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898年貝杰林克(Beijerinck)首次提出“病毒”的概念以來,已經過去100多年時間。病毒的種類由最初的幾十種、幾百種,發展到今天的4000多種,為了使如此多的病毒種類能夠得到科學的命名和分類,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已提出和多次修訂了病毒的命名和分類原則,并且建立了由目、科(亞科)、屬和種分類階元構成的病毒分類系統。目前病毒分類學這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已開始走向完善和逐漸成熟起來。 一、病毒的命名與分類系統進展概況 病毒分類學是隨著病毒學尤其是分子病毒學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并逐漸走向成熟。 病毒的分類和命名大事記 1937年 Levaditi和Lepine就曾根據病毒對組織的親和性進行分類。 1948年 Holmes提出根據病毒所引起的宿主癥狀的分類方案。 ......閱讀全文
自從1898年貝杰林克(Beijerinck)首次提出“病毒”的概念以來,已經過去100多年時間。病毒的種類由最初的幾十種、幾百種,發展到今天的4000多種,為了使如此多的病毒種類能夠得到科學的命名和分類,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ittee on Taxonomy
自從1898年貝杰林克(Beijerinck)首次提出“病毒”的概念以來,已經過去100多年時間。病毒的種類由最初的幾十種、幾百種,發展到今天的4000多種,為了使如此多的病毒種類能夠得到科學的命名和分類,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ittee on Taxonomy of
病毒的分類和命名自從1898年貝杰林克(Beijerinck)首次提出“病毒”的概念以來,已經過去100多年時間。病毒的種類由最初的幾十種、幾百種,發展到今天的4000多種,為了使如此多的病毒種類能夠得到科學的命名和分類,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ittee on T
二、病毒分類和命名的規則(一)一般規則(1)病毒分類和命名應該是國際性的,并且普遍適用于所有的病毒。(2)國際病毒分類系統采用目(order)、科(family)、亞科(subfamily)、屬(genus)、種(species)、分類階元。(3)ICTV不負責病毒種以下的分類和命名,病毒種以下的血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新聞背景 日前,在國家衛計委舉行的在線訪談活動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人士表示,H7N9病毒并沒有完全被阻斷,它仍然在禽類中存在。一般流感病毒在天氣比較炎熱時傳播減弱,在比較寒冷的氣候條件下更容易傳播,H7N9是否也會如此目前尚不清楚,但進入秋季以后,我們對疫情傳播一定要加倍警惕。
基因療法以其“一次給藥,終身受益”的優勢越來越受到醫療市場的青睞。截至目前,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及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NMPA)等機構至少已批準13種基因治療產品上市,同時還有2500多項細胞和基因治療正在進行臨床試驗。2019年8月,國際頂級期刊《新
基因療法以其“一次給藥,終身受益”的優勢越來越受到醫療市場的青睞。截至目前,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及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NMPA)等機構至少已批準13種基因治療產品上市,同時還有2500多項細胞和基因治療正在進行臨床試驗。2019年8月,國際頂級期刊《新
在NSFC-廣東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下,中山大學海洋學院教授何建國項目組完成3個脊椎動物虹彩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測定和分析。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了虹彩病毒的一個新屬,并找到該病毒里3個與魚類免疫信號傳導系統相互作用的基因。 在鱖魚、石斑魚、大黃魚等多種海淡水養殖魚類中頻繁流行,對鱖魚(
日前,中山大學海洋學院教授何建國及其項目組完成了3個脊椎動物虹彩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測定和分析。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了虹彩病毒的一個新屬,并找到該病毒里3個與魚類免疫信號傳導系統相互作用的基因。在鱖魚(俗稱桂花魚)、石斑魚、大黃魚等多種養殖魚類中頻繁流行,對鱖魚的致死率接近100%,對石斑魚、美國
中國農歷新年臨近,正在準備過新年的人們也越來越擔心新出現的病毒的感染。近日,Science、Nature雜志相繼在線發表評論,再次高度關注中國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圖1(圖片來源:nature)圖2 工作人員正在監視到達香港國際機場乘客的跡象。(圖片來源:nature) 2019年1
近日,我國科學家張永振帶領的研究團隊新發現了214種RNA病毒。這對于提高我國乃至世界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防控能力,甚至為進一步研究生命的起源進化具有重大意義。 神奇“探測器”搜尋病毒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病毒的歷史非常古老,甚至參與了生命起源和地球重大進化轉變的進程。在很多科學家的眼中,病毒
來自中國疾控中心(CDC)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浙江省溫州市CDC的研究人員報道稱,我國社鼠所攜帶的漢他病毒(Hantavirus)不屬于漢他型病毒,而是一個獨立新種,并將其命名為“大別山病毒”,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動物源性病原體在宿主動物間的跨種間傳播與病毒進化的規律,相關研究公布在Journal
不知不覺,2020年已過去2個多月,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全國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關注度居高不下,疫情防控攻堅戰成為全民首要任務!各個行業受疫情影響,在年后未能如期復工復業,一些正常上馬的環保項目節奏放緩。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分會秘書長蘇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雖然當前疫情對環保
Inscopix系列的大腦超微鈣成像系統一般用在嚙齒類動物身上的居多,因為設備體積小,重量輕,且在實驗時動物可以自由活動而成像質量不受影響,因此受到了很多神經科學研究者的青睞。 但在最近的一篇來自Inscopix公司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在bioRxiv上發表的文章則描
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在這種肺炎的早期階段,嚴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出現了,一些患者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在這種肺炎的早期階段,嚴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出現了,一些患者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腺病毒載體的優點:1. 宿主范圍廣, 對人致病性低腺病毒載體系統可廣泛用于人類及非人類蛋白的表達。腺病毒可感染一系列哺乳動物細胞,因此在大多哺乳動物細胞和組織中均可用來表達重組蛋白。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腺病毒具有嗜上皮細胞性,而人類的大多數的腫瘤就是上皮細胞來源的。另外,腺病毒的復制基因和致病基因均已
央視新聞今晨發布,武漢不明原因肺炎已經有了最新進展,病原體已經確診為新型的冠狀病毒。而在1月8日,8名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已經治愈出院。 針對為什么疾病病原體的診斷周期時間較長,專家組解釋到,從病人中發現病原的核酸、基因組和抗體證據,短期內可以完成。病原的分離和致病性鑒定等科學研究,則需要
2019年12月,中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中國政府隨后采取的系列應對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傳播。2020年3月12日,國家衛健委宣布,中國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3月16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消息,中國新增確診病例數為29例,遠遠低于世界其他國家地區新增確診病例(1387
Francisco Mojica并不是第一個觀察到CRISPR的研究者,但他卻是第一個被CRISPR“深深打動”的人,他還記得,1992年的某一天當他首次看到微生物的免疫系統時,他就認為這或許能夠帶來一場生物技術的變革,隨后Francisco Mojica對來自地中海富鹽菌(Haloferax
穿著深藍色格子衫,戴著斯文的眼鏡,小麥色的年輕面龐,笑起來有點靦腆。這位曾“雄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最年輕研究員、最年輕博導“江湖名號”的陽光大男孩,生動地詮釋了什么叫做“年輕有為”。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中科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組長施一。 生命第四域 “病毒很可能是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 IV通
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豬烈性傳染病創新團隊發現了一個新的調控豬瘟病毒復制的宿主分子絲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酶2(MEK2),并闡明了其調控病毒復制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著名病毒學專業期刊《病毒學雜志》上,被編委評為該雜志的亮點文章。 豬瘟是豬的一種烈性傳染病
肝細胞癌(HCC)是成人中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它發生在慢性肝臟炎癥的環境中,并且與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暴露于諸如酒精或黃曲霉毒素最密切相關。某些疾病,如血色素沉著癥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顯著增加了HCC發生的風險。代謝綜合征和NASH也越來
絲狀病毒,尤其是埃博拉病毒(EBOV)和馬爾堡病毒(MARV),其致病性強和致死率高,被歸為生物安全四級病毒。先前研究結果證實蝙蝠是MARV的自然宿主;而Lloviu病毒(LLOV)和邦巴利病毒(BOMV)的發現表明蝙蝠可能攜帶有更多新型絲狀病毒。 日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
絲狀病毒,尤其是埃博拉病毒(EBOV)和馬爾堡病毒(MARV),其致病性強和致死率高,被歸為生物安全四級病毒。先前研究結果證實蝙蝠是MARV的自然宿主;而Lloviu病毒(LLOV)和邦巴利病毒(BOMV)的發現表明蝙蝠可能攜帶有更多新型絲狀病毒。 圖:基于MLAV基因組序列構建的進化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野生大猩猩面臨著諸多威脅,包括偷獵、捕食者和森林破壞等。然而,科學家在烏干達基巴萊國家公園(Kibale National Park)調查一個黑猩猩種群爆發的呼吸道疾病時,卻驚奇而不安地發現,導致人類“普通感冒”的病毒——人類鼻病毒C型——正在殺
2017年,對中國的蜱傳疾病的監測導致了一名患者的身份識別,該患者向內蒙古的一家醫院提供了一種原因不明的發熱性疾病。該疾病的臨床表現類似于蜱傳腦炎病毒(TBEV)感染,但未檢測到TBEV RNA和針對該病毒的抗體。具體是什么原因導致該病人的患病,讓人頭痛不已。 佛山科技學院劉全,浙江大學周繼勇
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全球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而由新興病毒引起的疾病則是造成新型感染的疾病,例如最近導致中國武漢爆發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對全球公共衛生的產生巨大威脅。識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性病原對于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挽救人們的生命,停止流行病以及避免不必要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