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8日,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旨在通過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共同來預防和控制過敏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有30%-40%的人群被過敏問題困擾,有數億人患過敏性鼻炎,有3億人患哮喘,過敏性疾病成為全球第六大疾病。 【1】Nat Med:揭示糞便菌群療法阻止食物過敏機制 doi:10.1038/s41591-019-0461-z 腸道微生態失調(intestinal dysbiosis)在食物過敏中的作用仍然是不清楚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來自食物過敏嬰兒的微生態失調糞便菌群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合成進化,并且不能阻止小鼠免受食物過敏。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 患有食物過敏的嬰兒和小鼠對糞便細菌具有下降的IgA結合能力和增加的I......閱讀全文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我國過敏性疾病患病人群逐年增多,希望獲得有效診治的需求逐年增大。而相對于龐大的臨床需求,我國專門從事過敏性疾病診治的專科醫生卻偏少,多數分散在呼吸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兩者之間巨大的差距,就為過敏性疾病的有效診治帶來了挑戰。”8月11日,在第十二屆協和過敏
近日,來自法國的免疫學家David Dombrowicz 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發表了一篇綜述文章,對飲食在哮喘以及過敏性疾病中的影響進行了總結。 作者在文中指出,在過去三十年間,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以及過敏性哮喘的發生率大大增加,根據世
每天上午8~9點,陳剛(化名)都如同“過鬼門關”一樣,已經連續幾次在這個時間段發生休克,甚至讓他和家人覺得“中邪了”。 作為一名北京的普通公務員,陳剛自稱身體狀況一直不錯,只是到春季的時候,他的蕁麻疹反復發作。但相繼去了幾家三甲醫院進行相關過敏原檢測,結果顯示均為陰性。 在朋友建議下,他特
過敏,是指人體接觸到本來對人體無害的物質,導致人體產生組織胺等一些化學物質,從而引發不尋常的免疫性炎癥反應,導致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濕疹、特應性皮炎、顏面再發性皮炎、日光敏感性皮炎等過敏性皮膚病的發作。造成過敏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有四個:一是遺傳體質;二是環境因素;三是機體的免疫狀態;四是過敏原暴露的程
8月31日,清華大學醫學院與廈門長庚醫院共建“過敏性疾病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聯合研究中心”)合作簽約儀式在廈門長庚醫院舉行,來自清華大學醫學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清華大學醫院、廈門長庚醫院、臺灣長庚醫院等數十位專家共同出席簽約儀式和聯合研究中心學術研討會。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劉云才介紹聯合研究
腹瀉便血、濕疹瘙癢、哮喘憋悶……這些,都是過敏性疾病所致。成年人尚且難忍的病痛,若發生在嬌弱的嬰幼兒身上,會是怎樣的折磨? 據統計,我國有12.3%的0-24個月嬰幼兒過敏,發病率快速上升,過敏性疾病影響健康,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但與之相對的,是昂貴的治療撫養費用,覺得過敏只是“別吃啥就行了
腹瀉便血、濕疹瘙癢、哮喘憋悶……這些,都是過敏性疾病所致。成年人尚且難忍的病痛,若發生在嬌弱的嬰幼兒身上,會是怎樣的折磨? 據統計,我國有12.3%的0-24個月嬰幼兒過敏,發病率快速上升,過敏性疾病影響健康,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但與之相對的,是昂貴的治療撫養費用,覺得過敏只是“別吃啥就行了”
過敏性疾病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范圍內過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正顯著增長,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這些疾病包括了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哮喘、特應性皮炎、濕疹、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這種增長在兒童身上尤成問題,在過去二十年里,兒童成為過敏性疾病患病率最高的群體1。對于臨床醫師而言,明確
皮膚過敏反應和哮喘有什么關系?眾所周知,過敏性疾病往往同時發生或相繼發生。存在某些特定基因為各種過敏體質負責?還是一種過敏性疾病容易引發另一種過敏? 迄今為止,基因研究只關注個體過敏性疾病。此次世界規模的過敏性疾病遺傳研究則采取了不同策略。來自柏林的工作組總共收集了36萬名參與者的數據報告,重
11月29日,“合理用藥﹒中國行動”之兒童抗過敏專家研討會暨“兒童抗過敏科普宣傳編委會”成立儀式在京舉辦。與會專家表示,過敏已經成為困擾中國兒童成長的重要問題,急需各方形成合力,形成共識,幫助過敏兒童及其家庭合理有效抵抗過敏困擾。 據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主任王曉玲介紹,兒童常見過敏性疾病包括特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總lgE及EOS水平在過敏性皮膚病中的分布及臨床意義。方法:采用HITACHI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BECKMAN COULTER GEN.S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分別檢測100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血清總lgE和血液EOS水平,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100例過敏性皮膚病患者中
今年12月,英國、美國和歐盟相繼批準了輝瑞和BioNTech 聯合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的緊急使用申請。截至12月19日上午,美國已經有超過27.2萬人接種了這款mRNA新冠疫苗,據報道其中有6人出現了嚴重過敏反應(Severe allergic reaction,也叫Anaphylaxis)。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我國過敏性疾病患病人群逐年增多,希望獲得有效診治的需求逐年增大。而相對于龐大的臨床需求,我國專門從事過敏性疾病診治的專科醫生卻偏少,多數分散在呼吸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兩者之間巨大的差距,就為過敏性疾病的有效診治帶來了挑戰。”8月11日,
您是否有過早晨起床時打噴嚏,整理床墊時鼻涕直流,吸塵時有兩聲咳嗽的經歷?專家提醒,出現上述癥狀,或許是患了過敏性呼吸疾病。罪魁禍首不是灰塵,而是滿布在家中的塵螨。 到底什么是塵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內科主任鮑一笑介紹說,塵螨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八只腳的節肢動物,以動
一碗面條、一杯牛奶、一個桃子、幾粒腰果……這些在人們看來都是可口美味的食物,卻不曾想竟然還會成為“殺人元兇”。 “一旦這些食物變身成為過敏原,就會危及生命。”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表示,目前,我國正在經歷過敏性疾病患病人群從稀少到眾多的發展過程,以世界平均過敏性疾病發病率計算,中國過
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統計,近30年間,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總患病率已達22%。預計在20年后,工業化國家50%的人口將患上過敏性疾病。過敏,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王永春教授介紹說,常見的過敏性疾
來源于中新網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發布復旦版《2017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和《2017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和綜合排行榜》。 復旦版《2017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和《2017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和綜合排行榜》17日“出爐”。 這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連續第9年發布“復旦版醫院排行榜”。
關于過敏原檢測,例如抽血,點刺等,有沒有真正能夠證實其準確率的。前一段時間看過一則報道,說是好像是英國某機構測的過敏原不可重復,自己的臨床實踐也覺得過敏原檢測可靠程度不高。過敏性疾病在皮膚科占很大比例,過敏原檢測聽起來也是很好,大夫們治不好病便會對病人說你最好做個過敏原檢測。  
近年來, 我國兒童過敏性鼻炎發病率迅速增加, 但其原因尚不明確。近期研究表明, 我國室外大氣污染不斷加劇可能是導致兒童鼻炎的潛在原因,就此來自中南大學,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大氣污染物對鼻炎發病率的影響,展開了研究,研究表明兒童長期暴露于高濃度大氣污染可能是導致鼻炎的重要原因。 鼻炎等
今年7月,有媒體曾揭露了一種名為“生物共振物理檢測儀”的德國進口儀器,被各地多家醫院用來違規進行過敏原檢測業務。國家衛計委隨后發函明確要求整改,但目前仍有不少醫院在違規使用。 記者調查發現仍有醫院違規檢測 此類“生物共振物理檢測儀”以百康、摩拉兩種為代表,在十多年前進入國內市場,以“輔助治療
《自然—通訊》 尼安德特人滅絕不可避免 一個新模型表明,現代人類從非洲遷移到歐亞大陸是尼安德特人被現代人類取代的重要原因。此前,科學家認為尼安德特人的滅絕由環境壓力和來自現代人類的競爭造成。相關成果11月1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的Oren Kolodny和同事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過敏性(變態反應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和濕疹、蕁麻疹等已經成為當今影響人類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任何人都可能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對某種物質過敏,從嬰兒期,一直到白發蒼蒼的老人,一生都要防過敏。 GS-Tek公司色譜柱可以對過敏物質分析提供有力幫助。近期G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近期臺大醫院一項研究指出,2歲嬰幼兒在生活中接觸塑化劑產品,會增加患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風險,研究團隊將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中。 由臺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領導的研究團隊,探討嬰幼兒早期生活接觸塑化劑對過敏性疾病的影響。 臺大醫院表示,研究團隊評估生產前、
早在1875年,人們就進行特異性過敏原的測定,目的是確定患者的致敏物,以便進行特異性治療。1966年,日本的石坂夫婦發現了IgE,導致對速發變態反應認識的一個飛躍,帶動了以確定患者特異性過敏原為目的分析方法的發展,開始檢測患者血清中IgE抗體。1、為什么過敏癥狀明顯,而檢測結果則顯示陰性?答:目前很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過敏反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 Med:腸道微生物能夠預防食物過敏 DOI: 10.1038/s41591-018-0324-z 新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組可能有助于防止牛奶過敏的發展。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健康的人類嬰兒供體的腸道
一、什么是過敏反應、過敏原、過敏體質?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反應。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過敏體質:一般是將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和罹患過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發病原因的人,稱之為具有“過敏體質”。過敏體質,往往是承自父母親,并與飲食、壓力
5月2日,第20屆未來健康技術峰會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西奈山醫學院的華人教授李秀敏博士獲頒“2016未來健康技術獎”,以表彰她在利用中草藥治療過敏和免疫系統疾病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 過敏性疾病越來越成為威脅人類生活質量的“隱形殺手”,尤其是在發達國家。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有20%以上的人
本報訊 近日,衛生部印發《過敏性紫癜等6種疾病診療指南》,對相關診療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以方便廣大醫務工作者掌握上述疾病的臨床特點,特別是早期表現,確保患者都能獲得及時、有效、科學的診療。 這6種疾病分別是過敏性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過敏性休克、剝脫性皮炎和熱性驚厥
衛生部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從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則要求食品標簽必須標注營養成分,同時建議企業標注“過敏原”。 近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超市發現,大多數食品外包裝上都標注了營養成分的標簽,卻少見過敏原標簽標注。而在標注了過敏原標識的食品中
對于很多人來說,現在似乎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更多的過敏原和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如今,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在北半球不斷攀升,幾乎每兩個歐洲人中就有1個人會對食物或者環境過敏,而且在過去十年里,人們對食物和環境的過敏的頻率及嚴重性都在不斷增加。 很多過敏癥都開始于兒童時期,根據歐洲過敏和呼吸道疾病患者