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面臨生源萎縮挑戰,應及早研究退出機制
“近年來,民辦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隨著生源的萎縮,個別舉辦多年的民辦高校舉步維艱。”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兩會”期間提交建議,呼吁“加強政策引導,積極穩妥推動民辦高等教育轉型發展”。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全國共有民辦高校749所、在校生約650萬人,占全國普通高校數、在校生數的比例分別為28.13%、22.95%。秦和近日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稱,在多渠道籌措辦學資源、緩解教育財政壓力、滿足多樣化高等教育需求等方面,民辦高等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現在面臨著諸多問題。 一是供求問題。“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從總體上講,高等教育已不再稀缺。”秦和認為,民辦高校以提供入學機會為主要目標的外延式發展模式已難以延續,近年來已有為數不少的民辦高校面臨招生困難,今后這一趨勢或將持續。 二是質量問題。秦和表示,民辦高等教育在規模上“舉足輕重”,但在質......閱讀全文
民辦高校面臨生源萎縮挑戰,應及早研究退出機制
“近年來,民辦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隨著生源的萎縮,個別舉辦多年的民辦高校舉步維艱。”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兩會”期間提交建議,呼吁“加強政策引導,積極穩妥推動民辦高等教育轉型發展”。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全國共有民辦高校749所、在校生約650萬人
熊丙奇:生源危機襲來-民辦高校難逃破產
自今年上半年《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發布以來,有關高校生源危機的討論便持續不斷。不少專業人士認為,生源危機既讓一些學校面臨重組甚至破產的壓力,又是推進高考改革、促進高考公平的良機。 針對生源危機,學校、教育行政系統是否作好了相應的準備?這一危機對高校尤其是高職高專、民辦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生源說簡介
生源說(英語:Biogenesis,又稱為生源論)是主張生物體只能來源于先存的另一個生命的理論,例如蜘蛛生蛋,后者又發育成蜘蛛。這種理論也指認為生物化學過程只能發生在生物體內。
手內肌萎縮的發病機制
腕尺管亦稱Guyon管。入口為三角形,由豌豆骨尺側、腕掌韌帶淺面和腕橫韌帶后側的橫向面組成。在Guyon管的底部,豆鉤韌帶位于中央,腕橫韌帶纖維位于橈側,豆掌韌帶位于尺側和遠端。其頂部由腕橫韌帶、掌腱膜近端的纖維束和掌短肌遠端組成。Guyon管在出口處由鉤骨分為兩個管道。其遠端的裂孔由源自小指展
我國制出杜氏肌萎縮癥獼猴模型
近期一項關于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疾病研究成果在《人類分子遺傳學》在線發表。中科院遺傳所李曉江研究組和云南中科院靈長類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季維智團隊合作,通過應用最新的基因打靶技術和改進實驗方法,建立了杜氏肌萎縮癥疾病獼猴模型,共獲得11只攜帶有杜氏基因突變的新生猴。通過對猴子這樣的靈長類動物疾病機理
老年性皮膚萎縮的發病機制
癥狀體征外在環境或內在環境,遺傳因素等促成皮膚較早老化,出現皮膚萎縮癥。 老化皮膚菲薄、干燥、表面光澤彈性差而松弛。眼眶瞼部皮膚及頸項部皮膚皺縮、皮紋深、松垂,常顯現黑色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白點癥),毛細血管擴張出現櫻桃紅的毛細血管瘤(紅點癥)。皮脂腺溢出,較早出現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角化及老年
氫氣發生源的選擇方法
氫氣發生器通常與氣相色譜儀配套使用。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農藥、化肥、電力、煙草、藥檢、制酒、水質檢測、環保監測、疾控中心、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等部門。它具有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低壓產氣、安全可靠、產氫純度高、所需氫氣流量自動跟蹤等特點,是理想化實驗室用氫氣供應源。 1、應放置于工作臺上,以便于觀察
分析多系統萎縮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病因不清。目前認為MSA的發病機制可能有兩條途徑:一是原發性少突膠質細胞病變假說,即先出現以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陽性包涵體為特征的少突膠質細胞變性,導致神經元髓鞘變性脫失,激活小膠質細胞,誘發氧化應激,進而導致神經元變性死亡;二是神經元本身α-突觸核蛋白異常聚集,造成神經元變
手內肌萎縮的發病機制及檢查
發病機制 腕尺管亦稱Guyon管。入口為三角形,由豌豆骨尺側、腕掌韌帶淺面和腕橫韌帶后側的橫向面組成。在Guyon管的底部,豆鉤韌帶位于中央,腕橫韌帶纖維位于橈側,豆掌韌帶位于尺側和遠端。其頂部由腕橫韌帶、掌腱膜近端的纖維束和掌短肌遠端組成。Guyon管在出口處由鉤骨分為兩個管道。其遠端的裂孔
惡性萎縮性丘疹病的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還不清楚。有學者認為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自身免疫異常和纖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等有關。 組織病理:主要病變為真皮下部和皮下脂肪組織內的細小動脈內膜炎。內皮細胞腫脹和增生,由于PAS陽性物質沉積而管壁增厚,血栓形成,以致產生缺血性梗死,發生楔形潰瘍。中膜和外膜一般不受累,內彈力膜正常。缺
研究揭示西太平洋海山構造對海水生源要素的影響機制
海山作為深海大洋中的獨特地貌,孕育著獨特的生態系統,探明海山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關鍵過程意義重大。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團隊通過對西太平洋5個典型海山區海水生源要素的影響機制進行系統研究,取得一系列新認識和新發現,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刊物Marine Pollution Bulle
腓骨肌對稱萎縮逐漸向上發展的發病機制
1.遺傳方式 (1)CMTⅠ型:可呈常染色體顯性,隱性和X性連鎖顯性或隱性遺傳兩種方式。近年研究表明,CMTⅠ型又分為ⅠA型、ⅠB型及ⅠC型。CMTⅠA型最常見(56%~60%),由常染色體17P11.2-12上PMP-22基因突變所致。CMTⅠB型少見(30%),病理基因在Ⅰq21-23,與
回旋狀脈絡膜視網膜萎縮的發病機制
回旋狀脈絡膜視網膜萎縮,由于鳥氨酸酮酸轉氨基酶(ornithine ketoacid transaminase,OKT)基因的變異和缺乏,導致體內高鳥氨酸血癥、鳥氨酸(ornithine)在脈絡膜內累積,影響其代謝而致病。研究證實患者血漿、房水和尿內鳥氨酸測定均比正常人增高,OKT功能不足,其活
簡述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的發病機制
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和應激性潰瘍有關,但又不完全相同,應激性潰瘍有其本身的發病特點。 ①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胃是應激狀態下最為敏感的器官、情緒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蠕動,緊張和焦慮可引起胃黏膜糜爛,早已由冷束縛動物實驗證明。 ②胃黏膜屏障的損傷:是其非常重要的致病原因之一,也可以說是發病的必
概述脈絡膜視網膜環狀萎縮的發病機制
脈絡膜視網膜環狀萎縮由于鳥氨酸酮酸轉氨基酶(ornithine ketoacid transaminase,OKT)基因的變異和缺乏,導致體內高鳥氨酸血癥。鳥氨酸(ornithine)在脈絡膜內累積,影響其代謝而致病。研究證實患者血漿、房水和尿內鳥氨酸測定均比正常人增高,OKT功能不足,其活力低
新生源成REACH“牽頭注冊人”
近日,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湖北省應對歐盟REACH法規公共服務平臺補充注冊數據后,成為華中首個獲得歐盟化學品管理署批準的氨基酸產品(L-半胱氨酸鹽酸鹽)“牽頭注冊人”。 歐盟REACH即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化學品管理法規。進入歐盟市場的約3萬種化學品及其
概述直腸膨出的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直腸下端由于恥骨直腸肌的收縮形成凸向前方的夾角,稱為肛直角,靜息狀態下,肛直角維持在80°~90°的折曲角度,維持大便的自制;排便時,恥骨直腸肌松弛,肛直角增大,直腸變直,使糞便得以順利排出。在男性,直腸前壁肛直角頂端的前方為前列腺,當直腸近端內容物下降至此時,可以產生足夠的反作用
簡述無肝期出凝血機制障礙的發病機制
1.無肝期肝臟合成和清除各種參與凝血物質的功能喪失。 2.無肝期凝血激活。源于內皮細胞損傷、活化的巨噬細胞、血小板溶酶體蛋白釋放及血中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等。組織釋放凝血激酶和無肝臟滅活凝血激活因子可加速凝血酶的形成,表現為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復合物和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的逐漸增加。 3.無肝期纖
手內肌萎縮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
發病原因 腕尺神經卡壓最常見的病因為結節性壓迫。有文獻報道,29%~34%的病例因結節壓迫引起。其中無明顯創傷的病例中,86%的患者由結節性壓迫引起,壓迫神經的部位多數位于三角骨與鉤骨的關節處。肌肉變異,如副小指屈肌、小指展肌以及掌長肌延伸至Gunyon管等引起的神經卡壓也是尺管綜合征的主要原
退行性疾病腓骨肌萎縮癥的機制探索
腓骨肌萎縮癥(Charcot-Marie-Tooth,CMT)是最常見的可遺傳性外周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概率為1/2500,導致運動相關神經的階段性退化,例如肌肉萎縮、肌無力及手腳發育畸形等。氨酰t-RNA合成酶家族中的甘氨酸-tRNA合成酶(GlyRS)的基因(GARS)的突變是導致CMT2D
遺傳性神經性肌萎縮的發病機制
CMT1型和CMT3型的周圍神經病理特點相似,主要表現為慢性脫髓鞘過程,即有髓纖維呈脫髓鞘、薄髓鞘和髓鞘再生改變,同時伴有施萬(雪旺)細胞增生,呈洋蔥頭樣肥大,膠原纖維增生,膠原囊形成。間質血管改變比較明顯,主要為內皮細胞增生,吞飲小泡增多(郭玉璞,1992)。尸檢病理發現脊髓前角細胞和后根神經
首個民辦高校質管研究機構落戶西安
9月2日,由陜西省西安市質監局與西安歐亞學院聯合共建的西安質量管理研究院在西安歐亞學院正式掛牌成立。據悉,這是全國首個在民辦院校成立的質量管理研究機構。 據了解,自西安市實施質量強市戰略、開展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以來,積極探索質量人才隊伍建設的創新模式,圍繞素質提升開展多層次質量教育活動,
閻鳳橋:高等教育應使精英化與大眾化“兼融并通”
在多元高等教育經費格局下,需要將政府質量保證機制轉變為政府與社會相結合的質量保證機制。 近日,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閻鳳橋教授應邀在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作講座時介紹說,高等教育的發展要處理好精英型教育與大眾化教育的關系,高等教育如何同時兼容精英與大眾高等教育組織,是高等教育結構面臨的首要問題。
回旋狀脈絡膜視網膜萎縮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病因 回旋狀脈絡膜視網膜萎縮,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極少數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發病機制 回旋狀脈絡膜視網膜萎縮,由于鳥氨酸酮酸轉氨基酶(ornithine ketoacid transaminase,OKT)基因的變異和缺乏,導致體內高鳥氨酸血癥、鳥氨酸(ornithine)在脈絡膜內
簡述小兒哮喘性肌萎縮綜合征的發病機制
關于本病征的發病機制目前有以下幾種學說。 1.認為是藥物引起 與應用氨茶堿有關,但并非所有病例都接受過黃嘌呤衍生物的治療,也未應用過其他神經毒性藥物,因此難以成立。 2.病毒感染學說 根據患兒腦脊液均有細胞數增高,病變性質屬于炎癥,推測可能是一種親神經的未定病毒感染所致。由于感染和激素的應用
簽約!民辦高校牽手知名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2月17日下午,我校與廣東財經大學舉行聯合培養研究生簽約儀式。廣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鄭賢操、校長于海峰、副校長鄒新月,我校執行董事長郭小聰,教育部“長江學者”、校長李曉,教育部“長江學者”、副校長(正校級)鐘昌標,副校長何柏略、李錦堂等嘉賓出席儀式。副校長張燕主持儀式。? 李曉簡要介紹了我校的辦學歷
新生源丙肝抗體疫苗獲得英國MRCT許可
近日據外媒報道,新生源生物丙肝抗體疫苗獲得英國MRCT許可,用于開發治療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HCV病毒體呈球形,直徑小于80nm(在肝細胞中為36~40nm,在血液中為36-62nm ),為單股丙型肝炎病毒正鏈RNA病毒,在核衣殼外包繞含脂質的囊膜,囊膜上有刺突。HCV-RNA大約有
新冠后遺癥——睪丸萎縮、性腺機能減退,生育出大問題?
新冠疫情從爆發至今,不斷刷新了人類對病毒的認知,作為整個人類的“飛來橫禍”,其影響的領域和范圍也越來越大。顯而易見,COVID-19大流行對世界經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并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社會秩序。 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是一種在人體內廣泛分布的受體蛋白,主要存在呼吸道、腸道、腎臟、心臟和睪丸
賈寶余:高等教育如何“兩條腿走路”
這些天,有兩條消息的關注度甚高。一是98歲的著名學者季羨林辭世,他生前支持一所民辦高校發展的故事,成為他傳奇人生的一個美麗注腳(新華社7月16日報道)。二是目前正值高校錄取的關鍵階段,高校統招錄取如火如荼,而民辦高校之間的招生大戰也漸趨白熱化,“暗戰”激烈,致使不少考生、家長感覺上當受騙(《現代
惡性萎縮性丘疹病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
發病原因 本病病因不明,有認為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自身免疫異常和纖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等有關。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還不清楚。有學者認為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自身免疫異常和纖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等有關。 組織病理:主要病變為真皮下部和皮下脂肪組織內的細小動脈內膜炎。內皮細胞腫脹和增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