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熒光技術——間接法
實驗方法原理基本原理是先用特異性抗體與細胞內相應抗原結合,再用熒光素標記的二抗與特異性抗體相結合,形成抗原-特異性抗體-標記熒光抗體的復合物。因為在復合物上帶有比直接法更多的熒光標記物,所以比直接法更敏感。實驗材料抗體試劑、試劑盒PBS伊文氏蘭儀器、耗材顯微鏡實驗步驟1. 標本固定后,PBS洗滌3x3 分鐘;2. 滴加一抗,37 ℃40 分鐘或4 ℃過夜;3. PBS洗3x3 分鐘;4. 滴加熒光標記二抗37 ℃,40 分鐘;5. PBS洗3x3 分鐘;6. 0.1 %伊文氏蘭復染;7. PBS洗3x3 分鐘;8. 緩沖甘油封片,鏡檢。展開 注意事項1.種屬在進行雙重免疫標記時,要選擇來源于兩種不同種屬動物的一抗,如選擇來源于rabbit和mouse的抗體,二抗則用帶有不同熒光素標記的,如抗rabbit或抗mouse二抗, ......閱讀全文
免疫熒光技術——直接法
免疫熒光技術可應用于:(1)研究特異蛋白抗原在細胞內分布;(2)對抗原進行細胞定位;(3)對特定抗原進行定量檢測。內容來源:組織培養和分子細胞學技術。(北京出版社)實驗方法原理直接法是以熒光素標記的抗體直接與標本內的抗原反應,形成抗原—熒光素標記抗體復合物。根據熒光的分布位置及強度,確定相應抗原的存
免疫熒光技術——間接法
實驗方法原理基本原理是先用特異性抗體與細胞內相應抗原結合,再用熒光素標記的二抗與特異性抗體相結合,形成抗原-特異性抗體-標記熒光抗體的復合物。因為在復合物上帶有比直接法更多的熒光標記物,所以比直接法更敏感。實驗材料抗體試劑、試劑盒PBS伊文氏蘭儀器、耗材顯微鏡實驗步驟1. ?標本固定后,PBS洗滌3
免疫熒光技術直接法測抗原實驗步驟
直接法測抗原⑴基本原理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其優點是方法簡便、特異性高,非特異性熒光染色少。缺點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檢查一種抗原就需要制備一種熒光抗體。此法常用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檢查和腎炎活檢、皮膚活檢的免疫病理檢查。⑵試劑與儀器磷酸鹽緩沖鹽水(PBS):0.01m
免疫熒光染色(間接法)
1、切片固定后用毛細滴管吸取經適當稀釋的免疫血清滴加在其上,置于染色盒中保持一定的濕度,37℃作用30min。然后用0.01mol/l pH7.2PBS洗兩次,10min,用吸水吸去或吹干余留的液體。?2、再滴加間接熒光抗體(如兔抗人 -球蛋白熒光抗體等),同上步驟,染色30min,37℃,緩沖鹽水
免疫熒光技術熒光抗體染色方法介紹間接法
間接法是根據抗球蛋白試驗的原理,用熒光素標記抗球蛋白抗體(簡稱標記抗抗體)的方法(圖)。間接法的檢測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抗體(待檢標本)加到已知抗原標本上,在濕盒中在37℃下保溫30min,使抗原抗體充分結合,然后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體;第二步,加上熒光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或抗IgG、
免疫熒光技術熒光抗體染色方法介紹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用特異熒光抗體直接滴加于待檢的標本上,由熒光標記的抗體與抗原發生特異結合(圖)。標本中如有相應的抗原存在,即與熒光抗體特異性結合,在鏡下可見有熒光的抗原復合物。此法的優點是操作簡單、特異性高。其缺點是檢查每種抗原均需制備相應的特異性熒光抗體,且敏感性低于間接法。
免疫熒光技術直接法測抗原的檢測原理介紹
⑴基本原理 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其優點是方法簡便、特異性高,非特異性熒光染色少。缺點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檢查一種抗原就需要制備一種熒光抗體。此法常用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檢查和腎炎活檢、皮膚活檢的免疫病理檢查。 ⑵試劑與儀器 磷酸鹽緩沖鹽水(PBS):0.0
免疫熒光技術直接法測抗原的實驗步驟介紹
① 滴加0.01mol/L,pH7.4的PBS于待檢標本片上,10min后棄去,使標本保持一定濕度。 ② 滴加適當稀釋的熒光標記的抗體溶液,使其完全覆蓋標本,置于有蓋搪瓷盒內,保溫一定時間(參考:30min)。 ③ 取出玻片,置玻片架上,先用0.01mol/L,pH7.4的PBS沖洗后,再按
免疫熒光技術直接法測抗原的注意事項
1)對熒光標記的抗體的稀釋,要保證抗體的蛋白有一定的濃度,一般稀釋度不應超過1:20,抗體濃度過低,會導致產生的熒光過弱,影響結果的觀察。 2)染色的溫度和時間需要根據各種不同的標本及抗原而變化,染色時間可以從10 min到數小時,一般30 min已足夠。染色溫度多采用室溫(25℃左右),高于
免疫熒光的技術的間接法測抗體注意事項
1)熒光染色后一般在1h內完成觀察,或于4℃保存4h,時間過長 ,會使熒光減弱。 2)每次試驗時 ,需設置以下三種對照: ① 陽性對照:陽性血清+熒光標記物 ②陰性對照:陰性血清+熒光標記物 ③ 熒光標記物對照:PBS+熒光標記物 3)已知抗原標本片需在操作的各個步驟中,始終保持濕潤,
免疫熒光組織化學直接法
1.檢查抗原法:這是最早的方法,用已知特異性抗體與熒光素結合,制成熒光特異性抗體,直接與細胞或組織中相應抗原結合,在熒光顯微鏡下即可見抗原存在部位呈現特異性熒光。此法很特異和簡便,但一種熒光抗體只能檢查一種抗原,敏感性較差。 2.檢查抗體法將抗原標記上熒光素,即為熒光抗原,用此熒光抗原與細胞或
簡述免疫熒光的技術的間接法測抗體的實驗步驟
1)滴加0.01mol/L,pH7.4的PBS于已知抗原標本片,10min后棄去,使標本片保持一定濕度。 2)滴加以0.01mol/L,pH7.4的PBS適當稀釋的待檢抗體標本,覆蓋已知抗原標本片。將玻片置于有蓋搪瓷盒內,37℃保溫30min。 3)取出玻片,置于玻片架上,先用0.01mol
關于免疫熒光的技術的間接法測抗體的原理介紹
⑴基本原理 染色程序分為兩步,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抗體(待檢標本)加到已知抗原標本上,在濕盒中37℃保溫30min,使抗原抗體充分結合,然后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體。第二步,加上熒光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或抗IgG、IgM抗體。如果第一步發生了抗原抗體反應,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就會和已結合抗原的抗體
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間接法
一、原理與意義?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間接法,是一種熒光抗體染色法。該方法只需制備一種熒光抗體可以檢出多種抗原,敏感性較高,操作方法較易掌握,而且能解決一些不易制備動物免疫血清的病原體(如麻疹)等的研究和檢查,所以已被廣泛應用于自身抗體和感染病人血清的試驗。?二、操作流程?(一)雙層法
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直接法原理和操...
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直接法原理和操作流程一、原理與意義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染色方法——直接法,是一種熒光抗體染色法。該方法比較簡單,適合做細菌、螺旋體、原蟲、真菌及濃度較高的蛋白質抗原如腎、皮膚的檢查和研究。此法每種熒光抗體只能檢查一種相應的抗原,特異性高而敏感性較低。二、操作流程
免疫熒光間接法測抗體法的原理和實驗步驟
⑴基本原理染色程序分為兩步,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抗體(待檢標本)加到已知抗原標本上,在濕盒中37℃保溫30min,使抗原抗體充分結合,然后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體。第二步,加上熒光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或抗IgG、IgM抗體。如果第一步發生了抗原抗體反應,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就會和已結合抗原的抗體進一步結
免疫熒光直接法測抗原法的原理和實驗步驟
⑴基本原理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其優點是方法簡便、特異性高,非特異性熒光染色少。缺點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檢查一種抗原就需要制備一種熒光抗體。此法常用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檢查和腎炎活檢、皮膚活檢的免疫病理檢查。⑵試劑與儀器磷酸鹽緩沖鹽水(PBS):0.01mol/L,p
免疫酶標技術——間接法
實驗方法原理將酶標記在第二抗體上,再與已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中的第一抗體反應。目前廣泛應用的PAP法、ABC法是在間接法的原理和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實驗材料抗體試劑、試劑盒PBSH2O2血清儀器、耗材顯微鏡實驗步驟1. ?標本固定;2. ?PBS洗滌2×3 分鐘;3. ?1 %H2O2(或1 %
免疫酶標技術——直接法
實驗方法原理先將酶與抗體結合形成酶標抗體,然后和相應的抗原反應,使抗原抗體復合物上帶有酶分子,再與酶的底物H2O2—DAB(3’3—二胺荃聯苯胺)發生顯色反應,在顯微鏡下觀察,根據顏色產物檢測相應抗原。實驗材料抗體試劑、試劑盒PBSH2O2血清儀器、耗材顯微鏡實驗步驟1. ?標本固定;2. ?PBS
免疫熒光技術
基本原理 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其優點是方法簡便、特異性高,非特異性熒光染色少。缺點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檢查一種抗原就需要制備一種熒光抗體。此法常用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檢查和腎炎活檢、皮膚活檢的免疫病理檢查。試劑與儀器l??????????磷酸鹽緩沖鹽水(PBS):
免疫熒光技術
免疫熒光技術1)??直接法1.標本經固定后,PBS洗滌3×3分鐘。2.加熒光素標記的抗體,濕盒內37℃孵育50分鐘。3.PBS洗滌3×3分鐘。4.0.1%伊文氏蘭復染。5.PBS洗3次,蒸餾水洗2次,每次3分鐘,以除去NaCl結晶。6.緩沖甘油封片,鏡檢。?2)??間接法1.標本固定后,PBS洗滌3
免疫熒光技術
免疫熒光技術是標記免疫技術中發展最早的一種.它是在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項技術。Coons等于1941年首次采用熒光素進行標記抗體獲得成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技術已相當成熟。 用熒光抗體示蹤或檢查相應抗原的方法稱熒光抗體法;用已知的熒光抗原標記物示蹤或檢查相應抗體的
免疫熒光技術
實驗方法原理 直接法是以熒光素標記的抗體直接與標本內的抗原反應,形成抗原—熒光素標記抗體復合物。根據熒光的分布位置及強度,確定相應抗原的存在與否及其所在部位。實驗材料 抗體試劑、試劑盒 PBS伊文氏蘭儀器、耗材 顯微鏡實驗步驟 1. 標本經固定后,PBS洗滌3×3 分鐘;2. 加熒光素標記的抗體,濕
免疫熒光技術技術分類
⑴ 熒光抗體技術抗原抗體反應后,利用熒光顯微鏡判定結果的檢測方法。⑵ 免疫熒光測定抗原抗體反應后,利用特殊儀器測定熒光強度而推算被測物濃度的檢測方法⑴熒光物質1)熒光色素許多物質都可產生熒光現象,但并非都可用作熒光色素。只有那些能產生明顯的熒光并能作為染料使用的有機化合物才能稱為免疫熒光色素或熒光染
免疫熒光技術技術特點
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特異性強、敏感性高、速度快。主要缺點是:非特異性染色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結果判定的客觀性不足,技術程序也還比較復雜。熒光免疫法按反應體系及定量方法不同,還可進一步分做若干種。與放射免疫法相比,熒光免疫法無放射性污染,并且大多操作簡便,便于推廣。國外生產的TDM用試劑盒,有相當一部分
免疫熒光技術技術原理
免疫學的基本反應是抗原-抗體反應。由于抗原抗體反應具有高度的特異性,所以當抗原抗體發生反應時,只要知道其中的一個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個因素。免疫熒光技術就是將不影響抗原抗體活性的熒光色素標記在抗體(或抗原)上,與其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結合后,在熒光顯微鏡下呈現一種特異性熒光反應。直接法將標記的特異性
免疫熒光技術技術分類
⑴ 熒光抗體技術抗原抗體反應后,利用熒光顯微鏡判定結果的檢測方法。⑵ 免疫熒光測定抗原抗體反應后,利用特殊儀器測定熒光強度而推算被測物濃度的檢測方法⑴熒光物質1)熒光色素許多物質都可產生熒光現象,但并非都可用作熒光色素。只有那些能產生明顯的熒光并能作為染料使用的有機化合物才能稱為免疫熒光色素或熒光染
免疫熒光技術簡介
免疫熒光技術(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又稱熒光抗體技術,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將熒光素偶聯到已知的抗原或抗體上制成熒光探針,與血清或體液、細胞、組織中存在的相應抗體(或抗原)結合,從而對這些組織中存在的抗原或抗體進行定性、定量和(或)定位的檢測。抗體的選擇
免疫熒光技術特點
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特異性強、敏感性高、速度快。主要缺點是:非特異性染色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結果判定的客觀性不足,技術程序也還比較復雜。 熒光免疫法按反應體系及定量方法不同,還可進一步分做若干種。與放射免疫法相比,熒光免疫法無放射性污染,并且大多操作簡便,便于推廣。國外生產的TDM用試劑盒,有相
免疫熒光技術介紹
免疫熒光技術(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又稱熒光抗體技術,是標記免疫技術中發展最早的一種。它是在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項技術。很早以來就有一些學者試圖將抗體分子與一些示蹤物質結合,利用抗原抗體反應,再借助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進行組織或細胞內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