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全文如下。 為激勵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樹立科技界廣泛認可、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加快培育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塑形鑄魂科學家精神為抓手,切實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科研生態和輿論氛圍,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走在前列,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閱讀全文
9月1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召開“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作風學風”座談會。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承文出席會議并講話。中科院副秘書長、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李和風主持會議。會上,10位中青年科學家圍繞主題發言并共同簽署《“弘
9月1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召開“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作風學風”座談會。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承文出席會議并講話。中科院副秘書長、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李和風主持會議。會上,10位中青年科學家圍繞主題發言并共同簽署《“弘
7月29日,科技部網站發布《科技部 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進一步壓實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主體責任的通知》。 通知提出10項要求,具體包括嚴格執行信息報送制度;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鉤,不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
科教 | 獎勵 | 人才 | 項目 科技部 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進一步壓實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主體責任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研作風學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
日前,北京市科委、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協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建立健全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弘揚和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等工作任務,并強調:不允許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
要點導讀圖片來自互聯網 1、進一步理順科技創新項目管理模式,持續完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制度體系,更加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探索建立“需求方出題、科技界答題”的新機制。 2、完善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管理協調機制,建立科研誠信和學風作風建設對接機制,共同加大對科研不端行為的懲處力度。
近日,黑龍江省科技廳發布了《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公示擬備案、撤銷黑龍江省企業院士工作站和備案黑龍江省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工作室名單的通知》,對擬備案的4家企業院士工作站和1家科學家工作室以及對擬撤銷的34家院士工作站予以公示。 全國多地相繼有一批院士工作站被撤銷。撤銷院士工作站,源于去年6月中辦
近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發布了《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關于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共中國工程院黨組關于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核心內容如下: 一、中國科學院巡視整改進展情況通報圖片源自互聯網 1、拓展院士增選推薦途徑,嚴格審核把關。健全完善院士推薦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逝世十周年。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全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重溫錢學森光輝燦爛的科學人生,回顧他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和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尤其是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
2019年,中國科學院深化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重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在軌測試、阿爾茨海默氏癥新藥“九期一”上市、首臺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批準注冊上市……在這些創新成果的背后,是一群把個人理想和追求主動融入祖國發展和民族復興偉業的追夢人。 為貫徹落實中辦
2019年,中國科學院深化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重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在軌測試、阿爾茨海默氏癥新藥“九期一”上市、首臺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批準注冊上市……在這些創新成果的背后,是一群把個人理想和追求主動融入祖國發展和民族復興偉業的追夢人。 為貫徹落實中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印發《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破除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國家科技獎勵、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科技評價中過度看重論文數量多少、影響因子高低,忽視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等“
今天(2月23日),科技部正式印發《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科技部印發《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國科發監〔2020〕37號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直屬機構,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項目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作風學風,充分發揮我院新時代先進典型的榜樣先鋒作用,在“一所一人一事”先進事跡征集評選基礎上,經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初評委員會評審,中國科學院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審議,擬授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作風學風,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新時代先進典型的榜樣先鋒作用,在“一所一人一事”先進事跡征集評選基礎上,經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初評委員會評審,并經中國科學院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
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 今天,我們召開科學家座談會,聽聽大家對“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一個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意見和建議。出席今天座談會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分別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涉及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還有在華工
嫦娥四號翩然落月,長征五號火箭一飛沖天,“雪龍2”號勇闖南極……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國科技創新精彩紛呈。新的一年,我國科技領域有何看點?哪些新技術、新產品可能走進生活? 瞄準深空、深海,一系列重大項目探索未知 2019年12月27日,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伴隨長征五號遙三火箭成功將實踐二
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2020年9月11日) 習近平 今天,我們召開科學家座談會,聽聽大家對“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一個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意見和建議。出席今天座談會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分別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涉及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還有在
自然科學基金委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的重要論述, 深入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中央文件要求,按照科學基金升級版改革方案,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
9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黨組巡視組向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反饋巡視情況。中科院直屬機關紀委書記劉紅輝在會上講話,巡視組組長馬揚反饋了院黨組審定的反饋意見,中科院南京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朱懷誠對整改工作提出要求。會議由蘇州醫工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主持。 按照院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的
為充分發揮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海外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在助力山東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創新型省份中的重要作用,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9]35號)和《山東省院士工
各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為充分發揮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海外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在助力我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創新型省份中的重要作用,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9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9]35號)和《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備案管理辦法》(魯科字[2018]137號)有關要求,省科技廳對2019年11月份受理的院士工作站備案申請進行了認真審核,擬對其中符合備案
關于《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為規范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科研氛圍,我部起草了《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為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現將征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如對征求意見稿有修改意見
導讀: 1. 科技部剛剛發布的《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對論文發表費用支出是如何規定的,在哪些期刊上發表論文需要審核,在哪些期刊上發表論文費用不能在國家科技計劃中列支? 2. 目前期刊的收費標準是多少,以后在哪些期刊上發表論文需必要性審核? ——————————
關于科技與人類命運,我們積攢了太多的問題:“人類的科技,是否已經接近極限?”“中國科技與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有多大?”“未來十年最有可能改變人類的技術是什么?”…… 我們也學會了很多新的名詞:5G才剛剛開始商用,6G已方興未艾;深度學習難破天花板,人工智能會否遭遇第三次寒冬…… 在盤點開始前,
19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透露了有關加強科技界的作風和學風建設方面的情況。關于加強科技界的作風和學風建設 科技界的學風作風建設是科技體制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優良的作風和學風是科技工作的生命線,事關科技事業的長遠發展。黨中央國務院有的兩份重要
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中國科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情況 2017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指引下,我國科技戰線砥礪前行、勇攀高峰,推動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研發經費投入世界第二,全時研發人員數量世
關于“中國要不要建大對撞機”的論爭2016年就已開始,近日由于一篇自媒體文章,再度白熱化。流行網文《楊振寧的最后一戰》讓許多人關心起這場物理學家的爭論。 科學家圍繞重大科學決策爭個面紅耳赤再正常不過,只是很少訴諸大眾媒體。此次對陣無論勝負,對科學傳播是件好事。過去公眾對科學爭議“一臉懵”,因
對所有從事科研工作的人來說,院士是個至高的榮譽。 11月22日,2019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座談會公布了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 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