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操作1.取刻度離心管,倒入混合后的新鮮尿液10ml ,1500r/min 離心5min 。2.離心后,棄去上清液,留0.2ml 沉渣,輕搖離心管,充分混合。3.取尿沉渣0.02ml ,滴在載玻片上,加上蓋玻片鏡檢。(二) 結果判斷尿沉渣鏡檢觀察,在低倍鏡下 (LP),觀察其中有形成分的全貌及管型。在高倍鏡 下 (HP) 觀察鑒定細胞成分和計算數量,應觀察10 個視野所見最低和最高值,記錄結 果。管型用高倍鏡鑒定,但計數數量按低倍鏡觀察20 個視野,算出一個視野的平均值, 記錄結果。(三) 參考值1.細胞成分:每高倍視野所見的最低至最高值:紅細胞 (0 ~3)/HP ;白細胞 (0~5)/HP2.管型 (透明):每低倍視野平均值 (0 ~1)/全片。3.尿結晶和鹽類數量以每高倍視野+、2 +、3 +、4 +報(四) 注意事項清晨空腹第一次尿,應在1 小時內送檢。應準備干凈及干燥采尿杯,在一定情況 下,由患者采集中段尿。女性......閱讀全文
從主任給我一個題目,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臨床檢方面的進展和談談我們的差距,確定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想進展方面有三個,一個是各種自動化檢則儀器的升級和使用一個是檢測標準化的問題:再一個是一些新的檢測項目陸續進入臨床應用。 差距,我和各位主任的想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與尿干化學分析法、顯微鏡鏡檢聯合檢測尿白、紅細胞結果分析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綜合應用了先進的流式細胞儀原理、電阻抗法及熒光染色技術,能夠全自動定量檢測非離心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等有形成分,是目前國內外較先進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而尿干化學分析儀由于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與尿干化學分析法、顯微鏡鏡檢聯合檢測尿白、紅細胞結果分析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綜合應用了先進的流式細胞儀原理、電阻抗法及熒光染色技術,能夠全自動定量檢測非離心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等有形成分,是目前國內外較先進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而尿干化學分析儀由于操作簡易、標本用量少、檢測速度快也
【摘要】 目的 比較三種方法檢測尿沉渣結果的差別。方法 使用干化學法、UF-50尿沉渣分析儀及尿沉渣染色鏡檢法對尿液進行檢測。結果 三種方法陽性率經χ2檢驗,尿沉渣儀與染色鏡檢RBC檢測差異無顯著性(P>0.05),其余組間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論 當U
什么是尿沉渣?尿沉渣檢查包括哪些指標?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粘液絲,罕見有透明管型,但是如果有過多的血細胞和異常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及,滴蟲,腫瘤細胞和病毒包涵體,那就提示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損傷。通常我們所進行的尿沉渣檢查就是對上述尿中沉淀物定量進行檢查。尿沉渣的檢
[摘 要] 目的:探討UF-50尿沉渣分析儀檢測尿中管型的準確性及其影響因素。方法:隨機收集住院患者的晨尿標本500份,先用UF-50尿沉渣分析儀自動進樣模式檢測,后再將標本離心取沉渣于Olympus顯微鏡下鏡檢。將兩種方法檢測的結果作比較。結果:500份標
尿液的主要是由血液通過濾過、重吸收以及排泄后,最終產生的代謝產物。由于尿液的排出對于人體的水、酸堿以及電解質平衡均具有重要的價值,且與血液循環、器官功能、組織穩定性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通過對尿液的量、性質、組成進行分析,能夠有效診斷疾病。泌尿系統疾病通過尿常規檢驗即可準確診斷,并為醫師選擇適宜的
尿液分析( urinalysis) 以往稱為尿常規檢查( routine examination of urine) ,即采用理學、化學、顯微鏡方法來檢查尿液,由于是每個住院患者必須完成的常規檢驗,故常簡稱為尿常規。隨著科學的發展,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
重視尿液有形成分檢查:尿液分析( urinalysis) 以往稱為尿常規檢查( routine examination of urine) ,即采用理學、化學、顯微鏡方法來檢查尿液,由于是每個住院患者必須完成的常規檢驗,故常簡稱為尿常規。隨著科學的發展,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如流式細胞儀、電鏡等)
尿液分析( urinalysis) 以往稱為尿常規檢查( routine examination of urine) ,即采用理學、化學、顯微鏡方法來檢查尿液,由于是每個住院患者必須完成的常規檢驗,故常簡稱為尿常規。隨著科學的發展,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如流式細胞儀、電鏡等) 檢查尿液;微生物、免
尿液的主要是由血液通過濾過、重吸收以及排泄后,最終產生的代謝產物。由于尿液的排出對于人體的水、酸堿以及電解質平衡均具有重要的價值,且與血液循環、器官功能、組織穩定性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通過對尿液的量、性質、組成進行分析,能夠有效診斷疾病。 泌尿系統疾病通過尿常規檢驗即可準確診斷,并為醫師選擇適
尿液的主要是由血液通過濾過、重吸收以及排泄后,最終產生的代謝產物。由于尿液的排出對于人體的水、酸堿以及電解質平衡均具有重要的價值,且與血液循環、器官功能、組織穩定性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通過對尿液的量、性質、組成進行分析,能夠有效診斷疾病。泌尿系統疾病通過尿常規檢驗即可準確診斷,并為醫師選擇適宜的
尿有形成分檢查又稱尿沉渣檢查( examination of urinary sediments) ,是將新鮮尿離心后,經檢查尿沉淀物中各種有形成分的檢查方法[ 1 ] 。由于分析進展,現代的尿有形成分檢查可采用不離心法,用激光熒光染色及流式分析的分析方法, ( Sysmex UF50,
尿液干化學法檢測尿隱血與尿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的對比分析【摘要】 目的尿液干化學法檢測尿隱血與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的對比分析。方法對500份新鮮尿的干化學試帶法檢測尿隱血與尿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干化學隱血陰性尿沉渣儀鏡檢RBC符合率97.4%;干化學隱血微量尿沉渣儀鏡檢RB
尿沉渣是指尿液排出體外經離心沉淀,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有形成分。尿沉渣檢查可以彌補尿液理,化檢查不足造成的漏診,可以了解泌尿系統各部位的變化,對輔助泌尿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鑒別診斷及預后判斷等有重要意義。尿沉渣檢查有“體外腎活檢”之稱,多年來其檢查方法不斷向明確,規范,干化學和自動化分析方向進展,現綜述
摘要 目的:對比四種不同方法檢測尿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結果。以分析其影響因素和臨床價值。方法: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儀、尿沉渣檢查尿紅細胞、干化學法、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試驗對167份尿液聯合檢查,對四種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結果:以鏡檢法為標準UF一100尿沉渣分析法紅細胞準
一、尿沉渣檢查的內容 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粘液絲,罕見有透明管型。 但如果有過多的血細胞和異常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及細菌,滴蟲,腫瘤細胞和病毒包涵體,那就提示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損傷。 其中,管型可根據橫徑大小分為(1)狹窄型(為1-2個紅細胞直徑大小),(2
尿液分析是臨床使用最廣泛的實驗室檢查項目之一。由于尿液成分復雜,檢查方法繁多,檢測不規范,致使準確性受到限制,影響臨床應用的價值。經過國內外專家近二十年來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使尿液檢查進入了全新的階段。一、尿液分析標準化管理的現狀:1、在世界許多先進國家開始采用尿沉渣分析儀,進行尿沉渣定
是根據流式細胞儀工作原理專為尿液沉渣分析而設計,這類儀器價格較低,分析效率較高,尿液標本可不用離心,主要用于尿液細胞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和上皮細胞)的分析,這類儀器不僅可測定細胞數量,還可測量細胞容積和對某些細胞分類,如測定尿液紅細胞容積(MCV)及容積分布密度(RDVV),有助于鑒別紅細胞來源,
【摘要】 目的尿液干化學法檢測尿隱血與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的對比分析。方法對500份新鮮尿的干化學試帶法檢測尿隱血與尿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干化學隱血陰性尿沉渣儀鏡檢RBC符合率97.4%;干化學隱血微量尿沉渣儀鏡檢RBC符合率69.2%;干化學隱血+~3+尿沉渣儀鏡檢符合率29
隨著尿干化學試帶法日益廣泛的應用,在日常工作中尿沉渣鏡檢應用的越來越來少。針對196例尿標本,圍繞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三項檢測結果,筆者分別用尿干化學試帶法及尿沉渣鏡檢法進行對比分析,發現由于檢驗原理的不同,單就上述三項檢測項目而言兩種方法所得結果有較明顯的不可替代性,日常工作中只有將兩種方法共同
結 果 1.尿沉渣細菌定量計數與尿液細菌培養結果比較 350例尿液標本中,尿沉渣細菌計數陽性43例,陽性率12.29%,陰性307例,陰性率87.71%;尿液細菌培養陽性41例,陽性率11.71%,陰性309例,陰性率88.29%。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結果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摘 要] 目的:探討尿液標本聯合檢測的臨床應用。方法:隨機選擇1 508例病人尿液,同時用UF-100型尿沉渣分析儀,尿干化學分析儀和顯微鏡檢測,比較多個參數結果。結果:大多數標本3種檢測方法結果較一致,在檢測結果不一致的標本中,UF-100對紅細胞(RBC)、白細胞(WBC)、管型有
當前,自動化的血液及尿分析儀在我國已相當普及,它不僅大大提高了臨床檢驗的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促進了檢驗方法的標準化和結果的可比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檢驗的精密度和準確性。這類儀器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將原先要在顯微鏡下辨認或計數的細胞,改變為根據細胞的大小、內部和表面結構、加入特殊試劑(如溶血
【摘要】 目的尿液干化學法檢測尿隱血與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的對比分析。方法對500份新鮮尿的干化學試帶法檢測尿隱血與尿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干化學隱血陰性尿沉渣儀鏡檢RBC符合率97.4%;干化學隱血微量尿沉渣儀鏡檢RBC符合率69.2%;干化學隱血+~3+尿沉渣儀鏡檢符合
作者:央娜 作者單位:850003 西藏拉薩,西藏軍區總醫院檢驗科【摘要】 目的尿液干化學法檢測尿隱血與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的對比分析。方法對500份新鮮尿的干化學試帶法檢測尿隱血與尿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干化學隱血陰性尿沉渣儀鏡檢R
實驗方法原理一、尿液沉渣分析儀法(一)、流式細胞儀法:是根據流式細胞儀工作原理專為尿液沉渣分析而設計,這類儀器價格較低,分析效率較高,尿液標本可不用離心,主要用于尿液細胞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和上皮細胞)的分析,這類儀器不僅可測定細胞數量,還可測量細胞容積和對某些細胞分類,如測定尿液紅細胞容積(MC
一、尿沉渣檢查的內容 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粘液絲,罕見有透明管型。 但如果有過多的血細胞和異常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及細菌,滴蟲,腫瘤細胞和病毒包涵體,那就提示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損傷。 其中,管型可根據橫徑大小分為(1)狹窄型(為1-2個紅細胞直徑
腎臟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早預防、早發現是防止疾病發生的關鍵,因此做尿檢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留取尿液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本文對300 例門診就診患者進行了前、后段尿沉渣檢測的對比分析,報告如下。 &nbs
一、尿沉渣及尿沉渣檢查概念尿沉渣是指尿液排出體外經離心沉淀,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有形成分,包括細胞、管形、結晶、細菌、精子等各種病理成分。尿沉渣檢查可以彌補尿液理化檢查不足造成的漏診,可以了解泌尿系統各部位的變化,對輔助泌尿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鑒別診斷及預后判斷等有重要意義。尿沉渣檢查更是有“體外腎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