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定向活檢術在兒童腦干膠質瘤中的應用
兒童腦干膠質瘤占兒童顱內腫瘤的10%~15%,預后較差,其中80%為彌漫內生型腦橋膠質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s,DIPG),預后更差,中位生存期只有9個月。腦干位置較深,由多種神經核團和致密纖維束構成,兒童腦干膠質瘤手術難度大,病死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均較高,且手術并不能有效改善病人預后。既往,根據典型影像學特征和臨床表現進行經驗性放、化療,但患兒生存期并未顯著延長。 立體定向活檢術具有微侵襲、安全可靠、診斷率高等特點,可明確病變的性質,從而為制定合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最大程度的改善病人預后提供幫助。本文從活檢術的意義、安全性及有效性、靶點及穿刺路徑選擇、并發癥等方面對立體定向活檢術在兒童腦干膠質瘤中的應用做一綜述。 1. 活檢術的意義 立體定向腦干活檢術最早報道于1978年,但對兒童腦干膠質瘤是否應該進行活檢術,目前爭議較大。大部分學者認為活檢術并不能有效改善患兒預后以及活檢......閱讀全文
立體定向活檢術在兒童腦干膠質瘤中的應用
兒童腦干膠質瘤占兒童顱內腫瘤的10%~15%,預后較差,其中80%為彌漫內生型腦橋膠質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s,DIPG),預后更差,中位生存期只有9個月。腦干位置較深,由多種神經核團和致密纖維束構成,兒童腦干膠質瘤手術難度大,病死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均
立體定向活檢診斷結合32P內放射治療大腦膠質瘤病分析
?1.病例報告?患者:女,59歲,因自覺疲乏無力8個月伴左側肢體活動不靈10天到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神經外科就診。入院后查體:意識清,雙瞳等大同圓、對光反射靈敏,言語應答準確,左側上、下肢肌力Ⅳ級,右側上、下肢肌力Ⅴ級,無病理反射。患者頭部CT圖像見:右側顳頂部腦室前角及近大腦鐮處可見片狀高密度影,
C臂X光機下鉆孔引流術治療重型腦干出血診療分析3
目前,腦干出血的手術方法有顯微血腫清除術、神經內鏡血腫清除術、CT立體定向血腫鉆孔引流手術,以及神經導航血腫鉆孔引流手術等。顯微血腫清除術需要開顱,手術創傷大、難度大、風險高,基層醫院難以開展。神經內鏡血腫清除術也需要開顱,技術難度大,在基層醫院基本還沒有開展。CT立體定向血腫鉆孔引流術不需開顱,但
框架立體定向活檢術在中樞神經系統朗格漢斯細胞組...1
框架立體定向活檢術在中樞神經系統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的診斷分析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是一種源于骨髓未成熟樹突細胞前體克隆性增殖,伴多種炎性細胞浸潤的炎性腫瘤性疾病。其發病率較低,單獨累及中樞神經系統者更少見,多為成年病人
框架立體定向活檢術在中樞神經系統朗格漢斯細胞組...2
2.3垂體激素與電解質水平變化?活檢術對病人體內垂體激素與電解質水平,均無明顯影響(P>0.05)。2.4隨訪電話隨訪了解術后治療、臨床表現及影像改善情況。術后行放療+化療1例,單純放療8例(其中3例分別于確診后22個月、26個月及13個月死亡),單純化療5例。治療后影像學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原內分
概述腦干腫瘤(腦干膠質瘤)癥狀
1、中腦腫瘤 由于腫瘤極易阻塞導水管,故早期可出現顱內壓增高癥狀。也有首發癥狀為精神和智力改變,這可能與網狀結構受累有關。根據腫瘤侵襲部位不同,常表現有:①動眼神經交叉性偏癱綜合癥——Weber綜合癥,病變位于大腦腳底部,出現病側動眼神經麻痹,對側上、下肢體和面、舌肌中樞性癱瘓。②四疊體綜合癥
立體定向活檢診斷雙側島葉惡性囊性病變病例報告
?1.病例資料?患者:女,35歲,因左側肢體及左側顏面部間斷性麻木6個月伴頭痛,于2005年10月到我院就診。患者入院前1個月在其他醫院行頭部MRI檢查后發現顱內占位病變。患者發病后,無發熱,無體重減輕,無抽搐。入院后查體:意識清,雙瞳等大同圓,瞳孔直徑2.0mm、對光反射靈敏,言語應答準確,左側上
立體定向微創引流術治療高血壓小腦出血
該研究將 23 例高血壓小腦出血患者進行了 CT 引導下立體定向微創引流治療,納入試驗組,與同期按家屬意愿行后顱窩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的 23 例高血壓小腦出血患者納入對照組,比較兩種手術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血腫排空時間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定分級來分析 CT 引導下立體定向微創引流治
立體定向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小腦出血體會
高血壓小腦出血發生率約占全部高血壓腦出血的10%,出血量≥10ml者適用于顱后窩開顱血腫清除術。近年來,立體定向穿刺引流術因定位精準、創傷小,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師的重視。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立體定向穿刺引流術治療13例高血壓小腦出血患者,療效滿意,現總結報告如下。
如何診斷小兒腦干膠質瘤?
腦干膠質瘤確診依靠臨床和影像學表現。學齡兒童若出現眼球內斜(復視),周圍性面癱,言語不清,吞咽發嗆,步態不穩,應想到此病的可能。若檢查有一側腦神經麻痹和對側(或雙側)錐體束征者,基本可明確腦干腫瘤的判斷,神經影像學的檢查可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MRI導向丘腦腹中間核立體定向毀損術治療書寫痙攣病例...
MRI導向丘腦腹中間核立體定向毀損術治療書寫痙攣病例分析書寫痙攣(WC)是一種原發性、任務特異性、局灶性肌張力障礙,且不伴其他功能障礙。臨床特征為書寫時因手肌緊張或運動異常致書寫障礙。發病機制主要為基底節及其連接環路功能障礙、感覺運動系統各層面抑制作用減弱、大腦皮質可塑性和穩態性異常、感覺運動處理功
立體定向腦電圖引導下射頻毀損術治療下丘腦錯構瘤...
立體定向腦電圖引導下射頻毀損術治療下丘腦錯構瘤病例報告?下丘腦錯構瘤(hypothalamic?hamartoma,HH)是少見的腦內先天性疾病,由排列混亂的成熟神經元、神經膠質、纖維束組成。立體定向射頻毀損術(stereotactic?radiofrequency?thermocoagulatio
關于迷走神經損傷的病因治療介紹
(1)火器傷火器性神經損傷多因高速投射物(彈片或槍彈)損傷,神經損傷范圍廣泛,傷口均有嚴重污染,易致傷口感染。初期處理原則是:傷口應做徹底清創術,而不是縫合神經;對神經損傷部分不做切除,也不做游離斷端,防止污染擴散;神經斷端不用絲線作標記,也不縫合在組織上;用正常組織覆蓋游離之神經;盡早促使傷口
小兒腦干膠質瘤的病因分析
腫瘤的性質幾乎皆為膠質瘤,以星形細胞瘤和多形膠質母細胞瘤最多見,部分可為神經節膠質瘤和室管膜瘤。位于腦干上段主要是低度惡性星形細胞瘤,而腦干下段則以膠質母細胞瘤居多。
腦室外引流術聯合分次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巨大腦...1
腦室外引流術聯合分次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巨大腦轉移瘤病例報告腦轉移瘤(brain?metastasis,BM)是腫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0%~40%的腫瘤患者在病程中發生腦轉移。由腦轉移瘤導致的梗阻性腦積水,可能形成嚴重顱高壓,使患者失去放療等挽救性治療的機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本研究分析1例
腦室外引流術聯合分次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巨大腦...2
治療后患者無明顯急性放射不良反應發生,查體:KPS30分,GCS15分(E4V5M6),神志清楚,精神差,頸軟,左側上下肢肌力Ⅳ級,右側上下肢肌力Ⅴ級。于2013年9月24日拔除腦室外引流管。2013年10月8日開始行全腦放療,DT3000cGy/15F,2Gy/F,5F/W。放療結束時,患者四肢肌
腦室外引流術聯合分次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巨大腦...3
對于本例患者,本研究采用了EVD的方法,患者在術后第2d便恢復意識,術后第9d安全拔除外引流管,期間無感染等并發癥發生。在本患者腦疝解除、癥狀改善后,即對其巨大腦轉移瘤行局部治療,以解除病因。Lee等報道了50例VPS治療腦轉移瘤相關腦積水的療效及預后因素,其中10例為腦實質轉移瘤,40例為腦膜轉移
立體定向輔助下腦內微小病灶切除病例分析
通常情況下,腦內微小病灶具有較強的隱匿性,特別是位于功能區附近皮質下面的病變,在進行手術切除的過程中很難將其發現。對病變進行尋找很容易將功能區的組織損傷,促使患者術后出現神經功能缺損的現象。立體定向輔助下腦內微小病灶切除術則能夠將功能區有效避開,手術過程中采用的是最短徑路入路方式,有利于將微小病灶安
腦干膠質瘤存在特異基因突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張力偉教授,美國杜克大學閻海教授與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等相關人員密切合作,歷經數年探索研究,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腦干膠質瘤中存在特異性的PPM1D基因突變。相關論文6月1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雜志《自然·遺傳》上。 專家指出,對PPM1D突變狀態的評估有可
關于小兒腦干膠質瘤的基本介紹
腦干膠質瘤多見于兒童,發病高峰年齡為6~10歲,占兒童顱腦腫瘤的10%~20%,占兒童后顱窩腫瘤的30%。腦干膠質瘤分為腦干內彌漫型、局限型和腦干外生型。局限性腫瘤主要見于中腦、腦橋(向背側外生性生長者)及延髓,而腦橋膠質瘤極大多數呈浸潤性生長,侵及整個橋腦和鄰近組織。
關于小兒腦干膠質瘤的檢查介紹
1.CT 表現為腦干部位的低或等密度占位,也可為混雜密度,腫瘤多實性少囊變不均勻強化。由于受后顱窩偽跡影響,腫瘤的顯像效果不佳。 2.MRI 星形細胞瘤多為長T1長T2信號,腦干形態膨大邊界不清,增強掃描無明顯強化或不均勻強化,程度與腫瘤的惡性度相關,可伴瘤內出血,偶有囊變。 3.腦脊液
治療小兒腦干膠質瘤的相關介紹
腦干膠質瘤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放療和化療。 1.手術治療 腦干腫瘤由于腦干結構重要,手術將腫瘤完全切除很困難,因此手術加術后放療是治療腦干膠質瘤的主要方法。彌漫型無法手術,局限型和腦干外生型星形細胞瘤手術后輔助放療和化療,病兒可獲得較長期的生存。 對于突出于腦干表面或有囊變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癌癥的方法介紹
無創性立體定向放射是世界醫學界治療腫瘤的領先技術,具有療效好、準確、安全、無創傷、將患者痛苦減低至最小程度的特點。立體定向放射療法的精確度非常高。人工手術輕微的抖動范圍就可達到3-4毫米,高于立體定向放射誤差的10倍以上;普通放療通過單一平面來治療腫瘤,放射線劑量達到腫瘤致死量時,勢必嚴重損傷包
立體定向海馬杏仁核損毀術治療難治性癲癇致右動眼...
立體定向海馬-杏仁核損毀術治療難治性癲癇致右動眼神經麻痹分析1.病例資料?女性,26歲,因反復發作反酸伴意識喪失14年入院。病人12歲起,反復出現發作性反酸,繼之愣神、咂嘴、摸索,呼之不應,1~2min后意識喪失、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持續數分鐘,單獨或聯合服用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藥物無效,
李安民獲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學術成就獎
在不久前結束的世界華人神經外科醫師學術大會上,2010年度 “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年度獎”揭曉,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李安民教授獲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學術成就獎。 據悉,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學術成就獎是表彰我國神經外科醫師的最高獎項,每年度只有兩名醫生入選。 李
H3K27M突變型彌漫中線膠質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37歲,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自覺右側面部麻木,右側舌頭偶感麻木,飲水有嗆咳,無刺痛感,無頭暈頭痛。既往體健,無家族病史。體檢:血壓160/100mmHg,淺感覺減退,神清語利,雙瞳等大,對光反射靈敏,面紋對稱,伸舌居中,頸軟、無抵抗,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病理征(-)。?術前頭顱核磁平掃及增
怎樣治療星形細胞瘤?
星形細胞瘤目前多主張:盡量爭取手術,術后酌情輔助放療和/或化療;不能手術的可采取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和/或化療。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RT),可以分次照射或單次大劑量照射,達到控制星形細胞瘤目的,主要有γ-刀、X-刀等,其中γ-刀治療更為精確。下列情況可考慮采用: 1.對位于腦深部和(或)重要功
一例顱內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合并轉移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42歲。因“頭痛2年,加重伴左眼視力下降1個月”入院。病人于2012年3月于當地醫院行頭顱MRI發現“左顳頂彌漫性占位”(圖1A),全身PET-CT檢查考慮“顱內膠質瘤”,未發現全身其他部位高代謝灶。同年8月于外院行腫瘤活檢術,術后病理示惡性膠質瘤(WHOIII~IV級)。后行替莫唑胺9個
簡述小兒腦干膠質瘤的臨床表現
腦干膠質瘤的臨床癥狀可分為一般癥狀和局灶性癥狀兩類。一般癥狀以頭痛最常見,多為后枕部痛。兒童常有性格改變,由溫和變為倔強、固執、檢查不合作,情緒急躁,興奮性增高,不想睡覺。 一個或多個腦神經麻痹常為腦干腫瘤的重要特征,首發癥狀為腦神經麻痹者占1/4,最常見的腦神經損害為外展神經,其次為面神經和
關于小兒腦干膠質瘤的鑒別診斷介紹
1.腦干腦炎 好發于青壯年。半數患者發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其他病毒感染病史,起病急驟,早期出現精神癥狀和意識障礙,并在較短時間內出現雙側顱神經麻痹,長束癥狀較少。癥狀和體征較彌散。兒童急性起病者,仍首先考慮腦干膠質瘤。 2.小腦腫瘤 小腦蚓部的髓母細胞瘤長向第四腦室時,可壓迫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