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脂肪酶聯合檢測診斷急性胰腺炎的價值探討
【摘要】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目前實驗室多以血清淀粉酶檢查輔助臨床診斷,但由于淀粉酶來源特異性不高,單用淀粉酶檢測輔助診斷有失偏頗。聯合脂肪酶檢測,可提高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且具有100%的陰性預測值,擁有很好的診斷意義和巨大的臨床價值。 【臨床相關簡介】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臨床以急性上腹痛、惡心、嘔吐、發熱等為特點。病因在我國主要以1.大量飲酒和暴飲暴食2.膽石癥和膽道疾病.3.胰管阻塞4.感染5.藥物損傷(噻?類,磺胺類藥物等)等為主。診斷方式:1.臨床診斷:多結合病史,癥狀,體征。2.實驗室輔助診斷:血、尿淀粉酶檢查,血清脂肪酶檢查。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及其他相關生化輔助檢查。 3.影像學輔助檢查......閱讀全文
淀粉酶,脂肪酶聯合檢測診斷急性胰腺炎的價值探討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目前實驗室多以血清淀粉酶檢查輔助臨床診斷,但由于淀粉酶來源特異性不高,單用淀粉酶檢測輔助診斷有失偏頗。聯合脂肪酶檢測,可提高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且具有100%的陰性預測值,擁有很好的診斷意義和巨大的臨
淀粉酶,脂肪酶聯合檢測診斷急性胰腺炎的價值探討
?【摘要】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目前實驗室多以血清淀粉酶檢查輔助臨床診斷,但由于淀粉酶來源特異性不高,單用淀粉酶檢測輔助診斷有失偏頗。聯合脂肪酶檢測,可提高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且具有100%的陰性預測值,擁有很好的診斷意義和
血清脂肪酶活性檢測臨床應用的價值
脂肪酶(LPS)是一組特異性較低的脂肪水解酶類,主要來源于胰腺,其次為胃及小腸。?血清脂肪酶作為急性胰腺炎診斷指標更優于血清淀粉酶:?胰腺是人體脂肪酶(LPS)最主要來源。急性胰腺炎時,血清淀粉酶增加的時間較短,而血清LPS活性上升可持續10—15天,可檢測時間LPS更早。?血清脂肪酶對急性胰腺炎的
急性胰腺炎的生化標志物研究進展
【摘要】 血清淀粉酶的測定仍是診斷急性胰腺炎的最常用的標志物。但就診較晚,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血清淀粉酶的敏感性降低。尿胰蛋白酶原-2是個合適的、有較高診斷準確性的生化標志物。重癥急性胰腺炎在發病48h內通過有效的評分系統可早期診斷,但新的血清生化標志物,如降鈣素原和IL-6
急性胰腺炎的生化標志物研究進展
【摘要】 血清淀粉酶的測定仍是診斷急性胰腺炎的最常用的生化標志物。但就診較晚,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血清淀粉酶的敏感性降低。尿胰蛋白酶原-2是個合適的、有較高診斷準確性的生化標志物。重癥急性胰腺炎在發病48h內通過有效的評分系統可早期診斷,但新的血清生化標志物,如降鈣素原和IL-6在急
血尿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作用
目前急性胰腺炎(AP)的診斷除依賴病史、體征外,也需要血清酶學檢查、血清標志物以及CT為代表的系列影像檢查以及Ranson、APACHEII評分系統等。這其中常用的有淀粉酶(Amy)、脂肪酶(LP)為代表的血清酶學檢查,但AMY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方面存在不足,LP雖特異性高,但病情早期不能及時反應,C
血清淀粉酶升高的臨床表現
最多見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診斷指標之一,在發病后6~12h活性開始升高,24h達峰值,48小時開始下降,3~5天后恢復正常。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雖然并不一定和胰腺損傷程度相關,但其升高的程度越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雖然還都用淀粉酶作為急性胰腺炎診斷的首選指標,但其特異性
胰腺炎實驗診斷
實驗室檢查:1.淀粉酶測定(1)血清淀粉酶:①急性胰腺炎一般起病后6~12小時血清淀粉酶水平開始升高,48小時開始下降,持續3~5天,血清淀粉酶超過參考值3倍可確診為此病,但其水平高低與病情輕重并不平行。②慢性胰腺炎時可有血清淀粉酶的升高,急性發作時,血清淀粉酶明顯升高。③血清淀粉酶突然下降提示重癥
急性胰腺炎的生化標志物研究進展
【摘要】 血清淀粉酶的測定仍是診斷急性胰腺炎的最常用的生化標志物。但就診較晚,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血清淀粉酶的敏感性降低。尿胰蛋白酶原-2是個合適的、有較高診斷準確性的生化標志物。重癥急性胰腺炎在發病48h內通過有效的評分系統可早期診斷,但新的血清生化標志物,如降鈣素原和IL-6在急性
如何診斷老年急性胰腺炎?
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癥狀及體征不典型,因此僅憑癥狀和體征難以確診,必須結合血尿淀粉酶等檢查以減少漏診。如病人突發休克、無尿、疼痛不明顯;上腹部手術后突然休克、發熱;糖尿病昏迷發生休克;突然出現類似心肌梗死的癥狀等,應及時想到本病,及時檢查胰酶、血鈣、正鐵清蛋白等。 1.血白細胞 白細胞可增至(
血酶是檢查什么的
血淀粉酶是檢測的血液中的淀粉酶含量。通常用于判斷是否有胰腺炎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的輔助診斷。人體內的淀粉酶主要由腮腺和胰腺分泌,這種酶正常情況下,主要分泌到消化道內,血液中的含量比較少。如果有腮腺炎或者是胰腺炎的時候,腺體產生的淀粉酶因為分泌管道水腫,阻塞,則可以流入到血液中,導致血淀粉酶
脂肪酶(LPS)有哪些臨床應用
1)急性胰腺炎:血清脂肪酶活性測定可用于胰腺疾病診斷,特別是急性胰腺炎時,發病4-8h內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24h達高峰,持續8-14天。脂肪酶活性升高多與淀粉酶并行,可能升高時間更早、持續時間更長、升高幅度更大。因而,疾病后期測定更有意義。血清脂肪酶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有很大幫助。臨床研究證實,
脂肪酶(LPS)的臨床應用
1)急性胰腺炎:血清脂肪酶活性測定可用于胰腺疾病診斷,特別是急性胰腺炎時,發病4-8h內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24h達高峰,持續8-14天。脂肪酶活性升高多與淀粉酶并行,可能升高時間更早、持續時間更長、升高幅度更大。因而,疾病后期測定更有意義。血清脂肪酶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有很大幫助。臨床研究證實,其靈
脂肪酶的臨床意義
(1)急性胰腺炎時,發病后4~8h內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24h達峰值,一般持續8~14天。脂肪酶活性升高多與淀粉酶并行,但可能開始升高的時間更早、持續時間更長、升高的程度更大。最好是同時檢測淀粉酶和脂肪酶。因脂肪酶活性升高持續的時間較長,所以在疾病的后期測定可能更有意義。(2)血清脂肪酶升高也可見于
脂肪酶檢測的臨床意義
(1)急性胰腺炎時,發病后4~8h內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24h達峰值,一般持續8~14天。脂肪酶活性升高多與淀粉酶并行,但可能開始升高的時間更早、持續時間更長、升高的程度更大。最好是同時檢測淀粉酶和脂肪酶。因脂肪酶活性升高持續的時間較長,所以在疾病的后期測定可能更有意義。(2)血清脂肪酶升高也可見于
脂肪酶的臨床意義
(1)急性胰腺炎時,發病后4~8h內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24h達峰值,一般持續8~14天。 脂肪酶活性升高多與淀粉酶并行,但可能開始升高的時間更早、持續時間更長、升高的程度更大。 最好是同時檢測淀粉酶和脂肪酶。因脂肪酶活性升高持續的時間較長,所以在疾病的后期測定可能更有意義。 (2)血清脂
脂肪酶檢測的臨床意義
(1)急性胰腺炎時,發病后4~8h內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24h達峰值,一般持續8~14天。脂肪酶活性升高多與淀粉酶并行,但可能開始升高的時間更早、持續時間更長、升高的程度更大。最好是同時檢測淀粉酶和脂肪酶。因脂肪酶活性升高持續的時間較長,所以在疾病的后期測定可能更有意義。(2)血清脂肪酶升高也可見于
急性胰腺炎的檢測檢查
1.血常規 多有白細胞計數增多及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2.血尿淀粉酶測定 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時開始升高,48小時開始下降,持續3~5天,血清淀粉酶超過正常值3倍可確診為本病。 3.血清脂肪酶測定 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時開始上升高,持續7~10天,對病后就診較晚
血清脂肪酶(LPS)活性測定及其意義
脂肪酶(Lipase, LPS)是一組特異性較低的脂肪水解酶類,主要來源于胰腺,其次為胃及小腸,能水解多種含長鏈脂肪酸的甘油酯。通常胰腺以等量分泌脂肪酶及共脂肪酶進入循環,但因共脂肪酶相對分子量較小,可以從腎小球濾出,急性胰腺炎時,共脂肪酶/脂肪酶比例下降。測定方法有滴定法、電極法、比濁法、分光光度
血清脂肪酶(LPS)活性測定及其意義
脂肪酶(Lipase, LPS)是一組特異性較低的脂肪水解酶類,主要來源于胰腺,其次為胃及小腸,能水解多種含長鏈脂肪酸的甘油酯。通常胰腺以等量分泌脂肪酶及共脂肪酶進入循環,但因共脂肪酶相對分子量較小,可以從腎小球濾出,急性胰腺炎時,共脂肪酶/脂肪酶比例下降。測定方法有滴定法、電極法、比濁法、分光光度
血清脂肪酶(LPS)活性測定及其意義
脂肪酶(Lipase, LPS)是一組特異性較低的脂肪水解酶類,主要來源于胰腺,其次為胃及小腸,能水解多種含長鏈脂肪酸的甘油酯。通常胰腺以等量分泌脂肪酶及共脂肪酶進入循環,但因共脂肪酶相對分子量較小,可以從腎小球濾出,急性胰腺炎時,共脂肪酶/脂肪酶比例下降。測定方法有滴定法、電極法、比濁法、分
脂肪酶的臨床意義
脂肪酶的臨床意義: 1)急性胰腺炎:血清脂肪酶活性測定可用于胰腺疾病診斷,特別是急性胰腺炎時,發病4-8h內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24h達高峰,持續8-14天。脂肪酶活性升高多與淀粉酶并行,可能升高時間更早、持續時間更長、升高幅度更大。因而,疾病后期測定更有意義。 2)急腹癥:血清脂肪酶升高可見于急
淀粉酶的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胰腺腫瘤引起的胰腺導管阻塞、胰腺膿腫、胰腺損傷、腸梗阻、胃潰瘍穿孔、流行性腮腺炎、腹膜炎、膽道疾病、急性闌尾炎、膽囊炎、消化性潰瘍穿孔、腎功能衰竭或腎功能不全、輸卵管炎、創傷性休克、大手術后、肺炎、肺癌、急性酒精中毒、嗎啡注射后,以及口服避孕藥、磺胺、噻嗪類利尿劑、鴉片類藥物(可待因、嗎啡)
淀粉酶的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胰腺腫瘤引起的胰腺導管阻塞、胰腺膿腫、胰腺損傷、腸梗阻、胃潰瘍穿孔、流行性腮腺炎、腹膜炎、膽道疾病、急性闌尾炎、膽囊炎、消化性潰瘍穿孔、腎功能衰竭或腎功能不全、輸卵管炎、創傷性休克、大手術后、肺炎、肺癌、急性酒精中毒、嗎啡注射后,以及口服避孕藥、磺胺、噻嗪類利尿劑、鴉片類藥物(可待因、嗎啡)
淀粉酶的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胰腺腫瘤引起的胰腺導管阻塞、胰腺膿腫、胰腺損傷、腸梗阻、胃潰瘍穿孔、流行性腮腺炎、腹膜炎、膽道疾病、急性闌尾炎、膽囊炎、消化性潰瘍穿孔、腎功能衰竭或腎功能不全、輸卵管炎、創傷性休克、大手術后、肺炎、肺癌、急性酒精中毒、嗎啡注射后,以及口服避孕藥、磺胺、噻嗪類利尿劑、鴉片類藥物(可待因、嗎啡)
關于胰腺炎實驗診斷實驗室檢查的介紹
1.淀粉酶測定 (1)血清淀粉酶:①急性胰腺炎一般起病后6~12小時血清淀粉酶水平開始升高,48小時開始下降,持續3~5天,血清淀粉酶超過參考值3倍可確診為此病,但其水平高低與病情輕重并不平行;②慢性胰腺炎時可有血清淀粉酶的升高,急性發作時,血清淀粉酶明顯升高;③血清淀粉酶突然下降提示重癥胰腺
血清脂肪酶(LPS)的臨床意義
胰腺是人體LPS最主要來源。血清LPS增高常見于急性胰腺炎及胰腺癌,偶見于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時,血清淀粉酶增加的時間較短,而血清LPS活性上升可持續10~15天。腮腺炎未累及胰腺癌時,LPS通常在正常范圍。此外,總膽管結石或癌、腸梗阻、十二指腸穿孔等有時LPS亦可增高。 血清脂肪酶對急性胰
α胰蛋白酶原陽性、淀粉酶和脂肪酶部不升高如何解釋
胰蛋白酶原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之一,其診斷胰腺炎的陰性預測值高達99%,也就是說陰性基本可以排除胰腺炎。但是它的陽性預測值只有66%,也就是說有相當多的假陽性,即α-胰蛋白酶原陽性,而淀粉酶和脂肪酶都不升高。在假陽性的病人中,30%最后診斷為腹部腫瘤,70%為消化道其他炎癥。因此,假陽性者也有一定
關于小兒急性胰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淀粉酶測定 為主要診斷依據,用蘇氏比色法(Somogyi)測定,正常兒均在64單位以下,而急性胰腺炎則高達500單位以上。血清淀粉酶值在發病3h后即可增高,并逐漸上升,24~48h達高峰以后又漸下降。尿淀粉酶也有同樣變化。正常小于64單位,但病后升高較慢,病變緩解后下降的時間比血清淀粉酶遲
急性胰腺炎的鑒別診斷
急性胰腺炎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消化性潰瘍急性穿孔 有較典型的潰瘍病史,腹痛突然加劇,腹肌緊張,肝濁音消失,X線透視見膈下有游離氣體等,可資鑒別。 2.膽石癥和急性膽囊炎 常有膽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征陽性,血及尿淀粉酶輕度升高,B超及X線膽道造影可明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