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光要有知識創新,也要鼓勵產學研結合,讓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應用。”安徽大學校長、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委員認為,地方高校和科研機構要提高科研轉讓和轉化成績,必須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三面環水的董鋪島,他們與合肥市政府在合肥高新區共同成立了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專門用于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轉化。中科美絡則是第一批從島上來到創新院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公司,并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將研究成果以知識產權入股形式投入公司,用知識產權化作資本,激發科研人員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積累的技術基礎,打造出公車管理與公務出行云服務平臺產品,面向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智能車聯網服務。目前,這一平臺已實現全國近20個省份的市場覆蓋,成為全國公車改革的成功藍本。 “除了中科美絡,還有中科普瑞昇等企業,也得到了成功孵化,成為發展勢頭良好的高新科技企業。”匡光力......閱讀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科技廳(委、局)、食品藥品監管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人口計生委、科技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軍隊有關衛生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衛生與健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推廣應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國務院《實施<
——《關于開展深化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的通知》的解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關于科技體制改革部署和進一步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要求,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激發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科技部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 科技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若干意見》,推動在高校形成鼓勵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環境,現將《促進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教育部直屬高
今年1月,西南交通大學印發了《西南交通大學專利管理規定》(簡稱“西南交大九條”),在我國首次明確了職務發明人對職務科技成果的所有權,這項被稱為“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所有權改革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確認的“三權改革”有何不同?西南交通大學為何要率先進行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試驗?日前,科技
截止到目前,全市共完成科技成果評價1134項,占全國科技成果評價已完成數量的60%以上,在全國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城市中居于前列。 這是青島市作為國家首批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城市交出的成績單。青島市科技局局長姜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5年多來,青島市通過采取先行試點、總結經驗、穩步推進的方式進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促進和規范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科技成果轉化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
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熱情,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部等9部門共同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 1、主要目標:分領域選擇4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試點,探索建立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的機制和模式,
8月29日,《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決定》已由第12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通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亮點多,觀念新,改革力度大,可以預期將進一步深化推動我國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技術市場發展。 中國技術交易所(以下簡稱中技所)200
科技部關于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名單》的通知 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2020年5月,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中科院聯合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這標志著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創新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
■科技專論 對科技成果產出及其轉化效果進行監測,以客觀評價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將為宏觀科技管理提供決策依據。但媒體上常常提及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卻不是一個好的評價指標,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采用“科技成果轉化率”來評價本國科技創新績效。正是由于有關方面對“科技成果轉化率”的認識存在誤區,使用了
12月7日,青島市面向全國召開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培訓會,來自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北京、天津、江蘇等18個省市科技成果管理部門、部分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及青島市評價機構、企業代表,共110家單位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圍繞貫徹落實國家對科技成果評價、
關于印發振興東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發創〔2018〕17號 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國資委、知識產權局,中科院院屬有關單位,國家開發銀行有關分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扎實
8月22日,中科院與科技部聯合印發了《中國科學院關于新時期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充分調動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 《意見》提出4大基本原則,分別是:落實政策,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簡政放權,營造良好環境;分類管理,強化績效評價;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行使權
引言 當前,創新驅動正成為各界談論的熱點話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關村展示中心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的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國家高層領導密集發聲,向我們傳遞這樣了這樣一個信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為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加快實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以下簡稱引導基金),規范引導基金設立創業投資子基金(以下簡稱子基金)工作,2014年8月8日,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設立創業投資子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國科發財〔2014〕229號,以下簡稱《辦法》)。近日
第五篇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構建支撐科技創新創業全鏈條的服務網絡,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第十五章 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業發展水平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促進創新創業為導向,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業的專業化、網絡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徹底打通關卡,破解實現技術突破、產品制造、市場模式、產業發展“一條龍”轉化的瓶頸。 作為技術成果走向產業市場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轉化一直廣受關注。然而,轉化能力不強,仍是我國科技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本版今起推出“解碼·科技成果轉化”,關注科技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徹底打通關卡,破解實現技術突破、產品制造、市場模式、產業發展“一條龍”轉化的瓶頸。 作為技術成果走向產業市場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轉化一直廣受關注。然而,轉化能力不強,仍是我國科技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本版今起推出“解碼·科技成果轉化”,關注科技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徹底打通關卡,破解實現技術突破、產品制造、市場模式、產業發展“一條龍”轉化的瓶頸。 作為技術成果走向產業市場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轉化一直廣受關注。然而,轉化能力不強,仍是我國科技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本版今起推出“解碼·科技成果轉化”,關注科技成果
政府層面 1.簡政放權、精簡手續 一是建議國有資產評估采用“存檔式”備案制度。即設置統一的備案格式和要求,只對備案格式進行把關,將不符合要求的在規定時間內(如10天)完成修改提交備案即可;二是下放國有產權登記審批權限,即將國有產權登記審批權限下放到地方主管部門;三是簡化企業國有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官網連發3條通知,對吉林省建設長吉圖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四川省建設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廣東省建設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給予支持。 詳情如下: 科技部關于支持吉林省建設長吉圖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的函 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成果轉化則是讓生產力發揮實效的“最后一公里”。然而,這“最后一公里”走起來卻并不平坦,充滿著路障與坎坷。 近年來,為打破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現象,讓“高冷”的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的“深閨”,讓科研“青蘋果”變為產業“紅蘋果”,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科技政策、法規
李斌 楊國梁長期以來,高校科技成果產權不清、權責不明,無法跟市場真正接軌,這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大的體制性障礙。要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變得有動力,關鍵要明確產權和收益歸屬。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共同發布《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成果轉化則是讓生產力發揮實效的“最后一公里”。然而,這“最后一公里”走起來卻并不平坦,充滿著路障與坎坷。 近年來,為打破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現象,讓“高冷”的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的“深閨”,讓科研“青蘋果”變為產業“紅蘋果”,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科技政策、
提升高校專利質量,教育部等三部門出手。 今天(2月21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 國家知識產權局 科技部關于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擬全面提升高校專利質量。 意見內容非常豐富,部分重點內容如下: 職務科技成果披露制度方面,未經單位允許,任何人不得利用職務科技成果從事
上海首屆市民創意發明成果展示會。CFP新華社發 徐駿作 李建保代表 海南大學校長 姚建民代表 山西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馬新強代表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當我們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時,不能忘記了創新的初衷——創新是為了改變。只有當科技創新的成果應用于現實生活時
國務院常務會議2月17日確定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措施,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會議認為,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通道,盡快形成新的生產力,對于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圖
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今日表示,為推動各地方、各部門、各類創新主體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一批機制靈活、面向市場的國家技術轉移機構,探索有效機制與模式。 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