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以MoS2為原料成功合成新型電催化合成氨催化劑
近期,固體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催化劑和電解質的相互作用,在抑制催化劑產氫活性的同時,提高了其催化氮氣還原的能力。相關工作發表在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儲能中間體和無碳能源載體。目前,工業上合成氨主要采用哈伯-博施(Haber-Bosch)法,該方法需要在高溫高壓(300~500℃、200~300atm)下進行,耗能大,年均能耗約占到世界能源總消耗的1~2%。而且,Haber-Bosch法需要高純度的氫氣作為原料;而高純度的氫氣一般是通過礦物燃料轉化而來,其過程會排放大量的CO2(約占到溫室氣體年排放量的1.5%)。因此開發高效、低能耗、清潔的合成氨技術有重要意義。電催化固氮理論上可在常溫常壓下進行,且以水和氮氣作為原料,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替代工業合成氨的技術。目前,電化......閱讀全文
我國學者以MoS2為原料成功合成新型電催化合成氨催化劑
近期,固體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催化劑和電解質的相互作用,在抑制催化劑產氫活性的同時,提高了其催化氮氣還原的能力。相關工作發表在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同時,也是一
我國學者成功合成新型高效催化劑——二硫化鉬納米片
近期,固體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催化劑和電解質的相互作用,在抑制催化劑產氫活性的同時,提高了其催化氮氣還原的能力。相關工作發表在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同時,也是一
新型無負載流動相電催化體系實現高效電催化合成氨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和液相激光加工與制備實驗室合作,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nitrogen reduction to ammonia with aqueou
電催化固氮合成氨和尿素方面獲系列進展
將氮氣和二氧化碳同時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尿素,起到人工固氮和固碳的作用,對碳中和戰略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但傳統的工業合成氨和尿素過程存在高能耗問題,造成資源浪費。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發展出一系列半導體基電催化劑,實現了常溫常壓下合成氨和尿素,該發現對推動惰性氣體分子的高值化利用和優化具有重
研究實現電催化一氧化氮高效合成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312.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建平團隊和研究員汪國雄團隊在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反應(eNORR)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其在Cu6Sn5合金催化劑上實現了96.9%的氨法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一氧化氮高效合成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聯合碳基資源電催化轉化研究組研究員汪國雄團隊,在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反應(eNORR)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該研究在Cu6Sn5合金催化劑上實現了96.9%的氨法拉第效率和安培級電流密度。 氮氧
我所實現電催化一氧化氮高效合成氨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11/t20231115_6933255.html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8組)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和碳基資源電催化轉化研究組(523組)汪國雄研究員團隊在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反
科研人員制備出Co摻雜MoS2雙功能全分解水電催化劑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Co摻雜MoS2雙功能全分解水電催化劑催化活性調控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材料》(Adv. Mater., 2018)和《化學通訊》(Chem. Commun.,?54, 3859-3862 (2018))
大連化物所證明從電催化脫硝轉向合成氨過程的必要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在氮氧化物(NOx)轉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揭示了過渡金屬電催化脫硝的機理限制并強調了合成氨的重要性。 NOx的處理是重要的環境問題,也是實現高效二氧化碳電還原(eCO2RR)的必要前提。科研團隊在前期的工
科學家證明從電催化脫硝轉向合成氨過程的必要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建平團隊在氮氧化物(NOx)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揭示了過渡金屬電催化脫硝的機理限制并強調了合成氨的重要性。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NOx的處理是一個重要的環境問題,也是實現高效二氧化碳電還原的必要前提。團隊在前期的工作中開發了基于圖論的反應
我所證明了從電催化脫硝轉向合成氨過程的必要性
近日,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8組)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在氮氧化物(NOx)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揭示了過渡金屬電催化脫硝的機理限制并強調了合成氨的重要性。 NOx的處理是一個重要的環境問題,也是實現高效二氧化碳電還原(eCO2RR)的必要前提。肖建平團隊在
我國學者通過金屬鉍成功制備電催化合成氨的新型催化劑
近日,張江實驗室上海光源科學中心司銳研究員與北京理工大學殷安翔教授課題組、北京大學張亞文教授/嚴純華課題組合作,依托上海光源BL14W1線站,利用原位XAFS探測技術,在非貴金屬催化劑提升電化學合成氨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以“Promoting nitrogen electrore
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具有結構敏感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建平團隊在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選擇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了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具有結構敏感性,為電催化高效可控合成羥胺和電合成催化劑的設計提供理論指導。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雜志》。羥胺是電催化經C-N偶聯合成氨基酸、尿素等高值化
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具有結構敏感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建平團隊在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選擇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了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具有結構敏感性,為電催化高效可控合成羥胺和電合成催化劑的設計提供理論指導。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雜志》。羥胺是電催化經C-N偶聯合成氨基酸、尿素等高值化
我所發現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具有結構敏感性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算和數據驅動催化研究組(511組)肖建平研究團隊在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選擇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具有結構敏感性,為電催化高效可控合成羥胺和電合成催化劑的設計提供理論指導。通過電催化轉化氮氧化物是一種緩解環境問題和構建可持續
電化學合成氨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杰研究團隊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教授司銳合作,通過構筑原子級分散的釕催化劑實現高效氮氣電還原合成氨。這種釕單原子催化劑在電催化還原氮氣反應中表現出的產氨速率是現有報道的最高值。該成果以Achieving a Record-High Yield Rate o
什么是合成氨
合成氨指由氮和氫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為一種基本無機化工流程。現代化學工業中,氨是化肥工業和基本有機化工的主要原料。合成氨反應的機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鐵催化劑表面上進行化學吸附,使氮原子間的化學鍵減弱。接著是化學吸附的氫原子不斷地跟表面上的氮分子作用,在催化劑表面上逐步生成—NH、—N
張艷鋒課題組發表大尺寸單層MoS2可控制備方面研究成果
2018年3月7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系張艷鋒課題組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s41467-018-03388-5)在線發表題為“Batch production of 6-inch uniform monolayer molybdenum dis
我所構建電催化硝酸鹽還原反應的選擇性模型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8組)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在電催化反向氮循環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構建了電催化硝酸鹽還原反應的選擇性模型。 電催化還原硝酸鹽反應是一個多電子、多質子轉移的電催化反應過程,該反應可以生成多種含N的化合物,例如NO2-、NH4+、NH2
新型雙功能催化劑助力高效電合成氨和尿素
近日,安徽師范大學教授欽青與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博士冒鑫、河南大學教授代磊合作,設計出一種新型雙功能催化劑——碳錨定氧化鉬納米簇催化劑,在電合成氨和尿素中均表現出良好的性能。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審稿人稱,“該工作促進了電催化合成氨和尿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新型催化劑的設計提供指導。
合成氨工藝流程
不要意思,我不能把流程圖畫出來。學了四年的大學化學,現把一些理論寫下來,希望對你有點幫助。在200MPa的高壓和500℃的高溫和催化劑作用下,N2+3H2====2NH3,經過壓縮冷凝后,將余料在送回反應器進行反應,合成氨指由氮和氫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世界上的氨除少量從焦爐氣中回收
轉危為“氨”-還需“碳”路綠色制氨
氨是現代工業及農業化肥的重要化工原料,也是氫能的主要載體之一。據國際氨能源協會報告,目前全球每年氨產量約2億噸,然而生產原料98%來自化石燃料,是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大戶”。因此,當前急需找到清潔、可持續的綠色制氨方法。 近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評選出“2021年度化學領
轉危為“氨”-還需“碳”路綠色制氨
氨是現代工業及農業化肥的重要化工原料,也是氫能的主要載體之一。據國際氨能源協會報告,目前全球每年氨產量約2億噸,然而生產原料98%來自化石燃料,是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大戶”。因此,當前急需找到清潔、可持續的綠色制氨方法。 近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評選出“2021年度化學領域
轉危為“氨”-還需“碳”路綠色制氨
氨是現代工業及農業化肥的重要化工原料,也是氫能的主要載體之一。據國際氨能源協會報告,目前全球每年氨產量約2億噸,然而生產原料98%來自化石燃料,是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大戶”。因此,當前急需找到清潔、可持續的綠色制氨方法。 近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評選出“2021年度化學領
什么是電催化
電催化設備又叫電催化氧化設備,是基于電化學技術原理的一種處理高濃度、難降解、有毒有機污染物的專用設備。電催化設備主要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有機物降解處理和有機毒物的分解處理。該設備技術方法是當今廢水處理的熱點,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的新工藝。
多肽如何合成氨基酸
應該是多肽水解為氨基酸。
合成氨的工藝流程
第一步是原料氣的制備。采用合成法生產氨,首先必須制備含氫和氮的原料氣。它可以由分別制得的氫氣和氮氣混合而成,也可同時制得氫氮混合氣。第二步是原料氣的凈化。制取的氫氮原料氣中都含有硫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雜質。這些雜質不僅能腐蝕設備,而且能使氨合成催化劑中毒。因此,把氫氮原料氣送入合成塔之前,必
Cell子刊Joule:原位拉曼、單原子構筑Janus型催化劑
最近,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吳興龍教授課題組在電致應力誘導雙金屬Janus納米片發生結構扭曲實現高效電催化產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以“Electric Strain in Dual Metal Janus Nanosheets Induces Structural Phase Trans
構建電催化硝酸鹽還原反應的選擇性模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284.shtm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建平團隊在電催化反向氮循環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構建了電催化硝酸鹽還原反應的選擇性模型。相關成果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上。 電催化
我國采用拓撲化學法制備1T’’’-MoS2晶體并解析晶體結構
二硫化鉬作為層狀過渡金屬硫化物的典型代表,具有非常豐富的晶體結構,包括2H、3R、1T、1T’和1T’’’等。在這幾種不同相中,2H MoS2的制備較為簡單,在電催化、光電探測、儲能、超導等領域都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然而近幾年來,理論學家通過計算預測了亞穩相1T’和1T’’’ MoS2具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