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接種途徑和接種方法試驗——顱內接種法
實驗方法原理實驗材料實驗動物試劑、試劑盒病毒試劑儀器、耗材注射器實驗步驟顱內接種法。將臨床標本或特定的病毒直接接種于動物腦內,使動物形成實驗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1) 小白鼠:接種時用拇指與食指固定鼠頭,消毒注射部位,于眼后角、耳前線和顱中線構成的三角區域中間進行注射,進針 2-3 mm。注射量乳鼠 0. 02 ml, 成年鼠 0. 03 ml 。(2) 豚鼠與家兔:顱中線旁約 5 mm 平行線與經動物瞳孔橫線交叉部位注射。去毛,消毒注射部位,固定皮膚,鉆頭刺穿顱骨,拔鉆后沿鉆孔進針。選 25 或 26 號針頭,進針深度約 4-10 mm, 注射量為 0. 1-0. 25 ml。操作在麻醉下進行。......閱讀全文
實驗動物接種途徑和接種方法試驗——顱內接種法
實驗方法原理實驗材料實驗動物試劑、試劑盒病毒試劑儀器、耗材注射器實驗步驟顱內接種法。將臨床標本或特定的病毒直接接種于動物腦內,使動物形成實驗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1) 小白鼠:接種時用拇指與食指固定鼠頭,消毒注射部位,于眼后角、耳前線和顱中線構成的三角區域中間進行注射,進針 2-3 mm。注射量乳鼠
實驗動物接種途徑和接種方法試驗——靜脈接種
實驗材料實驗動物試劑、試劑盒病毒試劑儀器、耗材注射器實驗步驟靜脈接種。可造成病毒全身性感染,可觀察病毒的致病性或機體對病毒的清除機制。(1) 小鼠、大鼠的靜脈注射:常采用尾靜脈注射。鼠尾靜脈共有 3 根,左右兩側和背側各 1根.兩側尾靜脈比較容易固定,常被采用。(2) 豚鼠的靜脈注射:一般采用前肢皮
實驗動物接種途徑和接種方法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材料 實驗動物試劑、試劑盒 病毒試劑儀器、耗材 注射器實驗步驟 皮下接種。注射時輕輕捏起皮膚,手持注射器將針頭刺入,固定后即可進行注射。一般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大鼠在背部或側下腹部;豚鼠在后大腿內側、背部等脂肪少的部位;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狗多在大腿外側注射。皮下接種多用于觀察
實驗動物接種途徑和接種方法——皮下接種法及腹腔接種法
實驗材料實驗動物試劑、試劑盒病毒試劑儀器、耗材注射器實驗步驟皮下接種。注射時輕輕捏起皮膚,手持注射器將針頭刺入,固定后即可進行注射。一般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大鼠在背部或側下腹部;豚鼠在后大腿內側、背部等脂肪少的部位;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狗多在大腿外側注射。皮下接種多用于觀察動物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學
動物實驗的接種途徑和方法
動物實驗的接種途徑和方法是檢驗技師考試的內容,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動物實驗的接種途徑和方法包括: ①皮內接種:通常以背部皮膚為宜。 ②皮下接種:選用腹壁、背部或腹股溝等處。 ③肌肉接種:一般選用臀部和大腿部肌肉,若為禽類以胸部肌肉為宜。 ④靜脈接種:家兔以耳靜脈外緣為
免疫接種的接種途徑
常用的有皮上劃痕、皮內、皮下、口服與氣霧等途徑。死疫苗多用皮下注射法,活疫苗則可用皮內注射、皮上劃痕或以自然感染途徑接種,尤以后者為佳。如脊髓灰質炎活疫苗以口服為佳,而流感疫苗則以氣霧吸入為佳。
病毒的培養方法實驗——動物接種法
實驗方法原理注意選擇動物種類,年齡。按病毒侵襲部位的不同,選擇適宜的接種途徑,例如腦炎病毒以注射腦內最敏感。接種后經一定潛伏期,動物發病或死亡即進行解剖。根據動物的癥狀表現,器官病理改變,受染臟器組織懸液能在同種動物進行連續傳代,并排除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等,即可證明有病毒的增殖。實驗材料小白鼠實
免疫接種的接種途徑有哪些?
常用的有皮上劃痕、皮內、皮下、口服與氣霧等途徑。死疫苗多用皮下注射法,活疫苗則可用皮內注射、皮上劃痕或以自然感染途徑接種,尤以后者為佳。如脊髓灰質炎活疫苗以口服為佳,而流感疫苗則以氣霧吸入為佳。
消化道接種法、鼻腔接種法及角膜接種法
實驗材料實驗動物試劑、試劑盒病毒試劑儀器、耗材注射器實驗步驟消化道接種。在分離腹瀉病毒或經由消化道病毒感染的研究中,可采用灌胃接種法將所接種的臨床標本或病毒用灌胃器灌到動物胃內。抓取固定小鼠,用灌胃器吸取接種物,將灌胃針從鼠的口腔插入,使口腔與食道成一條直線,再將灌胃針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可感到輕
接種環、接種針制備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接種環(針)又稱白金耳(針),是細菌學檢驗的常用工具。它的正確使用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術。實驗步驟 接種環(針)由三部分組成。環(針)部分以白金絲制成為佳,因易于傳熱和散熱并不生銹而經久耐用。但因價昂,通常多用鎳絲代替。常用環直徑約為2-4mm,針長50-80mm,其一端固定于金屬柄上,
接種環、接種針制備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接種環(針)又稱白金耳(針),是細菌學檢驗的常用工具。它的正確使用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術。實驗步驟接種環(針)由三部分組成。環(針)部分以白金絲制成為佳,因易于傳熱和散熱并不生銹而經久耐用。但因價昂,通常多用鎳絲代替。常用環直徑約為2-4mm,針長50-80mm,其一端固定于金屬柄上,金屬
微生物接種方法之斜面接種法
該法主要用于單個菌落的純培養、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特性。(1)左手平托兩支試管,拇指按住試管的底部。外側一支試管是斜面上長有菌苔的菌種試管,內側一支是待接的空白斜面,兩支試管的斜面同時向上。用右手將試管塞旋松,以便在接種時容易拔出。(2)右手拿接種環(如握毛筆一樣),在火焰上先將環端燒紅滅菌,然
斜面接種法
微生物從一個斜面培養基接種至另一個斜面培養基上的方法,稱為斜面接種法。其方法步驟如下: 首先,點燃酒精燈。將菌種和斜面培養基的兩只試管平行放在左手上,用拇指與其它四指夾住,并使中指位于兩試管之間,兩試管的管口齊平。 其次,用右手先將棉塞擰轉松動,并稍拉出一些,以利接種時拔出。 第三,右手持
微生物接種方法之穿刺接種法介紹
用接種針經火焰滅菌,沾取少量菌種,垂直地穿入試管固體培養基中心至底部,然后將挑起菌落的接種針平行于管壁插入瓊脂斜面底部、沿著原接種線將針拔出、燒試管塞和試管口、塞上試管塞,再將接種針上殘留的菌體在火焰上燒掉。要做到手穩、動作輕巧快速。
微生物接種方法之涂布接種法介紹
將瓊脂平皿半開蓋倒置于培養箱內至無冷凝水,用無菌移液管吸取菌懸液0.1mL,滴加于培養基平板上,右手持無菌玻璃涂棒,左手拿培養皿,并用拇指將皿蓋打開一縫,在火焰旁右手持玻璃涂棒與培養皿平板表面將菌液自平板中央均勻向四周涂布擴散,切忌用力過猛將菌液直接推向平板邊緣或將培養基劃破。接種后,將平板倒置于恒
核酸疫苗的接種途徑
直接肌肉注射注射的DNA在肌肉細胞中以環型分子存在,不能復制,并不能整合到宿主細胞染色體中。肌肉細胞中特有的橫管系統與細胞外空間有直接交通,因而可能介導質粒 DNA的內吞作用。而且橫紋肌中溶酶體和DNA酶的含量較低,可能也是質粒DNA能在細胞中存在較長時間的原因。微離子轟擊介導的DNA免疫即基因槍。
微生物接種方法之液體和半固體接種法介紹
1)液體接種法包括從外面菌種接人培養液,或從液體菌種接入液體培養液,兩種情況都可以用接種環接種。但在培養量比較大的情況下,液體接種宜采用移液管接種,要求無菌操作。左手持試管,右手將燒灼過的接種環伸入菌種管,待冷卻后,取菌液一環,立即移入培養基管中,在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輕輕研磨,然后將試管稍傾斜,并沾取
斜面培養接種法、穿刺接種法各有什么不同
1、培養的微生物種類不同(1)斜面培養適用于好氧微生物的培養;(2)液體培養適用于好氧微生物和植物組織培養,以迅速得到大量繁殖體為目的;(3)穿刺培養主要用于厭氧或兼性厭氧微生物的培養。2、微生物接種位置不同(1)斜面培養在斜面固體培養基面上對細菌、霉菌等微生物進行培養,能充分觀察所培養的微生物的生
斜面培養接種法、穿刺接種法各有什么不同
1、培養的微生物種類不同(1)斜面培養適用于好氧微生物的培養;(2)液體培養適用于好氧微生物和植物組織培養,以迅速得到大量繁殖體為目的;(3)穿刺培養主要用于厭氧或兼性厭氧微生物的培養。2、微生物接種位置不同(1)斜面培養在斜面固體培養基面上對細菌、霉菌等微生物進行培養,能充分觀察所培養的微生物的生
免疫接種的接種對象
白喉、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質炎等疫苗多用于兒童,因成人經隱性感染或患病已獲得免疫力。有些傳染病如傷寒、霍亂等,不同年齡都可感染,故所有人群皆需接種。另外,視職業或工作性質不同需接種某類疫苗,如破傷風類毒素的接種對象主要是戰士、民兵。
常見的免疫接種的途徑
常用的有皮上劃痕、皮內、皮下、口服與氣霧等途徑。死疫苗多用皮下注射法,活疫苗則可用皮內注射、皮上劃痕或以自然感染途徑接種,尤以后者為佳。如脊髓灰質炎活疫苗以口服為佳,而流感疫苗則以氣霧吸入為佳。
DNA疫苗的主要接種途徑
直接肌肉注射注射的DNA在肌肉細胞中以環型分子存在,不能復制,并不能整合到宿主細胞染色體中。肌肉細胞中特有的橫管系統與細胞外空間有直接交通,因而可能介導質粒 DNA的內吞作用。而且橫紋肌中溶酶體和DNA酶的含量較低,可能也是質粒DNA能在細胞中存在較長時間的原因。微離子轟擊介導的DNA免疫即基因槍。
免疫接種的免疫接種禁忌
(1)過敏體質者如果注射傷寒、?副傷寒、百日咳死疫苗、狂犬疫苗,異種動物血清等制劑后,有可能發生猝死,應慎用。(2)免疫缺陷病患者不可注射活疫苗制劑。如注射死疫苗或類毒素制劑,雖無危險,但不產生抗體或效果差。(3)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只能在停藥2~4周后方可接種活疫菌,但死疫苗、類毒素和抗毒素在用
尿液標本接種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尿路感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是大量微生物在尿道生長繁殖而引起的炎性病變,尤其在婦女及兒童中更為常見,臨床上常采用尿細菌培養鑒定及藥敏檢測的方式對尿路感染進行診斷,但治療時間長,不利于患者及時接受治療。而尿液細菌直接涂片鏡檢的檢測時間短且簡單可行,得出結果迅速準確,根據菌體形態、染色等對
尿液標本接種實驗
1、涂片檢查:一般細菌涂片:以無菌操作取尿 5-10 ml 放入無菌管中,經 3000 r/min 離心 30 min 后,傾去上清液,取沉渣,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如發現有革蘭氏陰性或陽性細菌,即可做出報告。2、尿細菌培養:臨床多采用中段尿做細菌培養,應做菌落計數,培養結果才有診斷價值。(1)平
斜面接種法的應用
該法主要用于單個菌落的純培養、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特性。用滅菌的接種環取單個茵落或少許細菌,從培養基斜面底部向上劃一條直線,然后從底部向上作連續曲線劃線,一直劃到斜面頂端。
免疫接種接種后的副作用
預防接種后,有些人可出現局部或全身反應,如接種后24小時左右局部紅腫、疼痛、周圍淋巴結腫大、發燒、頭痛、惡心等。一般1~2天后即可恢復正常。個別人在接種后可引起過敏反應。在使用馬免疫血清做人工被動免疫時,必須做皮膚試驗,陽性者采用脫敏療法。
免疫接種的接種后副作用
預防接種后,有些人可出現局部或全身反應,如接種后24小時左右局部紅腫、疼痛、周圍淋巴結腫大、發燒、頭痛、惡心等。一般1~2天后即可恢復正常。個別人在接種后可引起過敏反應。在使用馬免疫血清做人工被動免疫時,必須做皮膚試驗,陽性者采用脫敏療法。
接種環接種的注意事項
1 使用前接種環在70%乙醇里浸泡備用。 2 接種時,從乙醇中取出接種環,在酒精燈外焰上均勻灼燒數秒后離開火焰。待稍涼后再進行接種操作,否則會燙死菌。 3 兩次接種之間,需重新進行乙醇浸泡和灼燒滅菌。
接種病毒方法小結
1.應該在細胞狀態最好的時候,進行病毒接種或復蘇;2.接種前頭天,進行細胞傳代,細胞數量應以能讓細胞在第二天內達到覆蓋滿90%的培養瓶為準,并且一定要在細胞傳代后48h內接種病毒;3.第二天細胞長為單層且狀態較好時,開始接種病毒;4.先移棄培養瓶中的生長液,用1*PBS輕輕洗細胞面3次,最后用移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