了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CBE)。在當前我國對于學生能力素質教育愈加重視的背景下,這種教育
高校和企業共同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責任共擔,共生共榮,互為主體共同發力,共同尋找最大的交集,從而達到一種雙贏局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吹響了新時代高等教育新發展的集結號。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高度關注人才培養與社會各行各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