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生物細胞含有大量水分(一般在80-90%以上),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與水溶液的差別不大,與周圍背景沒有明顯的明暗差。所以,除了觀察活體微生物細胞的運動性和直接計算菌數外,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必須經過染色后,才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但是,任何一項技術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染色后的微生物標本是死的,在染色過程中微生物的形態與結構均會發生一些變化,不能完全代表其生活細胞的真實情況,染色觀察時必須注意。 本節包括四部分: 一、染色的基本原理 二、染料的種類和選擇 三、制片和染色的基本程序 四、染色方法一、染色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的作用而進行的。物理因素如細胞及細胞物質對染料的毛細現象、滲透、吸附作用等。化學因素則是根據細胞物質和染料的不同性質而發生地各種化學反應。酸性物質對于堿性染料較易吸附,且吸附作用穩固;同樣,堿性物質對酸性染料較易于吸附。如酸性物質細胞核對于堿性染料就有化學親和力,易......閱讀全文
一、簡單染色 不同的細菌,或者由于觀察者所側重觀察的內容不同一,所以所使用的染料也有差異,但是簡單染色的方法是一樣的。先按照上述的制片方法制片,制成需要觀察的玻片后,使用相對應的染料滴加到玻片上菌膜區域,以覆蓋菌膜為準。按照不同染料的要求,結合所觀察的內容確定染色時間,染色時間到達時,進行
為解決PLA/棉/PTT3組分包芯紗針織物采用二浴法工藝染色時出現的加工耗時較長和生產效率較低的問題,研究了PLA/棉/PTT3組分包芯紗針織物的節能、環保低溫一浴染色新工藝。由于PLA不耐堿,出于對其組分性能的保護,選用中性條件下固色的ArgazolN系列活性染料染棉組分;同時,選用對棉組分沾色相
實驗方法原理在 SDS 電泳中,由于 SDS 和還原試劑使蛋白質變性而失去生物活性,所以電泳后的檢測方法不如常規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和等電聚焦電泳多,一般為考馬斯亮藍染色和銀染色,其次為熒光方法和轉移后檢測。試劑、試劑盒丙烯酰胺單體貯液磷酸緩沖液貯液咪唑緩沖液貯液過硫酸銨濃縮膠緩沖液貯液分離膠緩沖液貯
最常用的是萃取法和分子蒸餾法。植物染料是從植物的根、葉、樹干或果實中取得的。據估計,至少有1000~5000種植物可提取色素。如菖草、紫草、蘇木、靛藍、紅花、石榴、冬青、楊梅、柿子、黃梔子、桑、茶等。植物染料原主要用于食品和化妝品著色,我國在近幾年也開發了數十種不同來源的植物色素。紡織品染色早在幾千
二、細胞凋亡的細胞化學測定細胞凋亡的細胞化學測定包括細胞表面(細胞膜)的結構和通透性改變的測定和細胞核DNA改變的測定。根據應用的范圍,又可分為細胞群休和單個細胞測定兩種,以下僅介紹其中幾種較為常用的方法。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檢測早期死亡細胞膜通透性狀態的不同是區分細胞
血涂片是通過特定的方法將血液按一定方向均勻涂開的過程,微觀上使細胞是由球形變為平面形或近平面形平鋪在載玻片上。血涂片的顯微鏡檢查是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的基本步驟,特別是對于各種血液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重要價值。血涂片制備是否合格、染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檢驗結果的質量。(一)血涂片制備1.載玻片的準備
血涂片是通過特定的方法將血液按一定方向均勻涂開的過程,微觀上使細胞是由球形變為平面形或近平面形平鋪在載玻片上。血涂片的顯微鏡檢查是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的基本步驟,特別是對于各種血液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重要價值。血涂片制備是否合格、染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檢驗結果的質量。(一)血涂片制備1.載玻片的準備
涂片及染色是微生物學的基本技術,也是觀察細菌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通常情況下,由于細菌個體較小,較透明或半透明,如未經染色往往不以觀察識別。因此借助于染色法可以使細菌著色,與視野背景形成鮮明對比,從而易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常見的染色方法包括簡單染色、負染色、革蘭氏染色、芽孢染色法、鞭
細菌涂片及細菌染色是微生物學的基本技術,也是觀察細菌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微生物檢測人員常用技能之一。通常情況下,由于細菌個體較小,較透明或半透明,如未經染色往往不以觀察識別。因此借助于染色法可以使細菌著色,與視野背景形成鮮明對比,從而易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微生物檢測常見的細菌染色方法包括簡單
涂片及染色是微生物學的基本技術,也是觀察細菌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通常情況下,由于細菌個體較小,較透明或半透明,如未經染色往往不以觀察識別。因此借助于染色法可以使細菌著色,與視野背景形成鮮明對比,從而易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常見的染色方法包括簡單染色、負染色、革蘭氏染色、芽孢染色法、鞭
常見的染色方法包括簡單染色、負染色、革蘭氏染色、芽孢染色法、鞭毛染色、莢膜染色、死活染色。制備細菌染色片一般要經過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等步驟,然后用顯微鏡甚至油鏡觀察。簡單染色:不同細菌或者由于觀察者所側重觀察的內容不同,所以使用的染料也有差異,但是簡單染色的方法是一樣的。先按照上述的制片方
蘇木精(hematoxylin)和伊(eosin)染色方法,簡稱HE染色方法,是生物學、細胞學與組織學最廣泛應用的染色方法。在病理科稱為常規染色 方法。病理學的診斷都是以HE方法為基礎的。染色的目的是把組織切片或細胞涂片等浸入染料及其他染色劑配成的染色液中,經過適當的時間和處理,
常見的染色方法包括簡單染色、負染色、革蘭氏染色、芽孢染色法、鞭毛染色、莢膜染色、死活染色。制備細菌染色片一般要經過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等步驟,然后用顯微鏡甚至油鏡觀察。 簡單染色: 為準不同細菌或者由于觀
四、熒光抗體的保存 以0~4℃或-20℃低溫保存,防止抗體活性降低和蛋白變性。最好加入濃度為1:5000~10000的硫柳汞或1:1000~5000的疊氮鈉防腐,小量分裝如0.1~1ml,真空干燥后更易長期保存。[NextPage] 第三節 免疫熒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一、標本制作 可制作涂片
免疫熒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一、標本制作 可制作涂片、印片、細胞單層培養物、組織切片,經適當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熒光染色用。 二、熒光抗體染色方法 (一)直接法 1.染色 切片經固定后,滴加經稀釋至染色效價如1:8或1:16的熒光抗體(如兔抗人γ-球蛋白熒光 抗體或兔抗人 IgG 或 IgA 熒光抗體
外周血是臨床檢驗中的重要標本。FCM分析外周白細胞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種白細胞的數目與分群情況。這些數字的變化與臨床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關系。近年來,由于多種識別白細胞膜表面抗原的單克隆抗體的發現,以及對這些單克隆抗體的直接或間接熒光標記物的出現,使得利用FCM的熒光組織化學分析獲得被測細胞的多指標的更
外周血是臨床檢驗中的重要標本。FCM分析外周白細胞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種白細胞的數目與分群情況。這些數字的變化與臨床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關系。近年來,由于多種識別白細胞膜表面抗原的單克隆抗體的發現,以及對這些單克隆抗體的直接或間接熒光標記物的出現,使得利用FCM的熒光組織化學分析獲得被測細胞的多指標的更
一、標本制作 可制作涂片、印片、細胞單層培養物、組織切片,經適當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熒光染色用。 二、熒光抗體染色方法 (一)直接法 1.染色 切片經固定后,滴加經稀釋至染色效價如1:8或1:16的熒光抗體(如兔抗人γ-球蛋白熒光抗體或兔抗人IgG或IgA熒光抗體等),在室溫或37℃染色30
一、Mallory三色染色法1. 試劑配制(1)重鉻酸鉀液 重鉻酸鉀2.5g,醋酸5ml,蒸餾水95ml(2)苯胺藍桔黃G液 苯胺藍0.5g,桔黃G2g,磷鎢酸1g,蒸餾水100ml(3)酸性復紅液 酸性復紅0.5g,蒸餾水100ml2.染色步驟(1)中性甲醛液固定組織,石蠟切片,常規脫蠟至水。(2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里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觀
血細胞常用的染色方法是檢驗技師需要了解的知識,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如下: 細胞涂片,在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之前需要固定和染色。固定是將細胞蛋白質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聯凝固,以保持其原有結構不發生變化。染色的目的是使細胞的主要結構,如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器等染上不同的顏色,便于顯微鏡下觀察。各種細胞涂片
流式細胞儀技術,主要是測量群體中單個細胞經適當染色后其成分所發出的散射光和熒光,經染色的細胞在懸液中以單行流過高強度光源的焦點,當每個細胞經過焦點時,發出一束散射光/或熒光。它們經過過濾及光鏡系統收集到達一個光電檢測器(光電倍增管或一個固態裝置),光檢測器把散射光定量轉化成電信號,經數字轉換器進行數
流式細胞儀技術,主要是測量群體中單個細胞經適當染色后其成分所發出的散射光和熒光,經染色的細胞在懸液中以單行流過高強度光源的焦點,當每個細胞經過焦點時,發出一束散射光/或熒光。它們經過過濾及光鏡系統收集到達一個光電檢測器(光電倍增管或一個固態裝置),光檢測器把散射光定量轉化成電信號,經數字轉換器進行數
考馬斯亮藍染色試劑盒(常規法) 簡介: 本考馬斯亮藍染色試劑盒(Commassie Blue Staining Kit)采用了最經典的考馬斯亮藍染色和脫色方法,以考馬斯亮藍 R250為染料,可用于SDS-PAGE或非變性PAGE等蛋白電泳凝膠的常規染色和脫色,或Western轉
隨著現代醫學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醫學微生物學檢驗技術已深入到細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許多新技術、新方法已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得到廣泛應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學檢驗技術,準確、快速檢驗和鑒定臨床標本中的微生物,并對引起感染的微生物進行耐藥性監測,為臨床對感
考馬斯亮藍染色試劑盒(常規法)簡介:本考馬斯亮藍染色試劑盒(Commassie Blue Staining Kit)采用了最經典的考馬斯亮藍染色和脫色方法,以考馬斯亮藍R250為染料,可用于SDS-PAGE或非變性PAGE等蛋白電泳凝膠的常規染色和脫色,或Western轉膜后PAGE膠上殘余蛋白的檢
第一節 微生物形態學檢查 細菌形態學檢查是細菌檢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基礎,可根據其形態、結構和染色反應性等,為進一步鑒定提供參考依據。 一、顯微鏡檢查 由于細菌個體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須借助顯微鏡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態和結構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其內部的超微結構則需用電
考馬斯亮藍染色試劑盒(常規法) 簡介: 本考馬斯亮藍染色試劑盒(Commassie Blue Staining Kit)采用了最經典的考馬斯亮藍染色和脫色方法,以考馬斯亮藍 R250為染料,可用于SDS-PAGE或非變性PAGE等蛋白電泳凝膠的常規染色和脫色,或Western轉
良好的免疫組化染色切片是正確判斷染色結果的基礎和前提。由于免疫組化染色過程中存在很多步驟或環節,每一個步驟或環節都可能影響到染色的最終結果,因此,要做好一張高質量的免疫組化切片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病理技術員和病理醫生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共同努力才能保證做出合格的免疫組化切片。雖然
作者:楊連君,司曉輝,王文亮,王文勇,趙一嶺,方正清[摘 要] 目的:探討簡便易行的在光鏡下通過形態學觀察檢測細胞凋亡的方法,并對其進行比較。方法:首先用6%的乙醇作用6 h誘導人肝細胞癌細胞系HCC9204細胞凋亡,然后進行未固定細胞的臺盼藍染色、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雙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